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2分)、选择题(1-13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21.(2分)(2019?河北)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2.3.A维生素B.油脂C.(2分)(2019?河北)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取用液体A.B.蛋白质C.读取液体体积D.糖类点燃酒精灯)(2分)(2019?河北)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D. 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4. ( 2分)(2019?河北)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氧分子 Q3+B.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Cl3C.
2、氯酸钾-KCIQ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5. (2分)(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SeNaCl实验2A.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7.(2分)(2019?河北)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 ( NO) 2和AgNO的废液中,充分反6.( 2分)(2019?河北)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加稀硫酸B除去MnG中少量的KMnG加热固体混合物C检验
3、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分离CaCl2和CaCG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发A. AB. BC. CD. D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G) 2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 Fe (NG)2 和 Cu (NG)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 Cu (NG)2 和 AgNG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 Cu(NG) 2和 AgNG(2分)(2019?河北)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 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 推广新能源公
4、交车D.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9.A.(2分)(2019?河北)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C.探究水的组成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排水法收集氧气10. (2分)(2019?河北)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B. 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C. 在高原上用高压锅煮饭D. 雷雨时打着伞在开阔地行走11. (2分)(2019?河北)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晶体-铝、冰、海波B. 绝缘体-塑料、橡胶、石墨C. 混合物-乙醇、海水、碳酸氢钠D.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12. (2分)(2019?河北)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 分子的质
5、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13. (2分)(2019?河北)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 1分)14. ( 3分)(2019?河北)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 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的接触面积。(2 )软橡胶
6、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面粉15. (3分)(2019?河北)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C的水力口热到40C,完全燃烧了 0.15m3的天然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CH. C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 水需吸收J的热量。(3) 热水器的效率为 %水的比热容是4.2 x 103J (kg?C)、天然气的热值是 3.573x 10 j/m )。16. (5分)(2019?河北)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 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 )幼儿及青少年缺 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3) 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禾
7、U用了活性炭的 性。(4) 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5) 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 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17. ( 5分)(2019?河北)根据如图所小的实验回答问题。(1 )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2) 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 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18. (4分)(2019?河北)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8、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 B 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 G的化学式为 。(2)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F的一种用途是:。亠 JX.】丄L,J LU S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19. ( 7分)(2019?河北)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zCCO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三种元素,作出如
9、下猜想: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溶液于反应装置 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 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1 )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填写序号)。(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探究n: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G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 Na+、COT外,还有oH。【作出猜想】可能是 N
10、a2CO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G 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 明是CO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NiQOM港试MXFt(1) G中实验的作用是。(2) 试剂X是。探究川: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第20小题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生骤答,最结果
11、不得分)20. (5分)(2019?河北)为测定某 CuSO溶液中溶质的质分数,取 150g CuSQ溶液,平均分 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实验1实验2实验3样品质量/g505050NaQH溶液质量/g204060m/g42.4544.944.9(1) 50g CuSQ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星为 g。(2) CuSQ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9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3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1. ( 2分)(2019?河北)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 维生素B.油脂C.蛋白质D.糖
12、类【解答】解: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D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 ( 2分)(2019?河北)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取用液体4C.2读取液体体积【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 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
13、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 ( 2分)(2019?河北)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D. 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解答】解:A不是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常温下汞是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 空气中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D铝在空气中能与
14、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 的氧化膜,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 ( 2分)(2019?河北)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氧分子 O2B.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CI3C. 氯酸钾-KCIQ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Q,【解答】解: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故A错误;B.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31 -;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氯酸钾可表示为:KC
15、IO3,故C正确;D.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故选:Co【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化合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 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5. (2分)(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转移出50mL实验I实脸2A.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解答】解: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项错误;B实验
16、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错误符 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正确但不符合题 意,故选项错误;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o【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等,综合性强,要加 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 ( 2分)(2019?河北)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加稀硫酸B除去MnO中少量的KMnO加热固体混合物C检
17、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分离CaCl2和CaCO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发A. AB. BC. CD. D【解答】解:A氧化铜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 溶液变蓝色,木炭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来,蒸发,故选项实验操作不
18、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 A。【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7. ( 2分)(2019?河北)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 2和AgNO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 Fe (NG) 2B.滤渣中一定不含C.滤渣中一定含有D.滤渣中一定含有Fe,滤液中一定含有 Fe (NG) 2和Cu (NG) 2Ag,滤液中可能含有 Cu (NG) 2和A
19、gNG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 Cu (NG) 2和AgNG解答】解:向含有Cu( NG) 2和AgNG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 Fe, 定有Ag, 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 Fe (NG) 2,可能含有 AgNG、Cu (NG) 2。故选: C。【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 意义进行。8. ( 2 分)( 2019?河北)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20、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解答】解: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故有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B燃煤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不利于“坚决打好蓝 天保卫战”;C新能源公交车不污染环境,所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D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所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利于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故选: B。点评】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
