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复述课文。 2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3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联系自身生活体 验,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重点1多角度的复述课文。2理解故事表达的哲理。难点1以“父亲”的视角复述课文。2领会文章中的哲理。【预习任务】1查词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三遍。2把课文 113 小节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并问他们 如果我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您会怎么办?(此项作业在第一 课时结束时布置)【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我们 往往能获得一些收获。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在美国
2、作家莫 顿亨特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件事给了作者怎 样的启示。二、【多角度复述】(一)快速浏览,提炼要素。1对初中生默读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 500 字。本文大 约 1500 字,要求 4 5 分钟看完。请你注意计时,结果你 用时 分,速度为每分钟 字。2默读不能只顾速度,还要注意抓主要内容。本文为 记叙文,默读时要注意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请在默读过程中 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明确】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费城一座山的悬崖处; 人物:“我”、父亲、杰利、内德等五个小伙伴; 起因:孩子们想玩新花样一起去爬悬崖, 而我一直有病。 过程:
3、“我”在悬崖上十分恐惧,父亲赶来教给“我” 下来的方法。结果:“我”终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 学生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时间”不能总结为“五十七年前,七月的一天”从注释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选自当代少年1 9 8 8年第一期,距今已不是五十七年了。而且在哪一年发生,对这个 故事的情节影响不大,所以这个要素可以省略。而“一个闷 热的日子”却是个重要要素,因为它烘托了人物烦躁的心情, 为下文孩子们爬悬崖的情节作铺垫,因为夏日闷热带来了烦 躁,为了排解烦躁,才会想找些新花样来玩,所以大家才去 爬悬崖,而且悬崖上又比较凉快。“地点”不能总结为“费城一座陡峭的悬崖”。因为文 中写到,这座悬崖
4、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也就六、七层楼高, 孩子们都能顺利攀爬,只是因为“我”体弱胆小才不能爬完。 只有“我”认为它是险峰,所以它不应该被认为是陡峭的悬 崖。可是却可以总结为“垂直的悬崖”,因为文中第7节有 这样客观的描写。(二)分组复述,理解文意。1. 全班分为四组,第一组以“我”的视角复述;第二组 以杰利的视角复述;第三、四组以父亲的视角复述。全班带 着任务再次浏览课文,先复述给同学听,再推选一位同学复 述给全班同学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复述得好。在开始 准备复述之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复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复述中要注意的问题:1)在复述过程中覆盖到记叙六要素;2)用原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词语 (高
5、不可攀、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复述;3)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4)注意不同视角复述的差别。2. 分组汇报: 第一组从“我”的视角复述,理解文章哲理。 1)学生按照复述中要注意的问题的前三条复述,教师 按照前三条的要求点评。2)讨论:“我”从这件事中得到的经验是什么?【明确】文章第 18 小节写道“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 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这是爸爸对我的鼓励。 第 22 小节“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 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从 “我”的实际行动的角度写“我”如何用“走一步,再走一 步”的办法解决问题,取得成功的。第
6、 23 小节写道“我提 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 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也照应了题目“走一步, 再走一步” 其含义是分解困难, 克服一个个小困难, 最终就能取得成功。 (教师指导学生在文本中筛选信息并出示板书)第二组从杰利的视角复述,揣摩杰利的性格。1)复述中要注意的问题: 是杰利去找父亲的还是父亲去找杰利的?【明确】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最好设计为是杰利去找父亲的,因 为文章第13节写道“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 大家一起走了。”杰利和“我”是好朋友,他了解“我”的 身体情况,正因为他很担心“我”,才会到
7、“我”家去看看 “我”回家了没有。杰利不会丢下“我”不管的,因为他本 性善良,是不会让“我”父亲四处乱找的。这样的设计能更 好地表现杰利的同情心。 学生复述可以在杰利回家后的内心矛盾上加以展开, 如担心“我”是否已经回家了。还可以描写一下父亲得知孩 子情况后的表情变化和行为表现。如先紧张后平静,因为开 始父亲得知这样一个消息时有些担心,但很快地变得从容而 镇定了。联系下文情节还可以补充父亲在杰利来时正在准备 晚饭,在忙乱之中父亲还不忘带上手电筒等。2)讨论:杰利和文中别的小伙伴有什么不同?【明确】杰利虽然一开始和大家一起走了,但后来他又和父亲一 起来找“我”,说明他是个善良、有同情心、知错能改
8、的孩 子。但不能用有正义感、有责任心这些词来形容杰利。因为 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孩子是不会丢下自己的朋友不管 的,要注意从文本出发,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总结:杰利是个善良、有同情心、知错能改的孩子。 第三、四组从“父亲”的角度复述,理解“父亲”的性 格,评价“父亲”的教育方法。1)学生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把“父亲”角度的复述当作全知全能视角复述,一开 始就把“我”改为亨特,然后其它内容都和原文一样。这个 错误的产生是因为学生不清楚全知全能视角和第三人称视 角之间的区别。全知全能视角是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 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 中。叙述者凌驾
9、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 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 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而用“父亲”的视角叙 述是第三人称视角,他了解的内容要从杰利到他家时开始, 前面发生的事情要由杰利转述。可以对父亲的心理活动加以 想象,补充。 第四组可在此基础上加工,对父亲得知孩子被困的消 息后的心理进行描写。父亲的心情既慌张、生气又有点儿高 兴。父亲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有点忙乱、焦虑,后来逐渐 想到自己的孩子那么体弱也敢爬悬崖比以前有进步,又慢慢 想到这也是个锻炼孩子能力和胆量的机会,于是有点高兴。2)讨论: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明确】 父亲处理事情镇静而富于
