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浙科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7_第1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7_第2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7_第3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7_第4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试卷第6页,总12页一、选择题1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A. 全部正常B. 一半正常C.全部有病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基因工程对某女性血友病患 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由于只改变体细胞(造血干细胞)的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体细胞发生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故所生的儿子中都患血友病,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体细胞发生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

2、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如下图是 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下列选项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 B.C. D.【答案】B【解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DNA聚合酶用于 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解旋酶能够将 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故B正确。3 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

3、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基因工程中,往往选择的质粒会带有一定的抗性基因,这个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了。答案选择Bo考点:本题考查在基因工程中抗性基因的作用。4.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Pl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DNAo限制性核酸内F列分析错误的是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 Bgin、EcoRI和Sau3AI小-A.构建重组DNA时,可用Bgin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 P

4、l噬菌体载体B. 构建重组DNA时,可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 Pl噬菌体载体C. 图乙中的Pl噬菌体载体只用 EcoRI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 Pl噬菌体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DNA【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目的基因两侧和载体上都有三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但Bgin和Sau3AI必须同时使用;EcoRI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Bgin或Sau3AI同时使用。若图乙中 的Pl噬菌体载体只用 EcoRI切割,可形成1个切口,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此 时,可能形成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载体、载体-载体至少3种重

5、组DNA,D错误。5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A. RNA聚合酶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B. 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 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 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答案】D【解析】RNA聚合酶是催化基因转录必不可少的酶,而转录是基因表达必须的生理过程,所以RNA聚合酶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A正确;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如果没有改变毒蛋白基因的结构,则不会引起基因突变,则一定不会 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B正确;抗虫棉的抗

6、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近缘物种也有抗虫基因,该近缘物种再通过授粉会造成基因进一步扩散和污染,C正确;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来确定的,D错误。6 (12分)已知鸡的红细胞合成 B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为证明“鸡红细胞 中含胰岛基因,胰岛细胞中也含B珠蛋白基因”。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 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 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 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实验一实验二细胞总DNA细胞总RNA红细胞胰岛细胞红细胞胰岛细胞3珠虫白基因探针+一胰岛素基因探针+一+注:“ + ”表

7、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 表示杂交过程中没有杂合双链(1) 用DNA探针检测基因的原理: 。(2) 分析鸡成熟红细胞合成 B珠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的原因: ;(3) 在实验二的DNA探针杂交实验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 ;(4) 试判断:合成3珠蛋白和胰岛素的遗传密码是否在探针上? 并说明理由。O5)举例说明DNA探针在生产、生活中应用(2例)。【答案】(1)基因探针能与相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互补配对。(2分) (2)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或鸡红细胞中转录出表达3珠蛋白的 mRNA而没有转录出表达胰岛素的 mRN) (2分) (3) A-U, T-A, G-C, (C-G,此项可不写,每项

8、1分,共 3分)。(4)不在(1分)因为探针是用DNA片段做的,而遗传密码存在于 mRNA上。(2分)(5)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的检测,苯丙酮尿症的检测,白血病的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的检测等。(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DNA探针为背景的相关实验的分析能力。基因选择性表达,即在两类细胞中,虽含有相同基因,但不同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因而通过转录形成 的信使RNA也不同,导致生物性状不同。遗传密码位于mRNAh,而不是 DNA上。7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 DNA中,形成重组疫苗。该疫苗具有复制能力,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 使

9、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A. 运用了 RNA病毒容易突变的特点B. 运用基因工程手段,使用质粒作运载体C. 通常需要利用动物的细胞培养技术D. 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技术运用了基因工程,没有利用RNA病毒容易突变,故 A错;在该项技术中,运载体是天花病毒,不是质粒,故B错;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需要用宿主细胞来培养病毒,故C正确;复制型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体现了天花病毒的直接使用价 值,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的能力。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 DNA序列并进行剪切,

