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_第1页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_第2页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_第3页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_第4页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解读,目录,01,02,03,04,05,2016,版指南更新亮点,儿童哮喘的定义和诊断,儿童哮喘的分期与分级,儿童哮喘的全程管理,哮喘管理与防治教育,2,2016,版更新亮点,对哮喘定义的表述进行了适当修订,明确了儿童哮喘的年龄划分,6,岁和,6,岁,重视,6,岁哮喘高危儿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新增了难治性哮喘的章节,对特殊检查手段在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更新了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相关内容,增加了参考文献,60,篇,3,目录,01,2016,版指南更新亮点,02,儿童哮喘的定义和诊断,03,儿童哮喘的分期与分级,04,儿童哮喘的全程

2、管理,05,哮喘管理与防治教育,4,定义,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本指南和,GINA2015,版中均定义支气管哮喘为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1,异质性,哮喘(喘息)是种多因素,疾病,不同表型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尽相同,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2,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2.GINA 2015,5,临床特点,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

3、暴露、剧烈运动,症状,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病史和家族史,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临床特点,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

4、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肺功能,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表型分类,6,岁儿童喘息的表型分类,两种,表型,分类,1,发作性喘息,2,多诱因性喘息,1,早期一过性喘息(早产,环境因素,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3,岁前起病,病毒诱发反复喘息,

5、3,迟发性喘息,哮喘:有典型的特应征背景,哮喘症状常延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上述表型分类方法通常无法实时,可靠地将患儿归入具体表型中,因此这些表型分类的,临,床指导意义有限,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表型分类,当前国际指南不再强调区分,喘息表型以指导治疗,英国哮喘管理指南,BTS,SIGN2014,1,荷兰儿科呼吸学会,2012,推荐意见,2,在复发性(严重)喘,息和,或哮喘和,或家族,史的学龄前儿童中,建,议,低剂量,ICS,作为首选,一线治疗,LTRA,作为二线治疗,喘息表型通常来自于回顾性分析,当

6、患儿首,次出现喘息时,采用表型分类不能很好区分,患者。而且,患儿症状表现形式会随其长大也,变化,1.SIGN141 British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asthma,2.Boluyt N, et al. Pediatrics. 2012;130(3):e658-68,9,诊断标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序号,1,主要内容,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性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

7、,或自行缓解,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SABA,后,15min,FEV1,12,或抗炎治疗后通气功能改善(给予,ICS,或者,LRTA,治疗后,4-8,周,FEV1,12,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3,4,5,3,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符合,1-4,条,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符合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10,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早期干预,6,岁儿童可以诊断

8、为哮喘,提示早期干预,6,岁儿童的诊断线索,以下临床特点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序号,1,2,3,4,5,主要内容,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儿童哮喘多起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儿,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儿童。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识别出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并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1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早期干预,学龄前儿童喘息已出现哮喘特征性的病理变化,确认喘息组基底膜

9、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厚,确认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在学龄前确诊哮喘儿童中,已经出现成人和学龄期儿童哮喘患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提示在此阶段进行治疗干预,可改变进展为哮喘的自然史,CW,患儿父母报告喘息且经视频问卷证实为喘息,RW,患儿父母报告喘息但未经视频问卷证实为喘息,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目的:比较学龄前儿童喘息患者和对照组支气管内膜活检标本中的上皮网状基底膜厚度,RBM,和炎症,情况。纳入,40,例,3,个月,5,岁学龄前儿童:确认喘息组,CW,16,例,报告喘息,RW,组,14,例,对照组,10,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CW,组基底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厚

10、(4.6 m vs 3.8 m,P0.05,CW,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12,Saglani S,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9):858-64,早期干预,年龄的增长会使哮喘治疗失败风险增加,提示应尽早干预,30,治,疗,失,败,风,险,增,加,比,例,25,20,27,15,10,5,13,2,每增加,1,岁,每增加,5,岁,每增加,10,岁,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目的:评估年龄增长对哮喘治疗失败的风险。纳入,1200,例中重度哮喘患者,分析年龄因素对,治疗失败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失败率和年龄增加有

