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1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2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3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4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物态变化1.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2.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3.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4.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5.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6.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7.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温度、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中考命题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等。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 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象和对各种物态变化

2、现象的科学探究仍是今后中考命 题的热点。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却保持不变。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特别 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1. 学生对本章内容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并不陌生,且教学要求,冷的物教师可鼓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某些简单的 问题,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为 本章重点。2. 在学生的意识里,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摸起来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体温度一定低等

3、凭自己主观想象或自己经验、 感受获得的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 励学生多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知识。,教师可3. 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但区分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 多举例,讲明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依据。4. 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 ,或没有耐心,教师可适当引导。如注意物态 变化前后温度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1. 本章内容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联系非常紧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所 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来思考有关现象的物理原理,分析现象,解释过程,注重每一个过程 中物质是吸热还是放热,把

4、物理知识学活,力求融会贯通。2.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知识与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节水观念结合起来 到学以致用。3. 在前面的章节里,用波形图来研究了声音的特性、噪声与乐音的物理区别等。这章又用温度一时间曲线来研究熔化和凝固过程,物理图线能够直观地反映物质运动变化的过 程。用图线描述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章在教学中应重视这种研究方法,为以后数学图象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分析打下基础。4. 本章内容较多,教师可在章末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如自然界中的雨、雾、露、霜、 雪等自然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让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 做书中的实验时,教师可因势引导

5、学生不盲从书本,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对实验装 置和方法进行改进。6. 由于本章内容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可让学生了解一些最新科技 ,如红外线温度计 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1节温度知识与技能1. 了解温度的概念。2.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1. 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2.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

6、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 )3只,开水,冷水,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数字很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请学生观察本章首图雾淞,提 问学生希望了解哪些有关雾 淞的知识,由此导入新课。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 导学生对大自然千姿百态变 化的探究欲望。新课教学一、温度的概念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 温物体和低温物体,归纳出高 温物体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冋。二、温度的单位 让一位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 个温度值写在黑板上,其他冋 学对其结果进行评估,使学生举例:归纳:不同温度物体的冷热程 度不同。举手回答,上台板演,

7、其他同 学评估。学生观察、讨论。培养归纳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而不是从“概念走向物理”的 教学理念。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的了解 ,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的常 见温度值。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 规定。让学生观察小资料“自然界的 一些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 论将空白填上。布置课外探究题。三、温度的测量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让学生做插图47页最上面两图实验,弓I入温度计。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 温度计?给出实验器材: 一个 装有红色水的水瓶,上面插有 一支玻璃管。引导学生将小瓶由冷水烧杯 放入热水烧杯,观察。说明小 瓶是怎样比较出温度高低的。 进一步提出新的设计要求: 样

8、用小瓶测出温度值?在学 生回答的基础上介绍量程和 分度值。进一步提出新的设计要求:样将小瓶改装,使它测量温度更方便,更实用?让学生比较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实温度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四、温度计的使用让学生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哪些事项。五、温度计拓展部分用多媒体展示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布置作业学生实验,并得出结果:凭感 觉判断温度不可靠。学生思考。学生实验、讨论。得出结果:小瓶能比较出温度高低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评估。讨论结果:刻上刻度就可以。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其他学 生评估,补充直至接近真实温 度计。学生比较。学生

9、实验、讨论,举手发言, 演示,其他同学评估、补充。学生观察。让学生能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激起学生的设计热情。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让学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同时发现自己设计上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归纳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1节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原理单位:摄氏度(C) 测量工具一一温度计温度计结构使用第2节熔化和凝固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3.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10、。4. 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 ,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培养学生 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教师:光碟、软盘。学生: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 (如教材图3.2- 1所示)每组两套,其中一套中试管已装 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只试管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 (温度计

11、的玻璃泡已没入其中),火柴、 钟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多媒体展示迷雾笼罩的山峰、连绵不断的春雨、大雪纷飞的北国。新课导入由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列举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并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烧开水、钢铁厂钢水出炉等场景。进行新课一、物态变化通过以上的多媒体展示及学生的自然常识知识,让学生回答物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肯定学生发言,并说明本节课 将学习固态与液态之间的转化。二、熔化和凝固三、引导学生探究熔化规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进行简要记录。对学生设计实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简要说明。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多媒体展示:怎样用平滑的曲线表示一 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例

12、 要求学生把观察记录的数据 也描绘成图象。欣赏自然景观,感受自然 界中水的状态变化。列举物态变化的实例。学生针对以上的实例说 明它们是在哪些状态之间发 生变化。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 实验。设计创设情境。增强对物态变 化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探 究的愿望。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和主题。提高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 力。培养设计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 和团队精神。观察状态者操作搅拌器更容易把对硬度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对应起来。培养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通 过数据和图象分析、比较和归 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进行新课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巡

