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模拟题三_第1页
刑法学模拟题三_第2页
刑法学模拟题三_第3页
刑法学模拟题三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刑法模拟题三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 2我国的和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 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 均适用我国刑法。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4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 和判处刑罚。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 处罚。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 ( 本罪) ,而或 又触犯 其他罪名

2、( 他罪) 的犯罪形态。7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 强制其并接受 的刑罚方法。8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原则和 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9缓刑考验期限从之日起计算。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二、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1刑法第 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 事公务的人 员”。这种情况属于 ( ) 。A. 司法解释B 立法解释 C 论理解释 D. 文理解释1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 。A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行为后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B. 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行为后的法律法认为是犯罪

3、C. 行为时的法律和行为后的法律均认为是犯罪但行为时的法律处刑比行为后的法律轻D. 行为时的法律和行为后的法律均认为是犯罪但行为时的法律处刑比行为后的法律重1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 只有 ( ) 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 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14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 ) 。A. 聋哑人和盲人B. 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C. 生理醉酒的人D.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15. 已满 14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 ) 处罚。A. 从轻 B .减轻 C. 从轻或者减

4、轻 D. 减轻或者免除16.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 的某乙拖人路 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致某乙的死亡,某 甲的行为属于 ( ) 的犯罪。A.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17.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 )。A.行为犯 B .危险犯 C. 结果犯 D .举动犯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 处罚。A.从轻 B .从轻或者减轻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D .减轻或者免除19.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没有故意犯罪 B .确有悔改C. 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5、20.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 20 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 ( ) 。A. 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B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C.报请最咼人民法院核准D.由最咼人民法院决定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21. 犯罪22. 犯罪主观方面23. 正当防卫24. 刑罚裁量情节25. 没收财产四、简答题 (每小题 8分,共 24分)26.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7. 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28. 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五、案例分析 (16 分 )陈某,男, 46岁,某校教师。吴某 (陈某的外甥) ,男 25

6、岁,无 业, 1994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年,1997年11月 26日 刑满释放。朱某 (吴某的朋友 ) ,男20岁,无业。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 蓄意报复, 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 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 3000元钱。 2002年 6月 到 9 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 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 给吴某 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 2002年 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 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 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 自己则进人许某 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

7、站起身接待时,吴 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 导致许某某重度 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 处理?试题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l. 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强制性最为严厉 2国家工作人员军人3可能放任4罚金主管人员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5免除减轻6方法行为结果行为7参加劳动教育改造8吸收(原则)并科(原则)9判决确定lo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二、选择题11 B 12 AD 13 A 14 D 15 C16, B 17 ABCD 18 B 19 D 20 A三、名词解释21犯罪:是指严重

8、危害我国社会、 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2犯罪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 心理态度。2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 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24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 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25没收财产: 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 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四、简答题 每小题 8分,共 24 分)26所谓犯罪的不作为, 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 极的行为

9、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 为的前提。(2) 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3) 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7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1) 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 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2) 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3) 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4) 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 罪结果的发生,

10、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2 分) 28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 自动投案。即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 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 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 或个人的控制之下, 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 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 查和裁判的行为。(2)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 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五、案例分析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 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 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 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 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3 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 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陈某 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 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罪, 而且在整个犯 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