11、关,每增加,1,岁,OR 1.02,95%CI 1.01,1.04,;每增加,5,岁,OR 1.13,95%CI 1.04,1.22,每增加,10,岁,OR 1.27,95%CI 1.09,1.49,p=0.003,即失败的几率随着年龄逐,步增加。年龄每增加,1,岁,几率增加,2,年龄每增加,5,岁,几率增加,13,年龄每增加,10,岁,几率增加,27,13,Dunn RM,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5.192(5):P551-558,早期干预,对于儿童哮喘的高危人群,可尽早开始试验性治疗,如怀疑哮喘诊断,可尽早参照哮喘治疗方案开始试验,性治疗,

12、抗哮喘治疗,4-8,周,评估治疗反应,是否有明显疗效,是,继续进行抗哮喘治疗;并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1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否,建议停药并作进一步诊,断评估,早期干预,对病毒性喘息患儿,早期给予高剂量,ICS,可减少口服激素用量,一项,Meta,分析研究,研究目的:研究,ICS,LTRA,LABA,和,OCS,在复发性病毒性喘息和哮喘婴幼儿和学龄儿童的疗效,纳入,7,项,meta,分析研究和,14,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高剂量,ICS,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喘息,哮喘加重,需要

13、,OCS,的次数,RR=0.59,95% CI,0.52-0.67,P0.00001,15,Castro-Rodriguez JA,et al. Asthma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6.2(5):1-11,CVA,的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诊断依据:第,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序号,1,2,3,4,5,6,内容,咳嗽持续,4,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息,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

14、13,个人或一、二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1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相关检查,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相关检查,相关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测,过敏状态检测,临床意义,诊断、评估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为可逆性,了解过敏状态,环境干预,特异性免疫治疗。协助,哮喘诊断。但过敏状态检测阴性不能作为排除哮喘,诊断的依据,连续监测有助于评估控制水平,指导优化治疗方案,1,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计数增高与气道,阻塞程度及其可逆程度、哮喘严重程度以及过敏状,态相关,2.FENO,检测:是非特异性的哮喘诊断

15、指标,气道炎症指标检测,1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相关检查,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相关检查,相关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临床意义,在没有相关临床指征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常规胸,部影像检查,怀疑其他疾病或哮喘合并其他疾病,应考虑予支气,管镜检以明确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进行哮喘控制症状的评估,常用,评估工具有,TRACK,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应定期评估,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哮喘临床评估,18,相关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测,哮喘患儿常出现,FEV1,正常,80,预计值)和,FEV1/FVC,正常,80,等参数降低,如果肺通气功能未见,异常

16、,建议患儿使用,峰流量仪每日两次测,定峰流量,连续监测,2,周,如出现肺通气功能降,低,可考虑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如果肺通气功能未见,异常,则可考虑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估其气道反应性,如果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13,均有助于确诊,19,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相关检查,FENO,检测,FeNO,水平与过敏状态密切相关,但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人群,因此,FeNO,是非特异性的哮喘诊断指标,反复喘息和咳嗽的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FeNO,水平持续

17、升,高,4,周以上,可作为学龄前哮喘的预测指标,FeNO,水平,与哮喘,具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的患儿,FeNO50,109,50ppb,提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期治疗反应良好,目前缺乏低,FeNO,水平的患儿停用,ICS,治疗后长期转归的研究,因此,不推荐单纯以,FeNO,水平高低作为决定哮喘患儿是否使用,ICS,治疗,或,ICS,升,降级治疗的依据,虽然目前无前瞻性研究证实,FeNO,指标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确切价,值,但这些指标的连续监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和指导优化,哮喘治疗方案的制定,20,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相关

18、检查,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TRACK,症状的控制情况,有助于医护工作者重新评估哮喘管理,表适用于,5,岁儿童,该评分表能够反映哮喘患儿呼吸道,ZeigerRS.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1,128(5):983-988,21,目录,01,2016,版指南更新亮点,02,儿童哮喘的定义和诊断,03,儿童哮喘的分期与分级,04,儿童哮喘的全程管理,05,哮喘管理与防治教育,22,哮喘分期,儿童哮喘的分期,过敏源,病毒、花粉、尘螨、食物、烟,草、冷空气、运动等诱发因素,抗哮喘治疗,ICS, SABA,等治疗药物,正常支气管,急性发作期,维持期,急

