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_第1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_第2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_第3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_第4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知识点,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7)岈然 () (8)若垤若穴() (9)颢气( ) (10)引觞( ) (11)颓然(,1)僇人() (2)恒惴栗( ) (3)斫榛莽( ) (4)茅茷() (5)箕踞() (6)衽席(,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语言知识积累,l zhu l zhu zhn f j j rn,xi di ho shn tu,1.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含义 (1)恒惴栗:_ (2)其隙也:_ (3)施施而行:_ (4)日与其徒上高山:_ (5)入深林,穷回溪:_ (6)到则披草而坐:_ (7)意有所极,梦亦同趣:_,常常忧惧不安。恒,常常;惴栗,忧惧不安,连

2、词,如果,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缓慢行走的样子,随从,走到尽头,用手分开,至,8)望西山,始指异之:_ (9)缘染溪:_ (10)斫榛莽:_ (11)焚茅茷:_ (12)穷山之高而止:_ (13)攀援而登,箕踞而遨:_ (14)皆在衽席之下:_ (15)岈然洼然:_,指点,沿着,丛生的草木,茂盛的茅草。茷,草叶茂盛,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古人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称“箕踞,睡觉用的席子,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16)若垤若穴:_ (17)攒蹙累积:_ (18)莫得遁隐:_ (19)萦青缭白:_ (20)外与天际:_ (21)不与培 为类:_ (22)悠悠乎

3、与颢气俱:_ (2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_ (24)故为之文以志:_,蚁穴边的积土,聚集收缩,隐藏,青山白水相互萦绕,交会,小土堆,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浑然一体,记,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自余为僇人:_ (2)梦亦同趣:_,同“戮”,刑辱,同“趋”,往,赴,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漫漫而游 古义:_ 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2)无远不到 古义:_ 今义:没有(跟“有”相对),不,随意,任意,无论,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_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4)颓然就醉 古义:_ 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5)游于是乎始 古义:_ 今

4、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这样以后,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从此,1)而,施施而行,漫漫而游:_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_ 卧而梦:_ 觉而起,起而归:_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_ 穷山之高而止:_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_ 而莫得其涯:_ 而不知其所穷:_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_,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条件,才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4.解释下列加颜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_ 始指异之:_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_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5、:_ 不知日之入:_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_ 故为之文以志:_,助词,的 代词,它,指西山 助词,的 助词,的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3)为,自余为僇人:_ 不与培为类:_ 故为之文以志:_,动词,成为 动词,成为 介词,为了,5.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_ 名词作状语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_ b.箕踞而遨:_,做梦,每天,像簸箕那样,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a.而不知其所穷:_ b.苍然暮色,自远而至: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望西山,始指异之:

6、_,尽,尽头,远处,以为异,6.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译文:_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_ _,自从我成了被贬受刑戮的人,就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它)邈远广阔与天地之气在一起,而没有边际;(它)高峻绵远和创造万物的上天一同游乐,因而却无法知道它的尽头,1.课文名句 (1)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三、名言警句,2.课外名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2)行到

7、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一、作者简介,文本常识积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晚年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

8、的高度,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二、背景展示,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不久,就在其政敌的联合反击下,“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受到残酷迫害,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在任永州司马期间,他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了一系列刻画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三、文学常识,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9、,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种文体,汉魏以前作品很少,到了唐代,柳宗元使之具有了鲜明的特征,脉络梳理,柳宗元获罪遭贬,心情极度郁闷压抑,痛苦不堪,又居于偏远的永州,只好寄情山水,抒发政治上的失意和郁闷之情。西山的高峻挺拔、气象阔大、独立出众,暗合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傲世情怀。西山,成了柳宗元的知音。在西山,他乐而忘返,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作者对人生磨难的不屈抗争与高贵人格的体现。这种坚强的性格与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大的升学、就业、工作压力,我们要像柳宗元那样,学会在自然中宣泄激情,释放压力,在困境中保持高尚人格,

