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_第1页
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_第2页
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_第3页
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_第4页
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第一章 总 则 一、目的和依据 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坚持用近20年的时间将我省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省区,这是我省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 为落实纲要确定的有关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安徽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生态省建设行业实施意见和市县规划

2、编制指导细则的通知等规定,制定安徽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从省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对国土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核心,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促进安徽生态省建设。 三、基本原则 (一)遵循规律,在发展中求和谐。坚持加快发展与遵循自然、经济、社

3、会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建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型模式,取代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社会成本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结合实际,当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资源的开发要从生态建设这个大局出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立足本省自然条件和经济现状,量力而行,先易后难,选择条件成熟的领域和区域重点突破,在此基础上,整体推进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将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口增长、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

4、良性循环。 (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技含量。应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水平;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管理,确保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四、期限及适用范围规划以2003年2020年为规划期,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03年2007年),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2015年),提高完善阶段(2016年2020年)。本规划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随着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需要,将根据情况变化,对本规划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和完善。 第二章 基本现状 一、土地资源

5、 (一)现状 我省土地总面积1401.26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46%,其中:平原346.08万公顷,丘陵404.48万公顷,山区411.52万公顷,圩区120.97万公顷,水面58.66万公顷,洼地52.56万公顷。按地形和功能可大致划分为5个生态区: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沿江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生态区(见附图1)。2003年,全省农用地1123.3万公顷,建设用地159.87万公顷,未利用地118.09万公顷。农用地中,耕地408.47万公顷,园地21.36万公顷,林地517.25万公顷,牧草地3.77万公顷,其他农用地150.84万公顷。 (二)基

6、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1、土地资源类型多,耕地质量差。全省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0.16%,居各类用地的首位,其中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9.15%、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6.91%,此外尚有茶园、果园、牧草地等,体现了农业省的土地利用总体特点。全省耕地土壤养分总的状况是有机物、全氮含量水平不高,中低产田占46.5%,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处最低水平,目前主要靠加大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产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污染,因施用农药及工业“三废”等造成农田污染有1000万公顷;另外部分耕地缺若干种有益微量元素。这些因素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明显的潜在性障碍,是今后低产田改造的重点内容。 2、耕地逐年减少

7、,人均水平低。据2003年底统计资料显示,我省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净减约1.42万公顷,且随着人口增加,目前人均耕地已低于全国人均0.077公顷的水平。年新增耕地逐年增加的面积远低于年减少耕地面积,并且日趋严重(见表1)。城镇扩张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的不规范行为,是造成近年来耕地锐减的主要原因。安徽省部分年份耕地面积表一 单位:公顷 指 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2年 2003年 一、年初实有耕地面积 4372900 4302821 4240001 4218689 4177761 二、年内新增耕地面积 864 1782 4215 8388 16256 三、年内减少耕地面积 826

8、7 13485 14665 49316 109290 其中 1、国家基建占地 2991 5559 7720 6538 10235 2、乡村集体基建占地 2234 4323 3551 3、农民个人建房占地 1387 2214 1551 四、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4365497 4291118 4229551 4177761 4084727 其中 1、水 田 1848147 1857616 1834333 1789023 1743455 2、旱 地 2517350 2433502 2395218 2388738 2341272 (资料来源于安徽省2004年统计年鉴) 3、土地开发复垦任务重,补充新增耕

9、地质量差。由于各类建设用地,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自然灾害和人为的乱占滥用,特别是两淮地区地下采煤引起耕地的大面积塌陷,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不足,复垦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差。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和新增耕地来源的矛盾更加突出。 4、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城镇建设用地呈外延式发展,各类开发园区集约用地不够规范,老城区改造缺乏规划,土地资源存量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农村居民占建设用地指标过大、面积超标。我省1990年农户为1200.35万户,2003年大幅度增至1320.59万户,净增120.24万户。2000年,我省农村居民用地1034985公顷,人

10、均用地205.03平方米,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人均150平方米的上限标准。二、矿产资源 (一)现状 1、截止2003年底,安徽省已发现138种(含亚矿种)矿产,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71种,当年已上表矿产地663处(见附图1),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2.06万亿元,居全国前十位,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达36种。在45种主要矿产中,我省查明资源储量有28种,居前10位的12种,其中煤炭居全国第7位,华东首位;铁、铜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7位,水泥用石灰岩、硫铁矿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 2、截止2003年底,我省各种经济类型矿山8021个,矿业从业人员50.86万人,年产矿石量3.02亿

