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校 传染病预防控制,1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 2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3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4学校传染病的控制 5附录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表格示例 中小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 传染病基础知识 6防控方案,目 录,教学目的,帮助广大学校完善和规范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明确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并对职责和分工提出了建议,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工作人员(当地卫生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人员、校医、保健教师及学校相关部门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提供技术参考。,1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1.1部门职责,学校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

2、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各部门的职责应尽量明确,责任到具体人,并能随着学校人事变动,小组成员应及时调整。 学校传染病防控部门职责.doc,1.2 防控制度,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学生晨检制度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学生免疫规划的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通风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学校传染病制度汇编.doc,2.学校传染病的预防,2.1免疫预防接种 1.常规免疫:做好宣传动员、配合接种单位组织 并动员接种。 2、查漏补种 (1)收取接种证,查

3、验接种记录: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登记表(附录5.1.5)无接种证(卡)者视为未接种并补办接种证(卡); (2)查漏补种:儿童疫苗补种通知单(附录5.1.7) (3)复验补种记录: 1个月内复验接种证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登记表 (4)汇总上报: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情况汇总表(附录5.1.8),2.2食品饮用水安全 食品安全: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执行,配套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加工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餐饮具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原料采购和存放制度等)。学校

4、应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即予以整改,确保校园食品卫生和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校外订餐订食品:索取和查验供餐企业的资质证明文件,索取订购票据,做好送餐记录,存档备查;订购食品及本食堂制作的食品应按照留样制度规范留样;相关场所张贴工作制度。,饮用水安全 以自备水源为供水方式的学校,管理自备水源,建立健全自备水源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并定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学校应当根据所在地区的生活习惯,为师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采用电加热、物理加热等加热设备提供开水时,应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和设备,开水桶应加盖加锁。 通过订购桶装饮用水(纯净水或

5、矿泉水)提供饮用水时,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厂家,并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资质证明和水质定期检验结果;采用管道直饮水时,应选择具备资质的厂家,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的有关规定。,卫生设施及环境卫生管理 医务室(卫生室)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1)空气消毒:无污染时,通风换气为主,每天至少2次,每次至少1小时;按每立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装灯数。照射时间一般为30-60min。 (2)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地面湿式清扫,工作台面每日1-2次,采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处理。 厕所(卫生间)的卫生管理 建立厕所保洁和清扫制度,落实负责厕所保洁的人

6、员;保持厕所地面、蹲位(厕坑)及小便池内清洁;厕所内或前室应设置洗手设施。如果为旱厕,应远离水源和食堂(50米以上),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高温堆肥、密闭缺氧发酵、脱水干燥、化学消毒等)。,洗手设施 教学用建筑内每层应配备相同于教学班数量的流动水洗手设施(水龙头),食堂及餐厅、厕所(卫生间)及医务室等处也应配备洗手设施,同时还应配备肥皂、洗手液等手部清洁用品。广泛开展洗手教育。 教室的日常清洁与通风 教室桌椅、地面等表面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次2次,对走廊、楼梯、扶手等学生经常接触的地方进行重点清洁。 办公区域的日常清洁与通风 室内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至

7、少1小时,对相对密封的办公室要加设排气装置(如排气扇),以提高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频率;办公桌、椅、地面等表面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次2次。,3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学校应建立健全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报告人、到学校(托幼机构)领导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明确具体的疫情报告人、报告内容、流程和时限。 3.1晨检 (一)因病缺勤学生的症状发生情况和就诊信息。 (二)出勤学生健康状况。主要了解有无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皮疹、腹泻、腹痛、呕吐、结膜充血、黄疸、腮腺肿大等症状发生。其中部分症状的定义明确如下: (1)发热:腋下体温37.5; (2)腹泻:每日排便3次以上(不含3次); (

