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题库_第1页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题库_第2页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题库_第3页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题库_第4页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习题测试信号的描述与分析一、 选择题1. 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A. 相关函数B.傅氏级数C.傅氏变换D.拉氏变换2.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A. 相位B.周期C.振幅D.频率3. 复杂的信号的周期频谱是()。A离散的B.连续的C.函数D.sinc函数4. 如果一个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则该信号的频率成分是()。A. 有限的B.无限的C.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5. 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是周期信号。A.5cos10当t0x(t )当t00B. x(t)5sin20 t 10cos10 tt)C. x(t)att)20e cos20 t (6. 多种信号之和

2、的频谱是()。A. 离散的B. 连续的C.随机性的D.周期性的. 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A. 三角函数B. 拉氏变换C. 傅氏变换D. 傅氏级数. 下列信号中,()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A. x(t) A sin( t1 )B sin(3t2 )B. x (t )5sin30 t3sin50 tC. x ( t )eatsin0 t. 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A. 离散、周期的B.离散、非周期的C.连续非周期的D. 连续周期的10. 时域信号,当持续时间延长时,则频域中的高频成分()。A. 不变B.增加C.减少D.变化不定第 1 页 共 31 页11. 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

3、号将会()。A. 扩展B.压缩C.不变D.仅有移相12. 已知 x(t )12sin t , (t) 为单位脉冲函数, 则积分x (t ) ( t) dt 的2函数值为()。A6B.0C.12D.任意值13. 如果信号分析设备的通频带比磁带记录下的信号频带窄,将磁带记录仪的重放速度(),则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A. 放快B.放慢C.反复多放几次14.如果 (t)1,根据傅氏变换的()性质,则有( t t0 )e j t 0 。A. 时移B.频移C.相似D.对称15.瞬变信号 x(t ),其频谱 X(f ),则 X(f ) 2表示()。A. 信号的一个频率分量的能量B. 信号沿频率轴的能量分布密度

4、C.信号的瞬变功率16. 不能用确定函数关系描述的信号是()。A. 复杂的周期信号B.瞬变信号C.随机信号18. 时域信号的时间尺度压缩时,其频谱的变化为()。A. 频带变窄、幅值增高B.频带变宽、幅值压低C.频带变窄、幅值压低D.频带变宽、幅值增高t19.信号 x ( t )1 e,则该信号是 ().A. 周期信号B.随机信号C.瞬变信号20.数字信号的特性是()。A. 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B.时间、幅值上均离散C.时间、幅值上都连续D.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二、填空题1.信号可分为和两大类。2.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和两类,前者的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的频谱特点是连续的。第 2 页 共 31

5、页3. 绘制周期信号 x(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4. 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 n 是从 到展开的。 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 n 是从到展开的。5. 周期信号 x(t )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 an 表示, bn 表示, a0 表示, An 表示,n 表示 , n0 表示。6.工程中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分量幅值总是随谐波次数n 的增加而的,因此,没有必要去那些高次的谐波分量。7.周期方波的傅氏级数: x1 (t)A2 A0t10 t) 周期三角波的傅氏级(coscos33数: x2 (t )A 4 A2 (cos

6、 0t1cos 3 0t1cos 5,)它们的直流分量分别是2925和。信号的收敛速度上,方波信号比三角波信号。达到同样的测试精度要求时,方波信号比三角波信号对测试装置的要求有更宽的。8.窗函数 (t )的频谱是sin cf,则延时后的窗函数(t) 的频谱应是。29. 信号当时间尺度在压缩时,则其频带其幅值。10. 单位脉冲函数 (t ) 的频谱为,它在所有频段上都是,这种信号又称。11. 余弦函数只有谱图,正弦函数只有谱图。12.因为 limTx2 (t )dt 为有限值时,称 x ( t ) 为信号。因此,瞬变信号属于TT,而周期信号则属于。13.计算积分值:( t5) e t dt。14

