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分析一、 系统业务背景分析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学生补考信息的计算机管理是可行而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在补考管理中,需要从大量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反映情况。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且速度慢。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新的管理模式以追求学校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为目标。开发的新系统功能强大,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学生、课程、教师、教务处、二级院校等教学系统中几个关键要素的科学管理,同时实

2、现准确统计成绩、安排补考、即时查询、按照各项要求灵活完成统计报表,以及对校内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科学的管理。二、 现行系统组织结构分析1、管理职能分析1)分管教务的副校长:全面负责补考业务管理,具体业务有审批教务处拟定的初步计划、审批补考后有关学生学籍变动的处理意见等。2)教务处:教务处教务科负责汇总二级院校采集的补考学生信息、安排补考时间、地点,最后汇总学生补考成绩,提出学籍变动意见;教务处教师管理科负责提供补考用的教室信息。3)二级院系:二级院系办公室负责收集补考学生信息,上报给教务处,收到教务处下发的补考安排后通知学生;按补考安排组织学生补考,收到试卷后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阅卷;填写补考成绩

3、报告单。 2、图表如下:(图2)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二级院系教务处教务管理科办公室教研室三、 现行系统功能层次分析(图示如下)录入补考名单录入补考沉寂安排补考场次安排补考教室补考安排明细补考场次统计补考成绩报告单补考成绩通知单高校补考管理系统系统维护数据录入考场安排查询打印退出系统信息交换系统初始化数据备份恢复用户信息基本信息维护下发信息合并上报信息备份数据恢复数据院系信息班级信息课程信息教室信息补考场次信息补考原因信息补考备注信息四、 现行系统业务流程分析首先,教务科拟定初步补考计划,初步补考计划经分管院长审批、修改后成为正式补考计划;同时,二级院系负责根据教师的“成绩报告单”收集补考学生

4、信息,如学生学号、姓名、不及格课程名称、班级名称等。其次,教务处根据二级院校收集的补考学生信息和审批后的正式补考计划安排补考的时间、地点。在此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以下四点:1、同一门课程应该在同一时间考试;2、同一学生若有多门课程需要补考,则这几门课程的补考不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3、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能参加正常补考;4、每个教室安排的补考学生人数最多为教室容纳人数的一半。再次,教务处把安排好的补考时间、地点发放给二级院系,由二级院系负责制作学生补考通知单,并通知学生。二级院系还要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学生补考、教师阅卷、填写补考成绩报告单等工作。最后,教务处负责汇总学生补考后的成绩,按照学生管理文

5、件的有关内容,提出学生学籍变动意见,如退学降级等。学籍变动意见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成为正式学籍变动文件。该文件要发放给二级院系和学生本人。2、图表如下:(图4)学籍变动意见学籍变动文件学籍管理文件副校长教务科正式补考计划初步补考计划教室信息副校长成绩报告单补考学生一览表补考安排 表补考不及格学生一览表补考成绩单二级院系教务科教室管理科教务科二级院系补考通知单学生教师五、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验体会 1、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做实验初期,对Visio软件开发环境运用不熟练,导致制作流程图的时候耗费时间过长,不能做到快速熟练的操作该系统。对补考管理信息系统认识不深,系统整体功能偏少,不能满足成绩管理的所

6、有需求,需要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 2、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认识,同时把所学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都串联在了一起,在进行实验的同时把所学知识系统的整理在了一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对Visio软件的运用变得娴熟,同时也熟练了我的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运用技巧。学以致用,在实验中思考,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联系实际,贴近现实。学会科学知识并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学以致用,才应该是学习的最终结果。2012年10月14日实验二:系统分析(二)数据流程调查分析一、数据流程分析根据实验一的业务流程,对其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流动过程进行抽象,得到了系统的逻辑

7、模型,即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具体流程图如下: D2 补考学生明细表D3补考安排明细表P1登记补考学生信息二级院系P2安排补考地点、时间P4编辑补考通知P3编辑教室信息教室管理科D1 补考通知学生P5登记学生补考成绩教师D4 补考成绩学籍管理系统P6补考后成绩和学籍院长办公室D5 学籍处理文件二、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详细、全面的描述,通过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的相互对照,可以便于发现流程图中的问题。1)数据存储字典补考通知单的数据如下:编号:D1简述:学生根据此通知单的内容参加补考数据结构:学号(xh) c(10) 姓名(xm) c(8) 班级名称(bjmc) c(8) 补考课程* 课程名