8、3)黄疸: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颜色异常发黄; (4)皮疹:颜色、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皮肤性状发生异常改变,可伴瘙痒或疼痛; (5)结膜充血(红眼):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 (6)腮腺肿大:单侧或双侧耳垂下方肿大,表面发热伴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7)呕吐:胃内容物反入食道,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性动作;,(三)晨检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实施,校医(保健教师)负责指导和汇总全校结果。周一至周五每日早自习或第一节课前为晨检时间(大约用时5-10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前为午检时间。询问法:缺勤学生(1. 昨晚是否发烧?是否测量体温,多少度?今早是否测体温,多少度?2. 身上是否有

9、红点、疙瘩、水疱?3. 有无嗓子疼、咳嗽、流鼻涕、拉肚子等症状?4. 去医院看病了吗?医生告诉您得了什么病?)观察法:1. 精神面貌。2. 对疑似患病的学生可摸摸额头,如感觉发烧及时送到校医室、由校医(保健教师)处置。3. 询问时反映身上有红疹、水疱症状的,在征得其同意后可进一步察看,发现问题或疑问及时将学生送到校医室或卫生室。,(四)登记:班主任使用统一印制的中小学校晨午检记录表(附录5.1.1) 一日一报,只填写患病学生信息,记录表最迟于当日下午第二节课交学校疫情报告人。传染病流行季节无病例也要实行“零”报告。 (五)审核汇总:疫情报告人统计收集汇总审核(记录不清及时询问填清),校医于每周

10、最后一天对全校晨午检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并填写晨午检信息周汇总表(附录5.1.2)。,晨 检,3.2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必须从在编人员中明确一名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应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优先考虑由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如校医或保健教师)担任。 职责:主要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上报工作,不得瞒报、缓报、漏报、谎报;协助本校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负责指导各班实施晨(午)检、因病缺勤原因的排查、发生传染病班级的消毒处理等工作。 班级疫情报告人 班主任或生活老师为各班班级疫情报

11、告责任人. 职责:负责实施班级晨(午)检,收集本班学生中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情况并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进行病因排查和病情跟踪;发生疫情时负责督促本班课间通风,协助学校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 义务报告人:,班级疫情报告人向学校疫情报告人的内容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立即报告; 每日晨午检学生患病、因病缺课的信息(附录5.1.1)按照晨检工作要求的时限报告。,疫 情 报 告 内 容,学校疫情报告人向上级报告的内容 在同一宿舍

12、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以上信息报告的同时应填写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单(附录5.1.4),作为报告的证据凭证长期留存。,疫 情 报 告 内 容,疫情报告流程图(学校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表格.doc),4.学校传染病的控制,采用两种方法

13、,出现两种结果,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传染病,任其自由发展,疫情发生前或最初正是疫情控制的最佳时期,若能在此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发生暴发流行,遏制暴发,能减少对师生健康的损失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传染源的管理:主要指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传染病的管理是否到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疫情发生发展的程度。 诊前管理:由于传染病的诊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很多传染病从发病时甚至在发病前就已经具备了传染性,而在治疗和诊断之前的这段时间,恰恰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当学校疫情报告人或班级疫情报告人发现师生患病或出现相关症状时(如出现本书3.1.3节中所列的症状

14、),就应劝告学生立即请假离校、就医,或通知家长接送学生就医,并及时跟踪了解病情进展;如发病时不在校,也应劝告其马上就医,在医院确认排除传染病和传染性之前应住院或居家治疗、休息。患者一旦诊断为传染病,则应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报告、登记和复课检诊工作,并配合卫生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防控工作。,-复课检诊:学校疫情报告人在完成病例登记的同时,嘱咐患者按照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不能到校上课或上班,同时对家长做好解释工作。疑似病例在排除传染病前也应按照病例隔离的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病愈且隔离期满时,病例应持诊断证明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如地段医院/乡镇卫生院保健科)开具复课证明,并将复课证明交到学校医务