13、视并指导学生实验。请一个组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引导学生分析图象的物理含 义。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出熔 点、晶体与非晶体等概念。板书学生归纳的结论。指导学生读教材“小资料”中的数据表并通过多媒体提问:50 C以下酒精温度计还能使用吗?(2)白炽灯发光时温度在 2500 C以上,选什么材料做灯丝?四、指导学生根据熔化图象反推凝固图象指明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并板书。作为课后作业在课外探究活动中验证这些结论。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 熔化图象导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学生归纳的结论。提问:列举生活实例说明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师生共同小结分组实验:三人一小组,报时并记录

14、一人,观察报温度一人,观察状态变化并负责搅拌一人。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记录转抄到自己的表格中,独立地描点,作熔化图线,并分析熔化特点。小组成员交流,评估,小组之间交流、评估。分析、归纳。查表并针对思考题分析、判断、讨论、表达。根据实验联系生活经验分析、推理、表达。讨论、表达。思考、讨论、表达。布置作业诙书igi十第2节熔化和凝固固态KN*液态海波熔化与凝固图象:培养评估能力、交流与合 作能力。培养坚持自己正确的 观点以及及时放弃自己错误 观点的品质。学习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培养查询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培 养逆向思维能力。课外探究、提咼兴趣。培养分析、归纳能力。认识“

15、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会总结与反思。反馈、自评。复习巩固,拓展学习空间。石蜡熔化与凝固图象:结论: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2. 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第3节汽化和液化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1.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16、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软字设计*:一、实验与发现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 (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 )挤瘪,袋口扎紧 ,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 ,而在冷水中变瘪了 ,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点 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变瘪” 的 ,大大地激(在这个演示实验中 , 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 , 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 现象 ,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 发了学生的兴趣 , 同时体现从现

17、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鸡蛋也煮,能解释这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如饭是生的 不熟 ,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 ,队员百思不得其解 ,请同学们帮帮忙 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 , 提出问题。(学生 )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1) 与气压有关。师:肯定 , 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最好通过(2) 水沸腾后不烫手 , 说明温度低 ,若继续给水加热 ,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 ,继续加热 ,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 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2设计实验。小组讨论

18、, 提出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 , 适时点拨。3进行实验。小组探究 ,一人计时 ,一人记录 ,一人观察现象 ,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在白纸上。4分析与论证。(1) 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 1:水沸腾时 ,气泡由小变大 , 到水面破裂。 生 2:水沸腾后 ,继续加热 , 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 3:我停止加热 , 水也停止沸腾了。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 3 :沸腾要吸热。(2) 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象 ,得出沸点的定义。(3) 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

19、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 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6 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 , 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 ,而正是这个 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 ,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 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 验的能力。 通过评价、交流活动 ,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

20、与自己的短处 ,认识到自己的 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三、生活与发现提供以下现象 ,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a. 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b. 湿的衣服干了;c. 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d. 冬天 , 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e. 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学生分类 , 教师肯定 , 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 b、e 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 , 它属于 汽化现象 ,而 a、c、d 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1.蒸发。,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1) 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干” , 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21、小组讨论 , 小组代表回答 , 教师点拨思路 , 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2)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 , 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3) 学生分小组完成“想想做做”。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 ,观察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总结出: 蒸发吸热、 制冷。(4) 请学生解释图 3.35。(5) 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2液化。(1) 请学生讨论 a、c、d 现象是属于液化外 ,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2) 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学生观察

22、现象 ,小组讨论 , 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1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23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指导学生阅读“ STS :电冰箱与臭氧层”: 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1、2、 3。(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 通过“拓展与延伸” ,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 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 能力 ,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 , 从生活到物理。 学生自己得出规律 ,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 ,既体验成功 ,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4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与技能1. 知

23、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 识。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八年级物理录像。教师:碘的升华演示实验器材一套;用久的灯泡;电教平台 学生:学生练习题。教师活动复习题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发生这些物态变化的条件是什么?想一想,然后填写下列空白。熔化(吸)()固体7液体7气体学生活动思考。 动手练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 惯,且可以“温故知新”。() ( 新课导入你们认为除了以上四个物态变化,还有没有其他物态变化?下面大家来看个实验。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大家看到什么现象?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产生?讨论:还有其他物态变化吗?观察思考,分析。回答。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培 养学生的联系和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新课教学一、升华由观察可见:物体不需要经过 熔化过程,直接可由固态变成 气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升华”。刚才的实验用的是 碘,所以我们叫这实验为“碘 的升华实验”。由实验过程可 以看出:升华过程要什么条 件?即是要放热还是要吸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