10、素材运用,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柳宗元从出生到离世,由升官至贬谪,历尽千般磨难,万般打击。永州之贬对柳宗元而言永远是抹不去的伤痛,而这一贬就是十年,这使柳宗元这位政治上的中坚人物悄然转变成了文学领域的先锋。柳宗元的“乐”,乐在景美;柳宗元的“悲”,悲在自己的失败。柳宗元没有像岳飞那样有 “怒发冲冠”的满腔怒火;也没有像郑燮那样有“无官一身轻”的洒脱。他将自己的心完完全全地交给了山水,交给了自然,任意地将自己的心情寄予灵山秀水间,这难道不是柳宗元自我调节的理想境界么,运用示例,谢安东山再起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帝一会儿用他,一会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南

11、京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净。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的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并改土山为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起用他,就派官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与苻坚决一死战。不多久,苻坚的人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过江,二、课外素材,东晋势必难保,谢安心中有数,没有凭东晋的八万官兵跟苻坚硬拼。他坐镇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战,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

12、。因为他在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选材感言】谢安是一个进退得宜的人,年轻时过着下棋、清淡、游山玩水一类的休闲日子,但不忘国家社稷;四十岁后担任朝廷要职,虽公务缠身,而“东山之志”(即寄情山水)始终不变。可以说,他把进与退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请你思考】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面朝自然,春暖花开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脉脉斜晖,我撷一抹最暖的;灼灼枫叶,我拾一片最红的;萋萋芳草,我采一束最嫩的。(2)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我不是谢灵运,面对青山绿水,却无法用诗篇吟诵;我不用高科技感受自然的妩媚,我只用心灵的相机拍下这绚丽的美妙。 倾听自然

13、,雨夜总是无眠。 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爽,三,先读佳作,再悟亮点,分柳永的淡泊,一分纳兰的心绪,融为十分的惬意,来倾听这天籁。(2)b打开窗子,雨淅淅沥沥,又若有若无,只是当微凉的风夹杂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飘然而入时,才嗅到了久违的雨的气息。随后,雨滴不再羞涩,它分明是带了些不安的躁动。(2)c虽不见得有古人那种“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漂泊之感,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2)d我总喜欢独自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它像一片云浮在我心灵的上空,逐渐地用宁静、高远将我笼住。一夜听雨,物我两忘,不觉夜已阑珊,雨声渐无,拥抱自然,海边相对无言。 那薄薄的海雾,似轻纱,丝丝缕缕。如此美好,是织

14、女在来回地抛动织梭吗?那团团雾绒,似织女在轻拉窗纱,她那纤纤巧手,让我顿时惊呆了!海风轻轻地抚摸过我,而那轻纱也从我身边不停地飘忽而过,朦胧中,我凝望着深邃的大海,而大海,也正温和地看着我。她用那纤细而冰凉的手指抚摸着我的脚丫,让我回忆起母亲为幼小的我在浴室仔细地洗脚的画面(2)e雾渐渐散去,我微笑着躺在沙滩上,天空与大海似乎已融,为一体,而那天与海的交界处则是几只舞蹈着的海鸥,或许它们正同我一样的快乐,因为投入自然的我,心中一直在快乐着。 静赏自然,浅唱诗意情缘,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一种闲适悠然的情怀。诗意地感受自然中,听隔壁女孩的低吟浅唱,闻燕子交颈

15、时的呢喃细语;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2)f黄昏,在夕阳下漫步,只赞“夕阳无限好”,不管其近不近黄昏;折一枝细柳,插在装,满清水的瓶子中,尖尖的嫩芽像崭新的刚刚萌发的梦,镜子里是一片如花的笑靥,花面交相映,保留的是一颗纯净的心,(2)e去欣赏自然,像写诗一样去酝酿每一份情感。 科技在发展,信息在膨胀,我们在冰冷的数字世界里穿梭,不觉间,与自然渐行渐远。自然之美,远远观之,怎奈已为水中月、镜中花!听一曲箫音,随清风起舞,细细品味自然,一切竟如此色彩斑斓。(2)f面朝自然,已然静舒;春暖花开,这般最佳,1.写法灵活 (1)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在写法上,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提示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达到了情、景、理的相互交融。 本文精心写景,无论是实写还是虚写,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梦幻回忆、联想想象,都能在景中写出浓浓的文化味道来,显得言近而旨远。而行文中又总能让人品味出浓浓的情感来,用文中的话说,他以“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爽,三分柳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