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槽探、钻探工程的验收目及录 合格标准1. 坑探 名词解释 工程用途 工程质量 总则 断面规格 质量标准 2. 槽、井探 名词解释 工程用途 工程质量 探槽 浅井 质量标准 3. 钻探 名词解释 工程用途 工程质量 岩(矿)心采取率与岩(矿)心整理钻孔变曲度与测量间距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 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 原始报表填写 . 钻孔的封闭与检验 . 4. 地质编录 坑探工程的地质编录 总则 坑道的地质编录 . 探槽的地质编录 . 探井的地质编录 . 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 总则 编录要求 编录工作 钻孔柱状图 . 1.坑探1.1名词解释坑探工程一为了特定的地质目的,对各种地质体进行掘进的探槽、浅井
2、、平巷、斜井和竖井等工程统称坑探工程。1.2工程用途坑探工程是岩金矿勘查的最有效手段,一般应布设在主矿体及首采区段,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代替部分钻 孔进行深部探矿。沿脉坑道应尽量在脉内掘进,当矿体厚度大于2 m以上时要用??穿脉加以控制。1.3工程质量1.3.1总贝卩掘进断面规格应根据地质要求、井巷深度、设备的外形尺寸以及必需的安全要求和安全间隙等确定。井、巷深度必 须符合地质要求。1.3.2断面规格高度、宽度及倾角规格见表表项目规格规格高度(m平巷W高度斜井W高度宽度(m(人行道)W宽度W安全间隙(m)(运输设备最大宽度与巷道一侧)W间隙W斜井倾角()倾角v 351.3.2.1 竖井竖
3、井深度与净断面见表表深度(m2断面规格(长x宽)(m)使用条件0 m 30 mmx m = m不设梯子间,单吊桶提升0 m 50 m2mx m = m设梯子间,单吊桶提升0 m 100 mmx m = m设梯子间,单罐笼提升100 m2mx m = m设梯子间,双罐笼提升132.2斜井斜井深度与净断面见表表深度断面规格(长x宽)使用条件0 m 30 m2mx m = m小型机掘0 m 100 mmx m = m提升矿车2mx m = m提升矿车,设人行道0 m200 m2mx m = m提升箕斗,设人行道0 m300 m2mx m = m双轨道,提升箕斗设人行道1.3.2.3 平巷平巷长度与净
4、断面见表表长度断面规格(高x宽)使用条件0 m 50 m2mx m = m手推车运输0 m 100 m2mx m = m矿车运输0 m 300 mmx m = m铲运机或矿车运输0 m 500 mmx m = m机械化掘进作业线0 m 1000 m2mx m = m机械化掘进作业线1.3.3质量标准133.1断面规格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同时不得大于设计断面的20%。1.3.3.2掘进方向水平与倾斜巷道的掘进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任何一段的中线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坑道设计宽度的20%竖井掘进方向必须与水平面垂直,井壁平整。局部井段的井壁与角线的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士100 mm。1.3.3.3掘进坡度平
5、巷坡度为%斜井(包括上、下山)的倾斜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斜井的底板要平整。局部巷段的底板与设计腰 线的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士100 mm。1.3.3.4 其他需要保护晶体的特殊矿种(水晶、云母、光学萤石等),其工程质量标准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2.槽、井探2.1名词解释探槽一为了揭露基岩,用于观察地质现象和取岩、矿样的一种地表工程,其深度一般不超过3n。浅井一基岩埋藏较深,探槽无法达到或受地面条件的影响探槽无法施工时,采用的一种浅部地质工程,其特点是占 地面积较小,深度不超过20m。2.2工程用途槽、井探工程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和物探、化探异常。对控制矿体的槽、井探工程