11、吨。矿产采选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品业创产值925.21亿元、工业增加值335.66亿元,分别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5.45%和工业增加值的38.08%,我省进出口贸易总额59.43亿美元,其中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26.69%,金额达15.86亿美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95%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以及30%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矿业对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巨大,矿业经济是我省支柱性经济。 3、全省地热资源和饮用天然矿泉水较为丰富。已发现地热点38处,其中水温大于25度的地热产地30处,地热开采量877万立方

12、米/年,天然放热量约为181010千焦耳/年。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产地多,分布广泛。现已通过鉴定的141处矿泉水中,总开采量5.8167万立方米/日。已建矿泉水厂40余家,年开采量约20万立方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3108立方米/年,可开采资源储量总量为158108立方米/年,水质较好,一般可作为生活饮用、工业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水源,年开采总量为20108立方米。淮北平原是地下水最丰富的地区,可开采量79.4108立方米/年,占全省的50.3%,这对缺水的淮北地区非常有利。 (二)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1、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量少;贫矿多,富矿少,部分矿

13、种短缺。我省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虽在全国排第10位,但因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和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省铁矿保有资源储量中贫铁矿占95%,平炉富矿不足1%,高炉富矿不足2%;石油、铅、锌、锰、磷矿查明资源储量少,煤层气勘探尚未见成果;钾盐、铝土矿没有发现。 2、大中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开采矿山规模小,收益比重低。全省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列入省矿产储量表的矿区845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中型矿床只有281处,占总数的33%,其余均为小型矿床及零星分布的矿点。全省小型及以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98.8%,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分别占总量的24.

14、1%、22.8%、7.03%、17.2%,收益比重低。 3、找矿无突破,资源储量消耗得不到有效补充。经建国以来大规模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地表矿、浅部矿基本已被发现并开发,矿产勘查重点逐步转向深部和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找矿难度明显增大。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除非金属矿产外,仅发现一处中型金矿。在1991年至2000年间,消耗的铜矿资源储量(金属量)为65.65万吨,而同期新增探明资源储量只有21.37万吨,消耗量远远大于增加量。查明的煤炭资源92.8%以上被矿山登记占用。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被矿山占用比例较大(见表2)。政府宏观调控量减弱,储备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严重降低。我省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占

15、用情况简表 表2 矿 种 保有资源储量 已占用 资源储量 占用 比例 说 明 煤 炭 255.26(亿吨) 245.5亿吨 96.2% 其余勘查程度低。 铁 矿 39.6(亿吨) 26.5亿吨 66.9% 省内产铁精矿只满足钢铁企业50%的需求。 铜 矿 339.3(铜万吨) 288万吨 84.9% 省内产铜精砂只满足冶炼企业20%的需求。 水泥用灰岩 38.04(亿吨) 36.07 94.8% 4、综合利用程度低。我省金属矿床中,矿石大多含有多种伴生元素,除金、银、铁、硫以外其他伴生组分大都未能回收。大多数中小矿山企业技术经济条件差,或因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矿石中的伴生元素回收率更低。 5、矿

16、山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水平低。我省矿山布局不尽合理、开采技术条件差、经营粗放,采富弃贫、采厚弃薄,大矿小开,矿产品单一、安全隐患多,矿山地质环境恶化。露采矿山和小金属矿采选冶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因采矿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沉降、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6、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利用外部矿产资源方式单一。地质勘查工作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尚未真正形成,非油气矿产风险勘查尚未建立补偿机制,资本市场、社会资金和外国资金进入我省矿产勘查开发领域较少,投入相对不足。我省所需98%的原油、51%的铁矿石、80%的铜精矿及其他缺

17、口矿产品,都是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国内外市场购买,几乎没有在国内其他省区或国外取得有矿权、或投资开发矿产资源取得矿产品分成份额,而我省对矿产品需求大、对外依存度高,又未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今后将难以抵御市场波动和国际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 7、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深层地下水资源贫乏。我省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淮北平原和沿江平原丘陵区,其中淮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约占全省的一半,江淮丘陵、皖南和皖西山区地下水较贫乏,江淮分水岭地区严重缺水。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浅层(040米的含水层),便于开采。深层地下水含水层埋深100米以下,补给严重不足。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保证了当地民用和工农业生

