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岁的心理特点(最新整理)_第1页
0到1岁的心理特点(最新整理)_第2页
0到1岁的心理特点(最新整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0-1 岁婴儿年龄特点新生儿:1、肢体(1) 俯卧抬头(不超过三分钟)目的: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刺激前庭觉发育,预防前庭失调;建立视觉空间感觉;为爬行做准备(2) 头竖立目的: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刺激前庭发育,扩大视觉范围(3) 侧睡-双侧睡目的:身体协调、平衡、身体空间感觉(4) 手眼脑、脚眼脑-手的抓握,被动触摸2、听说(1) 日常生活-听觉锻炼,增加语言刺激,储存语言信息(2) 听音乐-胎教音乐、交响乐和孩子喜欢的音乐3、探索(1) 视觉注意-新生儿 18-20 公分,注意变化位置,每天 3 分钟,每三天变化一次(2) 听力定向-3 个月前有不明确的听觉反应目的:听觉方位感、试听协调能力(

2、3) 和家人的交往目的: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4、自理能力-控制大小便目的:吃奶吃手建立自我意识,自我行为控制,建立自信心第二个月:1、肢体-重复第一个月内容加多侧睡次数,双侧都做到,为翻身做准备2、听说-重复第一个月的活动3、探索-重复上月内容,增加游戏种类4、自理能力-控制大小便如果上月练习很好,本月可以在宝宝吃奶后 30 分钟后小便注意:不要急于求成,注意宝宝年龄特点,姿势舒服,让宝宝有重复体验的机会。第三个月:1、肢体(1) 俯卧抬胸,于创面呈 45 度,增加俯卧游戏;增加色彩鲜艳的球及其他玩具;竖抱左右寻找物体。 目的:同前;为爬行做准备(2) 手眼脑-给宝宝主动抓握的机会,而非被动接受

3、大脑支配单侧肢体锻炼游戏可玩到 7、8 个月2、听说-重复第上月的活动,主要体现在日常3、探索(1) 视觉再现,如铃铛的重复出现;视觉主动寻找,如铃铛放视觉范围内眼两侧,平衡移动物体目的:刺激宝宝的视觉有意注意,锻炼视听协调能力,培养视觉方位感(2) 和家人的交往-体现在家庭指导和护理4、自理能力-控制大小便如果上月练习很好,本月可以在宝宝吃奶后 30 分钟后小便注意: 不要急于求成,注意宝宝年龄特点,姿势舒服,让宝宝有重复体验的机会。第四个月:1、肢体(1) 前臂支撑-胸要高于床位,肩背部高于臀部(2) 翻身(3) 靠坐,伸手取物-可靠坐 3 分钟左右。4 个月开始做旋肩,每天至少两次。扶肘

4、做。(4) 双手主动抓握-孩子努力一下即可达到目标,为主动抱物做准备(5) 单手敲、摇-先上下摇再水平摇,为自主支配身体做准备2、听说-具备听觉分辨能力(1) 多和孩子说话(2) 有目的的听-音乐、简单儿歌3、探索(1) 视觉寻找-家中物品(2) 有目的的手的触觉(3) 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藏猫猫、照镜子4、自理能力-双手扶杯喝水第五个月:1、肢体(1) 前臂支撑-胸要高于床位,肩背部高于臀部(2) 翻身(3) 靠坐,伸手取物-可靠坐 3 分钟左右。4 个月开始做旋肩,每天至少两次。扶肘做。(4) 双手主动抓握-孩子努力一下即可达到目标,为主动抱物做准备(5) 单手敲、摇-先上下摇再水平摇,为自

5、主支配身体做准备2、听说-具备听觉分辨能力(1) 多和孩子说话(2) 有目的的听-音乐、简单儿歌3、探索(1) 视觉寻找-家中物品(2) 有目的的手的触觉(3) 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藏猫猫、照镜子(4) 注视小物体和触觉训练4、自理能力-自己和自己吃东西 目的:满足口育感觉,培养独立性第六个月:1、肢体(1) 会坐、坐稳,设计拿起放下的游戏(2) 连续翻滚(3) 单臂支撑取物(4) 扶站,自主跳(5) 双手控制物体、控制物体平衡2、听说-具备听觉分辨能力,培养听觉有意注意(1) 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沟通(2) 有目的的听-音乐、简单儿歌3、探索(1) 玩具倒手-双手控制、合作能力(2) 有目的抓握、

