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马列文论》复习题_第1页
(最新整理)《马列文论》复习题_第2页
(最新整理)《马列文论》复习题_第3页
(最新整理)《马列文论》复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整)马列文论复习题(完整)马列文论复习题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马列文论复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马列文论复习题的全部内容。马列文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 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2.恩格斯在致

2、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 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 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3。爱莎是 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 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 这部小说.5. 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在此之前,卢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 ”这一概念。6。1844 年八九月,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 着手合著 一书。7.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 一书。8.把 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

3、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9.“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 .10、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 在金枝中提出了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二、名词解释1、法兰克福学派2、形式的相对独立性3、典型4、悲剧5、典型化3、 简答题1、恩格斯如何评价歌德?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文艺的真实性。4、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马克思的异化概念。5、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自然的人化”。四、论述题1、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对异化劳动进行分析的?这一分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

4、有什么影响?2、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谈谈你对艺术发展“不平衡”理论的理解。马列文论参考一、填空题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2.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挪威的小资产阶级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巴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3。爱莎是敏考茨基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玛 哈克奈斯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城市姑娘这部小说.5.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在此之前,卢

5、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物化”这一概念。6。1844 年八九月,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 着手合著神圣家族一书.7。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_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8。把唯物主义_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9.“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卡尔格律恩10、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出了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二、名词解释1、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批判的社会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6、思潮中最早出现的流派,也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得名于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其主要是从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综合研究,开创了一种新型理论,即“社会批判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瓦尔特本雅明、麦克斯霍克海默、泰奥多尔阿多尔诺、艾瑞克弗洛姆、尤根哈贝马斯等.(写两个代表人物就可以,用以下方式写也对: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弗洛姆、哈贝马斯)2、形式的相对独立性2、形式在与内容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但其不是完全被动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具有对内容的反作用。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仅同一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多种内容,而且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相同的内

7、容。二是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于作品内容的艺术形式,既有利于表现作品的内容,也有利于增强其艺术感染力;而那些不适合于内容的低劣的形式,则会妨碍作品内容的表达,削弱它的艺术感染力.3、典型3、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意识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一般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4、悲剧4、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和恐惧的的情绪并且使这种情绪得以净化。恩格斯认为,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

8、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行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认为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典型化5、典型化:典型(tupos)基本上是文论的一个概念。我们一般把艺术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作“典型化”。典型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般和特殊的统一。三简答题1、恩格斯如何评价歌德?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3、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文艺的真实性.4、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马克思的异化概念.5、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自然的人化”。答案:1、答:恩格斯对于歌德的批评是从历史观点和美学相统一的方法来进行的,属于一种辩证理性的批评,

9、以冷静客观的分析,而不是情绪化的态度,揭示一个矛盾的歌德、多思想向度的歌德。、结合歌德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来评价、分析。这种批评,不是“过度的诠释”,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而是实事求是的“对话”活动。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意识,对歌德进行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的评价。提出“德国庸人”的话语。这种批评,体现了全方位的批评原则:意识形态的审美批评,富有历史感和审美意识的批评,有宏观的批评眼光.从这里可以看到,以往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种种非难和歪曲,例如非审美说、政治批评说、党派批评说、庸俗社会学说、道德批评说等等,都是毫无意义的.2、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的里,分别就悲剧

10、问题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他们在信中提出并论证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历史悲剧如何忠实历史真实的问题。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取材16 世纪20 年代德国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他歪曲了这段历史生活的真实,竭力颂扬贵族运动和贵族代表人物,而把农民运动放到及其代表人物都放到次要位置上。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这种错误的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谈到悲剧问题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悲剧的社会根源,批评了拉萨尔的唯心主义的悲剧观念,反对从人物的精神因素和心理性格上寻求悲剧的原因,而认为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阶级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有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矛盾冲突。3、答: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强调

11、文艺的真实性,认为文艺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也是指文艺必须对客观的社会生活作出“真实描写“真实地再现”“如实地叙述等等。艺术的真实性反映的是创作关系中的客观方面,体现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活一致性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崇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表明对于文艺真实性的肯定,这也反映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的态度。4、 答:异化一词,原义是“转让、疏远、脱离”等意思.作为哲学上的概念有过多种意思.黑格尔用异化说明主体和客体的分裂、对立;费尔巴哈用它说明和批判宗教,认为宗教是由人所创造,反而统治了人,马克思用异化解释资本主义条件的雇佣劳动,提出

12、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这一概念内涵表现为四个方面:1、劳动产品与劳动相异化。2、劳动本身和劳动相异化。3、劳动者和人的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关系相异化。5、答: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提及“人化的自然界”和“自然的人化”。一般地说,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生的双重结果:一方面,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逐渐地打上人的烙印,成为人的一部分,自然界属于人的实践改造的对象,并且体现了人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发展了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在自然的人化过程

13、中,出现了审美意识和美的创造。四、论述题1、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对异化劳动进行分析的?这一分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有什么影响?2、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谈谈你对艺术发展“不平衡”理论的理解。四、论述题答:(1)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2)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3)人同人类本质的异化。4)人同人的异化。总之,马克思认为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又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2)异化劳动指原本体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异化.2答: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艺术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关系,它是物质生

14、产的发展与诸多的意识形式的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的一种.这一不平衡关系表明,对进步这个概念一定要从历史的具体的意义上去理解;同样看待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艺术发展及其之间的关系也要从历史的具体的意义上去考虑.物质生产和艺术之间不平衡地发展是一种关系性发展,它表现为偶然。不平衡关系状态,是那些从实质的必然性上表现出的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的偶然因素所形成。它导源于自然规定性。同研究任何事物一样,研究艺术也必须从自然决定一切开始。艺术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是对不平衡系的具体说明。不平衡关系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如此。其二,是在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如莎士比亚同现代的关系。也可举别的例子。艺术发展虽然和社会或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不成比例、不平衡,但并不影响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这一看法。马克思是通过对古希腊艺术的永久的魅力的分析来告诉我们这一点的古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非但同那个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而且还正是那个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