18、产。 三、地质环境资源 (一)现状我省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遗址、古采矿遗址等地质环境资源丰富,分布广,门类多。目前全省拥有省、国家、世界地质公园共7处,巢湖鱼龙、淮南生物化石群、黄山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等为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近年来,我省加强了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地质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和地质公园建设,挖掘相关旅游景区的科学内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了我省旅游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1、地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总体较高,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我省的知名度。黄山于2004年被

19、联合国有关部门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以黄山为首的一批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均已建设成我省旅游景点。九华山、天柱山、太极洞等一大批特色地貌景区,构成全省旅游景区网络。我省旅游收入逐年上升,与我省得天独厚的旅游地质环境资源密不可分。 2、地质灾害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危害大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膨缩土灾害等(见附图2)。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增加,已成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因采矿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沉降、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3、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安全隐患多,目前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593平方公里,其中淮北、淮南的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面积已达1

20、90平方公里,并以每年3.83%的速率增加。全省每年矿坑排水约1亿立方米;矿业及相关加工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电力生产)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占整个工业固体废弃物87%。 4、露采小矿山对部分旅游景区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部分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亟待建立保护区;局部地区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资源,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露采矿山和小金属矿采选冶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第三章 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分析 一、经济背景 (一)我省人口众多,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455元/人,即780美元,不仅低于亚太地区人

21、均gdp 4023美元/人(1999年),也低于非洲人均gdp 1886美元/人。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的报告分析,人均gdp处于5002000美元时,对矿产资源的使用强度最大。据此分析对比,目前我省人均gdp 780美元,属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时期,按我省生态省指标,在2015年人均gdp值应达17000元即2055美元/人。因此推测在2015年前,我省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较大幅度持续增长。 (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需求的大小。北美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2%,亚太和欧洲分别为51%和58%(1997年);我省2003年为35.95%。我省拥有发展第三产业的

22、巨大潜力,按生态省建设指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2015年需达到40%,2020年将提高到45%,这预示将减轻对国土资源消耗的压力。 (三)我省耕地面积由1990年的436.55万公顷,降至2003年的408.4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相应由252亿公斤降至221亿公斤。从而显示对提高单位面积耕地产量的压力增大,为力求产量相对稳定,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用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四)我省能源生产对长江三角经济区有重要支持作用。1995年我省原煤产量4444万吨,2003年增长为6726万吨。发电量由1995年380.17亿千瓦/时,2003年增至684.78亿千瓦/时(其中98%为火力发电量),20

23、03年向华东电网输出电量111.7亿千瓦时,已占当年我省发电量的16.31%。据华东电网规划,我省20112020年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5000万千瓦,向华东电网输出1700万千瓦,占我省总发电能力的34%,这将相应刺激我省煤炭开采量的大幅度增加。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分析 (一)工业化对土地资源数量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农用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在国土面积和后备土地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两者互为消长。从发达国家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在工业化时期即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用地的消耗速度快于农用地的增加速度。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农用地的消耗速度逐渐变缓。不同国家农用地的消耗速度不尽相同。日本

24、一直持续坚持执行强有力的农用地保护政策而消耗速度平缓。台湾采取了“农地释出”政策,所以虽然亦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但耕地消耗的速度仍然很快,明显高于日本、韩国。分析表明,农用地消耗速率的变化,除经济因素外,政策因素也有重要影响,如加大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大国土综合整治力度等,可以减缓农用地的消耗速度。 (二)在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的双重因素推动下,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历证明,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也是农用地大量减少的过程。同时大范围的围湖造田,围海造陆,毁林垦地,湿地林地大量丧失,使海滩、河口区滩涂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有的已到难以恢复的程度。 (

25、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1957年达到最高值,其后也经历数次大幅度减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只有4个年份新增耕地面积超过减少的耕地面积,其余年份年净减耕地10万至数十万公顷,其中1985年净减少100万公顷,1993年1995年每年净减少近40万公顷。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达到253.74万公顷,其中我省净减少9.3万公顷。我国人口众多,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上述分析表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要达到耕地总量动态“占补平衡”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分析 (一)我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不仅要满足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相当一部分矿产销往省外、

26、出口国外。尤其长江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是“开源”与“节流”并重。开源就是要加大矿产勘查,增加矿产资源储量总量,并充分利用国内外矿产资源;节流就是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扩大深加工,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我省矿业发展与全国以及全球经济大背景关系十分密切。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我国时使矿产品滞销;1997年前后,我省电力供大于求,导致煤炭大量库存,价格下滑;2002年起,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煤价恢复性上扬,市场供应

