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口诀学习酸碱盐_第1页
自编口诀学习酸碱盐_第2页
自编口诀学习酸碱盐_第3页
自编口诀学习酸碱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编口诀学习酸碱盐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 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左困难。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 来就方便多了。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 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 键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 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

2、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 液滴: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 布拭切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沾上皮肤用布拭“ 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 洗。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駄遇酸影无踪;石裁遇碱紫变蓝, 酚酥遇碱红艳艳。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瞰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石蕊遇碱;“酚 駄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3、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说 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 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而,溶解时放岀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说 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1意义:“金属位這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应用:金属跟酸的巻换反应:“氢前金属能巻氢,氢后金属不反应。“金属跟盐的宜换反 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而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顿外,置换反应都成立说

4、明:“后面金 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 应。“除去钾钙钠倾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而的钾、钙、钠及金属顿的活性 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岀盐中的金属, 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 碱烧碱苛性钠: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岀大量的热。10. 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彼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领、氯化银,白 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钱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领钙钱中

5、找说明: “硫酸倾、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领不溶,苴余都溶:盐酸盐(即 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英余都溶。“碗酸钾钠锁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 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彼溶于水,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 水。“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领钙彼中找”是指碱类中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顿和 氢氧化银四种碱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碱都不可溶。1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耿试液遇酸不变色。注 意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而 的

6、金属才能与稀酸(HC1、H2SO4)反应,产生氢气。位于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酸(HCl、H2 SO4)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例如:Cu+2H2SO4 (浓)CUSO4+SO2T+2H2O 3Cu+8HNO3 (稀)=3Cu (NO3) 2+2NOT+4H2O可见,金属和浓硫酸、硝酸反应都没有氢气产生,这就是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与锌反 应制氢气的原因。(3)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 + CaO = CaSO4 + H2O(4)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2SO4 + BaC12 = BdSO4+2HC1(5)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Ba(OH)

7、2=BaSO4J.(白色沉淀)+2H2O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它们虽然具有上述五点通性(因为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 )。 但又各具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 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c3+ )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 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岀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 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酹是SO3 (S03+H20=H2S04)o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 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为

8、98%,密度为1.84 克/厘米3。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a、吸水性: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 酸通常用作干燥剂。b、脱水剂: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 0=2: 1)夺 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苴 碳化的缘故。C、强氧化性: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 H2SO4分子具强氧化 性。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而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 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02。

9、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c和A1反应。原因是浓硫 酸可以使Fe和A1的表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而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 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我们往蔗糖上滴加浓硫酸,会看到蔗糖变黑并且体积膨胀。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12H22O11 12C+11H2OC+2 H2SO4=CO2T+2SO2T+2 H2O产生的C02、S02气体使蔗糖的体积膨胀。又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往浓盐酸中滴加浓硫酸会产生大量酸雾, 可用此法制得氯化氢气体。 硝酸也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肝是N2O5,而不是N02。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液体,具

10、有刺激性气味,能挥发。打开浓硝酸的瓶盖在瓶口会产生白色 酸雾。浓硝酸通常带黄色,而且硝酸越浓,颜色越深。这是因为硝酸具有不稳泄性,光照或 受热时分解产生红棕色的N02气体,N02又溶于硝酸溶液中而呈黄色。所以,实验室保存硝 酸时要用棕色(避光)玻璃试剂瓶,贮存在黑暗低温的地方。硝酸又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 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只能用玻璃塞。除具有酸的通性外,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硝酸能溶解除金和舘以外的 所有金属。金属与硝酸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髙价硝酸盐,浓硝酸还原成N02,稀硝酸还原 成NO。但是,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都没有氢气产生。较活泼的金属铁和 铝可

11、在冷浓硝酸中钝化,冷浓硝酸同样可用铝槽车和铁罐车运输和贮存。硝酸不仅能氧化金 属,也可氧化C、S、P等非金属。硝酸与Cu、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 (浓)=Cu (NO3) 2+2NO2T+2H2O3Cu+8HNO3 (稀)=3Cu (NO3) 2+2NOT+4H2OC+4HNO3 (浓)CO2T+4NO2T+2H2O 磷酸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可以形成一种正盐和两种酸式盐。如:磷酸氢二钠(Na2H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酸二氢钱NH4H2PO4,磷酸氢 二钱(NH4)2HP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溶于水)。12、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

