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心身疾病课件_第1页
消化心身疾病课件_第2页
消化心身疾病课件_第3页
消化心身疾病课件_第4页
消化心身疾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化心身疾病,1,您是否经常遇见这些情况,消化心身疾病,2,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1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chychosocialmedical model,消化心身疾病,3,1. Walker EA et 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psychiatric illness. Am J Psychiatry 1940;147:565-572. 2. Clouse RE et al. Psychiatric illness and contraction abnormalities of the esop

2、hagus. N Eng J Med 1983;309:1337-1342. 3. Clouse RE et al. Aeiment Phonmacol Ther. 1994;8:409,抑郁1,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功能性食道病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50,抑郁2,52,抑郁3,52,2 早期国内外抑郁焦虑情绪与消化疾病的共病研究,国外研究表明: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伴发抑郁比例高,消化心身疾病,4,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对6家三级综合医院303例IBS患者进行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自评,结果显示24.8%的患者具有抑郁焦虑症状,付

3、朝伟,徐飚,陈维清等.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3月第26卷第3期,消化心身疾病,5,3 综合医院心理障碍在消化科的诊治现状,1. 发病率高:消化科门诊40%-80%以上(其中也包括不少器质性疾病伴发心理问题)。 2. 心理障碍影响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的预后。 3. 心理门诊就诊率:20%-30%。 4. 综合科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15%,正规治疗的不足10%。(而欧美的识别率却高达50%)。漏诊漏治误治常导致医疗纠纷,使病情曲折和重症化。 5. 这些患者特点:有明显的躯体不适,许多检查却找不到与症状相符的器质性疾病,自我症状与疾病严重程

4、度不相称。 6. 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大多数医生只关注其躯体表现而忽视对其心理的了解。 7. FGIDs患病率高,对人生活质量影响大。常规胃肠道作用药物疗效差,占用大量卫生资源,消化心身疾病,6,4 心理因素相关的胃肠疾病,2.3.1 心身疾病(器质性)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部分慢性胃炎及部分慢性胆囊炎、肝炎后综合症 2.3.2 心身症(功能性) IBS、FD、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癔球症、习惯性便秘,消化心身疾病,7,消化道心理活动的一面镜子,社会环境对 人的压力,心理障碍,心理应激、 生活事件、 消极情绪等,抑郁、焦虑,消化心身疾病,8,5 消化系

5、统心身疾病中介机理研究,消化心身疾病,9,5.1 神经生理机理,长期持续的心理应激,大脑,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副交感神经中枢兴奋,胃肠道 抑制,胃肠道 亢进,消 化 系 统 心 身 疾 病,消化心身疾病,10,5.2 神经内分泌机理,长期的情绪障碍,血液儿茶酚胺,大脑皮质兴奋性,激素分泌 持续亢进,下丘脑功能紊乱,迷走神经 兴奋,胃酸、胃 蛋白酶等 胃肠粘膜 血流,消化系统 心身疾病,消化心身疾病,11,5.3 神经免疫机理,心理应激状态,类固醇,抑制巨噬细胞 吞噬能力,干扰淋巴细胞形成,消 化 系 统 心 身 疾 病,消化心身疾病,12,6 脑-肠轴(brain-gut axis)理论,胃肠道

6、由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和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共同支配。 大脑接收传入信息整合后经自主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调控信息传递到胃肠道内的神经丛,或直接作用于 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这种将大脑CNS、ENS 及ANS连接的神经双向通路称为脑-肠轴。 机体通过脑-肠轴之间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进行胃肠道功能的调节称为脑肠互动,脑-肠轴是由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因子介导的、 调整大脑皮质和消化系统之间复杂的反射通路。脑-肠轴功能障碍导致 F

7、GIDs 的发生已被广泛接受。不良的情绪体验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道, 引发或加重多种胃肠疾病,张莉华,方步武. 脑肠轴及其在胃肠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02:199-201,李宁宁,方秀才.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02:163-166,6.1 脑肠轴定义与消化心身疾病,消化心身疾病,13,6.2 脑肠轴涉及的主要神经递质及作用,迷走传入神经 5-HT3R通路,胃肠道神经递质效应: 多巴胺D2受体效应:呕吐、反流、食欲下降 5HT及受体与消化:5HT的效应十分复杂,对身体各个系统产生广泛影响。5HT至少有16

8、种分子结构不同的受体亚型,与消化相关的是: 激动5HT1A、1B、2C引起厌食 5-HT3R效应:止痛、促分泌、促炎症 5-HT4R效应:促运动 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血供等,消化心身疾病,14,2016 FGIDs罗马分类(成人,消化心身疾病,15,病例分享,患者 康XX 女 75岁 主诉:反复下腹痛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部阵发性隐痛,发作时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嗳气反酸,无腹泻,胃纳一般,二便正常,夜眠差。因腹痛反复发作,故在各三级医院就诊,诊断:肠痉挛、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炎等,予奥美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等治疗,患者仍有腹痛反复发作。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

9、服药后血压稳定。 个人史:生于上海,无外出旅居史,无疫水疫地接触史。 婚育史:已婚,育有2子1女,均体健。 辅助检查:胃镜(2017.1.16仁济南院):糜烂性胃炎。肠镜(2017.9.15仁济南院):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2017.1.16仁济南院):肝胆脾胰肾未见明显异常,消化心身疾病,16,病例分析,主要诊断:1.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有反复腹痛3年,除腹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胃肠镜检查除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故需考虑。 2.糜烂性胃炎:患者有腹痛,无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胃镜检查糜烂性胃炎,故诊断成立。 治疗:黛力新 bid po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1# qn po 预后:患者治疗1周后腹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