27、紧张,中国年出口1200万吨左右的焦炭,由于2004年我国减少出口,出口焦炭价格大幅上涨(从79美元/吨增至350美元/吨)。市场需求刺激了我省煤炭开采量大幅攀升,支持了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生产及工业发展。经济背景对矿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说明,需要控制矿山开采规模适度扩张,避免大起大落造成的资源紧张。 (三)矿产开发对环境保护具有负面影响,但经过科学治理,仍然可以发挥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曾经超强度开采本国资源造成环境破坏严重的阶段,其后一方面大量进口国外矿产品,减轻对本国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采取治理保护措施,如加强物质回收和经济体系内物质循环,科学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并发挥很好的生

28、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将生态和环境成本及新生生态贫民的资助费用纳入成本,扭转了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局面。这些治理保护措施在我省生态省建设中均可以借鉴。 四、地质灾害影响环境分析 由于我省自然地质环境脆弱,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省份,在建设生态省、实施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必须根据地质灾害分布及发生的规律,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我省地质灾害分布较清楚。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总体为: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平原和淮南、滁州等局部地区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淮北平原以地面沉降和采矿塌陷等缓变型

29、地质灾害为主。 (二)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性较强。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平原和淮南、滁州等局部地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环境保护与防范措施不够,由此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较多,且破坏性强,危害程度大;铜陵市、安庆的怀宁县及淮南市等局部地区,因采矿等因素引发的岩溶塌陷灾害较多;沿江分布的矿山,尤其是建材等非金属矿山,由于工程措施不当,导致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较多;淮北平原主要是城镇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和采矿塌陷等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 五、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环境分析 (一)国家宏观调控对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际情况

30、表明,无论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都不是万能的。都需要国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引导、协调各行业发展,合理分配、收益,尽可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同时需要国家实施市场经济影响空缺区的社会功能,如保护生态环境,打击假冒产品,保护商标等。确保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和社会总供需平衡。如近年来我国对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行业过热进行宏观调控、对优势矿产品的过量生产与无序出口问题进行整顿规范等措施,均起到较好效果。 (二)2003年,我国经济总规模超过1.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但国内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部分经济领域和行业(如工业原材料)出现过

31、热的迹象,产业结构不合理。2004年,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要用新的思路搞好宏观调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到适时、适度、有力和有效,妥善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并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对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对高能耗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直接关系到我省能源生产,尤其是煤炭行业。合理规划我省煤炭产量,不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且对减少开采煤炭塌陷而造成的耕地损失,减轻因开采煤炭和深加工利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统计表明,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9.1%,增幅提高1.1百分点。而在此之下,几

32、乎所有的矿产品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如原煤15.79亿吨,较上年增长13.6%。9.1%的增长率代价沉重,消耗了世界1/4的钢产量,1/3的煤产量,1/2的水泥产量,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由此表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 第四章 目标与步骤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方式实现根本改变,开发利用结构科学合理,增量和存量提高,消耗降低,土地资源和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国土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受到严格控制,矿山

33、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恢复治理和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国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目标,为安徽生态省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土地利用与保护 实现全省土地使用结构基本合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耕地占补大体平衡的初步目标(见附图3)。 1、严格土地供应,依法强化土地市场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占地圈地,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开展城市、小城镇建设和开发区用地专项研究及预测,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引导中小企业按规划合理集聚。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煤炭资源矿井开采回采率,降低单位原煤产量的土地损耗率。加大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复垦整理工程的力度,

34、争取煤矿新增开采塌陷面积与复垦治理面积实现动态平衡,提高复垦土地的利用价值。鼓励单位、组织和个人采取不同组织形式参与土地复垦整理活动,按照“谁开发整理,谁受益”的原则,实行补充耕地指标在全省范围内跨市有偿转让制度。 3、加强对田、水、路、林、村用地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的有效面积,积极复垦整理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率由93.83%,提高到95.0%以上。土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内全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农用地12.35万公顷,其中补充耕地7.5万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4.85万公顷。 (二)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 加强对

35、我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争实现大宗支柱性矿产勘查新突破,提高矿产资源存量,对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引导矿业结构调整和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见附图4)。 1、加强地质矿产基础研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矿产勘查,鼓励和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加大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建立各级财政地质勘查专项基金,主要矿产储采比有所改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有所增加。重视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加快两淮地区煤及煤层气勘查开发,促进重点城市地热资源开发

