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_第1页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_第2页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_第3页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_第4页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答案,阅读,送徐无党南归序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 *简介: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 送徐无党南归序的阅读答案 *内容: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

2、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

3、、二存焉。予窃悲其人,*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选自居士集)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一:都b固亦生且死于其间且:将要c不见于言可也言:著作d稍稍见称于人稍稍:

4、渐渐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其所以为圣贤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不知东方之既白c而散亡磨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亦因以自警焉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6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d文末“然

5、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17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3分)译文:(2)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3分)译文:参考答案:14.b(且:连词,并且,和)15.b(a.的原因用来的;b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表转折,但是表顺承,然后;d介词,用介词,由,通过16.c17.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

6、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18.(1)颜回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其”1分,“待”1分,“言”1分)(2)我想挫减他的锐气,勉励他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他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他。(“摧”1分,“于”1分,“告以是言”倒装句1分。)译文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

7、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8、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v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已经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