12、示剂起反应,紫色石澆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瞰试液遇碱变红。不溶 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碱能跟酸性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新碱与新盐。常见的碱有NaOH、KOH、Ca (OH) 2、氨水等,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特性。 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NaOH是一种可溶 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尿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 气体(如H2、02、CO等)的干燥剂。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N 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

13、能用磨口的玻碉塞,只能用橡胶塞。 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英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Ca(0H)2也有腐蚀作用oCa(OH)2与C0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03,常用于检验CO2。 Ca(0H)2+CO2=CaC03 J.+H2OCa(0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Ca(0H)2+Na2CO3=CaC03j+2NaOH 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有 挥发性。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 2NH3 + 3CuO 3Cu + N2T+3

14、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此外,KOH、Ba(0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0H)3. Cu(O H)2等。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世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13、盐的性质(1) 盐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的盐。例如: Zn+CuSO4 = ZnSO4+Cu Cu4-Hg(NO3)2 = Cu(NO3)2+Hg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而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苣换出来。(2) 盐跟酸反应生成新酸与新盐。例如:BaC12+H2SO4=BaSO4j.+2HCl:(3) 盐跟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例如: MgS04+2NaOH=

15、Mg(OH)2|+Na2SO4: MgS04 + Ba(OH)2 = BaS04j+ Mg(0H)2J,(4) 盐跟另一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例如:2AgNO3+Na2CO3 = Ag2CO3+2NaNO3也有例外,如:A12(SO4)3 + 6NaHCO3 = 2Al(OH)3l+6CO2T+3Na2SO4(5) 不溶性碳酸盐,髙温下可分解生成对应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气体。 CaC03 CaO + C02?,BaCO3 BaO + CO2T: Cu2(OH)2CO3(绿色)2CuO + H20 + C02|o常见的盐有NaCl、Na2CO3、NaHCO3、CuSO4、KMnO4.钱盐等。它们

16、的特性和重要用途 如下: 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有MgC12. CaC12等,这是粗盐在空气中 易潮解的原因。 Na2CO3俗需纯碱、苏打,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自然界某些 盐湖岀产的Na2CO3俗称口碱。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在常温时在干燥 的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部分水份。 NaHCO3是白色细小的固体,俗名小苏打,能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2CO3小,苴水溶液 显弱酸性。NaHCO3热稳能性差,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f + H2O不管是Na2CO3还是NaHCO3都可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Na2

17、CO3+2HC1=2NaCl+CO2? + H2O,NaHCO3+HC1=NaCl+CO2T+H2O 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生成NaHCO3利用上述反应可以制备CO2,也可鉴别CO32一或HCO3 离子。NaHCO3在医疗上用于治疗 胃酸过多。 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CuSO4.5H2 O是一种蓝色晶体,俗称胆矶或蓝矶。胆矶受热能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CUSO4. 彼盐是含有钱根离子(NH4+)的盐。NH4CK (NH4) 2SO4、NH4NO3、NH4HCO3等都 属于钱盐。鞍盐都可作氮肥,易溶于水。钱盐都能与碱微热

18、后反应产生NH3,如:Ca(OH)2 + (NH4)2SO4 = CaSO4 + 2NH3T+2H2O2NH4H2PO4 + 3Ca(OH)2 = Ca3(PO4) (白色)+ 2NH3f+ 6H2O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含披根离子(NH4+)的盐。同时 要注意彼盐与碱性物质如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N H4HCO3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失去肥效。KMnO4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紫红色,常用作消毒剂。高猛酸钾与 浓硫酸混合后,生成了具有极强氧化性的七氧化二锈,七氧化二毎遇洒精时,发生剧烈的氧 化还原反应,而使酒精灯点燃。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H2SO4 = K2SO4 + Mn2O7 + H2O。(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1、酸碱度的表示方法酸碱指示剂只能检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用PH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表 示溶液的酸碱度。2、pH值与溶液酸碱性关系pH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