19、性发作期,病程,非急性发作期(维持期,包括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23,突然发生喘息、咳嗽,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气促、胸闷等症状,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状、体征消失,肺功能,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哮喘分级,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症状控制,人群,评估项目,每,4,周评估一次,日间症状,2,次,周,夜间因哮喘憋醒,6,岁儿童,应急缓解药使用,2,次,周,因哮喘而出现活动受限,持续至少数分钟的日间症状

20、,1,次,周,夜间因哮喘憋醒或咳嗽,6,岁儿童,应急缓解药使用,1,次,周,因哮喘而出现活动受限(较其他儿童跑,步,玩耍减少,步行,玩耍时容易疲劳,无,存在,1-2,项,存在,3-4,项,无,存在,1-2,项,存在,3-4,项,良好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2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未来发生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未启动,ICS,治疗或者,ICS,使用不当(包括,ICS,剂量,不足、吸入方法不正确、用药依从性差,频繁使用,SABA,过度使用,SABA,使用定量压力气雾剂,200,吸,月)是哮喘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可逆肺功能损害的危

21、险因素:未启动,ICS,治疗,或者,ICS,使用不当,25,哮喘分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回顾性,重度持续哮喘,中度持续哮喘,第,3,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需要第,4,级或第,5,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的哮喘,轻度持续哮喘,第,1,级或第,2,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2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哮喘分级,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临床特点,气短,体位,讲话方式,精神意识,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哮鸣音,脉率,PEF,占正常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的百分数,血氧饱和度(吸,空气,轻度,走路

22、时,可平卧,能成句,可有焦虑、烦躁,常无,散在,呼气末期,略增加,SABA,治疗后,80,0.90-0.94,中度,说话时,喜坐位,成短句,常焦虑、烦躁,可有,响亮、弥漫,增加,SABA,治疗前,50-80,SABA,治疗后,60-80,0.90-0.94,重度,休息时,前弓位,说单字,常焦虑、烦躁,通常有,危重度,呼吸不整,不定,难以说话,嗜睡、意识模糊,胸腹反常运动,减弱乃至消失,减慢或不规则,无法完成检查,响亮、弥漫、双,相,明显增加,SABA,治疗前,50,SABA,治疗后,60,0.90,0.90,2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3、哮喘分级,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症状,精神意识改变,血氧饱和度(治疗前,讲话方式,脉率(次,分,紫绀,哮鸣音,轻度,无,重度,焦虑、烦躁、嗜睡或意识不清,0.92,说单字,200,0-3,岁,180,4-5,岁,可能存在,减弱,甚至消失,0.92,能成句,100,无,存在,注,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吸氧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前的测得值,需要考虑儿童的正常语言发,育过程,判断重度发作时,只要存在一项就可归入该等级,2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难治性哮喘,指采用包括吸入中高剂量,ICS,和,LABA,两种或者,更多种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

24、少,3-6,个月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评估应遵循,1,判断是否诊断有误,2,药物治疗是否充分,3,是否存在哮喘加重的危险因素,4,是否存在未控制的并存疾病,29,难治性哮喘,大多由于治疗依从性差、心理因素、过敏原等环,境因素暴露,合并症未予诊断治疗等导致哮喘控,制不佳,注意识别导致儿童哮喘难以控制的不利因素,经,过正规高强度治疗仍然控制不佳的重症难治性哮,喘相对少见,30,目录,01,2016,版指南更新亮点,02,儿童哮喘的定义和诊断,03,儿童哮喘的分期与分级,04,儿童哮喘的全程管理,05,哮喘管理与防治教育,31,治疗目标,治疗目标,1,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2,维持正常活动水平

25、,包括运动能力,3,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4,预防哮喘急性发作,5,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6,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32,管理流程,儿童哮喘管理流程图,疾病评估,预干预或,间歇使用抗炎药物,适级(强化)选用长期控制药,ICS,LTRA,联合治疗,1-3,个月,评估控制情况,3,个月,降级治疗,直至最低,维持剂量,良好控制,控制改善,部分控制,未控制,未控制,停药观察,定期随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升级治疗,强化升级治疗,控制改善,33,急性

26、发作期的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急性发作期,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治疗,原则,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3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轻中度急性发作可以选择早期应用,高剂量的,ICS,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轻度哮喘急性发作,吸入速效2RA ;联用,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作为起始治疗,中度哮喘急性发作,中度哮喘急性发作:吸入速

