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第2课时预防犯罪*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一、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52 “运用你的经验”: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 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
2、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 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 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 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3、刑, 并处销 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一条的规定处罚。(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 或者绑架他 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致使被绑架人 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教师过渡: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这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 2课时:预防犯罪。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
4、解罪与罚(一)刑法与犯罪的含义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教师明确:(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教师补充:犯罪不是自古就有的现象, 而是一定历史范畴的社会现象。犯罪的定义是刑 法中的重要概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对于什么是犯罪,往往有着不同的概念。 刑法第十 三条规定的犯罪定义,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二)犯罪的特征活动一: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 (多媒体展示材料)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从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触犯的法律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明确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
5、异同,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行为一: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T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T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而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T触犯了刑法T属于犯罪行为1. 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提示: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 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 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 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 由此可以看出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2. 你还
6、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三)刑罚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二: 了解刑罚 (多媒体展示材料)2018年 3 月 22日,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常 务副省长李某受贿一案, 对被告人李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 五十万元;对李某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1. 李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提示: 犯罪行为。2. 李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提示: 刑罚处罚。3. 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提示: 有期徒刑十二年是主刑;罚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是附加刑。教师总结: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 刑事处分, 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
7、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 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刑 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目标导学二:加强自我防范活动一: 预防犯罪设计意图: 材料中的陈某由违反纪律、 一般违法到犯罪, 由好学生一步一步地变成罪犯。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陈某这一转变过程的原因和危害, 帮助学生认识到包括“朋友”在内的 社会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法治观念对自身的影响、犯罪对自身的危害,从而做到谨慎交友、 防微杜渐、遵纪守法。1学生阅读教材P55 “探究与分享”。2.有人说: 陈某是个特例, 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 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 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提示:
8、 不对。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3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提示:交损友t旷课t偷东西、打骂同学等t偷窃财物等t拦路抢劫t被判刑;原因可以从陈某缺乏道德修养、自制力不强、缺乏法治观念等方面来谈,也可以从“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 方面来谈。4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2)从小提示:(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活动二:杜绝不良行为(多媒体展示表格)行为表现对行为人 的危害对他人 的危害对家庭 的危害对社会 的危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填表并回答: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9、?提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四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教师讲述:行为对行为人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表现的危害的危害的危害的危害打架斗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侵害他人生命健 康影响家庭正常生活扰乱公共秩序夜不 归宿可能受到他人侵害可能侵害他人合 法权益令父母担心易导致犯罪携带管制刀具可能被他人伤害毒害身心健康, 诱导犯罪令父母担心败坏社会风气教师总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应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板书设计什么是犯罪了解罪与罚犯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 绍兴市中医院种植体植入术主刀资质评审
- 宁波市中医院老年心理护理技能考核
- 盐城市人民医院输血科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能力评估
- 南平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麻醉资格认证
- 南昌市中医院B超室主任医师资格认证
- 吉安市人民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考核
- 杭州市人民医院双重失禁处理考核
- 济南市中医院康复治疗技术考核
- 景德镇市人民医院敷料包装专项考核
- MOOC 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小班音乐《红眼睛》课件
- 单细胞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分析
- 浅谈供应商沟通技巧课件
- 幼儿园冬季教职工安全培训
- 精益生产沙盘演练教材
- 大数据与社交媒体
- 肢体离断伤的护理查房ppt
- 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申请书
- 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