15、室,由校医或卫生老师复检后(无校医或卫生老师的由学校疫情报告人进行复检),再开具回班复课证明(见附录5.1.7),方可进班复课。 对于从事学校食品的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每学期应做带菌检查,如发现患传染病或病原携带者,应暂时离岗或调换工作。,-病例的登记: 凡在校师生一旦确诊为我国法定传染病或当地重点监测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将病例信息登记在学校传染病登记本(附录5.1.3),连同诊断证明复印件、复课证明、复课检诊通知等文件,一起作为学校传染病发病资料长期保存。 学校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中心、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应加强和属地内学校的联系,一旦发现有在校师生被诊断为法

16、定报告传染病,应及时将病例信息反馈给学校疫情报告人,使学校掌握在校师生传染病发病情况。 -接触者的管理 一旦病例被确诊为需要检疫(隔离、留验或医学观察)的传染病,学校疫情报告人还应排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依据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的检疫要求采取检疫措施,并做好检疫期相关记录。,其他控制措施 证实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介入,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疫情处置规范对学校传染病疫情进行处置,包括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的隔离、疫点消毒和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对学校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必要时按照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政府要求开展群体预防性服药或应急接种。,学校传染病预防

17、控制工作相关表格示例 中小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 传染病基础知识 中小学校传染病综合防制技术指南学校版.doc,5附录,防控方案,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从政策、食品、水、环境、免疫接种、健教、疫情报告、晨午检等七个方面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共计15个具体项目。其中政策、免疫接种、晨检及疫情报告、病例管理/复课检诊等四个方面为重点防控措施。,政 策 支 持,1、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组合并成立)。人员要合理、责任具体到人、定期会晤,最少一期一次,定期(一月或一季度)进行自查(使用自查评分表,文件夹内)。 2、成立相关制度(8个制度见模版) 3、配套政策:成立教育、卫生部门成立

18、防控小组、定期会晤和沟通,每学期或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使用自查评分表,同学校使用评分表)、指导建立相关制度、防控工作给予技术支持。 4、技术参考:中小学校传染病综合防治技术指南有专业版和学校版。,食 品 饮 用 水 安 全,1、有食堂的学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标准,配套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有外送形式供餐(包括普通餐、营养餐、课间餐等)的学校:严格执行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3、有二次供水或自备水源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的有关要求管理自备水源,建立健全自备水源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19、并定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订购桶装水索取检验合格证明;直饮水选择具备资质的厂家。 4、县配套措施: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进行监管。协调相关监管或技术部门,指导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相关制度。,卫生 设施 及 环境 卫生 管理,1、教学用建筑内每层(配置相同于教学班数量)、食堂及餐厅、卫生间及医务室应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同时需配备肥皂、洗手液等手部清洁用品。 2、学校重点场所(教室、宿舍、卫生间、医务室等)应分别建立卫生清洁和通风制度,落实负责人和监督人员。(具体要求详见学校版工作指南2.3节) 3、县配套措施:需协调相关部门,为学校相关卫生设施的更新提供物质保障

20、或经费支持。,免 疫 接 种,1、学校应配合当地预防接种单位组织或动员适龄学生按时进行疫苗接种(按照当地免疫接种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入学新生、新转学学生进行查漏补种(按照当地查漏补种方案要求)。 2、县配套措施:应按照当地免疫接种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并且制定辖区查漏工作方案对学校和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实施查漏补种。,健 康 教 育,1、健康教育课:从标准课件挑选部分教学备课,利用健康教育课堂传授传染病相关知识,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课时(要有课程表、备课记录、现场授课照片)。 2、宣传周主题活动:开展传染病知识宣传周主题活动(具体内容见指南),并留存现场照片等资料。 2、县配套措施:相关技术部门技术部门根据需要为学校健康教育和主题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如提供宣传材料、派出专家或技术人员等。,晨检 和 传染 病疫 情报 告,1、以班级(每班准备标准的晨午检记录本1册)为单位,班级每日晨检后上交表格至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每周进行汇总(具体要求详见学校版工作指南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