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古代官制,概述 1、职官的产生 国家产生以后出现职官 原始社会的氏族或部落首领不是官 后、伯、大人、火师、历正社会公仆 “三皇五帝”的传说非信史 夏朝:我国官职设置之始,2、古代官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 国家规模小,国家机构简单,没有明确分工。 君主:后 、王 “夏后氏” 后羿射日 史(卿史、大史)、巫:神权的体现者,权力最大 夏代职官:羲和、大理、官师,多由巫、史担任,世袭 国王亲属亦得参与国事,多无明确职务 商:父师 、少师:王族长老,辅佐指导国君 国君家臣(臣、宰、尹)参与部分政事,第二阶段(西周至春秋) 最高君主:王(天子、天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2、莫非王臣。” 诸侯(国) 大夫(邑) 王室机构:中央政府 诸侯、大夫机构:地方政府 王族、外戚掌握军政大全,巫史地位下降,中央政府: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 太史为首的神事、教育、秘书部门 军事、行政、司法、外事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大行人 诸侯国 职官设置与王室大致相同 卿(正卿、政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袭,第三阶段(战国至清末) 君主地位大大提高,权力高度集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到主要地位,一、国君 夏、商、周:后、王 天子、天王 予一人 春秋以后各国国君亦称王 秦汉以后:皇帝 战国以前帝为天神称号 朕 陛下 上 制、诏、敕、谕旨、圣旨
3、 皇后 皇太后 临朝称制 垂帘听政 太上皇 皇位继承人:皇太子(皇太叔、皇太弟) 王师 勤王 少数民族:单于、可汗、赞普 入主中原后一般称皇帝,二、宰相 最高执政官的统称 宰相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后期 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1、春秋时期 令尹 相 2、战国时期 各大国普遍设立宰相 相邦 相国 相室 丞相 相 令尹 由国君家臣发展而来,与巫史公卿不同,3、秦代 丞相(左、右丞相,中丞相) 4、汉代 汉初承秦制:丞相(左、右丞相,相国) 御史大夫:丞相之副 太尉:最高武官(不常置) 汉武帝时代政务转移到内廷,丞相徒有虚名 尚书台:新的政务中心 尚书令(中书令) 录
4、尚书事、领尚书事:地位更高的官员负责尚书台事务,西汉末 丞相大司徒 御史大夫司空 东汉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后汉书:“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东汉以后丞相非复寻常人臣之职,4、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省)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总机关 尚书令、尚书仆射、录尚书事、领尚书事皆为宰相 中书省的设立:新的文书处理机关 中书监、中书令亦宰相之职 凤凰池 皇帝侍从机关:侍中寺门下省 南朝宋始侍中亦掌管机要 三省长官并称宰相,5、隋、唐 不设丞相、相国 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隋及唐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中书令(内史令、内书令、右相、凤阁令、紫微令) 侍中(纳言
5、、左相) 尚书令 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相) 政事堂(中书门下):宰相办公处 中期以后:三省长官皆被架空,成为虚衔,以其它官职行使宰相职权 加衔: 参掌机秘 参预朝政 参知政事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宋代 神宗之前:三省长官虚置,不参与朝政 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副宰相:参知政事 元丰改制以后屡有变迁 正宰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太宰兼门下侍郎 、 少宰兼中书侍郎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左丞相、右丞相,副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 枢密使、枢密副使亦执政官 宰执 使相非宰相 王安石罢相后:镇南军节
6、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江宁府,7、辽、金、元 基本采用汉制又有所不同 辽:北面官、南面官两大系统 北面官(治契丹本部):北宰相府、南宰相府 各设左、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南面官(治汉人):采用三省制但权力不大 金:只设尚书省 正宰相:尚书令 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 副宰相:左、右丞 参知政事 元:只设中书省 正相: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 副相:左、右丞 参知政事,8、明代 初承元制,寻废丞相,六部尚书分掌国事,皇帝总其成 内阁大学士:皇帝顾问兼秘书 华盖殿 谨身殿 武英殿 文华殿 文渊阁 东阁 内阁职权逐渐超出六部之上 不称宰相的宰相 辅臣首辅(元辅 )、次辅 大学士权力有限:票拟 批红 后
7、期司礼监太监成为事实宰相,9、清代 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地位高而实权轻 实际宰相:南书房行走、军机大臣 历代宰相制度之特点: 变化频繁,无固定名号,无固定人数 原因:君主离不开宰相又担心宰相权力过大,遂以侍从之臣取代正式宰相,三、中央各部门长官 西周: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 秦汉:九卿 太常卿(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 卫尉:掌宫门警卫 太仆卿: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马政 廷尉:最高司法官 典客(大鸿胪):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宗正卿:掌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 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少府卿: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中尉(执金吾):
8、掌京师治安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它土木营建 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 以上合称十二卿, 两千石 下辖各令 宫廷事务机构大大膨胀,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魏晋以后尚书省的迅速发展 秦代尚书台共七人: 尚书令、仆射、丞,尚书四人 汉代分曹 人数增加 尚书 侍郎 曹演变为部 隋唐确定为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正副部长:尚书 侍郎 正副司长:郎中 员外郎 唐宋以后六部取代九卿执掌具体政务,明清废宰相,六部地位提高 六卿、左都御史七卿 清末责任内阁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法部、陆军部、海军部、邮传部、农工商部、理藩部,各设大臣,四、地方长官
