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_第1页
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_第2页
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_第3页
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_第4页
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 25题;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3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岀证明或计算的主要 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计算(a3)2的结果是()a. a5 b. a6 c. a8D.2.不等式组0的解集是(1A.B.c.D.3 x 13.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3x

2、0时,如果设y,将原方程化为关于 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A.B.3yC.3y2 yd.3y4.抛物线y2(xm)2n ( m,n是常数)的顶点坐标是(A. (m, n)b. ( m, n) C. (m, n)d. ( m, n)A.正六边形B.正五边形C.正四边形C.正三边形6.如图1,已知AB / CD / 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DBCBCDFB.-DFCECEADC.CDBCCDADD.-EFBEEFAF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5下列正多边形中,中心角等于内角的是()【请将结果直线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7分母有理化:58方程 . x 11的

3、根是29.如果关于x的方程X x k 0( k为常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110已知函数f(x),那么f(3)1 x211反比例函数y图像的两支分别在第x象限.12.将抛物线y2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以新的抛物线,那么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13.如果从小明等14某商品的原价为格是6名学生中任选1名作为“世博会”志愿者,那么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100 元,元(结果用含15如图 2,在 ABC 中,如果用向量a, b表示向量如果经过两次降价,且每次降价的百分率都是 m的代数式表示).AD是边BC上的中线,设向量 , A ruuirAD,那么 AD =16 .在圆O中,弦 AB的长为6,它所对应

4、的弦心距为 4,那么半径 OA .17.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平分,交点为O 在 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18在 RtA ABC 中,BAC 90 AB 3, M 为边 BC 上的点,联结 AM (如图3所示).如果将 ABM沿直线AM翻折 后,点B恰好落在边 AC的中点处,那么点 M到AC的距离 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9.m,那么该商品现在的价图3计算:20.(本题满分2a 2(本题满分解方程组:y21 .如图(1)(2)10分)(a 1)10分)x 1,2x2 xy7题,满分78 分)a2 1 a2

5、2a2 0.(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满分各4,在梯形ABCD中,求tan ACB的值;若M、N分别是ABAD /(本题满分10分,第(5分)BC, ABDC的中点,联结1)小题满分2分,DC 8, B 60BC12,联结AC .MN,求线段MN的长.A第(2 )小题满分3分,第(3)小题满2分,第(4)D次数012345678910人数1122342220122.小题满分3分)为了了解某校初中男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该校六年级至九年级共四个年级的男生中,分别抽取部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情况如表一所示;各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 C 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如图5所示(其中

6、六年级相关数据未标岀).图4表图6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结果):(1)六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是 (2) 在所有被测试者中,九年级的人数是 ;(3) 在所有被测试者中,“引体向上”次数不小于6的人数所占率是;(4) 在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中,众数是 .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 6分)已知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0,联结AB、DC,E为0B的 点,F为0C的中点,联结 EF (如图6所示).(1)添加条件 A D, OEF OFE, 求证:AB DC .(2)分别将“ A D”记为,OEFOFE ”记为,“ AB DC ”记为,添加条件、,以为

7、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以为结论构成命题2 .命题 1是命题,命题2是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24 .(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 4分)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 / x轴(如图7所示)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b ( b为常数)经过点B ,且与直线CM相交于点D ,图7联结OD .(1)求b的值和点D的坐标;(2)设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 POD是等腰三 角形,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 PD为半径的圆 P与圆 O外切,求圆O的半径.25 .(本题满分14分,第(1 )小题满分4分,第(2)

8、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5分)已知ABC 90 AB 2, BC 3, AD / BC, P 为线段BD上的动点,点 Q在射线AB上,且满足PQPCADAB(如图8所示)(1)当AD 2,且点Q与点B重合时(如图9所示),求线段 PC的长;(2)在图8中,联结AP 当AD3,且点Q在线段AB上时,设点 B Q之间的距离为x ,2apqSa pbcy,其中Saapq表示 APQ的面积,Sapbc表示 PBC的面积,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QPC的大小.式,并写岀函数定义域;(3)当AD AB,且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10所示),求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答案要点与

9、评分标准说明:1. 解答只列岀试题的一种或几种解法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所列解法不同,可参照解答中评分标准相应 评分;2. 第一、二大题若无特别说明,每题评分只有满分或零分;3. 第三大题中各题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对这一步应得分数;4. 评阅试卷,要坚持每题评阅到底,不能因考生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本题的评阅如果考生的解 答在某一步岀现错误,影响后继部分而未改变本题的内容和难度,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 分,但原则上不超过后继部分应得分数的一半;5. 评分时,给分或扣分均以1分为基本单位.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满分24分)1 . B ;2. C;3. A; 4. B; 5. C;