10、智慧。 他能给予“我” 最贴心的安慰。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还用手 电筒帮“我”照路。他能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代 替孩子去解决问题。他没有直接到悬崖上去把孩子抱下来, 而是说 ,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他为我分解了困难,设定了一个“我”力所 能及的目标石架下面的岩石,“我”小心翼翼的试探着 去做,而且踩到了它, 这让“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又“乘 胜追击”,为“我”设立了另一个“落脚点”,让“我”信 心大增,就这样,在父亲的帮助下, 最终“我”爬行了悬崖, 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父亲抓住了这个时机教给孩子独立解 决问题的方法,让“我”受
11、益终身。父亲 教子有方:抓住时机,展开教育 给予安慰,给“我”信心 让“我”独立解决问题,教“我”方法三、【应用拓展】 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把课文 113 小节复述给自己 的父母听,并问他们如果我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您会怎么 办?学生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类:个别同学的家长说,那我早就吓死了,我还能知道怎么办呀?第二类:大部分同学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下来,因为他 们平时是很强调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希望孩子能得到锻炼。第三类:叫 110。 分析讨论:第一类家长的表现显然有些无能,没有尽到 家长的责任。第二类家长的表现比第一类好,能让孩子独立锻炼。不 足就是没有指出孩子用什么方法锻炼,如果
12、能适当地做些方 法指导,孩子就会知道该怎么做,特别是考虑到孩子的身体 条件和当时的环境,家长及时有效的指导,能够改变孩子处 理问题的方式,进而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叫 110,似乎是一种保险的方法, 但其实是费时, 费力, 如果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解决的事,那才能叫 110 救援。解决 问题应注意轻重缓急,按照事情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去区别对 待。先让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孩子解决不了家长可以指导孩 子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如果还不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 解决。家长、孩子都解决不了再向 110 求助。既然这件事家 长和孩子自己能解决就没有必要求助 110 了。四、【课堂小结】 相信同学们都跟自己的父母
13、交流了文中父亲的处理方 法,做好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是不是 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呢?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和父母交流 一下。在自己独立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学习文章中作者 领悟到的方法,把大困难分解为一个个小困难,逐步克服, 就能取得成功。五、【课后作业】 你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你是如何处理的?有什么 经验教训?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个教案是在我第四次上这篇课文时写下的,第一次的 教学设计是先复述课文,总结文中的生活哲理,然后说说自 己遇到困难后处理的方法,有什么经验教训。由于复述的角 度单一,我又没有做有效的指导,学生对复述课文这个教学 环节不感兴趣。所以第二、三次上
14、这篇课文时我放弃了复述 这个环节,直接让学生读课文,总结文中的生活哲理,然后 把课文 113 小节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并问他们如果我就 是文中的主人公,您会怎么办?最后说说自己遇到困难后处 理的方法,有什么经验教训。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趣盎然但是 复述这种能力学生就没有得到锻炼。最近一次备课时,我仔 细研读了教材,课后练习里有明确的复述要求。相关研究也 指出,复述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内容 叙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复述,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 的想象力和概括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 研究复述的教学, 让学生学会复述
15、的方法, 提高复述的能力。这种因为学生不感兴趣就有意避开的教学方法是不恰当的。 那么,怎样让学生对复述有兴趣呢?我想出了上面的这种多 角度复述的方法,并且在复述过程中穿插对课文重点研讨。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完成了教学重难点。在进行以复述为中心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值 得改进的地方:一、加强复述方法指导在第一组复述课文用的是详细复述,看似要求最低,难 度最小,但实质上这个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为下面的学习奠 定了基础。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得并不出 色,记叙的六要素,学生一般都能在复述中涵盖,但是还不 够流畅,由于是第一个汇报发言,多少还有点儿紧张。在复 述指导是可以预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发展的线索:冒险 遇险脱险;找出时间转换的词语,分析每一部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编写简单的复述提纲。这样第一组的复述就会更 流畅一些,为下面变换人称复述打好基础。二、灵活运用多种复述方式第二组从杰利的视角复述,第三、四组从父亲的视角复 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
- 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设计
-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微课
- 新生儿黄疸护理病例讨论
- 2025商场摊位经营承包合同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
- 护理管理学的计划职能
- 电子支付与安全
- 2025详述合同管理的要领
- 2025前期物业服务招标代理合同
- 《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期末复习笔记
- 高尔夫球场浇灌施工方案
- 出纳员工考核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试题2
- 项目启动会模板
- 2025-2030年可穿戴式睡眠监测仪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圆明园的介绍》课件
- (2025)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原理-结构-应用
- 车厢定做合同范文大全
-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