6、, 应尽量做到垂直其矿体的走向布置并揭穿至矿体顶、底板,工程间距视矿体规模与构造复杂程度而定。2.3工程质量2.3.1探槽探槽长度以地质设计为准,深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改用浅井或其他勘探手段施工。在浮土厚度不明时,应先通过筒口锹、取样钻或浅井探测。掘进方向必须符合地质要求。探槽深度、宽度、坡度规定见表。表f标准项目合格标准深度(m)0mv探槽w 3m槽底宽度(m)w宽度两壁坡度()深度v 1m坡度=901m深度w 3m结实土层75 w 坡度W 80 松软土层60 w 坡度w 70 湿、松软土层坡度w 552.3.2浅井井探宜采用圆形断面,也可采用方形和长方形,圆形直径可采用,矩形可采用X,探
7、井断面不宜过大,以便于操作和采取土样。浅井深度与净断面规定见表。表深度断面规格(长x宽)使用条件小圆井0 m5 mm(直径)手摇绞车提升0 m 10 mmx m = m不需排水手摇绞车或浅井提升机提升2mx m = m吊桶排水 浅井提升机提升0 m 20 m、/ 2 mx m = m吊桶或潜水泵排水浅井提升机提升2mx m = m潜水泵排水浅井提升机提升在探井中选取不扰动土样时,可用削土柱的方法,饱和软粘土及砂土可采用薄壁取土器压入取土,土柱直径不得小 于100mm或取20cmX 20cmX 20cm的方块土样,取岀的土样应及时包装密圭寸,贴上标签。在探井中采取水试样时,井深应低于地下水位不小
8、于,取样前水样瓶应清洗干净,然后用井中的水冲洗3次后再取样。水取岀之后应立即蜡封,并贴好标签。2.3.3质量标准2.3.3.1断面规格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同时不得大于设计断面的20%。233.2其他需要保护晶体的特殊矿种(水晶、云母、光学萤石等),其工程质量标准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3.钻探3.1名词解释钻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矿体,验证物探、化探异常,了解矿体延深、产状,控制矿床远景,探获矿产资源/储量的最 主要手段。矿心及 3 m5 m内围岩的采取率应 80%。进岀矿体应测顶角、方位角和丈量孔深。3.2工程用途钻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矿体,验证物探、化探异常,了解矿体延深、产状,控制矿床远景,探获矿
9、产资源/储量的最3.3工程质量 3.3.1岩(矿)心米取率与岩(矿)心整理3.3.1.1岩(矿)心采取率岩(矿)心采取率标准见表表要求采取比例位置不要求取心岩层0%=平均采取率要 求 取 心岩层全孔65%平均采取率矿化带重要标志层矿层与顶板交界处以上3m5m矿层与底板交界处以下3m5m75%平均采取率矿心及3m5m内围岩80%平均采取率厚度薄矿层(厚度v 4m5m75%平均采取率(每层的平均采取率)厚度较大矿层(4m5mc厚度)75%平均采取率(矿层与顶板交界处开始,依次每5m/10m矿层的平均采取率)3.3.1.2其他情况某些情况下,岩层、矿层的平均采取率需要高于或低于上述规定以及某些孔段的
10、岩层需要分层 计算采取率时,按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可在设计中提出具体指标。3.3.1.3计算公式岩(矿)心采取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岩(矿)心采取率二各回次岩(矿)心长度的累计数十各回次取岩(矿)心进尺长度的累计数x 100% 式中的进尺和岩(矿)心长度,系指在固体岩(矿)层中的实际进尺和取出的岩(矿)心长度,除设 计要求外,不包括废矿坑、空洞、表面覆盖物、浮土层、流砂层的进尺及取出物。331.4岩(矿)心整理由机台负责将岩心清洗干净,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在岩心上用漆或油浸色笔写明回次数、总块数和块号(松软、破碎、粉状及易溶的岩矿心应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用铅笔填写岩心牌,放好岩心隔板,并妥善保管
11、。3.3.2钻孔变曲度与测量间距3.3.2.1顶角范围般钻孔不同孔深的各测点实测顶角与开孔设计顶角之差不得超过表的范围:表测定孔深(m100m200m300m400m500m600m允许顶角差()直孔24681012斜孔369121518注:孔深大于600米的钻孔,其弯曲度允许顶角差,可根据地质目的要求与钻探施工状况具体商疋。3.3.2.2测量间距测量间距应依据地质设计或实测决定。详见表表顶角范围()测量内容测量间距(m)一般钻孔顶角w 5顶角间距=100m5v顶角顶角、方位角间距=50m定向钻孔间距v 50m易斜地层钻孔3.3.2.3其他情况定向钻孔不同孔深各测点的实测顶角与该点设计顶角之差