6、自主选择(3) 认识自己的五官-照镜子、藏猫猫(4) 视听觉协调4、自理能力(1) 和同龄小朋友进行交往(2) 双手捧杯喝水(3) 自喂食物第七个月:1、肢体(1) 坐位取物自如(2) 练习爬行,给足空间(3) 跪坐取物(4) 扶站、自动踏步(5) 抓取、对击玩具、拇指和其他四指对捏开始2、听说(1) 部分孩子会叫妈妈、爸爸(2) 有目的的听-音乐、简单儿歌3、探索(1) 视觉记忆(2) 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3) 寻找视觉以内的东西,说完整话(4) 视听觉协调4、自理能力(1) 定点睡眠、和家人一起吃饭(2) 双手捧杯喝水(3) 自喂食物第八个月:1、肢体(1) 扶站,爬行到扶站的过度,爬行为

7、主(2) 单手抓多物(3) 用勺盛物2、听说(1) 听指令做动作,多用身体(2) 用形体语言表达需求3、探索(1) 认识颜色-学会一种颜色后再认识另一种颜色(2) 继续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3) 寻找视觉以外的东西,通过语言引导,说完整话(4) 宝宝和喜欢的人进行交流4、自理能力(1) 用杯喝水(2) 用勺吃饭(3) 和成人同进餐(4) 定时起床第九个月:1、肢体(1) 障碍爬行(2) 扶物站立(3) 体位变化自如(4) 十指分离,喜欢抠东西(5) 放物入孔,双手合作盖瓶盖2、听说(1)听吩咐取物,模仿动作3、探索、创造(1) 认识颜色和图形(2) 寻找视觉以外的物体,尝试物体和图像相结合(3)

8、 认知身体部位,比以往更多(4) 和同伴交换玩具(5) 建立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4、自理能力(1) 继续第八个月的练习(2) 配合穿衣服,会用杯子第十个月:1、肢体(1) 体验多种形式的爬行(2) 连续翻滚(3) 独站、站起到蹲下(4) 蹲下取物(5) 双手扶腋窝,下肢踢球(6) 放物入孔-一手持瓶,一手放入物品(7) 学会涂鸦,取有包裹的东西2、听说(1)听儿歌和简单故事丰富听觉刺激,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3、探索(1) 认物识图、拉绳取物(由短到长)(2) 了解身体功能(3) 同龄伙伴交往(4) 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养成经常沟通的习惯4、自理能力(1) 用勺子自己吃饭(2) 培养大小便第十一个月

9、:1、肢体(1) 独站、独走(2) 蹲下取物(3) 不会爬的继续爬,会爬的设置障碍爬(4) 扶站踢球,无距离和时间的要求(5) 打开和扣上瓶盖(6) 认识颜色的数量 2-3 个,找匹配的颜色2、听说(1)复习之前的活动,增加儿歌、故事丰富听觉刺激,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3、探索(1) 认物识图-从孩子熟悉的物品到日常物品,数量由少到多(2) 物品比较大小(3) 用棍取物(4) 和同伴交往,有些会用语言表达需求4、自理能力(1) 收拾玩具,可按性质、颜色、功能等轮换分类(2) 控制大小便(3) 主动配合穿衣服第十二个月:1、肢体(1) 行走(2) 继续多种形式爬行(3) 抛球(4) 单脚站立踢球,有

