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_第1页
1 5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_第2页
1 5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_第3页
1 5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4 大学物理实验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1.5 1.5.1 不确定度的概念一般来说,真值是无法测得的,因此误差也就无法得到。我们只能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测 量误差进行估计,这就需要引入不确定度的概念。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是对被测量的真值所的量值(一般用被测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我们在表示完整的测量结果时,除给出被测量x0 ?,写成量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还要同时标出测量的总不确定度? )1-11) ((?P?x?x=0的真值的x,)内包含被测量式(1-11)的含义是:区间(式中P为置信概率,?x?x?00 。可能性是P 表示相对不确定度,则有为了直观地评定测

2、量结果,也常采用相对不确定度的概念。用Ur? )(1-12 100%?U rx0根据估计方法的不同,总不确定度可分为两类分量,一类是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用统。将两类分量?B类分量A类分量?,另一类是用非统计方法估算出的计学方法估算出的BA 按方和根的方法合成,就得到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 22 1-13) (? BA 1.5.2 A类不确定度分量的估算类不确定度分量是指可以用统计学方法估算的分量,一般指随机误差。具体估算的方A类不确定度分的A法如下:根据误差理论,当重复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可求得置信概率为0.95 量s?1.96? ) (1-14 A x 是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式中s x)做一

3、个1-14但当重复测量次数较少时,随机误差不再符合正态分布。这样,需对式( 修正。即 )(1-15 tS?A x是由测量次数决定的修正系数,它的取值与测量次数和置信概率有关。置信概率式中t 1-1所示。t与不同测量次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为0.95时, 的对应关系与不同测量次数 nt表1-120 15 10 6 3 n 2 4 5 7 8 9 1.96 2.31 2.26 2.45 t 12.7 4.30 3.18 2.36 2.09 2.14 2.78 2.57 0.95t中查出相应的值,就可得到修正后的置信概率为1-1根据重复测量的次数,从表 A的类不确定度分量。?A 1 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

4、理的基础知识 第 章 类不确定度分量的估算1.5.3 B 仪器误差1表示。测量仪器和量具本身总是存在一定误差,我们习惯上称之为仪器误差,用符号?仪 它是指仪器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所允许的误差限值。仪器误差是一个统称,对于具体的各类仪器和量具具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例如,游标卡以下的游标300mm0尺和螺旋测微计的仪器误差用示值误差表示。国家标准规定,量程为种精3卡尺,其示值误差在数值上等于该尺的最小分度值。螺旋测微计分零级、一级和二级25mm0度级别,通常实验室使用的为一级螺旋测微计,其示值误差随量程而异。量程为 0.004mm。的一级螺旋测微计,示值误差为对物理天平而言,仪器误差用指示值变动性误

5、差来表示天平称衡结果的可靠程度,这是致使重复称衡时各次平衡位置产生差异。温差、气流以及振动等原因,由于天平调节、操作、WL-1合格天平的示值变动性误差不应大于该天平的最小分度值。对于实验室常用的按规定, 0.05g。型物理天平,其误差限值一般取为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电表测量,其示值的电表及电阻箱的仪器误差用准确度等级K)的乘积。可见,电表的仪器误差大小由电K%误差限为电表量程与准确度等级百分数(即 表准确度等级和电表量程二者决定。可取为其最小分度值对于精度较低的仪器,可在仪器出厂说明书或仪器标牌上查到,仪仪 。0.5mm。在工业和商业用途上,仪器误差的置信概率一般为0.95的一半,如米尺的示

6、值误差为 类不确定度分量2B 类不确定度分量,一般指系统误差。若不特别说明,则不能用统计学方法估算的分量为B仪 (1-16)? BC =1.05。称为置信因子,置信概率取0.95时,CC 1.5.4 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估算及测量结果表示 单次直接测量1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有的被测量是随时间变化着的,我们无法对其进行重复测量,只能 进行单次测量。还有些被测量,对它们的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只要进行单次测量就可以了。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与所用测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在单次测量中,用单次测量值x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者的估读能力及测量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因此它的合理估计是比较复类分量,用仪器误B杂的。在一般

7、情况下,对随机误差很小的测量,可以只估计不确定度的 作为的总不确定度,测量结果表示为差x仪测?x?x 1-17) (测仪?。有的测量随机误差可能比较大,此时可以估计一个误差限来作为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启由于人的感官灵敏度的限制与技术上的不熟练,0.1s例如,用分度的秒表计时,常常造成 9 6 大学物理实验,这必然使测量误差限超过秒表的仪器误差限。这0.1s动”和“停止”秒表所用的时间超过。又如,用钢卷尺测量较长的距离,不可能 = 0.2s时可依据实际情况来估计误差限,如可取?或更大。总之要根据测量的不同情况以及观= 5mm? 保证尺子拉直拉平,则可依实际情况取 测者实验技巧的高低来对单次测量的

8、总不确定度做出估计。 多次直接测量2 进行处理的一般步骤是:对多次直接测量的数据x?x,x,n21n?nxx?/ 计算被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把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x i1i? 求出各测量值的残差 xx?v? ii?用贝塞尔公式求出测量列的标准偏差。?n再重复步骤 审查测量数据,如发现有异常数据,应予以舍弃。舍弃异常数据后, ,直至完全剔除异常数据。S?S 。1-1求出总不确定度的求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A类分量,并查表tS? A xxn 22? 求出总不确定度BA,100%表示出最后测量结果 ?Ux?x rx 。注:利用计算器的统计计算功能,将多次测量结果输入后,可直接求得及Sx ,2.

