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选择题1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20 -图中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 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 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D. 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 某目的基因两侧的DNA序列所含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如图所示,最好应选 用下列哪种质粒作为载体()Nhe IA.B.C.D.Nhe IAlul目的基因Sma I0AlulIrT3. 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B xaabbAbAaB
2、b糾A-Bb.AAbb *T入抗虫基因c AAbbCA.过程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B. 过程和过程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C. 丫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D. 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4. 下图是用农作物 和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四个品种的过程A a和B、b、D为基因,且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Ab 5)aabb(3AaBb |viAAaaBBbb AAbb AbbDmA. m过程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B. 培养品种的途径中,IW V比IU途径所用的时间短C. 从目前的操作过程看,培育成的品种中新增加的基因不只是DD.
3、V过程与U过程的原理相同5 .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 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 一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6. 如图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Abb*BB U in Aabb AaBb mHA. 培育品种的最简单途径是I f VB. 通过II f 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 通过III f VI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 过程VI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7. 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 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 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 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8. 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培育无籽西瓜、用C*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以上育种方式依次分别是()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A.B.C.D.9.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B. 基因
5、表达载体的构建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C. 目的基因就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D.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都是相同的10小黑麦的精子中有四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黑麦的茎尖细胞、花药分别进行 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A. 八倍体、单倍体B. 四倍体、单倍体C. 四倍体、二倍体D. 单倍体、单倍体11 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A. 诱变育种B 杂交育种 C花粉离体培养 D 转基因育种12.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花粉秋水仙索.伽株A. 经产生的过程,是基因中碱基数量发生了改变B. 经产生的过程可以发生突变,但不发生基因重组C. 经产生的过程,若获得显
6、性纯合子需多次测交D. 植株体内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3. 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诱变育种克隆技术A.B . C . D .14. 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B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C.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D. 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15. 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把两个品种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最好采用诱变育种B. 改良缺乏某种抗
7、病性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基因工程育种C. 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二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 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非选择题16. 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祂粉花粉番加韧皮马铃聲顷部细胞 皮彌细胞培养1 f幼苗A细胞细胞分裂分化1 r械物休A细胸A织培养!trt物休cIII(1) 图I过程由番茄韧皮部细胞形成幼苗 A的过程需要经过 个关键步骤,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 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植物激素、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的条件下进行。(3) 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少室(M对多室(m为显性
8、,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nE有关实验,则u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川过程中植物体C的基因型为。(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4) 图川、W过程中需要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 。(5) 方法W为技术。在图中W过程中,经过鉴别和筛选后,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个亲本的遗传性状。17. 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1) 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 遗传。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品系甲乙丙基因型DDGGddGGDDgg 要利用
9、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0 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l , Fl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二 3: 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 。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 0(2) 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 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最初研 究者为了探究d和e基因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 与超甜
10、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寸,则d和e基因独立遗传。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 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0(3) 如果玉米第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 o(4)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 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 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 中的处理方法 A和B分别是指、oP ()()I处理方法AII处理方法BIH