36、利用,确保煤炭和金属矿产勘查开发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引导和扶持矿泉水开发利用,发挥其资源潜在价值。 2、矿产品开采总量增长23%,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长8%。实施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关闭技术水平低、污染环境严重的小矿山。限期关闭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矿山。出台强制性规定,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投入,建立省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基金,探索矿山采选无尾矿工艺,鼓励加工利用尾砂及煤矸石。推进非金属矿精深、超细加工和纳米技术发展,提高非金属矿技术产品的产量份额。合理规划地热资源和地下水的勘查开发,加强监督管理,基本

37、控制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面沉降,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建立地下水勘查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模型。 (三)地质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对重要地质地貌景观、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层剖面、特色采矿场等地质环境资源组织专项调查,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建设好地质公园,促进旅游业发展。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管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调查工作,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灾害的发生。到2010年使全省地质灾害发生率、损失量有明显降低,到2020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率、损失量有显著降低(见附图5)。 二、实施步骤 (一)起步阶段(2003年2007年)全面启动国土资源开发利

38、用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适时修改完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建立建全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国土资源总体规划建设,建立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资源的规划体系。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秩序的治理整顿,改革管理模式,强化规划法律地位,进一步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政府宏观调控。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基本建立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服务信息系统,奠定全面建设阶段的良好基础。 1、土地资源。采取措施对已批建设用地闲置未用土地进行清理并充分利用,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力争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至2005年末,全省土地开发整理

39、共补充农用地74119公顷,其中补充耕地45575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28544公顷。围绕库区,河岸加强水土保持。 在两淮地区,遵循“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综合整治恢复生态和补充耕地。对大面积塌陷区的整治复垦,做好科学规划和整治复垦方案设计;新建矿井应大力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力争不再出现矸石山,减少矸石污染及占用土地。 2、矿产资源。继续进行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及勘查工作,鼓励、引导资本市场资金进入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市场。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有所增加。矿产资源开采总量适度增长,除煤炭以外,年平均增长23%。矿业总产值与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8%10%。促进矿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选

40、矿和精、深、优质矿产品比例提高8%10%,实施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指标控制,提高矿山开采准入门槛,继续压缩小矿山数量。开展重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管理秩序好转。 3、地质环境资源。基本查明全省重要的地质环境资源并得到有效的保护,地质公园建设得到加强,省级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基本建成,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实施重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履约保证金制度,逐步建立环保生态型矿区。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25%,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得到一定控制,研究开发已经或即将闭坑矿山采场、采坑产地的潜在价值及开发利用方式

41、。基本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初步建立覆盖全省重点防治的41个县(市、区)的群测群防为主、群专结合的监测网。完善重点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逐步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警水平。严格实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制度,有效控制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二)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2015年) 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走上健康轨道,国土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建立国土资源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矿产资源增量和保障程度提高

42、,建成一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和矿山环境恢复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效益;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国土资源的决策、管理的政务管理和服务信息支撑体系。 1、土地资源。至2010年全省共补充农用地49413公顷。基本农田保持基本稳定,耕地质量和环境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毁林、采矿、公路建设引发的恶性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全面控制。两淮采煤区土地复垦率达6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90%,土地损耗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塌陷区复垦面积与新生塌陷面积初步实现动态平衡。 2、矿产资源。全省矿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继续保持8%10%。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取得一批成果,发现和提

43、交810处大中型矿产地,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产地储备有所增加;基本建立健全省矿业权市场,鼓励矿山企业参与矿产品储备;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与“十五”相比,固体矿产采选综合回收率提高37%,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510%;小矿山继续压缩、关闭,总数控制在4000个以内;两淮煤层气开发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效果。基本形成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科研、加工等方面多元化投资、经营的格局,出现特色矿种的科研加工综合性企业,形成若干个非金属矿加工企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建设成一批环保型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地热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基本查明我省地热资源现状,地热、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有序

44、;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完成监测体系建设。 3、地质环境资源。建立地质环境资源开发保护法规体系,加大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力度;开展大中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技术研究。建立全省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初步实现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功能。 (三)提高完善阶段(2016年2020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决策信息支撑综合体系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全面市场化;可持续开发利用项目目标基本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无重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全省的经济、人口、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能力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国土资源的需要基本满足。 1、土地

