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3页,总10页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选择题1.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0代竝鮒 0代妬酸口代去含氯側D.【解析】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A项错误;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B项错误;每个脱氧核糖 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且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 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C项正确;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 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相连,D项错误。【点睛】DNA分子结构的信息解读图示信息解读(1) 基本结构脱氧核苷酸 由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三者之
2、间的数量关系为1 : 1 : 1。 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 2个。(2) 主要特点 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其中:A=T 或IN或cm J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 小白鼠体细胞内的 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 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 T,则对应的反密码子变为 UAGB. 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 mRNAC. 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D. 基因
3、P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答案】 A【解析】箭 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AUC,对应的反密码 子为UAG, A正确;P基因转录时以b链为模板,Q基因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 B错误;若基因P缺失,小鼠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没有缺失,只是基因中碱基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C错误;基因P的碱 基序列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有简并性,因此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D错误。【考点定位】遗 传信息的转录和 翻译; 基因突变的特征3. 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S型菌的DNA DNA酶t加入R型菌宀注射入小鼠 R型菌的DNA DNA酶t
4、加入S型菌t注射入小鼠 R型菌+ DNA酶t高温加热后冷却t加入 S型菌的DNT注射入小鼠 S型菌+ DNA酶t高温加热后冷却t加入 R型菌的DNT注射入小鼠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中 DNA酶能够将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不能够将R型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小鼠能够存活;中本来就是有毒的S型菌,因此小鼠死亡;由于高温加热,可导致 R型菌死亡和DNA酶变性失活,注入小鼠体内的只是S型菌的DNA,因此小鼠存活;由于高温加热导致S型菌死亡和DNA酶变性失活,注入小鼠
5、体内的只是 R型菌的DNA,因此小鼠存活。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 综合运用的能力。4. 关于科学家的科研方法及其研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沃森克里克利用“建构模型”方法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D【解析】
6、试题分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故A正确。摩尔根运用了假说 -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故B正确。沃森克里克用模型构建法提出了 DNA双螺旋 结构,故C正确。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实验说明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 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 4 种核苷酸的多样性B. 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C. 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D. 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答案】 A【解析】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7、取决于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A错误;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B正确;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界多样性,C正确;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RNA且mRN堤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因此没有RNA勺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D正确。【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6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 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导致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 而死亡。从上面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疟原虫对外
8、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B. 疟原虫细胞中既有 DNA又有RNA且核DNA上基因的表达形式是边转录边翻译C. 若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消费者D.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B.疟原虫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核DNA上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先转录后翻译,不 能同时进行;边转录边翻译的是原核生物,B错误;C.若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
9、上来看为消费者,C正确;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愈伤组织,然后破碎愈伤组织细胞,提取细胞产物,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D正确。 考点: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生态系统的结构;植物的组织培 养7 某实验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的细菌; 乙组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甲乙两组新产生的众多噬 菌体中的元素情况分别为A. 甲:全部含有32P和35S;乙:部分含有32P和35SB. 甲: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C. 甲: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部分不含32p
10、,全部含有35SD. 甲: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含有35S【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T2噬菌体将自己的核酸注入细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 菌细胞外,T2噬菌体以自己的核酸为模板,利用细菌中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子代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T2噬菌体的核酸,故甲组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的细菌,新产生的众多噬菌体 中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组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新 产生的众多噬菌体中部分(不含亲本核苷酸链的)不含32P,全部含有35So由上
11、可见,C正确。【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混淆不清一. 侵染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 t注入t合成t组装t释放五个过程。【注意】T2噬菌体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除噬菌体的DNA作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的原料一一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二. 结果及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昭)八、)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 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 DNA进入了宿主细 胞内含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 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 蛋白质外壳未进入 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12、注意】必须分两组分别标记进行实验,不能同时对噬菌体既标记35S又标记32P。该实验不能标记 C、H、0、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8 .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 心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 (A+T)/(G+C= 1B. ( A+C /( G+ T)= 1C. (G+C/(A+T)= 1D. ( A+G /(T+C)丰 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 DNA分子中,A= T, 8 C,因此A+C等于G+ T,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构成DNA的含氮
