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高考研究三[文字可编辑]_第1页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高考研究三[文字可编辑]_第2页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高考研究三[文字可编辑]_第3页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高考研究三[文字可编辑]_第4页
2020版二轮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高考研究三[文字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研究,主观题第,42,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三,0,1,考什么,3,年考情分析,年份,材料形式,问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能力层次,2018,年,全国卷,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同看法,年份,材料形式,问题,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能力层次,文献:陈真,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独立对历史,2018,年,等编中国,全国卷,近代工业史,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问题和历史,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观点提出不,识予以说明,资料片段,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

2、同看法,统计表,2018,年,全国卷,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独立对历史,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问题和历史,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观点提出不,以说明,同看法,及相应等级,年份,材料形式,问题,能力层次,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数据统计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2017,年,14,17,世纪,的中外历史信息,自,全国卷,中外历史事,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件简表,知识予以阐述,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2017,年,数据统计表,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全国卷,钟表的演变,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年份,

3、材料形式,文献:吕思,勉中国通,问题,能力层次,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2017,年,全国卷,史片段,提出不同看法,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2016,年,全国卷,文献:卢梭,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独立对历史问,社会契约,论片段,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进行简要阐述,年份,材料形式,文字地图,玄,问题,能力层次,2016,年,全国卷,奘西行与鉴真东,解读材料,提炼出一,独立对历史,个观点,并结合中国,问题和历史,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观点提出不,实,加以论述,同看法,渡

4、线路示意图及,玄奘、鉴真事迹,与成就简介,文字地图,清,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独立对历史,关自开商埠的信息,问题和历史,并加以简要分析,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016,年,末自开商埠分布,全国卷,示意图及相关文,字介绍,02,怎么考,开放思维自主化,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的历史论证能力,要求观点明确,思,维缜密、逻辑严密,考试大纲中提出了论证能力的三个层,次:运用判断、比较、归纳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从近三年的开放性试题能力考查来看,全部集中在“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一点上,这一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任务,产生

5、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实施。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考命题人在,2017,2018,两年的开放性试题中加大了渗透国家意志的力度,如,2017,年全国卷第,42,题明确要求学生中外关联,这是期冀学生具备,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2017,年全国卷第,42,题则借助于“旷古,未有的变局”设题,这有助于学生摆脱屈辱心态,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走向理性的爱国。再如,2018,年全国卷第,42,题,以文入史,要求考生从学科素养的要求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看似平实的历史叙述背后,折射出的是独特的学,科素养立意,2018

6、,年全国卷第,42,题则讲述了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投产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艰难曲折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从而激励考,生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0,3,怎么解,定,选,答,3,步法,第一步:定论点,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合适的论证角度,发现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的发现,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发现问题是突,破开放性试题的前提,具体发现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懂、读透材料,明白问题主旨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无论题目是文字材料,或是图片材料,或是表格材料,或,是历史

7、地图,或是文字、图表等混合材料,都要一字不漏地读,完,包括材料的出处、时间、注释,做到基本理解。根据材料,出处、作者、关键字词等确定题目涉及问题的时间、空间、范,围。概括材料内容,区分材料中客观事实与主观见解,明白问,题主旨,审出材料的核心内容或问题主旨,指出其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及某些偏见,为下一步做好铺垫,2,获取有效信息是发现问题的关键,1,有效信息及“有效”的体现,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含在材料中的、对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有效”体现,在对回答具体问题、联系所学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把握,问题主旨以及说明、论证上有效,2,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从所提供的文字、图

8、表等,材料中获取,以,2018,年全国卷第,42,题为例,2018,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圣人,仁人,智人,中下,下,下,下下,上,中,愚人,尧、舜,孟子,周文王,屈原,孔子,荀子,子贡,老子,齐桓公,秦始皇,宋,夏,范蠡,商鞅,吕不韦,李斯,襄,商纣,桀,廉颇,韩非,荆轲,陈胜,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通过研读材料,从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材料内容,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

9、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信息获取,时空限定为“东汉时期”;内,容限定为“人物等级划分,划分标准体现了“仁”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尊孔崇儒的思想,人的等级分圣人、仁人、智人,愚人等,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排在前列,材料内容,信息获取,子贡、范蠡等古代商人排第三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老子、商鞅、韩非等道家和法家,汉代新儒学对其他百家思想,人物排中上,的吸收,尧、舜、周文王等排首位,夏桀,体现了汉书褒善惩恶的,商纣分处末两位,秦始皇被列在了中下位置,道德观,秦始皇的地位较为低下,陈胜被列在中下位置,农民起义领袖地位较为低下,获取了有效信息,也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通过提取的,有效信息并对其

