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_第1页
(最新整理)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_第2页
(最新整理)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_第3页
(最新整理)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整)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完整)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的全部内容。回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氏体分解的过程,

2、也是过饱和固溶的碳从-fe中脱溶并形成碳化物的过程。回火温度越高,马氏体分解越充分,分解产物的长大越充分。在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回火组织-钢的性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回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低。在150250之间的回火称为低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在350-500之间进行的回火称为中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称为回火屈氏体在500650之间进行的回火称为高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可以看出,回火之后,-fe中固溶的碳明显减少,使得碳固溶强化的作用大大减弱,反映到硬度上,就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一般硬度都会下降。淬火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根据45钢“晶粒粗大马氏体,1000

3、摄氏度,水淬,59.1、“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水淬,57。1”、“铁素体+马氏体,770,水淬,46。2”;40crni“晶粒粗大马氏体,1000摄氏度,油淬,40。6”、“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油淬,50.9”、t8“晶粒粗大马氏体,1000摄氏度,水淬,66。2”、“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水淬,57。3、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高温淬火得到粗晶马氏体,低温淬火得到细晶马氏体,而温度在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区的淬火得到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在ac3线以上,在保温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得到的马氏体的晶粒越粗大。这是因为淬火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长大的越快,因此在淬火的时候获得的马氏体晶粒也

4、就越粗大。另外,尽管45钢和t8钢均表现出淬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高,但是本人对这一现象持怀疑态度。所谓金属硬度小,也就是硬度测试仪的压头容易压入金属,即金属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本质上是金属中的位错运动导致的。而晶界等会阻挡位错的运动。晶粒越小,同样大小的一块材料中,晶界就越多,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就越大,材料形变的阻力就越大,宏观上就是硬度高。因此我对45钢、t8钢实验数据所显示出来的马氏体晶粒越粗大,硬度越高持怀疑态度.当淬火温度在两相区的时候,由于出现铁素体,因此硬度会低于细晶马氏体组织。淬火介质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根据45钢“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水淬,57.1”,“屈氏体网+马氏

5、体,860,油淬,29.5”t8钢“晶粒细小马氏体,770,水淬,57.3”“屈氏体网+马氏体,770,油淬,38.9”可得到如下结论:淬火介质不同,冷却速度不同,这样在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中,水淬和油淬的冷却曲线与图中不同组织区域相交情况就会不同.对于水淬而言,由于其冷速快,因此奥氏体全部转变成马氏体,而对于油淬而言,其冷却速度慢,与屈氏体区域相交,这样先形成屈氏体,剩下的奥氏体便一起转变成了马氏体。因此淬火介质通过控制冷却速度从而控制组织的转变形成。由于一部分奥氏体转变成了屈氏体,因此通过油淬的试样的硬度小一些,由此可以得到当淬火温度,时间相同时,淬火介质的导热性越差,那么得到的试样的

6、硬度越低。分析合金元素对淬透性,回火稳定性的影响。通过40crni和45号钢进行比较可知,前者通过油淬即可淬透,而后者则需要冷却速度更快的水淬。从临界淬透直径也可以看出这一点:45钢在静油中的淬火临界直径为10mm,在20水中的淬火临界直径为20mm,而试样的直径为15mm,因此,需要淬透必须使用水淬.而40crni在静油中的淬火临界直径为24mm,在20水中的淬火临界直径为41mm,使用油淬完全可以淬透。因此可以得到添加大部分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在淬火过程中,合金元素或固熔或形成碳化物,起到稳定奥氏体作用,从材料等温转变曲线来讲,即c曲线向右移动,材料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温度区间增大,转

7、变时间增长,从而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转变率越高,即有效淬硬深度(淬透性)增加。所谓回火稳定性,是指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从数据以及24、40crni、t8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分析得到:40crni在进行回火时,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是最弱的。由此可以得到添加大部分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合金的回火稳定性.其原因如下:合金元素会滞缓马氏体的分解,阻碍碳化物的聚集长大,形成坚硬的碳化物,使淬火钢回火时变得更为稳定,其硬度不易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从硬度方面也可知道并没有得到要求的组织.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知道,当40crni在820840油淬得到马氏体组织的硬度应该大于53,但是本人的试样的硬度却是53.2,如果是铁素体马氏体组织,那么硬度会低于53.这说明得到的组织里马氏体占据了绝大部分。这可能与实验中实际的热处理与理论的热处理制度出现偏差有关。在实际试验中,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