12、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地质与探 矿部门共同确定。某些易斜地层中,虽经采取多种防、纠斜措施,钻孔弯曲度仍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可根据需要 与可能的原则,由探矿与地质部门协商,另行确定指标333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与要求详见表表观测项目观测条件观测工具观测内容水位以清水为清洗液的钻孔测绳等每班至少观测水位12回次,每观测回次中, 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 次水位,观测1可隔时 间应大于5分钟以泥浆为清洗液的钻孔一般可不进仃水位测量深度遇到涌水、漏水、涌砂、掉块、 坍塌、缩径、逸气、裂隙、溶洞及钻具掉落等异常现象异常现象发生位置的深度水文地下水自流钻孔咼孔口管水头高度水压表涌水量温度孔内发现
13、热水温度计水温井温3.3.4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3.3.4.1测量与校正孔深测量与校正的条件详见表表条件次数进出矿层时矿层厚度v 5m仁次数5mc矿层厚度1v次数每钻进100m时绳索取心钻进时因提钻长度不等时经地质编录人员确认的重要构造位置经地质编录人员确认的划分地质时代的层位下套管前终孔后3.342报表的修正孔深误差率小于千分之一时不修正报表;孔深误差率大于千分之一时要修正报表。孔深经修正后即为达到指标要求3.343计算公式孔深误差率按下列公式计算:孔深误差率=校正前的孔深-校正后的孔深十校正后的孔深X 100%3.3.5原始报表填写必须指定专人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原始报表,要做到真实、齐全
14、、准确、整洁。3.3.6钻孔的封闭与检验3.3.6.1封孔设计终孔前探矿部门根据地质部门提出的实际钻孔柱状图和封孔要求编写封孔设计,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3.3.6.2封孔要求(1) 见易溶、易蚀、易流散、易被破坏的工业矿层(如油、气、卤水、矿化水、可溶盐、硫铁矿、自然硫等)、含水层、含水构造的钻孔均须在顶、底板上下各五米范围的隔水层处,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封闭;(2) 见除了上述之外的其他固体矿层,但未见含水层和含水构造并且孔位低于侵蚀基准面的钻孑L,可用325号以上的水泥或其他隔水材料封闭钻孔最上部隔水层与透水层交界处;(3) 矿层不厚或矿层与矿层、矿层与含水层较
15、近时,可一并封闭;(4) 需要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或对农田灌溉有利的钻孔,可暂不封闭。但对矿床充水有严重影响的钻孔,必须封闭;(5) 孔壁严重坍塌或孔内有遗留物堵塞,无法处理时,可以只封上述部位以上的孔段。3.3.6.3其他工作封孔后必须在孔口中心处设立水泥标志桩(用水泥固定)。将钻孔封孔设计和封孔记录表送交地质、探矿部门存档。根据需要,经地质与探矿部门共同研究,可选择少量钻孔进行封孔质量检查。4.地质编录4.1坑探工程的地质编录4.1.1总则用于揭露掩盖地段和地下地质情况时,要详细观察研究和记录所揭露的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现象,采取标本和样品。4.1.1.1素描图与定位坑探工程的基点以测量坐
16、标定位,素描图及记录以基点及以基点为起点的基线定位。基线的布设,要考虑能反映更多的地质现象及采样。素描图可用电子计算机绘制,野外 现场编录的表格按规定的方式填写,并有必要的文字描述。4.1.1.2地质界线与比例尺坑探工程用于揭露矿层(体)或地质界线时,素描图的比例尺为1: 100,其它则可用1 : 200,对非矿的、无特殊意义的人工露头则可用1 : 500,而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矿种和地质现象,可在设计书中规定放大到1: 50。必要时,对矿层(体)与其顶底板的界线及其它重要的地质界线,要用仪器法实测定位。4.1.1.3记录资料的要求采用自动化制图系统时,必须有图象记录资料。应用声象手段记录地质现