10、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 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 现以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 6.2kb大小的线 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备注: X:A,Y:B,Z:C )XY2X+YY+Z=5.2=11=3.5*=3.1* 1 1 2c=lCI3i6 亠2=1.0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 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A. A B. BC. CD. D【答案】D【解析】Y酶将DNA序列进行剪切,长度为 1.0和5.2,切点1个,而图谱中Y切点位0.3和5.9,A错误;Z酶将DNA序列并进行剪切, 长度为3.6、1.4和1.2,切点2个, 而图谱中Z切点

11、位3.6和2.6,B错误;X酶将DNA序列并进行剪切,长度为4.2、1.7和0.3,切点2个,而图谱中X切点位0.3和5.9,C错误;据图分析,X酶切点2个, Y酶切点1个,Z酶切点2个,而且长度符合,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限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 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实际上只要明确以下两点,问题迎刃而解.1、题均根据各种大小的 DNA分子片段类型看有几个切点;2、再根据两种酶组合后 DNA分子片段大小将上述各自的切点移位组合。9 乳腺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A. 动物抗病育种 B 增加乳汁分泌量C.生产药用蛋白 D .治疗乳腺疾病【答案】

12、C【解析】试题分析: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将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的乳腺中特异表达,以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组织生产药用蛋白,故选Co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下列有关限制酶和 DNA连接解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限制酶能识别双链 DNA分子上特定的核酸序列B. T4DNA连接酶只能将DNA片段的平末端之间连接C.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均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D.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上特定的核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A正确;T4DNA连接酶来源于 T4

13、噬菌体,可以用于缝合粘性末端和平末端,B错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均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限制酶和DNA连接解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正确。11 . 土壤农杆菌是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中间媒介,它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 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土壤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 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不被破坏2+B. 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处理细菌C. 用含有重组T

14、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取具有 抗旱基因的植物D. 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质粒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因此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以保证目的基因能够稳定的复制和转移,A正确;将重组 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 CaCl2处理细菌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B正确;用含有重组 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正在组织培养中的植物细胞,再将被感染后的细胞培养成植株,就可能获得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C正确;基因

15、工程是否获得成功,需要在第四步中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即抗旱目的基因表达出来,D错误。【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农杆菌转化法特点和转化过程: 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转化:目的基因插人 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t导入植物细胞t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t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12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之间交流的界限,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来保障。如图为花卉育种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和方法)。列说法正确的是供体细胞毎询表受体苗鸭-炸2体总转碁

16、因植株A. 过程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聚合酶B. 检测转基生物的 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C. 过程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D. 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为分化和再分化,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 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B错误;由于培育转基因植株,所以过程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C正确;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为脱分化和再分化,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名师点睛】基因

17、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是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受体细胞中,禾U用农杆菌的 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 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功能, 能否转化成功,还需要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受体细胞 中DNA进行检测。13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A.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B. 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在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C. 基因工程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D.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没有任何联系【答案】C【

18、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区别与联系,要求考生理解蛋白质过程的概念和特征,理解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又被称为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可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需对基因进行操作,A错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B错误;基因工程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又被称为是第二代基因工程,D错误。14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冷却至賀玄口的xsnA. 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B. AB过程利用了 D

19、NA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C. 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D. 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过程为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 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加入两 种引物引导目的基因两条链延伸,A正确。PCR利用了 DNA复制原理,由于是在体外高温下完成,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B正确。目的基因通常导入动物受精卵,C错。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 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20、解释、推理,做出 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5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 下图依次为四种限制酶. BanHI,EcoRI,Hind川以及Bgl n的切割位点和辨识序列。为 防止酶切后含目的基因的 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下列不能同时切割目的基因的是()HamW枷諒 13吕富 fUIII*-GGATCCAA1TCAAGCTT- -GATCT-CC T 矗 TTAAGTTCGAA一一TCTAGA-B. 和跑I【D.亦HI和跑/II【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分析可知,四种限制酶(BamHt、EcoRI、Hind川、Bgl n)切割后

21、形成的粘性末端依次是 GATC AATT, AGCT, GATC,,由此可知经限制酶BamH和Bgl n切割后露出相同的粘性末端,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所以不能同时切割,故选 Db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6 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限制酶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D. CDNA文库的构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分

22、子中的磷酸二酯键,两种酶都导致磷酸二酯键的数量增加,A错误;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限制酶可导致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合成的是肽键,PCR中 DNA解链过程中断裂的是氢键,这两者都不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C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中会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这两者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不一定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D错误。17 .在PCR扩增仪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 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 苷酸的个数是()A.