11、hFf留种片() x()杂交种F2 留种18下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下列回答DNADNARNA|氨扇酸姿7砒巴转录壑翻译GACGTCG物种P普通小凌黑麦不育杂种 小黑誉 AABBUD RR ABDR AABBDDRR戶驚黑病X嗾杆泸镌純T 竺F严能稳雄遗传的纓轩抗饬病品种 Du 1 Ldicltt高秆抗锈病它矮秆颠染锈病v 旦俎上2巾團竺 能稳定遗传的 m DDTT x ddtt Fi眈于啦綾秆抗锈鯛种(1) A过程中,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 变成了。(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2) B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 ,该方法最常用的作法是在处 (3
12、) C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若要从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4) D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 。与C过程相比,D方法的突出优点是019. (14分)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 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 )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2) 用匚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 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3) 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获得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
13、定其抗性。(4) 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i自交,若F2性状分离比为15 (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参考答案1.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过程是杂交育种,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会越高,故A正确。因为F1的基因型是一样的,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 材料,故B正确。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故C正确。图中的筛选过程会改变抗病基因频率,抗病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图 形能力。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
14、:目的基因左侧有限制酶 Nhel和Alu I的识别序列,右侧有 限制酶Nhel和SmI的识别序列,若仅用限制酶 Nhel,能获取目的基因,但可 能会导致自身环化或于运载体反向连接;若选用限制酶Nhel和Alu I,可能获取的是不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最后选用限制酶 Nhel和SmI来切割. 解:A、目的基因只有一侧含有限制酶 Nhel的识别序列,用此酶不能获取目的基 因,A错误;B目的基因两侧含有限制酶 Alu I的识别序列,但只用此酶切割可能会导致目的 基因和质粒反向连接或自身环化,B错误;C目的基因两侧含有限制酶 Nhel和Alu I的识别序列,但用这两种酶切割可能会获得不含目的基因
15、的片段,C错误;D目的基因两侧含有限制酶 Nhel和SmI的识别序列,用这两种酶切割会获取目的基因,而且能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D正确.故选:D.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经过过程获得单倍体幼苗,由于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不育,因此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故A错;过程和过程中都有过程,相应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丫射线使a基因发生突变是不定向的,故 C错误;个体AabbC是利 用基因工程育种使之出现新的性状,但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育种,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
16、 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4.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川 过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了目的基因 D, A正确;I-W-V为 单倍体育种,I-U为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正确;培 育成的品种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品种中新增加的主要是目的基因 D,在导入 目的基因的过程中,还导入了运载体中的标记基因等其他基因, C正确;V过程的 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5.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过程是杂交育种简便,但培育周期长,故A正确。
17、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前期或后期,此过程主要是后期,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故 B错误。过程单倍体植株的获得常用的方法是花 药离体培养,故 C正确。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6.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培育品种的最简单途径是 I -V ,即杂交育种,A正确;通过 II -IV过程的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最不容易达到目的,B正确;通过III -VI过程的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过程VI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的
18、是单倍体幼苗,没有种子,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7.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不一定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故A错误;杂交水稻中含有杂合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故 B错误;单倍体植株不育,不产生种子,所 以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索处理其幼苗,故C错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与亲本相同,所以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 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
19、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 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培 育无籽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用C&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 品种属于诱变育种。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9.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目的基因:是人们需要的特定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
20、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故 正确; 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故正确; 由于受体细胞有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之分,以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 法不同,因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不完全相同的,解:A、基因表达载体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 表达和发挥作用,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A正确;B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 终止子+标记基因,B正确;C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
21、用的因子,C正确;D由于受体细胞有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之分,以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 法不同,因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不完全相同的,D错误.故选:D.10.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小黑麦是八倍体,其茎尖细胞有八个染色体组,培养成的个体是八倍体;用它的花药培养成的植株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因此,A项正确,B C 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 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因此能够获得抗病高产小麦,故A正确;杂交育种可以让不同植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22、,故B正确;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品种,故C 错误;转基因育种可以把一种生物体内的某种目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体内,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经产生的过程为人工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包 括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改变,其中碱基对的替换不会导致碱基数量发生 改变,A项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经产生的过程,既涉及到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也涉及到有性生殖过程,因此可以发生突变,也可以发生基 因重组,B项错误;