17、象时,录 音中要说明地点、日期和被录音人;图象资料要记录图象左、右两端方向或镜头指向, 图象中要有标尺或已知尺寸的参照物,现场要作简略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4.1.1.4其他要求对有意义的现象,要用放大素描或照片,录像等记录,并在素描图上标出位置及编 号。工程完工或大型工程如深井、深坑在季末或年末,在原始地质编录检查验收后,要 整理成坑探工程地质综合表,并根据基点坐标和基线展绘到实际材料图(或采样平面图, 剖面图等)上,它主要反映样品位置,矿层(体)展布,是连接矿体和储量计量的基础 资料,比例尺与储量计算图相同。坑探素描图的图上要有基点坐标表,样品成果表和编录人、 检查人员的签名和日期。有关图、
18、表均可用电子计算机编制。4.1.2坑道的地质编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探矿和采准、采矿坑道,工程隧道、涵洞,以及坡 度小于45的各类斜坑等。坑道素描图绘一壁及顶,探矿坑道还应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绘掌子面 素描图。基点及基线布置在坑道顶的中线上。坑道素描图用压平法展开。 绘图壁首选正南壁、南西壁、东南壁或正西壁,矿区应有统一规定。标本、 样品尽量在顶或绘图壁采取,否则应加绘局部素描图。对重要而微小的地 质现象要用大于1 : 50的素描图或照片、录像记录。坑道轮廓可简化, 按设计值或平均值绘制。坑道顶的地质现象按地质产状投到包含基线的“顶面”上,按正投影绘制。坑道壁斜度大于75时按铅直面绘制,否则应在备注
19、中注明其斜度。坑道方向变化时,拐点要有坐标数据,坑道顶连续绘出,坑道壁相应地裂开或重迭,重迭部分绘采样或有重要地质现象部分,或者是后掘进部分。掌子面的顶和壁的轮廓要与顶和壁的素描图吻合。用自动化系统制图时,不作手工素描图。绘成以基线为中线的等宽坑 道素描及包含基线的等高铅直面坑壁素描。地质现象如界线、产状,标本 和样品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坑顶或壁上。掌子面上的界线、标本、样 品等沿脉标在坑顶,穿脉标在坑壁。整理时,应按坑道实际方位绘素描图。有矿的和有重要地质现象的坑道,以及太长的坑道和未能按实际方位绘制的坑道,还要用相当于采样平面图或储量计算图的比例尺,按实际方位展绘其坑顶平面图。整理的图上
20、要有坐标方格网。4.1.3探槽的地质编录适用于探槽,样坎,剥土,采场及其它地表的天然和人工露头。探槽素描图绘一壁及底。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对 此矿区应有统一规定。基点、基线、标本、样品均应布在绘图壁或底上, 并在素描图上标出。必要时加绘另壁全部或局部地段素描图。记录描述以 基线读数为准。基线方向变化时,应设置基点(拐点)并顺序编号。槽壁的地质现象 及标本、样品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包含基线的斜面上绘制,斜面斜度 大于75时,按铅直面处理,否则应在备注中记录其倾斜角。槽底按正投 影绘制。槽壁上标明基线位置及方向,但槽壁轮廓高低变化可简化。槽底 按平均宽度绘制或简化。如探槽过长、坡
21、度较大,则可在明确标明基点及 基线位置、方向、坡度及连接情况下,将槽壁素描图分段垂直上(下)移, 绘成锯齿状,同时附有小比例尺的复原图。采用自动化系统绘图时,不作手工素描图,素描图的槽壁绘成以基线 为顶线的等高的长条形,界线、标本、样品等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 基线上。槽底为以基线为(图)上方边线的等宽正投影。4.1.4探井的地质编录适用于浅井、竖井、小圆井、各种用途的天井、盲竖井、大于 45的 斜井(坑)。深井的素描图绘两壁及底(含等距或不等距的井底掌子面。下同) 。 必要时可加绘其它壁全部或局部素描图。基点布置在第一壁的左上角。基 线自基点铅直布设。大于45的斜井(坑)为自基点沿勘查线方
22、向或平均 的长边方向布设。第一壁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矿区应 有统一规定。邻壁按逆时针方向展开。标本、样品在绘图壁上采集,并在 图上标示。记录描述以基线读数为准。井壁上的地质现象等沿地质走向投 绘到包含基线的长壁的铅直面上。铅直面与勘查线方向的夹角小于15时,用勘查线方向,否则用平均方向。井底按正投影绘制。井壁及井底轮 廓可简化。井下开岔坑时,岔坑按坑道方法编录,在图上应连成一体,坑 道基线应与探井基线相连接。如坑道或探井深度较大,可在明确标明基点、 基线和深度的情况下,截成几段,同时附有小比例尺的复原图。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制图时,不作手工素描图,只绘第一壁,地质界 线、标本、样