8、称(kcmc) c(30) 补考日期(rq) d(8) 开始时间(kssj) t(8) 结束时间(jssj) t(8) 补考地点(bkdd) c(6)流入的数据流:补考通知单所需信息流出的数据流:补考通知单上与补考后管理相关信息涉及的处理:P4、P5补考学生明细表的数据如下:编号:D2简述:纪录所有参加补考学生的信息数据结构:班级名称(bjmc) c(8) 学号(xh) c(10) 姓名(xm) c(8) 课程名称(kcmc) c(30) 补考标志(bkbz) c(2)流入的数据流:补考学生明细表上的数据流出的数据流:涉及的处理:P1补考安排明细表的数据如下:编号:D3简述:该表下发到各二级院

9、系,二级院系根据该表的内容组织补考数据结构:日期(rq) d(8) 开始时间(kssj) t(8) 结束时间(jssj) t(8) 教室编号(jsbh) c(6) 课程名称(kcmc) c(30) 班级名称(bjmc) c(8) 补考人数(rs) int(4) 监考人(jkr) c(8)流入的数据流:补考安排表上所需的数据流出的数据流:涉及的处理:P2补考成绩表的数据如下:编号:D4简述:纪录所有参加补考学生的成绩数据结构:班级名称(bjmc) c(8) 学生成绩* 学号(xh) c(10) 姓名(xm) c(8) 成绩(cj) int(4)流入的数据流:补考成绩表上所需的数据流出的数据流:补

10、考成绩涉及的处理:P52)处理描述登记补考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下:编号:P1流入:学生成绩报告单和其补考申请流出:参加补考学生数据和补考学生明细表处理:本处理过程过滤出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生纪录:(1)考试成绩不合格(小于60分);(2)申请缓考;(3)考试作弊;(4)应届毕业生申请毕业前补考;(5)结业生为换发毕业证书申请回校补考。编辑教室信息的处理过程如下:编号:P2流入:教室资源信息流出:供补考用教室数据处理:该处理利用教室资源信息,根据补考教室的空闲情况,编写可供补考用的教室数据。安排补考的时间、地点的处理过程如下:编号:P3流入:参加补考学生数据和供补考用教室数据流出:补考安排明细表的数据和

11、补考的时间、地点等数据处理:在该过程中应满足以下约束:(1)同一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参加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补考;(2)同一门课程应该在同一时间考试;(3)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能参加正常补考;(4)每个教室安排的补考学生人数最多为教室容纳人数的一半。编辑补考通知单的处理过程如下:编号:P4流入:补考的学生、课程、补考时间、地点等流出:补考通知单处理:该处理利用可供补考用教室数据、参加补考学生数据和为每个学生安排的补考时间、地点等数据为每个参加补考的学生编辑“补考通知单”登记学生补考成绩的处理过程如下:编号:P5流入:教室阅卷后的成绩数据和补考通知单上与补考管理相关的信息流出:“补考成绩明细表”上所需

12、的数据和补考不及格学生的数据处理:该处理利用补考通知单上学生和课程的相关数据,以及教师批阅试卷后所给出的补考成绩,编制补考成绩明细表;过滤必考不及格的学生名单,用于学籍管理处理。三、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验体会 1、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整体功能偏少,不能满足成绩管理的所有需求,需要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增强各种灵活的及时查询分析功能。 2、实验体会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把所学知识系统的整理在了一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对Visio软件的运用变得娴熟,同时也熟练了我的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运用技巧。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贴近现实。学会科学知识并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学以致用,才应该是学习的最

13、终结果。2012年10月14日实验三:系统分析(三)新系统概念模型的建立一、E-R总图二、E-R局部图院系_班级学生_班级补考(学生_课程)课程_教室2012年10月15日实验四: 系统设计(一)新系统功能模块图设计和代码设计一、 现行系统功能层次分析(图示如下)录入补考名单录入补考沉寂安排补考场次安排补考教室补考安排明细补考场次统计补考成绩报告单补考成绩通知单高校补考管理系统系统维护数据录入考场安排查询打印退出系统信息交换系统初始化数据备份恢复用户信息基本信息维护下发信息合并上报信息备份数据恢复数据院系信息班级信息课程信息教室信息补考场次信息补考原因信息补考备注信息二、代码设计1)补考时间代

14、码设计 查看学校数据,根据以往经验,最多的补考场次为30场,因此,每场次设置两位代码,预设99个场次,代码“01”到“99”。2)补考原因代码设计 由于学校学籍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使用两位数字表示补考原因,其中首位为“0”,具体的代码如下: 00 考试不及格 04重修补考 01 考试请假 05 毕业前补考 02 考试作弊 06 毕业后补考 03 考试旷考3)补考备注代码设计 由于学校学籍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使用两位数字表示补考原因,其中首位为“1”,具体如下:10 正常11 补考请假12 补考作弊13 考试旷考4)部门编号 本学校共有12个二级院系,按照单位成立的时间顺序编号,教务处是本系统中唯一涉及的部门,编号为“0”,其他单位编码如下: 00教务处 04 纺织系 08 人文系 01 机械系 05 管理系 09 数理系 02 电气系 06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