10、一小部分可以做到(5) 定点、定区域涂鸦(6) 捏取小物品注意:安全隐患 2、听说(1) 一字代表一句话(2) 语言表达愿望3、探索(1)重复上月的活动,增加游戏多样性4、自理能力(1) 自己吃饭(2) 定点、定时大小便 生长发育监测的重要性1、婴幼儿生长的特点2、婴幼儿发育的敏感期3、做发育监测便于早期发现、早期矫正4、可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5、根据婴幼儿的发育情况,制定适宜的指导方案 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环境2、舒适的体位:不同的状态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首先让孩子感到舒服,才能引出最佳的反射。3、根据孩子的情况,应在孩子安静和觉醒情况下进行;4、根据孩子生理的标准进行客

11、观的判断; 关键期锻炼,事半功倍 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的注意事项5、一次不成功时要重复监测;6、掌握标准灵活运用;不能主观给孩子下结论,以免增加家长的负担;7、规范操作及敏感的判断力。 发生神经运动异常的原因损伤:窒息、产伤、颅内岀血(原因) 出生月龄:早产、低体重儿本身发育的因素:多胎、大脑畸形病理性的:严重的黄疸、感染潜在因素: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其他不明原因 神经异常的表现1、行为异常新生儿窒息,大脑缺氧出生时的损伤-手术、剖腹产、肩难产本身发育不正常-大脑畸形、神经管畸形早产严重的病理性黄疸母亲自身的问题低体重儿2、肌张力异常3、姿势不正确4、反射异常 监测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1、头围:不

12、管足月或早产儿,头围的生长在头三月是重要的参考标准2、清醒或睡眠状态: 正常、易激惹、嗜睡,清醒或睡眠的时间,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参考指标正常:每天监测两次体温,体温正常、白天晚上睡眠安静、清醒状态下精神状态非常好、吃睡都非常好容易激惹:身体不舒服、秩序感乱了新生儿睡眠:早期书上写 20-22 小时,现在 16-18 小时,但因人而异和孕期妈妈吸管有关3、觉醒程度:同上年龄越大,清醒时间越长4、哭声(新生儿):通过哭声来判断孩子的情况。异常的哭声有高尖、无回声、虚弱和单调等。哭声尖无回音出生时候颅内压增高,窒息哭时伴有觅食反应饿了觅食反射 4 个月以后消失5、吸吮动作:吸吮及吞咽动作是否协调

13、,并观察吸吮时是否有青紫情况。6、视觉的追踪:在安静时,用红球或手电筒的光,吸引孩子的目光,观察有无视觉的追踪。7、斜视及眼球的震颤:明显的单侧或双侧的斜视。 监测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8、自然活动:婴幼儿平躺床上时,观察自然的活动频率及身体的对称性,双手双脚的摆动。9、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婴幼儿仰卧,把婴儿头转向一侧时,表现为射箭的姿势。任何月龄出现都属于异常。10、肢体姿势不对称:婴幼儿的头和躯干应该在一条直线上。11、面部肌肉麻痹:婴幼儿哭闹时表现面部肌肉不对称。12、异常活动:持续或经常性的震颤或痉挛。不同于新生儿期的一过性的震颤。13、角弓反张当婴幼儿平卧时,颈部是放松的,观察颈部与床

14、面之间有无空隙,在 1 岁内的婴幼儿几乎无空隙。14、持续的握拳,并有拇指内收:新生儿经常是手握拳,但在安静和睡觉时是张开的,2 个月时手经常是张开的, 如有拇指内收或持续握拳时,应注意异常情况。15、被动肌张力监测(重点)(1) 跟耳征:13 月 80100 度46 月 90130 度79 月 120150 度1012 月 140170 度 监测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2) 内收肌角:13 月 4080 度46 月 70110 度79 月 100140 度1012 月 130150 度 监测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3) 腘窝角:13 月 80100 度46 月 90120 度79 月 110160

15、度1012 月 150170 度 监测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4) 足背屈角:正常是 6070 度异常情况:当慢角大于 6070 度或快慢角相差 10 度; 双侧不对称时 监测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5) 围巾征:肘和中线的关系13 月不过中线46 月刚过中线79 月过中线1012 月水平位,是否对称。以上监测应参考个月的角度,过大或过小均属异常。(6) 头部的腹侧屈曲(0-1 岁):仰卧位一手扶胸腹部,下巴靠胸的位置,无抵抗,头离开床即可。(7) 躯干部位腹侧屈曲(3 个月以后) 右手扶胸腹部,另一手扶双下肢找下颌(8) 躯干部位背侧伸展(两侧都做)宝宝侧卧,一手扶肩,另一手扶下肢向背部拉伸 30-