45、资源。实现全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合理,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综合效益增加。形成若干土地开发利用示范区;全省生态用地面积与质量稳定,达到纲要规定的要求;生态脆弱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和控制,无重大土地生态破坏事件,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经治理、开发,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建设好土地资源有效供给保障体系。 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和深加工比例进一步提高。矿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矿石开采总量增长率较上一阶段有所减缓。重大矿产资源保护项目基本完成,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消耗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变。零污染排放的采选工艺得到

46、较普遍的推广应用。煤层气形成商业化、规模化产业。矿山地质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形成矿区青山绿水的生态面貌。地下水资源勘查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与监测和管理体系,建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模型,实现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的现代化。 3、地质环境资源。建立健全地质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完成地质灾害多发县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建成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地质遗迹保护机制完善,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应急反应系统,地质灾害预报率达80%以上,地质灾害信息网络服务社会化。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部分得到治理或避让。地质灾害造成的

47、人员伤亡大幅度下降。 第五章 主要任务 一、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注重优化用地结构,合理使用土地,尽量减少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调整、撤并、移民方式,促进村以下的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相对集中。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工程方案,减少占用土地。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加强开垦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等生态地的保护。 (二)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依法审批探矿权采矿权认真贯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项目在

48、鼓励区内集聚、限制区内收缩、禁止区关停目标。严禁在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内采矿。对已规划开采的小矿山鼓励进行联合经营,实行矿山经营规模化。 (三)促进矿产资源利用结构优化和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适度进口生产必需的省外境外矿产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对有严重地质灾害的矿山,限期整治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推进清洁煤、煤层气、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鼓励煤矸石综合利用。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监督管理,控制皖北缺水地区城市采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漏斗引起城市地面沉降。 (四)调查评价地质环境资源,开

49、发利用提高效益 对全省地质环境资源开展调查评价,适度开发利用,促进旅游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效益。实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土地征用和建设项目中严格实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内容要与在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工程。 二、重点工程及项目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土地资源开发复垦整理和综合利用项目 2、全省土地价格调查和农用地定级估价项目 3、全省城镇土地市场和基准地价动态监测系统 4、生态移民(含避让地质灾害)项目 5、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耕地保护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工程 1、矿产资源调查

50、评价与勘查项目; 2、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项目; 3、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管理信息系统; 4、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5、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 6、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项目; (三)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及预报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 2、重点城市地质环境调查项目; 3、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4、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及管理信息系统; 5、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项目。 三、近期工作重点 (一)开展土地生态综合治理,实施重点项目 1、皖江沿岸农村居民点和“万村改造”整理工程; 2、江淮分水岭农田整理工程; 3、长江大堤、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取弃土、用土土地

51、复垦工程; 4、淮南、淮北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工程; 5、马鞍山和铜陵金属矿山废弃地复垦工程; 6、皖南低山和江淮丘陵地区荒草地开发工程; 7、安徽省沿江城镇土地价格和淮北地区农用地估价调查 (二)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综合治理矿区生态环境 1、加快重要矿产资源勘查。煤炭资源重点勘查开发地区为淮南煤田的朱集、老庙一展沟、丁集、口孜集、新集深部、八里塘深部、罗园一连塘李等矿区以及淮北煤田的张大屯、徐广楼、南坪、袁店、孙瞳、杨柳、金黄庄和亳州地区的环保煤。按照规划重点加快霍邱和庐江地区铁矿资源勘查开发进度,为我省钢铁企业提供矿物原料;在有利成矿带和老矿区的外围及深部加大勘查投入,寻找铜、金、银和

52、铅锌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2、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矿产资源开利用保护项目,探索合理科学开发和节俭利用资源的治本办法。 3、推进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优先发展盐化工、煤化工、煤炭气化液化产品,鼓励新建坑口煤电厂和应用脱硫技术、冷却水循环利用技术。加快推进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两淮洁净煤生产基地、地下煤层气开发利用和煤炭液化工程,促进两淮煤田煤层气勘查开发商业化运营。促进以钢铁、有色、非金属矿产等原材料深加工基地等建设项目工作。 4、整治矿山环境。加大主要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编制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规划。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对已闭坑矿井、废弃土地和塌陷区实行限期恢复治理。重点进行两淮煤矿区、马鞍山铁矿区和铜陵有色金属矿区等四大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矿区塌陷区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完善全省地下水和动态监测网工程、 (三)地质环境资源 1、开展市(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立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系统;编制重点市(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网络建设;开展重点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完善全省地面沉降动态监测网工程、阜阳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 2、进行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