13、碱基有四种B. 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 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D. 双链DNA分子中的某一段含有 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含有 40个鸟嘌呤【答案】B【解析】DNA分子中含氮碱基包括 A T、G C四种,A正确;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B错误;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目相等,C正确;数量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互补配对,因此胞嘧啶一定与鸟嘌呤 相等,D正确.【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
14、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0 .同位素示踪法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 小白鼠吸入18O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 180B. 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所有的大肠杆菌都可能会有放射性C. 用3h标记的亮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说明蛋白质不进入细菌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小白鼠吸入18q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形成H18O, H
15、2180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以产生含180的二氧化碳,A错误;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是 DNA复制的原料,因此不论繁殖几代,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B正确;分泌蛋白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先后进入到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进行加工,最后分泌到细胞外,亮氨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因此可以用3H标记的亮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C正确;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S存在于蛋白质中,不存在于 DNA中,因此可以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说明蛋白质不进入细菌细胞,D正确;答案是 Ao考点:本题考查同位素标
16、记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1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Taq酶B.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D. 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凡是涉及到DNA和RNA合成或分解的过程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NA聚合酶、Taq酶、DNA连接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DN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RNA因此它们都可以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而DNA酶可
17、以催化DNA水解,导致磷酸二酯键的断裂,A B项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产物是蛋白质,PCR中 DNA解链是利用高温使连接两条DNA链间的氢键断裂,C项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离不开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的催化,基因突变过程涉及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项错误。考点:本题以“酶”为情境,考查DNA复制、转录、逆转录、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 .把两条链都是由14N构成的DNA放到15N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含14N的DNA与不含14N的DNA的比为()
18、A. 1 : 3B.1: 4C.1 : 6D.1: 7【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一个 DNA连续复制n次,得到的DNA数为2n 个;所以把两条链都是由14N构成的DNA放到15N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含14N 的DNA有 2个,不含14N的DNA为8-2=6个,二者的比为 1:3 , 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及同位素标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用数学方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13.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
19、由基因组成的【答案】 B【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但细胞质中也有少量基因存在, 故A错;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故B正确,C错误;染色体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故 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 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错误的是()乙用TA. 基因型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4B. 乙图表示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C. 丙图中5号患单基因遗传病,那么 3、4号异卵双生兄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20、D. 从丁图可看出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甲图所示的亲本基因型为 AaBb,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 AaBb 后代的概率=1/2 X 1/2 = 1/4 , A项正确;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F2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 B项正确;丙图中双亲均正常,他们的女儿5号患病,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基因A a控制,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 3号和4号为异卵双生兄弟,都为Aa的概率为2/3 X 2/3 = 4/9,都为AA的概率为1/3 X 1/3 = 1/9,所以3、4号相同的概率为5/9 , C项错误;丁图中所描述
21、的子代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的一条链,体现了半保留复制的特征,D项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的类型、DNA分子的复制15 . 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A. 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B. 空间结构千变万化C. 碱基种类有许多种D.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答案】D【解析】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不能说明DNA具有多样性,A错误;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B错误;碱基种类只有 4种,为A T、G C, C错误;构成DNA分子 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正确.【考点定位】DNA吉构16 .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
22、同时注射 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A. 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B. 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C. 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D. 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每一种浆细胞培养液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因而只能使一种相应的抗 原失去活动能力,A正确;这里的免疫反应是指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
23、中存在有抗体但无相应的抗原, 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因此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有一定量的抗体,所 以两者不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产生不同的抗 体,无相应的抗原,因而不会出现免疫反应,C错误;由于大鼠同时受到了 两种抗原的刺激,所以大鼠的血清中有两种抗体,向其中分别加入甲、乙两 种肺炎双球菌,两种细菌都会出现凝集现象,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肺 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试卷第 5页,总 10 页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 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