21、2 分)(2019?河北)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Mi排水法收集氧气c.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探究水的组成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与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o【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 理变化。10. (2分)(2019?河北)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B. 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C. 在高原上用高压锅煮
22、饭D. 雷雨时打着伞在开阔地行走【解答】解: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 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 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故不能乘电梯逃生,故A错误;B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不能用于保存海鲜,故 错误;C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根据气压与液体沸点 的知识可知,在高原上用普通锅煮食物时,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较小,使得水的沸点小于100 C,故在海拔很高的地区一般用高压锅才能煮熟食物,故C正确;D雷雨时打着伞在开阔地行
23、走,雨伞会充当高大物体,人体是导体,此时容易遭雷击,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 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1(2 分)(2019?河北)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晶体-铝、冰、海波B. 绝缘体-塑料、橡胶、石墨C. 混合物-乙醇、海水、碳酸氢钠D.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解答】解:A铝、冰、海波都属于晶体,故A正确;B石墨能够导电,具有导电性,不是绝缘体,故B错;C乙醇和碳酸氢钠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故C错;D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故选: A。【点评】 解答本题关
24、键是熟悉晶体、绝缘体、混合物、复合肥的特点。12. (2 分)(2019?河北)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解答】 解: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的大小、 质量、数目都不变。故选: D。【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13. (2 分)(2019?河北)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D. 物体
25、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B正确;C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不一定带异种电荷,分子本身具有相互吸引力,故C错;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氧化物的特点,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二、填空题(每空 1分)14. ( 3分)(2019?河北)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
26、打气吹散面 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 )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 。91【解答】解:(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填:面粉与空气;(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机械能;(3)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故填:氧气不足。【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燃烧和爆炸有关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应 用。15. (3分)(2019?河北)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C的水加
27、热到40C,完全燃烧了 0.15m3的天然气。(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CH . C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占燃CH+2QCO+2HbO。(2)水需吸收 4.2 X 106 J的热量。(3) 热水器的效率为80 %冰的比热容是 4.2 X 103J ( kg?C)、天然气的热值是 3.573X 10 J/m )。* 2H A4U ifA J IJr【解答】 解:(1)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CO+2H2O;cm-M-*蒸八、(2 )水的质量 m= 40kg ,水吸收的热量:36Q吸=cm (t - to)= 4.2 x 10 J/ (kg?C)
28、x 40kg x( 40C 15 C)= 4.2 x 10 J;(3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 0.15m3x 3.5 x 107J/m3= 5.25 x 106J;该热水器烧水时的效率:Qca 二 42xio6jQ5;25X 106J故答案为:(1) CH+2Q CQ+2H2O(2) 4.2 x 106;(3) 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Q吸 t = cm( t - t。)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16. (5分)(2019?河北)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 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或 Q)
29、。(2)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或Ca) 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3) 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禾U用了活性炭的吸附 性。(4) 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5) 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纯棉 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解答】解:(1 )氧气能供给呼吸,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故填:氧气(或Q2);(2)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元素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故填:钙(或Ca);(3)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异味;故填:吸附;(4)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填:减小;(5) 纯棉属于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较好,涤纶和
30、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耐腐蚀,耐磨,不易变形;故填:纯棉。【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就可正确解题。17. ( 5分)(2019?河北)根据如图所小的实验回答问题。(1) 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液体飞溅 ;当观察到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瓶塞飞出;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影响。【解答】解:(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
31、的后果是液体飞溅; 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填: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2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瓶塞飞出;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这是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 天平都保持平衡。故填:白烟;瓶塞飞出;没有。【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 面计算的基础。18. (4分)(2019?河北)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32、。其中A B 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 NaCI 。(2)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NaCI+H2O。(4) F的一种用途是:生成玻璃 。【解答】解:(1)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 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 所以E是氯化钙,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A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
33、推导正确,所以G的化学式为:NaCI;(2) 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3) 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NaCI+HQ(4) F的一种用途是:生成玻璃。故答案为:(1) NaCI;(2) 复分解反应。(3) NaOH+HC= NaCI+fQ(4) 生成玻璃。【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19. (7分)(2019?河北)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
34、NazCQ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碳氢氧 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zCO溶液于反应装置 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 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1 )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D (填写序号)。(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
35、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在BC之间增加干燥装置。探究n: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 Na+、COT外,还有oH。【作出猜想】可能是 Na2CO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G 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 明是CO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OJX111gk条 Ua*GH|(1) G中实验的作用是 对比 。(2) 试剂X是 氢氧化钠溶液。探究川: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 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 中含有 MgCO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 稀盐酸,有气泡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2HCI MgCb+HO+COf。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解答】解:【作出猜想】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是碳酸钠溶液,结合给出的猜想, 可知题目要求填写的是碳氢氧三种元素。【实验1】(1)因为实验为“将镁条放入 N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蒲公英劳技课课件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史-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常德七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叉车理论考试速记口诀及答案
- 线性模型推理题目及答案
- 现代诗歌题目及答案
- 2025关于营销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样本
- 2025标准化的建材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7月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及答案
- 撤资协议范本(2025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附答案)
- QC/T 1224-2025装备空气悬架的商用车减振效果判定方法
- 农资货运运输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过敏原提取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物业基础培训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详细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非标自动化培训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