16、45 度之间即可,对侧同向(9) (9)16、主动肌张力监测:(1)颈部肌肉的主动收缩:新生儿头支撑 5 秒钟左右,3 个月头可支撑半分钟婴儿平卧位拉起或放仰卧位时颈部的控制情况。过度屈曲和后仰均属不正常。(3) 手的主动抓握:34 月的婴儿有主动抓握,但不持续,6 月时能主动抓握。(4) 翻身: 3 个月时可从侧卧到俯卧,45 月可以从仰卧位到俯卧位。(5) 主动爬:指婴幼儿身体向前爬行 20 厘米以上,79 月可以爬行,但不持续,10 月回爬。(6) 支撑反应:12 月的婴儿有支撑反应,以后的几个月消失,5 个月时重新建立。(7) 拉起到坐位的姿势(4 个月以后):锻炼孩子的身体感觉和本体

17、觉,监测双上肢的力量,14 月无此能力,57 月不持续,8 月后具备。(8) 瞬间独坐姿势(5 个月后):坐时腿叉开,手放腿中间,青蛙坐可持续 1-3 分钟,68 月有能力不持续,9 月后具备。17、几种原始性反射(1) 自动踏步:扶助婴儿的身体,当足底接触到床面时,婴儿会有迈步并会向前走。13 月有此反射,45 月消失,7 月重新建立。提醒爬,预防脚尖着地(2) 拥抱反射:三个月前有,三个月后双手合作能力(3) 握持反射;三个月前有,四个月建立手的抓握能力(4) 觅食、吞咽和吸吮反射;三个月前有,四个月后主动寻找,建立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完善吸吮和吞咽功能(5) 紧张性迷路反射宝宝俯卧,手指

18、刺激宝宝颈背部,观察颈背部和臀部的关系,4 个月时臀部高于颈背部,4 个月后颈背部高于臀部。(6) 牵拉反射(注意安全)刺激宝宝手心,宝宝抓手指,顺势拉起孩子,可持续 3-5 秒18、几种保护性反应(1) 侧面支撑反应:正常发育的表现。一般 68 月出现,在婴幼儿独坐不用扶助时,突然推婴幼儿的肩部使婴幼儿倒向一边,婴幼儿会伸展手臂支撑,防止自己跌到。观察是否对称或有无反应。(2) 俯卧位悬垂反应(6-8 个月):刺激前庭觉双手托住婴幼儿的腹部俯卧位悬空抱起,并快速向下,使婴幼儿接触床面, 观察手臂是否张开。(重要)(3) 立位悬垂双手扶住宝宝腋下,看上肢和手心是否相对。4 个月前下肢自然屈曲,

19、5 个月以后有支撑反应和自主屈曲活动。(4) 降落伞反应多角度的前庭觉刺激,观察孩子双手支撑反应,建立身体方位感觉。(5) 四肢弹回 评价 监测的目的:评价和调整指导方案1、生理标准:参考婴幼儿的生理发育标准,早产儿应按照纠正月龄计算。2、注意婴儿监测时的状态:当婴幼儿没有清醒或饥饿状态时,监测要重复。个体差异:注重个体的差异。3、掌握婴幼儿的发育规律:有时会有一过性的反应,不能主观的评价。 指导和矫正的方法根据生理的标准和监测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发育有异常时,注意异常功能的矫正。必要时请专业的人员指导。 总 结 婴幼儿的神经发育是有规律的,按着从头到尾的方向发育,通过定期的神经运动的监测,可以发现婴幼儿的运动姿势的异常。婴幼儿的神经发育过程中,在一定的月龄有的先天性神经反射要消失,再建立新的神经反射。“”“”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