7、.单 位 脉 冲 函 数 (tt0 ) 与 在 t0 点 连 续 的 模 拟 信 号 f (t) 的 下 列 积 分 :f ( t )(t t0 ) dt。这一性质称为。15. 已知傅氏变换对 1( f ) ,根据频移性质可知 ej 2的傅氏变换为。f0t16. 已知傅氏变换对:x1 ( t )X 1 ( f ) 和 x2 ( t )X 2 ( f )当 x ( t )x1 (t )x 2 ( t )第 3 页 共 31 页时,则 X ( f ) =。17. 非周期信号,时域为 x( t ),频域为 X ( f ) ,它们之间的傅氏变换与逆变换关系式分别是: X ( f ) =, x(t )=

8、 。三、计算题1. 三角波脉冲信号如图 1-1 所示,其函数及频谱表达式为/2图 1-1求:当时,求的表达式。2.一 时 间 函 数f ( t ) 及 其 频 谱 函 数F ( ) 如 图1-2所 示 已 知 函 数,示意画出 x(t )和 X( )的函数图形。当时, X( )的图形会出现什么情况?(为 f (t )中的最高频率分量的角频率)第 4 页 共 31 页图 1-23.图 1-3 所示信号 a(t )及其频谱 A(f )。试求函数 f (t)a(t) (1cos2f 0t) 的傅氏变换 F(f )并画出其图形。图 1-34. 求图 1-4 所示三角波调幅信号的频谱。图 1-4参考答案

9、一、选择题1.B2.C3.A4.C5.B6.C7.C8.C9.C10.C11.D12.C13.B14.A15.B16.C17.C18.B19.C20.B二、填空题1. 确定性信号;随机信号2. 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离散的;连续的3. 均方根值;均方值4. 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a0 , an , bn , An 等 )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cn,c n , cn )。第 5 页 共 31 页5.0 ;+; +6. an 余弦分量的幅值; bn 正弦分量的幅值; a0 直流分量; An - n 次谐波分量的幅值;n -n 次谐波分量的相位角;n0 -n 次谐波分量的角频率7. 衰

10、减8.A ;A/2 ;更慢;工作频带9. 展宽;降低;慢录快放10. 1 ;等强度;白噪声11. 实频;虚频12. 能量有限;能量有限;功率有限13. e 514. f (t 0 ) ;脉冲采样15. ( f f0 )16.X1( f )X 2 ( f )17.X ( f )X ( f ) e j 2 t df三、计算题2A当t02dx(t)2 A当0t函数图形见图 1-5 所示。1. 解: x1 (t)dt20当 t2第 6 页 共 31 页图 1-5X 1 ( f )( j 2f )X ( f )j 2fA sin c2 ( f )222. 解:见图 1-6 所示。图(a)为调幅信号波形图

11、, 图( b)为调幅信号频谱图。 当时,两边图形将在中间位置处发生混叠,导致失真。bb3. 解:由于f (t )a(t )(1cos2f 0t )a(t )a(t ) cos2 f0ta(t )A( f )并且1 cos2f 0t( ff0 )( ff0 )2F ( f )A( f )A( f )1f 0 )( f f 0 ) ( f所以21 A( f1 A( fA( f )f0 )f 0 )22第 7 页 共 31 页F(f )的频谱图见图1-7 所示:图 1-74. 解:图 1-8 所示调幅波是三角波与载波cos 0t 的乘积。两个函数在时域中的乘积,对 应 其 在 频 域 中的 卷 积

12、, 由 于 三 角 波 频 谱 为 :sin c2 (f)221余弦信号频谱为( ff 0 )( ff 0 )2卷积为sin c2 (f)1 ( ff 0 )( ff 0 )222sin c2( ff0 )sin c2( ff0 )422第 8 页 共 31 页第二章习题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一、选择题1. 测试装置传递函数 H(s)的分母与( )有关。A.输入量 x(t )B.输入点的位置C.装置的结构2. 非线性度是表示定度曲线()的程度。A.接近真值B.偏离其拟合直线C.正反行程的不重合3. 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H(j )是装置动态特性在()中的描述。A 幅值域B.时域C.频率域D.复数域4.

