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参考模板_第1页
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参考模板_第2页
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参考模板_第3页
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参考模板_第4页
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参考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_、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着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生猪稳产保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

2、定提供有力支撑。一、2020年工作成效(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县农业农村局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多措并举,通过深入调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脱贫对策,全面掌握烟竹村、立才坪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帮扶需求等。(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14.5万亩,同比增长13.28%、粮食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12.24%,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67万亩,同比增长8.9%,水稻产量3.98万吨,同比增长12.11%。二是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全县生猪存栏4.8万头

3、,同比下降47.7%,生猪出栏5.9万头,同比下降31.7%,全面完成市下达任务。三是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全县水果种植面积9.42万亩,今年水果产量预计达9.4万吨,与上年度总产量持平,产值为6.85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9%。四是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规模。蔬菜种植面积(包括食用菌)14.2万亩,同比增长17.36%,预计蔬菜产量20.54万吨,同比下降7.1%。中药材生产面积16.59万亩,建成新品种示范园3个(中峰大庄田村8亩,车田海棠村戴家湾2亩,白洞村邹家4亩)引进蔬菜新品种27个;西红柿避雨栽培推广面积3200亩;资源县有机生产持续发展,有机证书资源县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组织个数25个

4、,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9个,有效证书37张,其中:主证书29张,子证书8张。五是养殖业持续增长。肉类总产量0.92万吨,同比下降19.8%,肉牛出栏1.32万头,羊出栏1.45万头,家禽出栏208.3万羽,全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1299吨,同比去年增长4%。其中:淡水养殖1131吨,淡水捕捞168吨。(三)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大力实施冷链仓储建设。2020年资源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已确定了实施主体,将建设冷藏库26座,建成库容将达到530吨,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采取先建后补的补助方式,补助金额合计570万元;二是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资源县资源红提广西特色农

5、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2020年11月通过自治区初验,对资源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三是加大培育新型经济主体。培育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6家市级社示范社,8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四是提质升级现代特色农业。2020年创建了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园、点)共25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县级3个、乡级3个、村级18个,五级核心示范区带动了全县农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成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一是新建三个猪场通过了三星级生态认证。全县畜禽养殖粪污1

6、00%资源化利用,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100%。二是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政部门处理电炸毒鱼案件共7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2起立案3人。行政处罚5起处罚7人。张贴宣传横幅20余条,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收缴地笼30余条。由县检察院牵头成立环保、渔政执法工作组,公布举报电话并保持24小时畅通,加强渔政执法检查,通过开展禁渔期“亮剑”行动,重点加强对电、毒、炸等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五)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一是加大对贫困村农业项目资金投入。2020年资源县农业农村局共实施项目28个,涉及资金7050.32万元。其中产业类项目26个,用于全县种植业及

7、畜牧业产业发展;小型农田水利项目1个,含89个小项目,用于全县贫困村水利渠道建设。二是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总投资2394.32万元,新建渠道141.78千米,恢复灌溉面积1400亩,改善灌溉面积6500亩,惠及60个贫困村,受益人口2.3万人。(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一是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向宜居幸福乡村发展。根据桂林市乡村振兴(“美丽桂林”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2020年乡村振兴(幸福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_(市乡村振兴办发20203号)精神,2020年我县完成生态乡村示范点市级10个,县级9个,市级生态幸福乡村示范村(屯)建设1

8、2个点共投资654万元,市财政投资100万元,县财政投资100万元,其它及群众自筹资金454万元,受益群众425户,1_2人。县级生态幸福乡村示范村(屯)建设点9个,计划投资153万元,县财政投资63万元,其它及群众自筹资金90万元,受益群众460户,1853人。二是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放宣传资料862张,悬挂宣传标语20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7次,在6个自然村已完成无害化厕所2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8%;实施“粪污与家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立了粪污治理系统,实现粪污肥料化,解决粪污排放与利用的问题。(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维

9、护农资市场次序。一是始终做好农资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_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31车次,检查农资市场9个,经营门店7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全年完成肥料抽检样品2个,农药标签抽样6个,全部合格,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4件,其中肥料3件,农药1件,货值总金额4120元,罚款6748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8万元。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识假、辩假能力。通过合格农资与假冒伪劣农资的现场比对,讲解,发放宣传资料咨询等方式,据统计,共计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35人次,现场咨询农民近6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150份,展销各类农资1600公斤,提高和增强了农民朋友识假、辩假

10、的能力,减少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为有效保障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打好了基础。三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累计巡查猪肉摊点126家次,家禽交易摊点37家次,检查规模养殖场(野生动物)27家次,生猪定点屠宰场6家次,农贸市场50家次,特种养殖场所4家次,为全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做出了农业农村部门的积极贡献。(八)提升农业品质品牌,突出农业特色产业。一是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一批特优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将达到90%以上,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将达到30%以上,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星级认证率将达到90%以上,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已达1

