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禁忌_第1页
老北京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禁忌_第2页
老北京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禁忌_第3页
老北京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禁忌_第4页
老北京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禁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北京中元节有哪些习俗禁忌每个地方中元节的习俗和中元节的禁忌都是不一样的, 想知道老北京 有怎样习俗和禁忌吗?下面由百分网为你整理的老北京中元节习俗及 禁忌,希望大家喜欢!老北京中元节习俗及禁忌老北京中元节习俗及禁忌:祭祖老北京这天各家均祭祀已故之宗亲五代,以示慎忠追远。清北 京岁华记载:中元节前上冢如清明。清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中元 祭扫,尤胜清明。绿树荫枝,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般皇宫内还要在太庙举行祭祖大典,民间百姓中元祭祖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亲到坟地烧钱化纸,有的则在家以装有金银纸元宝 的包裹当主位,用三碗水饺或其他果品为祭,上香行礼后将包裹在门 外焚化。据明帝京景物略云:上坟

2、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 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说明自元、明以 来,中元上坟,带有秋季郊游的性质。初秋之时,扫墓连带全家秋游, 无疑是孩童们的一次出旅,孩子们早把鬼节抛之脑后。老北京中元节习俗及禁忌: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 灯节后,老北京的又一个传统灯节。放河灯的历史悠久,明人刘若愚的明宫史载 :七月十五日中元,甜食房做供品,西苑做法事,放河灯。西苑即说的前三海。放河 灯亦做放荷灯,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超度亡人的一种习俗。老北京的荷花灯都是用天然的荷叶插上点好的蜡烛做成荷花灯。那时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将其中心掏

3、空,当中插上点好的蜡烛,将这些灯往河里一送,顺水漂流自然而下,排成一队水灯,随波荡漾,烛光映星,相映成趣。当时北京的什刹海、北海、积水潭、泡子河、东直门外的二闸、御河、护城河等地,到处是一片如昼烛光,月下百姓云集,热闹非凡。电视剧四世同堂里祁老爷子在河边放河灯超度亡人的镜头,真实再现了老北京中元节的风俗。莲花灯则是用丝绸、丝纱、彩纸或玻璃制作的酷似莲花的一种花灯。悬挂花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每到七月十五的夜晚在圆明园,乾隆皇帝及后妃都要到西洋景的迷宫处, 看众宫女提着绸制的莲花灯来走迷宫。民国时期,七月十五这天点莲花灯也是必需的习俗。四合院、大杂院里的孩子,都人手一只莲花灯。市面上的各

4、类集市东安市场、隆福寺、崇文门花市、天桥、什刹海荷花市场等,从七夕节后即有专门的铺面开始售卖莲花灯,其灯皆是用彩纸莲花瓣组成的各式花篮或鹤、鹭等飞禽动物,任人选购。普通街市上及串胡同的小贩卖的就是及其便宜的荷叶灯了。 这些灯外形与河灯相仿,只是多根抵棍和线绳罢了。 一些穷孩子还有用大棵香蒿子缚上香头,或用莲蓬插上香头代替莲花灯的。更为别致的是,茄子插香头而燃之,谓茄子灯;西瓜瓢内插蜡燃之,谓西瓜灯。老北京中元节习俗及禁忌:送羊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 :羊,祥也。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向代表吉祥之意。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

5、父、舅舅给小 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沉香劈 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 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 据说这是取二郎 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 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中元节有烧包袱习俗传统中元节是农历 7月15日,传说在这天的晚上,每个家庭的祖先们都会回家看望活着的亲人, 所以每家每户 都会为逝者焚烧包袱、灵屋、元宝等,所以民间也把中元节称作鬼节。与春节、清明祭祖不同,中元节烧纸钱不去坟头,而是将纸钱包 成如信封一样的包袱,并在包皮上写好收款人与寄款人的名字

6、及关 系,再请道士盖上符印,然后在家门口集中烧化。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 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 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烧包袱是一种敬祖的习俗,是活着的人趁鬼门大开的日子给先亡 宗亲送冥资,以备阴间过活。送的方式,就像阳间给亲朋好友寄信 样,先将冥资(即钱纸)折叠好,再用白纸包上(白纸包起着信封作用)。接着便是写信封(各地写法亦有不同)。不同的辈分,称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远。尊称都是男右女左。

7、自称亦自然随着 改变,相对应的分别是:子、孙、曾孙、高孙。袱皮背面的交合处应 写上一个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随意拆看。中元节的来历简介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 主要基于同一宇 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 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 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 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 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

8、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 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 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 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 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 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 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 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