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第1页
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第2页
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第3页
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第4页
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限时规范训练 n等体积混的某碱B(OH)pHA(A12为酸根)与125 时,pH2的某酸Hmn)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合,混合液的pH变为 AA生成的正盐化学式为BnmmmHO该盐中存在着一定水解的离子,该离子水解方程式为BB(OH)Bm2 mH C生成的盐为强酸弱碱盐 HHAAHADH为弱酸,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1nnnD 答案: HA=H,HAHA2某二元酸(H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2222) )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5 时K1.010 a AAH是弱酸21 增大cB稀释0.1 molL(H) HA溶液,因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导致211 L HA溶液中,c(H)C在0.1 mo

2、lL0.12 mol2111中,则0.1 molLHAc NaHA溶液中(H的)D若0.1 molL0.02 molL21 )0.12 molc(HL不是弱酸,在水中第一步电离为完全电离,解析:二元酸(HA)则HA酸性较强,22在水中)减小,B错误;二元酸(H错误;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右移,但是Ac(HA)21浓度HA H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设0.1 molLA溶液中电离的2xx?0.1121L,则有0.008 4。所以在1.010L为x mol0.1 mol,解得xx0.1111,C0.1 molL0.108 4 molL0.008 4 molL错误;H的A溶液中,c(H)211,1

3、的HL)0.02 molLA若0.1 molL溶液中存NaHA的溶液中c(H0.1 mol22,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第二,HAAH在HA=HHA21,D正确。)HYHZ 能够发生ZY =HYB反应HZ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LC相同温度下,0.1 mol 11 HX 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相同温度下,D1 molL解析:由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可知,三种酸酸性的强弱关系为HZHYHX,A错误;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可知,B正确;酸越弱,对应的钠盐水解程度越大,C错误;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错误。 答案:B )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

4、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 A图中a、b、d三点处K的大小关系:bad wB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C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Cl与pH10的B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后,溶液显中性 D在d点对应温度下,在水中加入适量HCl,就可以从b点变化到c点 解析:图中a、b、d三点处K的大小关系为adb,A错误;从a点变到c点,w点对应温度下b)同时增大,B错误;(OHc)不变,纯水升高温度,c(OH)、c(H12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的强酸与pH1010,将pH2K1w点HCl,温度不变,不会从b性,C正确;在d点对应温度下,在水中加入适量 点,D错误。变化到cC 答案:

5、) (2019河北唐山模拟)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67 pH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Ba(OH)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将10 mL pHa213 b则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NaOH的10Ba(OH)溶液和pH13的CpH20.3) lg 210.7(已知 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DpH2大小与酸和碱的元数有关,解析: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混合后,pHba14则,盐酸与A错误;Ba(OH)0.1100.0110则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2?OHV?Vcc?OH2112)正确;c(OHb13,B,

6、214b1则aa 混VV21KW13211,pH12.7,C错误;pH molL5102 molL,c(H10) c?O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碱性,D错误。 答案:B 11氢氟酸溶液,L得到混溶液滴定1.0 L 2时,用2a molLa mol NaOH725 的物质的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合液中HF、F) ) cc(Na(F)c(HF)c(F时,溶液一定呈碱性 BCpH3.45时,NaOH溶液恰好与HF完全反应 1 a mol)c(OHL4时,溶液中:c(HF)c(Nac)(H)2DpH)(F(Na )c(OHc),溶液中电荷守恒c(H)

7、pH解析:3时,c(Hc),A项正确;(F由题图知当3.45pH6(OH),则c(Na时即溶液呈酸性时,)c(HF),B项错误;NaOHc(F溶液恰好与HF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为NaF溶),c(OH)c(F)液,溶液显碱性,C项错误;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a)n(HF)2a,已知)c(HF)n(F mol,溶(Hcc)(Na)c(OH)c(HF)c(F1,D项错误。 molc(HF)2aL c液的体积大于1.0 L,故(F)答案:A 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100 mL 0.2 mol)常温下向L(2019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八模1HO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溶液中L0.2 mol所得溶液的的盐酸,p

8、HNHNH34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NHHO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曲线是A 234.741 molHO的电离常数为10LBNH23HO) )(NHc(NHC当加入盐酸体积为50 mL时,溶液中c324591 10)mol2(10LHO的电离程度 时的溶液中,NH的水解程度等于NHDpH9.26324解析:A.向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降低,因此曲线A表示NHHO物质23的量分数的变化,故A说法正确;B.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NHHO23物质的量分数,即c(NH(NH)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NH,此时溶液的HO)c42344.74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