13、 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系统。A.相似B.物理C.力学D.线性5. 下列微分方程中()是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d 2 ytdydxd 2 yydxd 2 y dyA.25yx B.dt 2C.dt 2y 10x 5dtdtdtdtdt6. 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A. 加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入量所产生的响应过程互不影响B. 系统的输出响应频率等于输入激励的频率C. 一定倍数的原信号作用于系统所产生的响应,等于原信号的响应乘以该倍数7. 测试装置能检测输入信号的最小变化能力,称为()。A. 精度B.灵敏度C.精密度D.分辨率8. 一般来说,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范围()。A.

14、越宽B.越窄C.不变9. 测试过程中,量值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称为()。A.准静态量B.随机变量C.动态量10. 线性装置的灵敏度是()。A.随机变量B.常数C.时间的线性函数11. 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串联而成,且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H1(s), H 2 (s) ,则该系统总的传递函数为()。若两个环节并联时,则总的传递函数为()。A.H1 (s)H 2 ( s)B.H 1( s) H 2 (s)第 9 页 共 31 页C. H1( s) H 2 ( s)D.H 1( s) / H 2 ( s)12.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就是()。A. 幅频特性 B. 相频特性C. 传递函数

15、D. 频率响应函数13.时间常数为 的一阶装置,输入频率为1 的正弦信号,则其输出与输入间的相位差是()。A.-45B-90C-18014. 测试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与它的频率响应函数间的关系是()。A.卷积B.傅氏变换对C.拉氏变换对D.微分15. 对不变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A. 系统的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比B. 系统稳态正弦输出的傅氏变换与正弦输入的傅氏变换之比C. 用虚指数函数表示系统稳态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之比16. 对某二阶系统输入周期信号x(t )A0 sin( 0t0 ) ,则其输出信号将保持()。A. 幅值不变,频率、相位改变 B. 相位不变,幅值、频率改变C. 频率不变

16、,幅值、相位改变17. 二阶装置,用相频特性中()=-90 时所对应的频率 作为系统的固有频率n 的估计值,则值与系统阻尼频率的大小()。A.有关B.无关C.略有关系D.有很大关系18. 二阶系统的阻尼率 越大,则其对阶跃输入的时的响应曲线超调量()。A.越大B.越小C.不存在D.无关19. 二阶装置引入合适阻尼的目的是()。A. 是系统不发生共振 B. 使得读数稳定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20. 不失真测试条件中,要求幅频特性为(),而相频特性为()。A.线性B.常数C.是频率的函数二、填空题第 10 页 共 31 页1.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应具有单值的、确定的。2. 测试装置的特性可分

17、为特性和特性。3.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指标有、和。4. 描述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有、等。5. 测试装置的结构参数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则称为系统。若其输入、输出呈线性关系时,则称为系统。6. 线性系统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特性是指和。7. 测试装置在稳态下,其输出信号的变化量y 与其输入信号的变化量 x 之比值,称为,如果它们之间的量纲一致,则又可称为。8. 测试装置的输出信号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装置的。9. 测试装置对单位脉冲函数 (t )的响应,称为记为 h(t ),h(t )的傅氏变换就是装置的。10. 满足测试装置不失真测试的频域条件是和。11. 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

18、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和。12.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在时域中用描述,在频域中用描述。13. 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数有、和。14. 已知输入信号x ( t )=30cos(30t+30 ),这时一阶装置的 A()=0.87 , ()=-21.7 ,则该装置的稳态输出表达式是:y( t ) = 。15. 影响一阶装置动态特性参数是,原则上希望它。16. 二阶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是。17. 输入 x( t ),输出 y(t ),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 h(t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18. 测试装置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H( j ),则 H(j )表示的是, H( j )表示的是,它们都是的函数。19.

