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_第1页
荒漠化的防治_第2页
荒漠化的防治_第3页
荒漠化的防治_第4页
荒漠化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一、荒漠化的概念,是一种发生在_地区的_过程 是_等自然因素与_相互作用的产物 类型有_,基础知识记忆,从行政区划看: 从地形区看,二、荒漠化的案例分析中国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的范围,基础知识记忆,地理条件,基础知识记忆,地理条件,干旱,基础知识记忆,地理条件,西北 地区,位置,地形,疑点分析,为什么干旱,A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B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D湿润气流难 进入,C山岭重重阻隔,E干旱,思维能力提升,西北 地区,位置,A,地形,B,D,C,疑点分析,为什么干旱,A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B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D湿润气流难 进入,C山岭重重阻隔,E干

2、旱,E,思维能力提升,3、西北地区的农业,基础知识记忆,自然原因,原因,气候条件,距冬季风源地近,物质条件,动力条件,思维能力提升,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基础知识记忆,过度樵采,人为因素表现方式,过度樵,过度采,过度樵采,过度樵采,严重破坏地表,能源不足,能源严重不足,土地沙化,增加收入,过度放牧,过度放牧,超载放牧,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草场载畜 量降低,土地沙化,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开垦草原,撂荒的土地,过度开垦,沙质土壤 遭受风蚀,弃耕,土壤肥力下降,人口过多,过度

3、开垦,塔里木河景观图,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水资源利用不当,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灌溉方式、水井、河流全流域开发,滴 灌,喷 灌,构筑防护体系,利用生物措施,沙拐枣,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猪毛菜,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草,胡杨,绿洲前沿地带乔灌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利用工程措施缺少水源地区设置沙障(草方格,调节农、林、牧用地方式,宜林则林

4、、宜牧则牧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解决能源问题,方式,控制人口增长,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迹象的是 A 气候干旱少雨 B 地表反射率增加 C 生物生产力下降 D 土壤紧实度增加,荒漠,2、图为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 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 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则本区农业发展中存 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沙漠化、水土流失 B 盐碱化、水土流失 C 沙漠化、盐碱化 D 水源短缺、植被破坏,灌区 山脉 沙漠,41N,40N,黄河,3、20世纪90年代,一位环保工作者曾描述: 昔日芦花飞舞、鹅雁戏波的居延海,如今只 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荒滩。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 A

5、绿洲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B 河流侵蚀强烈、含沙量增大 C 酒泉地区沙尘暴频度增加 D 石质戈壁荒漠化严重,4、2001年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 学考察表明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 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 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 有沙质沙漠和砾质沙漠,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稻草、 芦苇、麦秸等材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铁路 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植树 造林,建造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 的带状沙障,据图回答56题,5、直接侵袭铁路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腾格里沙漠 C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D毛乌素沙地 6、图示地区 A 冬季盛行东北风 B 是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C 沙丘海拔多在100米200米 D 图中铁路为包兰铁路,7、我国荒漠与世界荒漠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终年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所控制 B 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 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主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