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房宫赋习题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贿赂(lu) 骊山(l) 妃嫔媵嫱(pn) B.剽掠(pio) 逦迤(y) 鼎铛玉石(dn) 直栏横槛(kn)呕哑(u) 囷囷(qn)C.架梁之椽(chun) D.雨霁(j)杳然(yo) 解析:A项,“赂”应读“l”,“骊”应读“l”;B项,“铛”应读“chn”;C项,“槛”应 读“jin”。 答案: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贵重的东西。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跟、和。 固: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巩固。 D.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解析:A项,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极为细微;B项,“与”,结交,亲附;C项,“固”,顽固。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洎牧以谗诛 C.赵尝五战于秦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D两项为判断句;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存亡之理,胜负之数D.解析:A项,“一旦”,古义为“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今义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B项,“可
3、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能够。C项,“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计划或组织。 答案:D 二、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
4、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秦爱纷奢 喜爱。爱: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C. 顺着次序传下。传递,递: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赏。鉴: 以为鉴。:名词的意动用法,解析:D项鉴:D 答案) 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下列句子中, 亦使后,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人而复哀后人也 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 B.句的两个“之”
5、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 两个“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顺接。一个是助词两个“之”,一个是代词解析:,:B 答案) (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当时的唐人(如杜牧);是指秦人。 B.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唐以后的人。 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解析:指秦以后的人,指唐以后的人。 答案:B 9.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
6、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解析:C项,没有同情。 答案:C 三、延伸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感二鸟赋 (唐)韩愈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瞿鸟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
7、西行者皆避路,莫 敢正目焉。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职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唯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出国门而东骛,触白日之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退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唯进退之殊异,
8、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汨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策名于荐书;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唯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节) ) ( 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A.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 阴:水的北面。 B.不职干戈耒耒吕 职:主管。 C.且明夫遭时者 遭时:遇到好时机。 D.出国门而东骛 骛:奔驰。 解析:A项,阴:水的南面。 答案:A 1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在文中能直接起到讽刺统治者作用的一组是( )
9、 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 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 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 A. B. C. D. 解析:陈述的是行人的神态,描述的是作者离开长安时的沉重心情。 答案: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三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经历、原委以及此时此际的心境,作者是带着怀才不遇的 心情离开长安的。 B.在文中,作者揭露了一种社会现实:封建统治者搜罗名花异鸟供自己享乐,谗佞的官僚到处掠 夺此种珍奇异物进献给朝廷,以求得国君的宠幸。 C.作者离开长安是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选择,他在京城里连吃饭都成问
10、题,借此表明了他的坎坷遭遇和愤激之情。 D.“庶无羡于斯类”这句话表明作者并不是真的要和鸟相比,不像鸟那样“蒙恩入幸”,被人当作玩物。 解析:C项,文中是“吾将既行而后思”,表明作者是踏上归路之后才思考的为什么离开长安这 个问题。 答案:C 1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行有笼白乌、白瞿鸟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 (2)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 解析:参考译文: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日,我向东回归故里。癸酉日,我出了潼关,在黄河南岸休息。当时才离开长安不久,深有不逢时的感叹。看见路上的行人之中有用笼子装着白乌鸦、
11、白瞿鸟鹆(八哥)向西去长安的人,在路上喊着说:“某地方的某某长官,派遣使者进献它们给皇帝赏玩。”当时路上的行人都躲开道路,没有敢正眼瞧一下的。于是我暗自悲伤起来。我有幸生在没有战事的年代,继承了先人的遗业,不以战斗、农事、攻守、种田等作为职守;努力读书写文章,从七所以说是问,从来不敢有所违背,自己认为行为都是符合伦理道德的,一共二十二年了,岁起到现在心无愧的;我闲居的时候,思虑前古或当今的事情,其中的一些大的事端也差不多都能铭记不忘,了然于胸。可是礼部在选拔人才时,我和百十人一同进退,竟落得个榜上无名,只能在低级小官吏的簿册上列上个名字,才能在朝廷中能够仰望天子的光明。如今这两只鸟,只是凭借着
12、羽毛的奇异,并没有品德谋略承担利国利民的政治顾问、辅助教育感化人民的责任,却被朝臣推荐、引进和起用,荣耀到这种地步。所以写了这篇赋来痛惜自己,目的就是说明遇到好时机,即使有小的优点也能通达;如果生不逢时,即使有许多好处也不会被世事所容。辞赋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为什么要离开长安回到故乡去!我只能踏上归路之后才思考这个问题;这里确实不能让自己 生存,于是哪里有饭吃就往哪里去了。出了国都的大门向东驰行,炎炎的烈日晒得身上发烫;时不时 地回过头去顾盼那离去的长安城(心里悲伤)而流下了眼泪,又怀念那西逝的道路可能永久难回。经过潼关坐在那里暂且休息,看见了黄河水水势凶猛;感叹无知的鸟却能够蒙恩受宠。人被疏
13、离鸟却被亲近,所遇的厚薄极其不同,增加了我心中的不平之气。那两只鸟的内心有什么好呢,只不过靠着外部的装饰来达到目的罢了。我的生命之路坎坷不平,竟然不如两只鸟儿;四处求食,从来不曾有安定的生活;天天能吃饱的好日子都能数得过来,何况在荐书上显耀着名字;当时人们所喜欢的东西就是有才能的,哪里有说我是不愚蠢的! 上天既然生下了我韩愈,当然也就希望我在人间做出一番事业来;为什么不同古代贤人比一比本领,却独独怅恨自己不曾取得官位!想得到官位却是不可能的,那是鬼神在戏弄他们;庆幸远没有到老大之年,那就大可不必羡慕那进献到朝廷去的那两只鸟儿了。 答案:(1)看见路上的行人之中有用笼子装着白乌鸦、白瞿鸟鹆(八哥
14、)向西去长安的人,在路上喊着说:“某地方的某某长官,派遣使者进献它们给皇帝赏玩。” (2)上天既然生下了我韩愈,当然也就寄希望于我,要我在人间做出一番事业来;为什么不同古代贤人比一比本领,却独独怅恨自己不曾取得官位! 四、语言运用 15.在下列文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所填句子与原句句式整齐,文意贯通。 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 ; 。 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要求分析仿句结构,上下句关系;其次,需要使整段的表意保持和谐一致,也就是文题要求的文意贯通。 答案:(1)面对无垠的大漠,王维有感而发,诵出长河落日 看到药典混乱,李时珍跋山涉水,写出本草纲目 (2)面对沈园旧迹,陆游睹物思人,诵出黄縢酥手 看到强敌入侵,辛弃疾叹古悲今,写成稼轩词 16.下面这段话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的内容摘要,请加以筛选整合,提炼出五个能反映其主要信 息的关键词语或短语。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体。散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揭示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油开采中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考核试卷
- 林业机械化林业机械研发与创新考核试卷
- 组织沟通艺术与团队协作考核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计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培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长庆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日语口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医学院《建筑遗产保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广饶县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物理试题9月25日第4周测试题含解析
- 雕刻机等风险点告知牌
- 启明星辰安全网关usg界面操作手册
- 音乐课件-《渴望春天》
-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含流程图)
- HIAC8000A颗粒度计数器操作中文说明书新
- 可燃气体报警仪检验记录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 调频发射机项目建议书范文
-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动计算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管理操作细则
- 管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