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点一地球的公转 知 识 整 合 1公转规律,椭圆,焦点,自西向东,365,6,9,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2黄赤交角 (1)黄赤交角示意图,赤道,黄道,2326,思维点拨】 黄赤交角的理解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2)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
2、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5个温度带,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如下图所示,3)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深 度 思 考 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其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因此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直接导致了太
3、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变化,题 组 递 进 1(2014山东实验中学诊断一)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1)(2)题,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 ()。 A等于2326B小于2326 C大于2326D等于4652,解析第(1)题,由图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
4、向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第(2)题,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26。 答案(1)B(2)A,2(2012上海地理,43)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角速度逐渐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解析太阳沿移动轨迹运动时会逐渐偏
5、离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此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向西南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2天,即48小时。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由夏至日(6月22日)开始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减小,太阳直射点纬度逐渐靠近B点所在纬线(度),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其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因此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直接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变化,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知 识 整 合 1太阳高
6、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 ;离直射点距离越 (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 。如下图所示,递减,近,大,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热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
7、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大,从2326增大到4652;温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均为4652;寒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从4652减小到2326。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深 度 思 考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8、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右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题 组 递 进 1(2014潍坊市月考)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
9、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2)题,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0B10N C10SD2326 N (2)在AB区间内()。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解析第(1)题,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2326。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26N。第(2)题,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答案(1)B(2)A,2(2
10、011安徽文综,2930)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2)题,1)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B CD,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冬、夏正午的太阳都在南方,且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可判断出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第(2)题,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至到春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室内的日照面积
11、应逐渐减小。 答案(1)D(2)C,考点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知 识 整 合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2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 。如下图所示,长,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 夜 ;
12、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如下图所示,变长,变短,大,深 度 思 考 日出与日落方位的辨析 1概念:日出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日落太阳从西边的地平线上落下。(不一定是正东、正西) 2晨线上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落。 3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4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东南)、日落西北(西南)。 (3)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
13、升起、正南落下。 (4)日影朝向 始终在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正午,直射点日影消失;直射点以北,日影朝北;直射点以南,日影朝南。极点例外,北极点日影都朝南、南极点日影都朝北(出现极昼时,题 组 递 进 1下图为公转轨道上地球在甲、乙两处的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侧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_(顺、逆)时针。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下列四城市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 摩尔曼斯克港开普敦开罗北京 AB CD,3)在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开普敦的昼夜长短变化是_。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时刻是_。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地昼长约为_。 A6小时B9小时 C15小时D18小时 解析第(1
14、)题,甲处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则此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自转。第(2)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且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则白昼由长到短依次为摩尔曼斯克港、北京、开罗、开普敦,第(3)题,在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北极地区由出现极昼现象到出现极夜现象,即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至南半球,开普敦的昼变长,夜变短;到乙处时,C点的日落时间为16时,日出时刻应为8时。第(4)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地昼长应大于12小时、小于16小时,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 答案(1)逆(2)B(3)昼变长、夜变短8:00(4)C
15、,2(2012全国文综,67)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解析第(1)题,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地方时)在6时前,且北极圈以北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根据题干可以推知B项正确。第(2)题,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均为西北,故C项正确。 答案(1)B(2)C,考点四与地球公转运动相关的计算问题 知 识 整 合
16、 1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
17、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H90BC纬度差90(102326)56.5,深 度 思 考 与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的其他计算 1计算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2计
18、算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如下图,题 组 递 进 1(2012山东文综,6)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题,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 C13小时D14小时,解析由题中“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可知,科考队出发日为2月21日,此时P地昼长为11小时。2月21日到3月21日相隔一个月,并且较3月21日昼夜平分时白昼
19、短了1小时;4月21日距3月21日也相隔一个月,但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其昼长较3月21日的昼长长了约1小时,故昼长应为13小时,选C项。 答案C,2(2012浙江文综,1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解析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即H90,依据H可得出为45,即Q点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45。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最大纬度是2326。只有Q点与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且太阳直射这个半球
20、的回归线,Q点的纬度是最高的,可算出Q点最高纬度为68.5;只有Q点与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且太阳直射另一个半球的回归线,Q点的纬度是最低的,可算出最低纬度是21.5。 答案A,3如下图,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30N)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读图完成(1)(2)题。 注:tan350.7tan451,tan 601.732,1)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有()。 A1个月B3个月 C6个月D9个月 (2)为避免采光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
21、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B30米 C40米D50米,解析第(1)题,利用图示计算出正南的太阳光刚好照射在北楼底部时,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度数,经计算可知约为60,可知太阳直射在赤道。因此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有6个月。第(2)题,在一年中,该地正午楼影冬至日最长,只要冬至日北楼不被南楼影子遮住,则北楼正午时终年都有太阳照射,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冬至日南楼的高度即可。 答案(1)C(2)B,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读 图 指 导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等,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宁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B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原创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必考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基础题)带解析
- 2025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福建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含答案(新)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B卷】带解析
- 2025年浙江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必刷】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云南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带答案(考试直接用)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辽宁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必背【历年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 GB/T 21268-2014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
- 第五章曲霉病课件
- 《广东省幼儿园(班)设备设施配备标准(试行)》
-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 修辞手法-完整版PPT
- 吞咽障碍功能训练课件
- GB∕T 37665-2019 古陶瓷化学组成无损检测PIXE分析技术规范
- 毕业论文答辩课件
- 多杆合一工程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