19、 信号 x( t ) =6sin 2 3t ,输入 =0.5 的一阶装置,则该装置的稳态输出幅值A= ,相位滞后=。20. 一个时间常数 =5s 的温度计,插入一个以 15/min 速度线性降温的烘箱内,经半分钟后取出,温度计指示值为 90,这时,烘箱内的实际温度应为。参考答案第 11 页 共 31 页一、选择题1.C 2.B 3.C 4.D 5.B 6.A 7.D 8.B 9.C 10.B11.B, A 12.B 13.A14.B 15.B 16.C 17.B 18.B 19.C 20.B;A二、填空题1. 输出输入关系2. 静态特性;动态特性3. 灵敏度;非线形度;回程误差4. 微分方程;

20、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5. 定常(时不变);线形6. 线形叠加性;频率保持性7. 灵敏度;放大倍数8. 传递函数9. 脉冲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10. 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为线形11. 阶越响应法;频率响应法12. 微分方程;频率响应函数13. 静态灵敏度;固有频率;阻尼率14. 26.1cos (30t+8.3 )15. 时间常数 ;越小越好16. 0.5 n17. y(t ) x(t ) h(t ) ;卷积关系18. 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幅频特性) ;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相频特性) ;频率19. A3;6020. 88.75典型例题第 12 页 共 31 页例 1. 测试系统分别由环节

21、的串联、 并联和反馈回路构成, 如下图所示, 求图示各系统的总灵敏度。( S1, S2 , S3 为各环节的灵敏度)解:(1)系统由串联环节组成时(图a) y S1 S2 S3 xyS2S3总灵敏度为 SS1x(2)系统由并联环节组成时(图b) yS1xS2 xS3 xyS1S2S3总灵敏度为 Sx(3)系统由并反馈回路组成时(图c) x ( yS2 ) S1 yyS1总灵敏度为 S1S1 S2x例2. 求 周 期信 号x ( t ) =0.5cos10t+0.2cos( 100t-45 ), 通 过 传 递 函数 为1H ( s)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0.005s1解:设 x(t)x1(t

22、)x2 (t )式中, x1 (t )0.5cos10t , x2 (t)0.2cos(100t450 )当系统有输入 x1 (t ) 时,则输出为 y1 (t ) ,且0.5cos(10t arctg 1 1)y1(t)( 1 1) 21第 13 页 共 31 页式中,10.005, 110 , y1 (t )0.499cos(10t2.860 )同样可求得当输入为x2 (t ) 时,有输出为 y2 (t ) ,且y2 (t)0.17cos(100t45026.50 )此装置对输入信号x( t )具有线形叠加性。系统输出的稳态响应为:y(t ) y1 (t )y2 (t)0.499cos(1

23、0t2.860 )0.17cos(100t 71.50 )例 3. 试求传递函数为1.5和41 n22 的俩每个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3.5s21.4 n s0.5sn总灵敏度。解:求当 S=0时的两传递函数之值1.541n2413.0;s21.4ns23.5s 0.5 s 0n s 0两环节串联后系统的总灵敏度为S=3.041=123例 4.设一力传感器可作为二阶凝结处理,已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 n800,阻尼Hz比=0.14 时,用其测量正弦变化的外力,频率 f=400Hz,求振幅比 A( )及 ( )是多少?若 =0.7 时,则 A( )及 ()将改变为何值?解:(1)按题意,当400

24、2 ;n8002时,即0.5 , 且 =0.14 则有n1A(400)1 ( )2 24 2 () 2nn11.31(10.52 )240.1420.522(400)ar ctgn10.57o1 ( ) 2n即此时的幅值比为A( )=1.31 ,相位移为 -10.57 。第 14 页 共 31 页(2)当 =0.7 时可解得 A(400)=0.975 ; (400) =-43.03 即幅值比为: A( 400)=0.975 ;相位移为 -43.03 。第 15 页 共 31 页第三章习题常用传感器一、选择题1.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A. 金属导电B.半导体C. 非金

