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1页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2页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3页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4页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 *关键词:吏部,侍郎,译文,赏析,原文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 *简介: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 吏部侍郎李林甫原文及译文赏析 *内容: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

2、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

3、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惠妃德之 感激b每奏对,常称旨 符合c各有常度 制度d百官迁除 贬官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 )(3分

4、)深结宦官及妃嫔家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b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c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聩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于搞歪门邪道的

5、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7翻译下例句子(10分)(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5分)(2)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5分)参考答案4.d(任命官职)5. a(写李林甫在官员队伍管理工作中安于常规,埋没人才,不是“为人阴险,玩弄权术”。从侧面表现李林甫玩弄权术的程度,不是“直接写”。其他项,均符合题干要求)6. b(根据文意,“蔽塞人主视听”,使皇上耳目不聪,以便把持朝政,才是李林甫这样做的真正目的。)7翻译下例句子(1)当时张九龄正凭借文学才能被皇上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仍然违心地奉承他。(被动1分,虽,虽然,1分,曲意,违心,1分,大意2分)(

6、2)凡受到(被)玄宗(皇上)优待的人,李林甫开始时总是(就)亲近结交他,等他的地位权势稍微接近自己时,就千方百计地(用计)除掉他。(厚,优待、厚待,1分,逼,接近、靠近,1分,去,除掉,1分,大意2分)附:文言文译文:吏部侍郎李林甫奸滑狡诈,与宦官以及后宫中的嫔妃交往甚密,让他们暗中伺察玄宗的行动,掌握了他的一举一动,因此每次上朝奏事,常符合玄宗的意图,深受玄宗的喜爱。当时武惠妃在后宫的嫔妃中最受玄宗的宠爱,生了寿王李清,各位皇子不能和他相比,太子也渐渐被皇上疏远了。李林甫于是托宦官告诉武惠妃说,自己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听后十分感激他,就暗中为助,因此李林甫被升为黄门侍郎。先前,玄宗想要任

7、命李林甫为宰相,向中书令张九龄征求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恐怕以后要成为国家的祸患。”玄宗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受到玄宗的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仍然违心奉承他。这时玄宗做皇帝已有多年,生活逐渐奢侈腐化,懒于处理政事。而张九龄遇到事情,不论大小(觉得有不对之处)都要与玄宗争论。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玄宗的意图,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于是玄宗罢张九龄政事。任命李林甫兼任中书令。玄宗即皇帝位以来,所任用的宰相中,姚崇善于沟通各方面的关系,宋璟执法严厉,张嘉贞重视吏治,张说善于写*,李元绂与杜暹能够节俭治国,韩休与张九龄个性直率,这些人都有

8、所长。张九龄因罪被罢相之后,朝廷中的百官从此都明哲保身,没有人再敢于直言。李林甫想要堵塞住玄宗的视听,就把谏官们召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顺从皇帝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立在正殿下面用于仪仗队列的马匹吗?虽然吃的是三品等级的粮料,但如果要嘶鸣叫唤,就要被剔除出去,到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补阙杜琎曾经向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邽县令。从此玄宗的谏争之路断绝了。李林甫严格地遵守各种规则,对于百官的升迁与任命,李林甫都按照固定的制度办事,虽然有的人有特殊的才能,也不免老死于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那些善于阿谀奉承搞歪门邪道的钻营者,却能够从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