24、, 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 20 40 M HO 100 I2D匚迢S一舅二住#底0 2i) 7。6 NO 100 120实甕姐A. 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B.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复制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 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2、每个细胞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
25、裂期又分为前期、 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3、分析题图:由题干可知,用某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试验组细胞,不用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对照组细胞,两题图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细胞数目在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解:A、由以上分析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细胞数目在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所以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A正确;B、 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 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 DNA分子的复制,B正 确;C、 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DNA是加倍的,所以处于分
26、裂期 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b峰中,C错误;D、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C.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18 .关于DNA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 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C.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 DNA只能在细胞核中合成D. 真核细胞染色体上 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答案】C【解析】DNA分子复制是耗能过程, 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A正确;DNA分子复制时, 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子链,B正确
27、;真核生物细胞中的 DNA主要在细胞核中复制合成,细胞器中也能合成,C正确;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D正确。【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9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或32P标记噬菌体t噬菌体与 大肠杆菌混合培养t噬菌体侵染
28、未被标记的细菌t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20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大量噬菌 体中()A. 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 只有35Sc. 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 只有32P【答案】A【解析】由于亲代噬菌体只将 DNA注入到细菌内,并且亲代 DNA作为模板和指导来合成子代噬 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过程中利用的原料全是来自于细菌.而细菌中蛋白质用35S标记,因此合成的蛋白质外壳全部含35S;由于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复制形成的子代DN
29、A中只有少量含有32P,因此裂解后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少数有32P.故选:A【考点定位】噬菌体的侵染实验、综合题21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和她的团队研制出的请回答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图是细胞中青蒿素合成的大致途径, 问题:mRNA_ FPP合成蘭*IPPFPP,需(1) 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酶的催化。过程叫做 ,参与此过程的 RNA有种。(2) 研究发现,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二倍体野生型青蒿,采用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分裂的细胞可以获得四倍体细胞,原因是 。【答案】(1) 细胞核RNA 聚合
30、遗传信息的翻译3(2) 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级,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试题分析:(1) 分析图示可知:过程为转录,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核, 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过程叫做遗传信息的翻译,参与翻译过程的RNA有 3种:mRNA tRNA、rRNA。(2) 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级,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加倍,因此采用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分裂的细胞可以获得四倍体细胞。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多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 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31、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2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11页,总10页(1) b、c、d所表示的三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和。(2) 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能特异性识别信使 RNA上密码子的是 ,后者所携带的是 。【答案】(1)转录翻译 逆转录细胞核tRNA 氨基酸【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a是DNA复制,b是转录,c是翻译,d是逆转录,e是RNA 复制。(2) DNAM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3)识别密码子的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tRNA携带的物质是氨基酸。考点:本题
32、考查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3 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哥吐P环范谕噬酋佞G雀苕体暹棗汩產,用放射性 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1) 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的。O,离心(2) 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 培养,原因是(3)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后放射性较高的是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4) 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 是(5 )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 计。预期的实验结果【答案】(1)蛋白质和DNA DNA(2)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其它答案合理亦给分)(3) 使细菌表面的T2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沉淀物(4) 培养时间过长,增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5)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重复上述实验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解析】试题分析:(1) T2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 DNA组成,其中还有 P元素的是DNA(2)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所以不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秋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新教材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练习题附答案
- 柠檬酸充填封装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纤维板压机润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灯具组装自动化设备安全防护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刑事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营销活动试题及答案
- 地质专业试题及答案
- 计量专业试题及答案
- 汽车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文言文二则-2书戴嵩画牛》课件
- 2025版校园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康养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建设项目规划与审批》
- 工业废水处理工初级复习题+答案
- 监狱防病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
- 医院购置设备论证报告格式
- GB/T 32151.27-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7部分:陆上交通运输企业
- 教学教学(以往培训课件)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
- 医疗建筑施工要点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