25、属D.PVF22. 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可采用()。A. 电压放大器 B.电荷放大器C.前置放大器3.压电式加速度计,其压电片并联时可提高()。A. 电压灵敏度B.电荷灵敏度C.电压和电荷灵敏度4.调频式电涡流传感器的解调电路是()。A. 整流电路B.相敏检波电路C.鉴频器5.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应该()其固有频率。A. 远高于B. .等于C远低于6.下列传感器中()是基于压阻效应的。A. 金属应变片B.半导体应变片C.压敏电阻7.压电式振动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与输入振动的()成正比。A. 位移B.速度C.加速度8.石英晶体沿机械轴受到正应力时,则会在垂直

26、于()的表面上产生电荷量。A. 机械轴B.电轴C.光轴9.石英晶体的压电系数比压电陶瓷的()。A. 大得多B.相接近C.小得多10. 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来决定的。A. 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 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11. 电容式传感器中,灵敏度最高的是() 。A. 面积变化型B.介质变化型C.极距变化型12.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适宜于测量微小位移量是因为()A. 电容量微小影响灵敏度第 16 页 共 31 页B. 灵敏度与极距的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产生非线形误差C.非接触测量13. 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放置在交变电场中,其几何尺

27、寸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称为()效应。A. 压电B.压阻C.压磁D.逆压电14. 下列传感器中,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是()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是()和()。A. 光电式B.应变片C.电容式D.压电式二、填空题1. 可用于实现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和等。2.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表达式为 SdR / R1 2E ,对于金属应变片来说: S=dl / l,而对于半导体应变片来说S=。3. 具有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用的压电材料有和。4. 当测量较小应变值时应选用效应工作的应变片, 而测量大应变值时应选用效应工作的应变片。5. 电容器的电容量 C0A ,极距变化型的电容传感器其灵敏度表达式为:。6. 极距

28、变化型的电容传感器存在着非线形度,为了改善非线形度及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采用的形式。7.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工作时,如果铁芯做一定频率的往复运动时,其输出电压是波。8. 光电元件中常用的有、和。9. 不同的光电元件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源,其灵敏度是。10. 发电式传感器有、等,而参量式的传感器主要是、和等。11. 压电传感器在使用放大器时,其输出电压几乎不手电缆长度变化的影响。12. 超声波探头是利用压电片的效应工作的。13. 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率是与成正比的。14. 电容式传感器有、和 3 种类型,其中型的灵敏度最高。15. 霍尔元件是利用半导体元件的特性工作的。第 17 页 共 31

2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B 4.C 5.C 6.B 7.B 8.B 9.C 10.B 11.C 12.B 13.D 14.B; C;A; D二、填空题1. 涡流式;电容式2. S12 ; SE3. 压电效应;石英晶体;压电陶瓷4. 压阻效应;应变效应5.dC0 AS2d006. 差动连接7. 调幅波8. 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光电池9. 不相同的10. 磁电式;压电式;电阻;电容;电感11. 电荷12. 逆压电13. 应变值 14. 面积;极距;介质;极距15. 磁敏特性(霍尔效应)典型例题例 1. 以阻值 R=120 ,灵敏度 S=2的电阻应变片与阻值 R=120 的固定电

30、阻组成的电桥,供桥电压为 3V,并假定负载为无穷大, 当应变片的应变值为 2和 2000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电桥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电桥的灵敏度。( :微第 18 页 共 31 页应变,即10 6)解:(1)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当应变片为2 时,uo1R u4Ri1uiS41 2 2 10 6 3 3 10 6 (V )4 当应变值为2000 时的输出电压为uo12200010 63310 3 (V )4(2)双臂电桥输出电压。当应变片为 2时,uo1R u2Ri1uiS21 2 2 10 6 3 6 10 6 (V )2当应变值为 2000时的输出电压为uo12200010 63