9、 西周 分封制,诸侯与大夫为地方长官 诸侯(国)、大夫(邑) 春秋 县(兼并来的土地)大夫、守、 公、尹 郡(边远地区)守、太守 战国 以郡统县 郡守县令 秦 郡太守县令(长,汉:郡县与封国并置 郡太守(王国相)、县令(侯国相) 京畿地区: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司隶校尉(东汉以后) 十三州刺史(州牧 )东汉后期权力渐重 魏晋南北朝:州刺史郡太守县令 多以都督兼刺史 使持节都督某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 北周改称总管 隋代:州刺史(郡太守)县令 蜀郡太守=益州刺史 齐州刺史=济南郡太守,唐代:刺史、县令:正式的地方长官: 节度使:不是正式官职的地方最高长官 (本官都督,加使持节,兼御史大夫及所驻州刺
10、史) “使持节都督某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宋代:刺史、县令虚设,另派朝官主持地方政务 知某县事 权知某州军州事 刺史、太守:知州之别称 知府(权知某某府) 路:安抚使 转运使 提点刑狱公事 提举常平使 帅、漕、宪、仓,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 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总管 州达鲁花赤、知州、州尹 府府尹、知府 县县尹、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掌印官 明:省级:布政司布政使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按察司按察使 总督、巡抚:初为临时设置,中期后成为省最高长官 府:知府、同知 县: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清:大体承明制而又略有不同 总督、巡抚:正式的地方最高长官 总督:例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 制
11、军 制台 大帅 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 抚台 抚军 抚院 部院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 云贵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督抚以下: 两司:布政使(藩台)掌财赋、人事 按察使(臬台)掌刑名、监察 学政(学台) 知府知县 州、厅同知,六、封爵与品秩 (一)封爵 周:五等封爵:公 侯 伯 子 男 宋公 晋侯 鲁侯 齐侯 郑伯 楚子 许男 秦:二十等爵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
12、十彻侯。 泰山五大夫松 汉:两级封爵王、侯 公爵为特例 王封以郡,惟宗室得封; 侯封以县,人臣最高荣誉。万户侯 “李广难封” 东汉分列侯为县、乡、亭侯 汉寿亭侯 就国:变相贬逐,魏晋南北朝:王 公 侯 伯 子 男 高贵乡公曹髦 谢康乐 唐:王 郡王 公(国公 郡公 县公)侯 伯 子 男 唐代封爵颇滥,高适、白居易封侯爵 清: 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三等)、辅国将军(分三等)、奉国将军(分三等)、奉恩将军 民爵: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封爵颇严,汉文臣不封伯爵 曾国藩、左宗棠仅封侯爵,李鸿章仅封伯爵
13、 固伦公主:皇后之女 和硕公主:嫔妃之女 格 格:皇族之女 和硕格格:亲王之女,二)品秩 秦汉三国:石制系统 万石 两千石 六百石 魏晋以后:九品系统 职事官 散官(阶官) 勋官 赠官,唐代文散官阶表1从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 16从六品上 奉议郎2正二品 特进 17从六品下 通直郎3从二品 光禄大夫 18正七品上 朝请郎4正三品 金紫光禄大夫 19正七品下 宣德郎5从三品 银青光禄大夫 20从七品上 朝散郎6正四品上 正议大夫 21从七品下 宣议郎7正四品下 通议大夫 22正八品上 给事郎8从四品上 太中大夫 23正八品下 征事郎9从四品下 中大夫 24从八品上 承奉郎10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25从八品下 承务郎11正五品下朝议大夫 26正九品上 儒林郎12从五品上朝请大夫 27正九品下 登仕郎13从五品下朝散大夫 28从九品上 文林郎14正六品上朝议郎 29从九品下 将仕郎15正六品下承议郎,唐宋以服色分别品秩高下 “江州司马青衫湿” 旧唐书高宗纪:“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祭庐山文:“维元和十二年,岁次丁酉,二月二十五日乙酉,将仕郎、守江州司马白居易” 明清以补子分辨官员级别 “衣冠禽兽,唐代勋官十二转十二转 上柱国 视正二品十一转 柱国视 从二品十转 上护军 视正三品九转 护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葵花油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互联网汽车远程控制AP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图形化数据库查询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体育用品二手交易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捂晒红烟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分类收集废物箱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国密封枪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拖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触摸屏一体机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球级裁判试题及答案
- 陕09N1 供暖工程标准图集
- 钢筋配筋全套表格
- 王睿-PKPD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 GB/T 9254.2-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 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 中医治未病课件培训课件
- 2023年湖北农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性心梗后机械并发症课件整理
- DB11-T1835-202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药理学课件(全)
- 疯狂说英语句型系列120集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