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研究材料]_第1页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研究材料]_第2页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研究材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摘要: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创伤小,疗效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以下介绍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我院儿科的应用。关键词:中药硬膏热贴敷、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一、中药硬膏热贴敷(经皮治疗仪)经皮治疗的原理:将药物贴附于患者穴位上,通过相应穴位受到发热,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皮肤通透性,具有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减少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等优点,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力。腹泻

2、选穴双天枢,肺炎选穴为肺腧。经皮治疗的作用:消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痰散结经皮治疗的适应症:慢性胃炎、腹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经皮治疗的禁忌症:局部瘙痒、红肿充血、皮疹者。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家属说明经皮给药治疗的目的、原理、意义,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取得合作,采取患儿易接受的体位(多取坐位),避免患儿哭闹不安。2、操作前先开机检查机器性能是否正常,调好各种参数,再将电极、药片贴于穴位皮肤上。3、治疗过程中若有报警声,应检查药片与皮肤、药片与电极是否接触良好。4、治疗后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完整,若局促皮肤发红,即停止治疗,并给与碘伏涂擦1-2次红肿消退。二、穴位贴敷穴位贴

3、敷的原理:是将中药研末,贴附于患者穴位上,药物成分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起到的治疗作用。敷脐疗法用于肺系疾病症见咳嗽,咳痰以肃肺化痰;用于脾胃系疾病症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理气和胃;改善小儿厌食症状;改善小儿自汗、盗汗症状。取穴:神阙穴 。中药外敷助于退热。取穴:双侧内关穴 。中药外敷改善小儿遗尿症状。取穴:双侧涌泉穴 。冬病夏治有助于温阳利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取穴: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穴位贴敷的作用: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散结、消肿止痛。穴位贴敷的适应症:发热、肺炎咳嗽、气喘、感冒、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穴位贴敷的禁忌症:局部瘙痒、红肿、皮疹、水

4、泡者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病症遵医嘱将中药研粉过筛,取适量药粉用醋(脾胃系疾病用姜汁)调成糊状,均匀摊于大小合适的棉纸上,厚薄适中,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2、充分暴露穴位处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3、用敷贴将包好的药物贴于穴位上;观察敷药处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不适。4、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5、贴药通常保留4小时,如有红肿、瘙痒不适症状,及时停用。三、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原理: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通腑泻热、清热利湿止泻的作用。用于高热患儿助于退热及泄泻

5、患儿症见便稀伴粘液,有或无腹痛症状。 操作方法:将煎好的中药汤剂去渣凉至适宜温度(退热剂凉至室温,止泻剂凉至3941),倒入灌肠袋内并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取左侧卧位,臀下垫治疗巾,抬高臀部垫小枕约10cm;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关闭灌肠袋开关。分开臀部,暴露肛门,轻轻插入直肠,婴儿2.54cm,儿童57.5cm,左手持肛管固定,右手打开灌肠袋开关,将药液匀速灌完,关闭开关,拔出肛管,卫生纸轻压肛门;指导家长将两侧臀部靠拢,尽量保留药液达1小时,至少30分钟。以达到药效。 注意事项:1、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腹泻较严重的患者,暂时不适宜应用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疗法。 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3、药物片剂一定要研细,防止堵塞导尿管。灌肠时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影响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以上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我院儿科被广泛应用,另外还开展了小儿推拿,红外线,捏脊等技术。指压人中、合谷穴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缓解抽搐症状。其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