9、定义,K molc(OHL)10pH9.26,即溶液中b?c?c?NHOH44.74)c(NH(H),故B说法正确;C.10根据电荷守恒,推出c 4?ONHHc?23),加入盐酸的体积为50 mL,此时的溶质为NHHc(ClO)c(OH和NHCl,432),两式合并得到)(Clc(NH且两者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有c(NHO)H2c324591时,L9.26,故C说法正确;H(NHc)c(NHO)2(1010D.pH)mol2346.2614.741的水解程度NH mol molLL(OH,c,溶液显碱性,)10c(H)104大于NHHO的电离程度,故D说法错误。 23答案:D 711。室10K5

10、.6KCO广东肇庆二模9(2019)25 时,H的4.210,a223a111 HCl0.1 molCONa溶液中逐滴加入LL温下向10 mL 0.1 mol溶液。如图是32溶液中含碳元素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降低而变化的图像(CO所以因有逸出,2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的pH11 2)c(CO)c)c(HCO(HCOBB点所示溶液:c(Na) 33322H=HCO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CA点B33D分步加入酚酞和甲基橙,用滴定法可测定NaCO与NaHCO混合物的组成 3322?c?Hc?CO?3112,则c(Hc(CO),K5.610)解析:A点c(HCO a

11、233?c?HCO3111 NaCOA正确;室温下向10 mL 0.1 mol5.610L,故 mol/L,所以pH11321 HClL溶液,B点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含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2故B错误;)2c(CO)2即c(Na)2c(HCOc(HCO),碳粒子的浓度的2倍,33232逐渐减少,HCO逐渐增加,所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点B点:A332H=HCO,故C正确;向CONaCO溶液中逐滴加入HCl,用酚酞作指3332示剂,滴定产物是NaHCO,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时NaHCO与HCl反应产物33是HCO,所以分步加入酚酞和甲基橙,用滴定法可测定NaCO与NaHCO混

12、32233合物的组成,故D正确。 答案:B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95 和25 已知水在10 (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 _。 (2)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SO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42液的pH7,则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SO溶液的体积之比为42_。 (3)95 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21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21_。 (4)95 时,向B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a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2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3、Ba(OH)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 8 0.00 22.00 7 18.00 22.00 6 22.00 22.00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不变,则a_,实验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1。L(OH )_ molc生的11的Ba(OH)溶液按下表L溶液与的NaHSO0.1 molL0.1 mol时,(5)95 将24中甲、乙、丙、丁不同方式混合: 丁 丙 乙 甲 1 Ba(OH)溶液体积0.1 molL/mL 10 10 10 10 /mL溶液体0.1 mol NaHS2051510按丁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_填“酸”“碱”或“中性。 写出按乙方式混合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4、, 所得溶液显_(填“酸”“碱”或“中”)性。 按甲方式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_(混合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解析: (1)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也增大,水中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水的pH减小,但溶液仍然呈中性。因此结合图像中A、B曲线变化情况及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可以判断,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A;理由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H,则)7,溶液呈中性,即n(OHn(2)25 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5141,得V(NaOH)LV(HLSO)V(HSO10)V(NaOH)10 mol mol4422101。 1212,则等1c

15、(OH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0),即c(H)(3)要注意95 体积强酸、强碱反应至中性时,有pH(酸)pH(碱)12。根据95 时混合后溶b12ab12,10)101;由100液呈中性,pHb的某强碱溶液中c(OH102a2b12,得ab1410或pHpH10可得14。 21)1.0c(OH (4)此条件下,pH6时溶液呈中性,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41)与Ba(OH)盐酸中的c molL(H溶液,根据表中实验10的数据可以判断,2)(OH溶液呈碱性,其c4,即pH4c中(OH。实验)相等,所以a343410101022101851),水电离出的(molLc(OH1.010) 3?2218?1

16、071。10L mol1.033)20n(H1022 (OH(5)按丁方法混合,n(mol)1010,0.133),所以溶液呈中性。n(H(mol),n(OH10 0.1210)二者等物质的量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NaHSO=BaSOHO2442NaOH,溶液显碱性。 )(OH液中cOH应过量,反后溶时方按甲式混合,331050.1100.1210Kw11 molL0.1 molL,c(H) 3?OH?c1015111,pH111.010。 molL)c(OH)、(1)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较低时,电离程度较小,c(H答案:均较小 (2)101 (3)ab14(或pHpH14)

17、217 1.010(4)4 (5)中 Ba(OH)NaHSO=BaSOHONaOH 碱 11 244211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SO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24滴定时,1 mol(CH)NH与 )6HCHO=3H6HO(CHN4NHH426442261 molH 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相当,然后用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取样品1.5 g; 步骤2:将样品溶解后,待溶液温度至室温时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3: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

18、n后,加入12滴酚酞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3填空: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对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色变成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L 待测溶液的体积滴定次数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21.03 25.00 1.02 1 21.99 25.00 2.00 2 20.20 25.00 0.20 3 1,则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mol0 0.101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NaOH若_。 解析:(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