23、品等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绘图壁的基线路上。素描图为 以基线为左边的等宽柱。底为该井深掌子面的正投影。圆井基点设在勘查线与圆井轮廓交线的正北,北西,北东或正东端。基线自基点铅直布设。取定值直径或平均直径经基线作逆时针展开,图上应标出过基线直径另一端的位置。底绘正投影。采用自动化系统制图时,不作手工素描图,可按深井绘成矩形截面。4.2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421总则适用于各种地质勘查钻孔,包括冲击钻孔、采样钻孔、各种深度的机械岩石钻孔和中心采样钻孔(CSR等。对矿区内专门的水文地质钻孔、工程地质钻孔和物探、化探专 用钻孔等,除按各该专业需要按有关标准编录外,应尽可能地按本标准的要求补充原始 地质编录
24、。4.2.2编录要求4.2.2.1岩(矿)心的编录在钻探施工现场通过对岩心(岩屑、岩粉)的观察研究,对所揭示的地质现象按钻进顺序即孔深进行编录。编录的重点是各种地质界线,特别是标志层、矿层(体)和构 造、断裂界线,矿化(包括主要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蚀变现象及其后生变化(包 括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划分)等等。422.2观察、记录的内容实测地质剖面时,要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现象,测量各种数据并记录, 主要内容是: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成分、结构、构造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岩(矿)脉的岩矿石名称、岩性、穿 插关系及产状、厚(宽)度;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曲、断裂、破碎带等) 的产状、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等。原则可根据岀露情况计算,也可直接测量。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放大素描和补充描述,或用照片、录像等记录。4.2.2.3岩(矿)心的整理岩(矿)心的整理、编号等按DZ/ T003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进行。423编录工作4.2.3.1工作内容钻孔施工前,根据按设计孔位及勘查线剖面图编制的钻孔地质技术指 示书的地质部分,核查孔口坐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桥梁梁板运输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与供应合同
- 纪念白求恩图文课件
- 语音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专卖店装修租赁经营合同
- 语言文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合同履行规定
- 2025年解除汽车租赁合同范例
- 2025科技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 营销团队激励计划设计模板
-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策划及实施跟踪工具
- 建筑装饰造型设计基础-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详细清单
- 法律法规法学 -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
-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分析
- 淋巴瘤基础知识
- 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GB/T 14038-2008气动连接气口和螺柱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课件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市政道路工程)
- (临床治疗)继发性甲旁亢课件
- UNIT 1 LESSON 1 LIFESTYLES课件第一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