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历史期末测试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 会建造房屋b. 会使用天然火c. 会制造彩陶d. 会种植水稻2.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a b. c. d. 3.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a. 黄帝b. 尧c. 舜d. 禹4. 下列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甲骨文 司母戊鼎 秦陵兵马俑 圆形方孔钱a. b. c d. 5. 有人说:“封邦建

2、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 世袭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6.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a. 夏朝b. 西周c. 商朝d. 东周7.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争霸b. 百家争鸣c. 各国变法d. 铁器与牛耕的出现和推广8. 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 “兼爱”“非政”b. “仁政”治国c. 提倡法治d. “无为而治”9. 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a. 陈胜吴广要求夺权b. 人

3、民要求c. 到渔阳戍边不能安期到达d. 秦王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无法生活10.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a. 发明了印刷术b. 改进了造纸术c. 发明了火药d. 制成了罗盘针11.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西周分封b. 春秋五霸c. 战国七雄d. 三国鼎立1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 修筑 万里长城d. 书同文,车同轨13. 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a. 光武

4、中兴b. 武帝盛世c. 文景之治d. 贞观之治14.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是( )a. 刘徽b. 祖冲之c. 张仲景d. 张骞15. 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列同档期播出节目收视率第一,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 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d. 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0分)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摘自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1)“

5、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在思想统治方面又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加强监察制度,秦皇汉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农天下。”南朝宋书(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何特点?(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18. 观

6、察下图,回答问题。(1)这是哪一书法摹本?此书法在书法史上有何美誉?(2)此书法创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3)他的字有何特点?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 会建造房屋b. 会使用天然火c. 会制造彩陶d. 会种植水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

7、d三项均与原始农耕生活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教材内容可以知道: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山顶洞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本题涉及到原始人类,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

8、是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他们分别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局面。3.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a. 黄帝b. 尧c. 舜d. 禹【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bcd项与“人文初祖”无关,排除,故选择a。4. 下列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甲骨文 司母戊鼎 秦陵兵马俑 圆形方孔钱

9、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商朝的历史。在商朝时期,出现了一种刻写在龟骨和兽壳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的资料。而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著名的司母戊鼎等。秦陵兵马俑是秦朝建立后的才出现的;圆形方孔钱则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货币,他们与商朝的历史无关,可排除。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5. 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 世袭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的关键信

10、息“封邦建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d符合题意;abc三项与“封邦建国”无关,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6.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a. 夏朝b. 西周c. 商朝d. 东周【答案】a【解析】【详解】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对应的是处,a符合

11、题意;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b排除;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c排除,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d排除。故选择a。7.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争霸b. 百家争鸣c. 各国变法d. 铁器与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与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它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制建立,社会发生大变革,故d符合题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是社会大变革在政治上的反映,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上的反映,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8. 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 “兼爱”“非政

12、”b. “仁政”治国c. 提倡法治d. “无为而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b符合题意;“兼爱”“非政”是墨家的思想,a不符合题意;法家提倡法治,c不符合题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9. 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a. 陈胜吴广要求夺权b. 人民的要求c. 到渔阳戍边不能安期到达d. 秦王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王的暴政,使社

13、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无法生活,被迫起义。d项符合题意;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c项不符合题意;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ab不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结合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结合四个选项的内容,逐一分析,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10.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a. 发明了印刷术b. 改进了造纸术c. 发明了火药d. 制成了罗盘针【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的蔡伦

14、改进了造纸术,所以选择b项,cda错误。故选b。11.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西周分封b. 春秋五霸c. 战国七雄d. 三国鼎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片上是魏、蜀、吴三个国家的鼎立局面。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趁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又西进四川。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吴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故选d。1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兼

15、并六国,完成统一c. 修筑 万里长城d. 书同文,车同轨【答案】b【解析】【详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历史事件,所以b项正确,cda项的内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出来,均排除。故选b。13. 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a. 光武中兴b. 武帝盛世c. 文景之治d. 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汉朝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它是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故选c。14. 最早把圆

16、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是( )a. 刘徽b. 祖冲之c. 张仲景d. 张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b符合题意;acd项人物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祖冲之与圆周率。15. 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列同档期播出节目收视率第一,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

17、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 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d. 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后来出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故答案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0分)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摘自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在思想统治方面又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

18、施? (4)为加强监察制度,秦皇汉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秦始皇 汉武帝 (2)经济方面:秦始皇 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分)汉武帝 实行盐铁专卖;统一制造五铢钱;平抑物价(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分)思想方面: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和汉武帝;(2)依据所学可知,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统一制造五铢钱,平抑物价;为了加强思想

19、统治,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为加强对地方控制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所有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免;汉武帝实施“推恩令”,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4)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监察制度,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点睛】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对比分析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的措施以加深理解掌握。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农天下。”南朝宋书(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何特点?(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南方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答案】(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2)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3)南方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促进了城市繁荣。【解析】【详解】(1)由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