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_第4页
八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班级: 姓名: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基础知识一、基本知识点1.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1)形如 的 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即一个 的算术平方根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练习:1、下列各式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2、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3、当x 时 ,代数式有意义。4、当x 时 ,代数式有意义。5、当x 时 ,代数式有意义。6、,则x+y-z= (2)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 ;练习: 1、化最简二次根式= ;= ;= ;= ;= ;= ;= ;= ;= ;= ;= ;= ;= ;= ;= ;= ;= ; (3)几个二次根式化成

2、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 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1、与( ) 2、与( ) 3、与( )2.二次根式的性质:(1) 非负性: (2) ,(3) (4) 练习: ; ; ; 。3.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乘法法则: (2)二次根式除法法则: (3)二次根式的加减: (一化,二找,三合并 )(1)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 ;(2)找出其中的 ;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练习:计算 _ ; _ ; _ 二、检测题:1、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2、若,则( )Ab3 Bb3 Cb3 D.b33、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3、()(A)x(B)x(C)x(D)以上都不对4、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A)(2)2236 (B)(C) (D)5、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6、下列各组的两个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7、下列二次根式中,与可以合并的是( )A B C D8、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B=25 C D9、不能与合并的是( )A B C D10、 当x_时,二次根式有意义11、 若0,则x_,y_12、当x_时,二次根式有意义13、当x_时,二次根式有意义14、 比较大小: .(填“”、“=”、“”)15、若一个正方体的长为,宽为,高为,则它的体积为 _

4、 。16、观察下列数据,按规律填空:,2,_ (第n个数)17、计算: (1) (2) (3) (4) () (5) (6) (7)18、已知0,求(xy)x的值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基础知识一、基本知识点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斜边为,那么 勾股定理的应用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 在中,则c= ,a= ,b= 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 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例:在中,已知,求的长已知,求的长题型二:应用勾股定理建立

5、方程例:1 在中,于, 2 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斜边长为,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斜边长为,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例:如图中,求的长题型三:实际问题中应用勾股定理例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另一棵高,两树相距,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至少飞了 题型四: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例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判定是否为 ,题型五: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综合应用例6:已知中,边上的中线,求证:二、检测题:1、下列各数组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 9,12,15 B. 7,24,25 C. 6,8,10 D.

6、 3,5,7 2、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 )A.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B.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 仍然是直角三角形 D. 可能是钝角三角形3、在测量旗杆的方案中,若旗杆高为21m,目测点到杆的距离为15m,则目测点到杆顶的距离为(设目高为1m) ( )A.20m B.25m C.30m D.35m4、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底边上的高为 ( )A. 12cm B. C. D. 5、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B. 4倍C. 6倍D. 8倍6、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的是( )A. 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互为余角B.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321C. 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21 D. 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的差等于第三个内角7、放学以后,萍萍和晓晓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萍萍和晓晓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萍萍用15分钟到家,晓晓用20分钟到家,萍萍家和晓晓家的距离为(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确定8、如图1所示,要在离地面5米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使拉线和地面成60角,若要考虑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节省材料,则在库存的L15.2米,L26.2米,L37.8米,L410米四种备用拉线材料中,拉线AC最好选用( )A.L1

8、 B.L2 C.L3 D.L4图2图1图3 图49、如图2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 )A.1 B. C. D.210、如图3,一棵树从离地面3米处断裂,树顶落在离树根部4米处,则树高为 米.11、消防云梯的长度是34米,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它只能停在离大楼16米远的地方,则云梯能达到大楼的高度是 米.12、如图4所示,长方体底面长为4,宽为3,高为12, 求长方体对角线MN的长为_.13、根据图5中的数据,确定A_,B_,x_,C=_图514、在ABC中,AB8cm,BC15cm,要使B90,则AC的长必为_cm.15、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6、

