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知道并记住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重点,2,能找出文中表意准确、简洁和评论性的语句,品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重点,3,理清文章层次,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难点,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导语,_,主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

2、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军单写在后。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东路军写得最详,是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做详细报道。这样安排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详尽地写了战果,3,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你能注意到它们的区别吗,请根据提示说说它们的

3、不同,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第句中的“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了守敌,冲破敌阵,而第句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第句中的“渡至”比第句中的“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第句中的“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而第句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第句中“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如第句所述“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文“二十,一日”重复,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4,你读出了新闻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吗,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在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