23、540 个B. 8100 个C. 17280 个D . 7560 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即 2000个核苷酸。由于 A=T=460个,所以,C=G=(2000-460-460 ) /2=540个。所以,一个目的基因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40个。 扩增4代可产生16个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原则,其中有一个DNA分子“相当”于亲代的DNA所以,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16-1 ) *540=8100个。考点:考查DNA复制中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意在通过PCR技术考查学生对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和计算能力18 .下列转基因生物与所运用的目的基

24、因不正确的是A. 抗虫棉Bt毒蛋白基因B. 抗真菌立枯丝核菌的烟草病毒复制酶基因C. 耐寒的番茄一一抗冻蛋白基因D. 抗盐碱和干旱植物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Bt 毒蛋白基因可以抗虫,故 A 正确。病毒复制酶基因是抗病基因,抗真菌 的基因是几丁质酶基因和抗毒素合成基因,故B错误。抗冻蛋白基因可以产生耐寒的番茄,故C正确。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可以用于抗盐碱和干旱植物,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9 .基因工程是在 DNA分子水平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以下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 人工合成目的基

25、因 E.coliDNA连接酶结合目的基因与运载体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A. B.C.D.【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也需要碱基互补配对,故1正确,故A、B错误。大肠杆菌连接酶结合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连接需要末端的碱基互补配对,故2正确,故D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利用显微注射法等,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3 错误。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需要用DNA分子杂交来检测,表达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4正确。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5错误。因此 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

26、掌握程度。20 .基因是由A.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B.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内含子组成C. 外显子和内含子两部分组成D.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组成【答案】 A【解析】 本题虽然未告诉我们是哪一类细胞的基因,实际上考查了两类细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点。21 .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 DNA连接酶B. RNA聚合酶C. 反转录酶 D. 解旋酶【答案】 A【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点部位切割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 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作用于与限制性核

27、酸内切酶相对的部位,A正确;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转录形成 RNA能形成RNA上的磷酸二酯键,而限制酶是作用于DNA上的磷酸二酯键, B 错误;反转录酶能催化反转录过程,但其作用部位不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DNA解旋酶能解开双链 DNA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错误。【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中各种酶的作用对象, 并与限制酶的作用对象做 对比,进而得出正确答案。22.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 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C. 基因组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D. 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答案】D【解析】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

28、,A正确;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B正确;生物的不同基因导入到受体菌中储存,构成基因文库,C正确;基因组文库中部分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D错误。23 .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NASJ 70-75 rDNA结合A.催化过程的酶是 DNA聚合酶B. 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C. 催化过程的酶都必须能耐高温D. 过程需要解旋酶【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形成 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其中是由 RNA形 成单链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是以单链 DNA合成双链DNA的过程,是DNA分子 复制过程;催化过程的酶

29、都必须能耐高温;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其中是变性、是复性、是延伸阶段。加热使DNA变性,不需要解旋酶。24 有关基因工程的载体一一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病毒能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B. 质粒是位于拟核区的环状 DNA分子C. 抗生素抗性基因能作为质粒的标记基因D. 质粒上至少有一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常见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等,A正确;质粒是位于拟核以外的小型环状DNA分子,B错误;抗生素抗性基因常常作为质粒的标记基因,C正确;作为运载体的质粒上应该具有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等,D正确。25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