11、00%。二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规范管理和使用,强化市场监管,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资源红提入选了“广西好嘢”农产品品牌目录。三是鼓励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打响资源农业“绿色牌”“生态牌”“有机牌”“富硒牌”,目前资源县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个,地理标志保护3个,有机农产品33个。三是为提升全县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资源县域农业特色品牌,让山区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3月份组织全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共31多家,组建资源县名优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月份正式揭牌,通过资源县名优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平台,建立与43

12、7余户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长效机制,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共2439162.2元。四是与广西财经学院品牌研究员签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源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框架协议;与广东金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粤桂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合作框架协议。(九)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89元,同比增长9%。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三变”改革。2020年我县在5月在2017年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全县1653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工作。清查出全县各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总计5.8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1

13、4亿元,非经营性集体资产4.71亿元。持续推进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74个行政村晚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74各村村民合作社通过改革成立了新的股份经济联合社。大力推行了“三变”改革,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三变改革全县的74个行政村1.0697亿元资金变股金,162348社员变股民180614.2亩林地实现资源变资产。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有效巩固。2020年在2019年基本完成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全县开展了集中纠错工作,截止2020年11月,完成了全县2790户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纠错工作。同时大力推进了确权成果在粮食功能区的划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生

14、产者补贴、脱贫攻坚数据核准等方面的运用;四是完成了全县1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档立卡工作,清理出全县41家疑似空壳社。(十)创新农产品新型营销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参加区内外的产销对接活动。3月22日组织农业企业(资源县长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高山沃柑、资源县鑫源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红薯粉、资源纯天然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放养土鸡等)参加资源县长化身“网络主播”活动,共销售了高山沃柑、生态红薯粉、放养土鸡等农产品15万元;4月15日局长马军、副局长_在珠海参加农产品销售对接活动;4月23日根据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荐京东直播桂林扶贫专场农产品_组织资源县名优特农业产

15、业化联合体参加活动,销售苗家辣椒3万元;4月26日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农产国潮百县直播助农活动_,积极组织资源县山里山农产品有限公司参加活动,销售了高山放养土鸡、红薯粉、车田干辣椒等农产品合计2万元;5月29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军、县工信局局长唐文平带队组织资源山里山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前往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学习,并参加产销对接活动。8月28组织企业参加2020年粤桂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对接活动暨第18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资源县在交易会成功签约1.206亿元。二是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9月25日在两水苗族乡举办庆祝资源县2020年“农民丰收

16、节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二、存在困难一是农业项目实施遇到的采购、招标手续繁琐,错过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机,导致项目不能及时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商品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由于土地流转困难,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农民综合素质低,农业科技支撑力不强。由于受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产业开发意识不强,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四是财力有限,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仍显不足,同时,农业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普及,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农业生产带动能力

17、不强。五是引资难度大,项目实施困难。农业项目周期长,产生效益慢,招商引资困难。六是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农技骨干长期得不到外出参观、进修学习的机会,知识严重老化,农技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与当前农业快速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2020年工作目标2021年,以“农业稳县”为发展思路,实施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即提升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生态猪、竹狸、黑鸡、梅花鹿、冷水鱼等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全县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1.

18、农业总产值达22.22亿元,增长5.5。2.农业增加值达19.45亿元,增长4。3.农民人均收入达14410元,增长9%。4.粮食产量达5.4万吨,增长2%。5.水果产量达9.49万吨,增长1。6.蔬菜产量达21.01万吨,面积增长2.3。7.肉类总产量达9415万吨,面积增长2.3。8.水产品达1328万吨,面积增长2.3。四、2021年重点工作1.抓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实现粮食总产新提高。2.抓好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3.加强生猪恢复生产。继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市有关促进生猪发展的方

19、针政策,积极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餐桌”的丰富。4.加大产业脱贫,推进精准扶贫。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手段,加大对贫困户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使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门产业发展实用技术,从而提高劳动者实用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其自我发展和致富能力,大脱贫产业的培育力度,促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5.做好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中期验收工作。6.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业务的人员配备,做好该项工作移交。7.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资源幸福乡村”。8.加大农产品销售工作力度,发展互联网“农产品+”、电商,积极参加农业部、农业厅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促进线上线下齐推进。9.抓好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立足于资源红提特色产业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创建高质量的红提产业核心示范区,将资源红提产业核心示范区、资源县高山特色休闲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提档升级,打造成为五、四星级自治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继续创建2个以上县、乡级示范区。10.抓好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达97%以上,实现重大事故零发生。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