9、15,2.10,2.15cm【例1-1】 有一组以为单位的长度测量数据为2.20,2.25,2.30,”3.502.15,2.25,2.20,2.20,2.25,2.20,2.20,据“32.152.202.102.25,2.20,2.10, 准则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数据需剔除。 ”准则剔除异常数据。,所以可以用“解:因为测量次数310n?x20?i2.26cm?x? 201i? :S代替标准误差根据贝塞尔公式,用标准偏差0.3cm?S 0.9cm?3S?后,再重新计算应舍去。舍去3.50”准则,因为,所以3.50根据“3S3?1.24cm20 测量数据,得x19? i?2.19cmx 191?

10、i0.06cm?S 0.18cm?3S个数3个数据中,没有一个数据的残差大于此”19,这,所以,根据准则“19在这S3 据中没有异常数据。)对一铁板的厚度进行=0.004mm的一级螺旋测微计(用量程为 1-2【例】 025mm?仪 1 7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第 章 ,3.782,3.781,3.778次重复测量,以了8mm为单位,测量数据为:3.784,3.779,3.786 + 0.004mm,请给出完整的测量结果。3.780,3.778,同时读得螺旋测微计的零位为 解:可求得 3.781mm?L 0.0029mm?S个数据中没有异常数据,不83”,这没有一个数据的残差大于,所以,

11、根据准则“S3 用剔除。但考虑到零位修正3.777(mm)3.781?0.004?L?S0.0011mm?S? Ln ,计算得:1-1可知,时,查表2.36tn?8? 类不确定度分量A 0.0025mm?tS?A L B类不确定度分量0.004仪0.0038mmmm ? B1.05C 总不确定度 220.005mm ?BAL 测量结果为? mm3.777?L?L?0.005L ?L0.13%?100%?UrL 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估算及测量结果表示1.5.5 因为间接测量量是各直接测量量的函数,我们进行的测量都是间接测量。在很多实验中,所以直接测量量的误差必定会给间接测量量带来误差,这被称为误

12、差的传递。这样一来,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必然会影响到间接测量结果,这种影响的大小可以由相应的数学公 式估算出来。 1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合成公式 是各自相互独立的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其函数形式为设间接测量量yx,x,?xm12?xx,y?f?x, ) (1-18m21则间接测量量的测量结果分别为设各直接测量量,x?xxx,?x,?x,x,x?x? m112122mm y的最佳估计值为?x?f,x,xy? )1-19 ( m12因此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由于不确定度都是微小的量,相当于数学中的“增量”等;x等替代微分不同之处是:要用不确定度?d算公式与数学中的全微分公式基本相同。ixi 要考

13、虑到不确定度合成的统计性质。 具体做法如下。 9 8 大学物理实验 首先对函数式(1-18)求全微分:f?f?f? ( 1-20)xd?dy?dx?dx? m12x?x?xm12然后用不确定度并将等式右端进行方和根合成,dx,dx,?y,?x,?x,x替代dd?,xy21m12m 得到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方和根合成公式: 222?f?ff?x?y?x?x? )( 1-21 ?m12x?x?x?m21 )取对数,得对于积商形式的函数,为计算方便,可先对函数式(1-18? 1-22) (x?fx,x,lny?lnm21 再对上式求全微分:xdxdxdfff?dy?m21 1-23)( ? ff?x

14、xy?f?xm12用不确定度后,再进行方和根合成,得到的,xx替代dy,dx,?,dxd,?y,?x?x,?2mm211 是间接测量量的相对不确定度的方和根合成公式: 222?x?xx?yf?ff?m21? 1-24 )(? fy?x?xf?xf?m12)估算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时,应使式中各直接测量)式(1-24注意:用式(1-21 量的不确定度具有相同的置信概率。 作粗略的不确定度估算时,也可采用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算术合成公式: f?f?f ( 1-25)x?x?x?y?m21x?x?xm12x?x?xf?y?f?fm21 1-26)(? f?xf?xfy?xm12 用算术合成公式估算出

15、的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偏大。AB、A2)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式中1】 求函数式()和(【例1-3C?A?BN?N C 为变量。、CB 解: 求全微分得1)对函数式(C?AB?N C?dBN?dA?dd 用不确定度代替微分,再方和根合成便得到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222 ?CNBAAB )因为函数式2(是积商的形式,所以先对其取对数,可得?N C CB?lnNln?Aln?ln 再求全微分: 1 9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 章第 CAdBddNd ? CNAB 用不确定度代替微分,再方和根合成便得到相对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222C?N?A?B? ? CABN? 2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步骤 按照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程序求出各直接测量量的结果: x?x,?x?xx?x?x,x?x? mm1221m21 将各直接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代人函数关系式中,求得间接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 xx,x,?y?f m21 求出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方和根合成公式: 222?f?ffx?x?y?x ?m12x?x?x?m12 222?x?x?x?f?fyf?m21? ? f?xf?xfxy?m12 ? 求出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y?100%?yy?y,U 表示出最后测量结果 ry ,高度,内径 已测得金属环的外径【例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