10、适当加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证角度,即最终实现问题的发现,角度一,角度二,角度三,划分标准是儒家思想,体现了作者尊孔崇儒的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角度四,角度五,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百家思想,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角度六,角度七,角度八,把秦始皇划分为“低下”是不科学的,把秦始皇划分为“低下”是科学的,存在贬低农民起义领袖的倾向,近几年第,42,题的考查,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相对来说,开放度越大,越给考生留足了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试题难度,变得越小。考生在答题时,依据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身的答题角度尤为重要,只有选择自身能驾轻就熟的答题,角度,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11、第二步:选论据,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选取所需论据,知识是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尤其是历史,学科,任何知识和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考,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效,新课改以来,历史开放型试题由传统的“紧扣教材”转,变为“若即若离”,即仅以教材为依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试题的命制不拘泥于教材,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因此在答题时必须准确调动,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的情境信息,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所,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中,并与教材内容相对照、反思、调试

12、,进而根据需要选择出合适的内容去解决具体问题,拟定的角,度,如上述示例中的,8,个角度,分别联系知识如下,角,度,西汉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及“三,纲五常”新的道德标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一,角,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尤其是孔子推崇古代,度,尧、舜的圣贤之治,维护周礼下的人伦秩序,希望恢复西,二,周时期的礼法制度,角,子贡曾求学于孔子,知“礼”“仁”;范蠡辅佐勾践称霸,度,后从商,曾散尽家财再致富,体现了儒家不能“见利忘,三,义”“为富不仁”的思想,角,度,汉代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

13、想而成,王道”是儒家思想的体现,“霸道”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帝道”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是,西汉时期典型的治国理念,尧、舜施行仁政,被列位圣人;秦始皇虽建立了名垂千古,四,角,度,五,角,度,的伟业,但由于其后期的暴政而仅仅排在了中下的位置,夏桀、商纣由于其暴虐无道,导致国家的灭亡,分别被排,在了最后两位,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推动政治制度的进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有利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六,角,度,给人民带来灾难。采用法家思想,轻罪重罚;文化上实行,七,愚民政策,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秦末农民

14、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赋役繁重,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角,统治。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以后项羽、刘邦,度,八,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第三步:规范答,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三段式”作答,审清题目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定,针对不同的方法提示,语,采用三段式规范进行论证。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由论题、论据和论

15、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即三段式论证,第一段,提出正确、鲜明的观点或论点,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用简要、通顺的,第二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论证,尽,量用学科术语回答,第三段,进行小结,升华认知,据三段论,上述例题可结合前两步分析拟定答案如下,示例一,看法,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说明,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东汉史学家班固受到儒家道德标准的影响,因此把尧,舜、周文王、孔子看作圣人,把孟子、荀

16、子看作仁人。之所,以把在春秋争霸中破坏礼乐制度的宋襄公和暴虐无道的夏,桀、商纣看作下等人,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儒家仁、德、礼的,道德标准,结论,由此可知,不同时代评价人物的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示例二,看法,汉书,古今人表体现尊孔崇儒的思想,说明,班固把历史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体现儒家,仁”“礼”的思想,维护等级秩序,颂扬“仁政”的历史观,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尧、舜、周文王是施行仁政的圣,王,等级最高,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以及法家的商鞅和韩非,尽管才能非凡、贡献卓著,但仅列为“中上”人;施行暴政的,夏桀、商纣列为,下下”人,愚人,结论,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确

17、立了统治地位,表中人物的排序,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示例三,看法,汉书,古今人表对商业者的评价,体现儒家的,义利观,说明,子贡、范蠡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人,两人获较高等,级的评价,被评为“上下,智人,子贡曾求学于孔子,知,礼”“仁”;范蠡辅佐勾践称霸,后从商,曾散尽家财再,致富,结论,这种评价欲昭示后世商人,切勿见利忘义,为富,不仁,并以此体现儒家的义利观,重义轻利,示例四,看法,汉代儒学并非是对先秦儒学的单纯继承,而是糅,合了其他百家思想,说明,在表中,虽然儒家代表人物都排名在前列,但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均排在“中上”的位置,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糅合,儒家推崇“人治”,

18、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当国家统一后,走向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的“王道”。法家倡导严刑峻法,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即所谓的“霸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道家的“无为,政治为“帝道”所在,结论,汉朝“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其他学派思想的糅合,示例五,看法,汉书,古今人表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说明,在表中,班固以道德、事功来评判历史人物,宣扬“仁”“礼”的孔子,施行“仁政”的尧、舜被列,为圣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但由于晚节不保,仅列“中中”;秦始皇统一六国

19、,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施行暴政,仅列“中下,暴虐的夏桀、商纣列为“下中”和“下下,属于,愚人,结论,从这些历史人物的排列,可以看出班固褒善,惩恶的道德观为核心的治史思想,示例六,看法,班固把秦始皇列为“中下”不科学,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动政治制度的进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有利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结论,把秦始皇评为“中下”,无法体现秦始皇雄才,大略,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示例七,看法,班固把秦始皇评为“中下”,等级较低,这是有,道理的,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