27、,效支气管舒张剂作为第,1,小,时起始治疗,同时,联用高剂,量、短时间间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能,与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发挥协同作用,35,申昆玲等,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04-511,长期治疗方案,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原则,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急性发作期,做好自我管理,治疗,原则,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3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长期治疗方案,6,

28、岁儿童的长期治疗方案,降级,降级,干预措施,非药物干预,缓解药物,低剂量,ICS,优选,方案,一般不,需要,其他,方案,治疗级别,治疗级别,第,2,级,第,3,级,第,4,级,升级,升级,第,5,级,第,1,级,哮喘防治教育,环境控制,按需使用,2,受体激动剂,低剂量,ICS,LABA,中高剂量,ICS/LABA,中高剂量,ICS,LABA+LTRA,和,或)缓释茶碱,口,服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药,物,LTRA,间歇(高,剂量,ICS,低剂量,ICS+LTRA,中高剂量,ICS,低剂量,ICS,缓释茶碱,中高剂量,ICS+LTRA,中高剂量,ICS,缓释茶碱,中高剂量,ICS/LAB

29、A+LTR,A,或缓释茶碱,中高剂量,ICS/LABA+LTRA,和(或)缓释茶碱,抗,IgE,治疗,3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长期治疗方案,6,岁儿童的长期治疗方案,降级,降级,治疗级别,治疗级别,第,2,级,第,3,级,哮喘防治教育,环境控制,按需使用,2,受体激动剂,低剂量,ICS,布地奈德雾化,悬液,500,g,一般不,需要,其他,方案,LTRA,间歇(高,剂量,ICS,低剂量,ICS+LTRA,升级,升级,第,4,级,干预措施,非药物干预,缓解药物,第,1,级,中剂量,ICS,布地奈德雾化悬液,1000,g,控,优选,方案,

30、中高剂量,ICS,LTRA,制,药,物,中高剂量,ICS/LABA,中高剂量,ICS,缓释茶碱,中高剂量,ICS+LTRA,或,LABA,与口服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38,对大多数患儿推荐使用低剂量,ICS,第,2,级,作为初始控制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长期治疗方案,新指南仍然关注,ICS,对儿童身高的影响,与严重哮喘带来的风险相比,激素对身高的影响,作用较小。另外,哮喘控制不良对儿童身高也有,不良影响,长期研究未显示低剂量,ICS,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9,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

31、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长期治疗方案,布地奈德长期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既不影响骨密度,也不增加骨折发生率,P=0.59,P=0.53,骨,折,发,生,率,1,0,0,人,年,骨,密,度,改,变,值,g,c,m,2,布地奈德组,n=311,安慰剂组,n=418,布地奈德组,n=311,安慰剂组,n=418,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目的:探讨,ICS,等抗炎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纳入,1041,例轻中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200g,bid,311,例)、奈多罗米组,8mg,bid,312,例)和安慰剂组,418,例,治疗,4-6,年,比,较三组患者

32、的哮喘控制状况。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布地奈德组患者骨密度和骨折发生率并无差异,Szefler S , et al. N Engl J Med, 2000, 343:1054-63,40,长期治疗方案,指南不推荐茶碱作为儿童哮喘的治疗药物,缓释茶碱对于哮喘只有微弱的疗效,并且在高剂量下,副作用是常见的,甚至是可以是威胁生命的,不建议,日常使用的选项,1,茶碱的疗效不如低剂量,ICS,且副作用,较多,如恶心、呕吐、头痛、及轻度神,经中枢功能紊乱等。考虑到茶碱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目前,一般不推荐用于儿,童哮喘的治疗药物,2,1.GINA2015,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41,临床缓解期,临床缓解期治疗剂量和疗程的调整,单用中高剂量,在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ICS,者,尝试,月,后剂量减少,25%-50,3,个,如使用二级治疗,单用低剂量,时,可改用每日,ICS,能达到控制,低剂量,1,次给药,案患儿的哮喘能维,ICS,方,持控制,月,并且,6,复,可考虑停药,1,年内无症状反,个,联合使用,减少,低剂量,ICS,ICS,约,ICS,50,和,LABA,者,先,才考虑停用,直至达到,LABA,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