23、经产生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需多次自交,C项错误;的花粉经离体培养成的为单倍体幼苗,其体细胞含有 1个染色体组,幼苗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到的植株,其体细胞含有 2个染色体组,当体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法与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 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1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要选育出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可以采用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来 实现,也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直接导入相关基因,也可以利用诱变育种将原有黑色 短
24、毛兔或白色长毛兔突变黑色长毛兔,故可以,而克隆技术生产的是和亲 本一样的个体,故错误,因此 D正确,其余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 力。14.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若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发生在基因中,发生的变异 是基因突变,否则不是基因突变,故 A正确;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 , 若新出现的基因是隐性,则没有出现新的性状,故B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由该配子经过组织培养长成的个体是单倍体,高度不育,故C错误;水稻根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和育种
25、,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5.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把两个品种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最好采用杂交育种,操作简单,A错。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抗病基因,B正确。C处理其子代还是有种子,错。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 是杂交育种的结果,D错。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6【答案】(1)脱分化和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无菌(3)有丝分裂 YYmn或Yymn或yymm(4)原生质体(5)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6、两【解析】试题分析:(1)图I过程由番茄韧皮细胞形成幼苗 A的过程需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关 键步骤,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2) 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3)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U、川有关实验,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川过程中花粉为Ym ym花粉可以同型融合,也可以异型融合,故细胞 A的基因型有YYmr或Yymn或 yymm植 物体C的基因型有 YYm或 Yymn或 yymm(4) 图过程中需要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5) 在图
27、中W过程中,经过鉴别和筛选后,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 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 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7【答案】(1) 乙与丙DdGG 1/8(2) 普通(非甜):比较甜:非常甜=2:1:1两对基因同在9号染色体上,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3)没有因为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4)花药离体
28、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解析】试题分析:(1) 甲为DDGG乙为ddGG丙为DDgg甲和乙杂交,子代为 DdGG,甲和丙 杂交,子代为DDGg二者子代均只含1对等位基因,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不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乙和丙杂交,子代为 DdGg含有2对等位基因,自 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为DdGg 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二 3: 1,从甜味性状分析,子代非甜:甜味 =3: 1,推断亲代为DdX Dd;从糯性性状分析,子代都是非糯,推断亲代为GgxGG综上所述,该品种的基因型是Dd
29、GGDdGX DdGG子代甜味非糯为ddG( 1/2 ) 和ddGg( 1/2 ),只有ddGg (1/2 )自交子代才会出现甜味糯性玉米 ddgg,比例为 1/2 X 1/4=1/8。(2) 如果d和e基因独立遗传,即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普通玉米 (DdEe)与超 甜玉米(ddee)杂交,子代为1 DdEe (非甜):1 Ddee (非甜):1 ddEe (比较甜): 1 ddee (非常甜)。实际结果是,子代为1DdEe(非甜):1 ddee (非常甜),即亲 代普通玉米(DdEe)只生成2种配子:1DE:1de,即两对基因同在9号染色体上,而 且D 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3)同一条染
30、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由于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故交叉互换后单体上的基因也相同,不改变配子基因型,不影响遗传。(4) 快速育种方案为单倍体育种,长果穗白粒Hhff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Hf,再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获得纯合子 HHff ;同样方法处理果穗黄粒hhFf,获得 纯合子hhFF, HHff和hhFF杂交获得杂交种 HhFf,并且HHff和hhFF留种。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育种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 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8. 【答案】(1)天门冬氨酸 缬氨酸(2)多倍体育种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杂交育种 从F2中选出矮抗品种反复杂交,得到 不发生性状分离的ddTT的品种(4)花药离体培养能明显缩短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安保部经理聘用合同及应急预案制定协议
- 中小融合项目管理办法
- 香港电子合同在跨境投资与融资中的应用与风险控制
- 驾校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广驾驶员安全驾驶协议
- 酒店连锁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规范模板含晋升机制
- 驾驶员技能提升与汽车吊车租赁服务合同
- 骆秀张伟双方自愿离婚财产分配及子女抚养协议
- 行政合同流转管理办法
- 酒吧股份部分转让与区域市场拓展合同范本
- 高端酒店食堂员工聘用及宴会服务技能培训合同
- 大学基础课《大学物理(一)》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高一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铁道车辆构造与检修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复习题库(附答案)
- 高中综评项目活动设计范文
-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 MOOC 大学计算机-思维与应用-周口师范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规划学业 成就未来
- 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 (2024年)TWI培训课件完整版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健康伴我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