10、6. A.1、2、 解:解不等式,得 x -1,解不等式,得 x v 3,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v x v 3,故选C.3、 4、5、6、12题,满分4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库;昔黒捧8. x 2 ;解:由题意知 x-1=1,解得x=2 .9.10.11 .12.解:丄2 ;一、三;2 “y x 1;y=x2-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以新的抛物线,那么新的抛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 物线的表达式是,y=x2-2+1,即y=x1 . 故答案为:y=x2-1 .6种,选中小明的可100( 1-m)( 1-m ),解:因为从小明等 6名学生中任选1名作为“世博会”志愿者,可

11、能岀现的结果有 能性有一种,所以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1/ 6 .214. 100(1 m)2 ;解:第一次降价后价格为100( 1-m),第二次降价是在第一次降价后完成的,所以应为即 100 ( 1-m).115. a b 2 ;解:因为向量 AB = a ,BC = b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 AB = a , BC = b , AC = AB + BC =a+b,又因为在 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16. 5 ;17. AC BD (或 ABC 90 等);解:对角线 AC与BD互相平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添加一个条件是:AC=BD或有

12、个内角等于 90度.18.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7 分)(1分)(1分)(1 分)(1 分)(1 分)(2 分)(3 分)19解:原式一2(J)丄(a 1)(a21)a 1 a 1 (a 1)2_2 a 1a 1 a 1_ _a a 1_ 1 20 解:由方程得 y x 1 ,将代入,得2x2 x(x 1)20,整理,得x2 x 2 0,解得为 2,x21,分别将x1 2,x21代入,得y1 3, y2 0, (2 分)为 2,x2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1分)% 3;y2 0.21 解:(1)过点A作AE BC,垂足为E (1分)在 Rt ABE 中, B 60

13、, AB 8 , BE AB cosB 8 cos60 4, (1 分)AE AB sinB 8 sin 60 43 (1 分)(1 分)(1 分)/ BC 12 , EC 8 在 Rt AEC 中,tan ACB(2) 在梯形 ABCD 中, AB DC , B 60 , DCB B 60 (1 分)过点 D 作 DF BC,垂足为 F,丁 DFC AEC 90 , AE/DF AD / BC,四边形 AEFD是平行四边形 AD EF (1分)在 Rt DCF 中,FC DC cos DCF 8 cos60 4, (1 分) EF EC FC 4 AD 4 ad BC 412- M、N 分别

14、是 AB、DC 的中点, MN一BC8 .(2 分)2 222 (1) 20% ; (2 分)(2) 6 ; (3 分)(3) 35% ; (2 分)(4) 5 (3 分)23 (1)证明: OEF OFE , OE OF (1 分)- E为OB的中点,F为OC的中点, OB 2OE , OC 2OF (1 分) OB OC (1 分)/ A D , AOB DOC , AOB DOC (2 分)AB DC (1 分)(2)真; (3 分)假. (3 分)24.解:(1)点A的坐标为(1,),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1,) . (1分)直线 y x b 经过点 B ,1 b 0,

15、得 b 1 . (1 分)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 x轴,.设点 D的坐标为(x,4) .(1分)直线y x 1与直线CM相交于点D, x 3 二D的坐标为(3,4) (1分)(2)当当当PDOD5时,点P的坐标为(6,0);POOD5时,点P的坐标为(5,0),POPD时,设点P的坐标为(x,0)(Xx.(x3)242,得 x 25,点 D 的坐标为(3,4), OD 5 0),25综上所述,所求点 P的坐标是(6,0)、(5,0)或(,).6P的坐标为(生,).6(1(1(1(1(3)当以PD为半径的圆 P与圆O外切时,若点圆若点P的坐标为O的半径rP的坐标为(6,0),则圆P的半

16、径PD 5,圆心距PO 6 ,1 (5,0),则圆P的半径PD 2、一 5,圆心距PO 5,52.5.O的半径等于1或52 5 .25.解:分)分)分)分)(2 分)(1) AD / BC? * *ADBDBC.AD AB 2, ABDADB. DBCABD .ABC 90 . PBC45 .(1 分)PQ AD,ADPC ABAB ,点Q与点B重合, PBPQ PC .PCBPBC45 .(1 分)O的半径r圆(2 分)分)(1综上所述,所求圆BPC 90 .在 Rt BPC 中,PCBC cosC 3 cos453.2(2) 过点P作PEFBEPE BF . PFB - PF / BC ,- AD / BC ,J AD I , AQ ABS APQ 2BC ,PFBEPABQBS PBC 4函数的定义域是02PE2AB,垂足分别为 E、F .90 .四边形FBEP是矩形.(1(1分)分)PFADBF34AB(1分)x , BC7x w8 BC , PN(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