31、610 3(V )2(3)双臂电桥比单臂电桥的电压输出灵敏度提高一倍。例 2. 有一钢板,原长 l1m ,钢板弹性模量 E 2 1011 Pa ,使用 BP-3 箔式应变片 R=120,灵敏度系数 S=2,测出的拉伸应变值为 300。求:钢板伸长量l ,应力 , R / R及 R 。如果要测出 1 应变值则相应的R / R 是多少?解:因为l / l,则有ll1 300 10 63 10 4m 0.3(mm)E300 10 6 21011610 7 ( Pa)RS2300106610 4R6 10 410 2 ( )RR S1207.2如果要测出 1应变值,则第 19 页 共 31 页RS2

32、1 1062 10 6R第 20 页 共 31 页第四章习题模拟信号处理一、选择题1. 在动态测试中,电桥的输出量通常采用()。A. 电阻量B.电压量C.电流量D.电感量2. 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 。A. 增大B.减少.C.不变D.变化不定3. 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A.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 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4. 为了保证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连接成()。A. 并联电路B.串联电路C.电桥电路5. 交流电桥的供桥电压频率为f0 ,输

33、出信号最高频率为f m 。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满足()。A. f 0fmB.f0f mC.f0fmD.f 0f m6. 电阻应变仪常用交流供桥的原因是()。. 为了提高电桥的灵敏度 . 为了使放大器设计简单及提高抗电源干扰能力. 可以使用相敏检波电路. 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相乘. 相加. 相减. 相除. 在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中,相敏检波的作用是()。 . 恢复载波信号 . 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和极性. 恢复已调制波 . 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 . 用 一 缓 变 的 综 合 信 号 e(t) A cos20 t B cos 200 t 来 调 制 一 载 波第 21 页 共 31

34、页ui (t )E sin 2000 t ,得到的调幅波的频带宽度为()。 . (1000-10 ) Hz ( 100010) Hz .- ( 1000+100) Hz ( 1000 100) Hz . ( 1000 100) Hz ( 1000100) Hz10. 滤波器的带宽 B 和建立时间 Te 的乘积是( )。A. 常数B.信号频率的函数C.随机变量11. 要使 RC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加宽,则 RC值应( )。A. 增加B.减少C.不变12.在一定条件下 RC带通滤波器实际上是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而成的。A. 串联B.并联C.串并联D.叠加13.理想滤波器的滤波因素( )。A. -

35、1B. 0C. 114.如甲滤波器2.5 ,乙滤波器3.5 ,则滤波器 的选择性()。A. 甲比乙好B.乙比甲好C.不能进行比较15.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为fc2 ,fc1 ,中心频率 f0 则它们的关系是()。A.f 0fc1 fc2B.fc1f c2C.f 0f c1fc 2f 02216.滤波器的 3dB 频率截止频率,是指信号幅值衰减为输入幅值的()处的频率。A.2B.1C.2 /2D.1/217.已知某倍频程滤波器的下截止频率为300Hz ,则其上截止频率为() Hz ,其中心频率为() Hz 。A.150B1000C.600D.3002E.450F.3003G.1004.5H.225二、填空题1. 载波为 E 0 sint 的电桥,当单臂输入调制信号(t)0 sin 时,其输出调幅拨的幅值为,频率相位。2. 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可以提高,改善,进行补偿。第 22 页 共 31 页3. 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 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桥臂上。4. 调幅信号由载波的携带信号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携带信号信息。5. 调制有、 、和三种类型, 将调制高频振荡的缓变信号称为,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称为,经调制后的高频振荡波称为。6. 调幅过程在频域相当于过程,调幅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调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