9、某人步行向北走了2公里,接着又向正东方向走了1.5公里,则他此时离出发地点多远?17、如图所示,ABC中,D为BC边上一点,若AB=13,BD=5,AD=12,BC=14,求AC的长.ABCD18、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且A=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ABDC19、如图在直角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角形若AB=1,求AC的长.第18章 平行四边形一、基本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1、 概念: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 性质:(1) (2) (3) (4) (5)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10、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练习:1、小明用一根36m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AB边长为10m,其他三边的长各是多少?2、 ABCD中,AB=5米, BC=3米, 则它的周长为_。3、已知 ABCD中,A= 30,求B、C、D的度数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外角是38,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5、 ABCD中,若A+C=100,则B,A的度数是多少? 6、 ABCD中,两邻边之比ABBC = 23,周长为30cm,求它的各边

11、长。7、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8cm,相邻两边的差为4cm,则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_.EDABC8、在 ABCD中,DAB的平分线交DC于E,DEA=30,DE = 5 , EC = 3. 1 求D的度数 (2)求 ABCD周长9、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为BC的中点,分别延长DE、AB相交于点F。DABECF求证:CD=BF (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即有下面的流程图,在箭头里填上变化根据( )矩形(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菱形( ) ( )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_。矩形的对角线_3、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四条边都_,它的两条对角线_每条对角线平

12、分一组_.4、正方形四条边都_,四个角都是_。所以正方形可以看作为:一个角是直角的_;有一组邻边相等的_; 5、矩形的判断:(1)_(2)_(3)_ 6、菱形的判断:(1)_(2)_(3) _ 7、正方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_是正方形。正方形判定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_是正方形。正方形判定3:有一组邻边_并且有一个角是_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判定4:对角线_且_的四边形是正方形。9、(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_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中位线_第三边,并且等于_1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_1、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

13、,8cm,则其面积为_,边长为_,边上的高为_ ;2、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且边长为2cm,则它的较短对角线长为_cm;3、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1,ABD=30,则BC的长为_4、正方形的对角线为2cm,则正方形的面积为_;正方形的面积为18cm,则它的对角线长为_cm;AEBCDFC1图15、如图1,矩形纸片ABCD中,AD4cm ,AB10cm,按如图11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_cm.C图2HDAEBFG6、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2BOC.若AC18cm,则AD_cm.7、如图,2,矩形ABCD的相邻两边的长分别是6c

14、m和8cm,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等于_cm,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cm2. 二、检测题1、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A.1+2180 B.2+3180 C.3+4180 D.2+41802、如图2,在ABCD中,EF/AB,GH/AD,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EFABCD图3A.7 个 B.8个 C.9个 D.11个图4图2图13、 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A. 110 B .30 C.50 D.704

15、、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 A正方形 B菱形 C矩形 D平行四边形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B.正方形的对角线是正方形的对称轴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D.菱形的对角线相等6、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下列说法中,不是一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是( ) A、对边平行且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是轴对称图形 D、对角相等8、菱形和矩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线互相垂直9、下

16、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0、在菱形ABCD中,AB=2cm,则此菱形的周长为图1ADBCA2cm B4cm C6cmD8cm1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cm和4cm,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5cmB4cmC3cm D5cm或cm12、如图1,在中,ACB,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A20B10C5 D 1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

17、方形 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14、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15、如图2,在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请添加一个条件 , BACD图4图3ACDEBF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只填一个即可)。图2AFDBEC16、给定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当第三边为 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7、在四边形ABCD中,AB=DC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添一个)18、如图3,在RtABC中,ACB=90,D、E

18、、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5cm,则EF=cm19、如图4,在RtABC中,C=,垂足为D,AB=5,CD=2,则AC-BC=2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2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CD边上一点,DFAP,BEAP.求证:AEDF. 22、如图,在矩形ABCD中,P是形内一点,且PAPD.求证:PBPC. 23、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BE=DF24、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ABDCO26、已知:如图8,在四边形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