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记忆司考知识的有效方法.doc_第1页
2019精选教育记忆司考知识的有效方法.doc_第2页
2019精选教育记忆司考知识的有效方法.doc_第3页
2019精选教育记忆司考知识的有效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忆司考知识的有效方法记忆方法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记忆 法国的生理学家杰尔利亚通过长期的实验得出:“吃饱 饭后,胃部的活动旺盛,脑部与全身的活动反而会迟缓。当 脑细胞的活动迟缓时,记忆力就会降低,但是等到胃部的活 动减缓, 血液重新由胃向脑部回流时, 是记忆的最佳时机”。 所以,他从生理学的观点出发,建议大家“在饭后最好稍微 休息一下,如此不但有肋于精力的贮存,而且还对增强记忆 力大有帮助”。虽说葡萄糖能提高记忆力,但是饭后马上开始学习,却 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实际上,进食后,食物经过消化、吸 收,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大约是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后,然 后,大脑可以高效率地工作 3个小时。也就是说,饭

2、后 25 小时是最佳学习时间。记忆方法利用点滴时间记忆 同样的时间所产生的记忆效果,对不同的人来说往往很 大的相差。其实,这里只是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一直 名列前茅的这个孩子,并不是他比别人聪明千倍或是万倍,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比别人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他知道早晨是 人记忆的黄金时间,利用这一时间记忆外语单词、课文及语 文中的字词,背诵一些内容会有较好的效果。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只有能抓紧时间, 合理利用的人才能够成为时间的主人。合理分配时间,注意 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对我们的记忆也很有帮助。如果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大脑就会疲劳,它所 引起的最显著后果,就是破坏学习的良好

3、心理状态,导致学 习效率的降低。怎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心理状态维持在 最佳的程度呢 ?要变换工作方式和学习内容。变换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由 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 得到休息。一般来说,一门功课记忆时间 1-2 小时左右为宜, 换记另一门功课时,中间最好休息 5-15 分钟,这样即可减 少前摄、倒摄抑制,又可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从而提高学 习效率。另外,时间的分配上还要注意,像饭前饭后等一些较短 的时间,最好用来记一些外语单词、历史年代等偏重记忆的 内容,而上午、下午和晚上较长的时间,可用来复习民法、 刑法、马元、阅读理解等偏重于理解的科目。一

4、般的同学对时间的利用往往只注意整段时间,而忽略 了零碎时间。殊不知,科学地利用零碎时间,既不会使大脑 疲劳,又不影响别的工作和学习,能大大提高复习效果。利 用零碎时间的诀窍,一是重视 ; 二是坚持。俗话说:“动中有静。”当一个人处在陌生的人群中, 所感受到的孤寂感比独处时更为强烈。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在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场所里,周围的喧嚣会形成一种压迫感, 导致一个人的注意力倾向于自己的内心。 记忆方法情绪良好可增强记忆 美国当代的生物学家哈特 • 莱茵曾说“良好的情 绪可以激发脑肽的释放,是增强记忆学习的关键动力”。这 就是说一个人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 大脑的基础

5、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 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一组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甚 至半仰着身子,在那里读书 ; 另一组人,坐在硬板凳上,从 事紧张的演算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 前一组人很快就疲倦了, 产生一种昏昏入睡的感觉 ; 而后一组人,身心集中,精神亢 奋。结果,后一组人记忆效果要比前一组人高了10%。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概括为“紧张状态”理论。这一理 论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紧张状态”下才能使某些行为,某 些目的得以完成。这里所说的“紧张状态”,是指某种行为 向完成状态过渡的趋势。这个时候,人的兴致最高。这个时 候,人的记忆功能也最有效。心理学家又根据紧张状态理论做了一个进一步的实验。 实验要求被试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背诵一组数据,进行到一半 的时候,突然打断他们,再给一些新的数据,要求他们限时 记忆。结果,不管是先记的, 还是后记的, 记忆效果都不好。 相反,如果让他们连续记忆一组数据,中间没有任何干扰, 结果记得就很牢。这个实验说明,连续记忆一组单词,被试者就会全身心 地投入到记忆目标中,因而记忆效果最佳 ; 假如中间加入干 扰,就打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