30、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对图所示生物概念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该模型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则 C可表示重组质粒,D可以是细菌细胞B. 若该模型表示体外受精技术,则A、B其中之一表示获能的精子C. 若A B表示培养液和胚胎干细胞,则 3D的传代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分化现象D. 若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CD过程一定与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有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该模型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则A和B是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可以是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A正确;若该模型表示体外受精技术,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1、的过程,所以 A B其中之一表示获能的精子,B正确;若A、B表示培养液和胚胎干细胞,则 SD的传代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分化现象,C正确;如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C表示重组细胞,如果是卵生生物,SD过程没有胚胎移植技术,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 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综合题26 抗旱植物体内的抗旱基因为R,旱敏基因为r。研究表明,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内 很难找到。(1 )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内难以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的原因扩涓*

32、I採韩(2) 现已制备足够多的 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请据 图分析回答:灶理!草维DNA1转移劃渎膜上与潼霍上的 仃探蚪进行DMA分奈交 O4 4O 图中扩增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 Rr的叶肉细胞总DNA(能或不能)以 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扩增过程中寻找抗旱基因的位置依靠。 图中处理基因获取单链 DNA常用的方法有。 滤膜上DNA分子杂交发生在两者之间。 若被检植物只发生 A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 。【答案】(1) 基因选择性表达(2) PCR技术 能 引物解旋酶处理或加热探针与R或r基因 RR【解析】试题分析:(1) 抗旱农作物的叶

33、肉细胞与其它细胞都含有与抗旱有关的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表达,该基因在叶肉细胞中不表达,所以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内难以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2) 体外扩增DNA的方法是PCR技术;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 Rr的叶肉细胞总 DNA 可以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扩增过程中依靠因引物寻找抗旱基因的位置。 DNA分子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获取单链DNA的方法可以是解旋酶处理 DNA分子,使DNA解旋,也可以是利用 DNA分子热变性的原理,加热使 DNA分子解旋。 滤膜上DNA分子杂交发生在探针与 R基因和探针与r基因之间。 分析题图可知,A中只有DNA探针与R基因杂交斑,B既有探针与 R基因

34、的杂交斑也 有与r的杂交斑,C只有探针与r的杂交斑,因此若被检植物只发生 A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分别为 RR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DNA分子杂交技术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 络的能力。27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 得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 素的合成途径(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 素的中间产物FPP(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iiKMAI _.FfH型遇 青离柚

35、悴一青离緊i(1) 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素细胞经脱分化培养获得的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青蒿细胞经 (方式)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并产生大量的青蒿素。(2) 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中导入,继而可利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3) 图中和过程无论发生在青蒿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 (至少写出2点)。(4)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答案】 愈伤组织有丝分裂酵母细胞 ADS酶基因 DNA分子杂交都具

36、有 FPP合成酶基因,FPP合成酶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不同细胞中转录相同 的模板链,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种生物共用一套遗 传密码,都具有底物IPP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方框中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 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和ADS酶虚线方框表示酵母细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醇的过程,酵母细胞只能合成 FPP合成酶,不能合成 ADS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1) 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细胞经脱分化培养 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青蒿细胞经有丝分裂实现细胞数

37、目的增多并 产生大量的青蒿素。(2) 酵母细胞能合成FPP合成酶,但不能合成 ADS酶,即酵母细胞缺乏 ADS酶基因.因此,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在具体操作中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 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3) 图中和过程分别是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无论发生在青蒿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都具有FPP合成酶基因,FPP合成酶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不同细胞中转录相同的模板链,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种生物共有一套遗传密码,都具有底物IPP。(4)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

38、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由于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所以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28 . (10分)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探究猪bmp15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该工程技术基本流程如下图(EGFP基因控制合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过程表示表达载体 2成功导入各组织细胞)。请回答:*奁绿色贡无让-tr止子*无螳邑熒光験达做佯1(1)(2)(3)(4)过程中, 过程中, 培养受体细胞时,通常需在培养液中添加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需利用常采用療革水干縮限制酶处理表达载体 1。技术将表达载体2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定量的 ,以防污染。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进提取上述猪肌肉细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