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 料推荐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 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 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 35亿年至 33 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 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 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 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

2、发蓝藻呢?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 水文和地理条件, 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1、气温。日均气温高于200c 利于蓝藻生长繁殖;2、光照。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3、风。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5、水域形状。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6、其它。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 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其次是基础环境。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

3、营养化程度:1、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 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2、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 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物种条件。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1最新 料推荐泥中蓝藻活细胞的种类、数量、密度及其冬眠苏醒时间有关。2、蓝藻成为优势种群。随着湖泊富营养化趋势日益加重,蓝藻占藻类比值逐步增加,直至成为优

4、势种群,乃至占绝对优势,就易造成蓝藻大爆发。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蓝藻的生长和爆发会造成较大影响:1、人类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向湖泊大量排放了N、P 等污染物,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2、中国的化肥施用量是全世界最高的, 但其中真正能被农作物吸收的仅三成,也即近七成的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成为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 有研究认为,排放入太湖中的氮污染总量的 50%,以及磷污染总量的 48%,都是由化肥流失引起,而且多数源自太湖西部上游的农田区域。在太湖周边的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达到每公顷5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世界公认的225公斤 / 公顷的上限。因此,蓝藻的根本病

5、因, 是目前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由于在原材料、 能源和运输方面的补贴使得化肥价格过低, 更鼓励了农业对于化肥的依赖,从而埋下了蓝藻爆发的病根。同时,由于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进太湖水体。这些原因使得太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当气温合适时,蓝藻就大量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水体中需要氧气的生物大量死亡。这时,水体就会发黑变臭,水质严重恶化。对此应当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目前蓝藻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就是物理机械法、养鱼法、种草法、生态修复法。这些方法在湖泊中围栏小面积治理蓝藻是有效可行的,但也存在着只能去除水体中蓝藻,却不能去除生成蓝藻的根本养源。

6、这就是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是 “斩草 ”,未能 “除根 ”。湖泊现有的蓝藻污染治理技术存在如下缺陷:一、现有的蓝藻污染治理技术只是暂时去除了湖中的蓝藻,却不能去除水体中生成蓝藻的基本养源, 即是由湖中元素所转出的养源。它会卷土重来, 再次造成蓝藻污染。二、水体中生成蓝藻的基本养源未能去除,那么它会因风浪流动的特性重新带来养源, 这样湖水也会因恶性循环形成蓝藻的二次污染,亦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会生一茬。三、现有的蓝藻治理技术,只能在湖泊局部小面积中实施,不能在全湖中实施治理。 四、湖泊目前治理蓝藻污染的方法,只是取得了一些治理试验数据及治理试验阶段性的初步成果,却不能根治蓝藻污染,2最新 料推

7、荐现有湖泊蓝藻污染仍然严重。 已知生成蓝藻的原因是基本养源,又知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元素起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只要去除了蓝藻的基本养源, 就能根治蓝藻污染。有人用鲢鳙鱼的大量放养来治理蓝藻水华, 并认为大量放养鲢鳙鱼是治理蓝藻水华的决定性因素, 可是太湖、 滇池采用大量放养鲢鳙鱼, 也只是去除了水体中部分蓝藻。 原因何在呢?前述议论只是客观地诠释了蓝藻水华会消失的外因。大量放养鲢鳙鱼去除蓝藻, 实验也只是去除了水体中蓝藻, 而未能去除生成蓝藻的根本养源。 由此可见生成蓝藻的养源未能去除, 当水体中根本养源还存在着,就会再度与湖中有机蛋白结合衍化后,重新造成蓝藻污染。为了保护太湖的美景,保障居

8、民的用水安全,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号召居民使用无磷洗涤剂, 尽量少使用含化学物质的物品, 做到不向河道中倾倒生活垃圾;鼓励农民少使用化肥, 种植无公害的有机绿色产品; 关停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大量修建污水处理厂,实现无污染排放;关闭沿湖有污染的设施,湖州拆除了太湖南岸湖鲜一条街就是实例; 采用生物防治, 往太湖大规模投放优质花白鲢鱼苗,利用花白鲢摄食藻类的食性控制蓝藻密度,达到食藻、抑藻、控藻的效果,最终通过捕捞成鱼移出大量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减少太湖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有组织的打捞和清除湖体中的蓝藻, 并实施生态清淤, 既清除了底泥污染,破坏了蓝藻爆发的温床, 又清除了底泥和水体中的蓝藻

9、种子和蓝藻实体, 大大降低了蓝藻大量繁殖和爆发的可能性。同时,江苏水利部门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趋势,加强监测预警。去年月底以来,江苏水利厅就组织对太湖主要水源地、调水引流沿线和主要入湖口门进行监测。从今年月日起,将监测频次调整为每日一次,并发布水质快报。为加快太湖水的流动, 水利部门调度望虞河常熟枢纽开机抽引江水, 同时开启梅梁湖泵站出流。 截至月日, 常熟枢纽已累计抽引江水 亿立方米,太湖水位比常年同期抬高了米。为减少污水进入太湖,水利部门严格关闸截污和管理、 加快推进生态清淤和生态修复。 关闭武进港、 直湖港、雅浦港等环湖口门, 控制劣质水源入湖。 对漕桥河等主要入湖河流实施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并开展种植水葫芦改善水质试验。同时,建设应急备用水源,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制定无锡市地下水深井应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