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1.3 适用范围 22 设计简况 22.1 工程总体概况 22.2 地连墙、砼支撑及腰梁破除概况 22.2.1 混凝土支撑及腰梁 22.2.2 地下连续墙 32.2.3 吊装孔、绳锯切割孔布置 32.2.4 工程重点及措施 63 施工部署 73.1 施工准备 73.2 设备选用 73.3 施工管理网络 113.4 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113.5 腰梁及砼支撑拆除工期安排 124 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134.1 施工顺序 134.1.1 横向施工顺序 134.1.2 局部施工顺序 144.1.3 腰梁及砼支撑拆除施工步骤竖向施工顺序 1

2、54.1.4 地连墙拆除施工顺序 174.2 施工工艺 194.2.1 工艺流程 194.2.2 工艺概述 204.2.3 模板支撑架 215危险因素分析及应急预案 245.1 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245.1.1 危险因素分析 245.1.2 应对措施 245.2 应急预案 265.2.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265.2.2 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 275.2.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275.2.4 应急响应 285.2.5 应急联络电话 305.2.6 应急救援组织 305.2.7 应急物资 315.3 主要应急措施 325.3.1 基坑围护结构位移过大,周围地表沉降大应急措施 325.

3、3.2 洪灾应急措施 325.3.3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335.3.4 机械伤害应急措施 345.3.5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346 安全保证措施 356.1 安全管理制度 356.2 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拆除风险的施工措施 366.3 针对深基坑风险的施工措施 376.4 支撑拆除安全措施 376.5 起重机械安全措施 386.6 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97 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97.1 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97.2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408 工期保证措施 419 附件 42附件 1:腰梁及砼支撑支架模板受力计算 47附件 2: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47附

4、件 3: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47附件 4: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47附件 5:第四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47II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 xxxxxx标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施工招标图及施工图;(2) 金刚石绳锯使用说明书;国家、杭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5) 我公司拥有的工法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装备能力,以及从事工程建设所积累的经验;(6) 参照的主要技术规范及安全管理规范见下表:主要技术及安全管理规范序号编号名称1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2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GB 50497

5、-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JGJ 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JGJ 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6GB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7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8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9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0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2编制原则(1) 确保方案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施工方案经济、合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根据图纸要求选择静力切割工具和人工配合;(2) 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

6、,安排施工进度计划;(3) 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定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使施工现场全过程处于严密监控的状态。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XXX 期工程土建施工XXXXXX标工程XXXXXX站混凝土拆除施工。2设计简况2.1工程总体概况XXXXXX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箱形框架结构,主体围护 结构采用1200mn厚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为水下 C35混凝土。标准段墙深54m 端头井及隔墙墙深58m地下连续墙采用工字钢接头。车站主体结构分为A、B、C三个区域施工,附属分为 F、E两个区域施工,车站主体长度 306.8m,车站总建筑 面积38562.3叭

7、 包含5个出入口、4个风亭组,车站西端(A区)为盾构双始发井, 东端(C区)为盾构双接收。J AQ |2岀人口 1C . 1,E区“3岀人口5出人口E区:4出人口播收幷FEXXXXXX站平面位置图2.2地连墙、砼支撑及腰梁破除概况2.2.1混凝土支撑及腰梁主体基坑A、B C区标准段的内支撑形式为4道混凝土支撑,端头井部位采用 4道混凝土支撑,混凝土主撑之间设置连系梁。F区内支撑形式为2道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之间设有连系梁。E区为1道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之间不设连系梁。 支撑与冠梁或腰梁整体均采用 C35早强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具体支撑切割分段布 置形式和切割面积详见:附件1:第一道混凝土支

8、撑切割分段布置图附件2: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附件3: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附件4:第四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支撑的类型、截面尺寸、数量详见下表:支撑部位类型截面尺寸(mm长度(m)总长(m)A区B区C区主体基坑ABC 区支撑形 式第一道支撑ZC1-1800X 800515.88362.97388.961267.81ZC1-2600X 60083.491.9279.6254.92第二道支撑ZC2-11000X 1000443.82313.01347.531104.36ZC2-2600X 60073.5682.1269.78225.46腰梁YL1200X 1000309

9、.19309.19309.19927.57第三道支撑ZC2-11000X 1000443.82271.71264.8980.33ZC2-2600X 60073.5670.3157.97201.84腰梁YL1200X 1000309.19309.19309.19927.57第四道支撑ZC2-11000X 1000443.82271.71264.8980.33ZC2-2600X 600374.06236.17142.83753.06腰梁YL1200X 1000309.19309.19309.19927.57F区基坑第一道支撑ZC1-1800X 800564.81564.81ZC2-2600X 60

10、0626.32626.32第二道支撑ZC1-11000X 1000989.94989.94ZC2-2600X 6001173.31173.3腰梁YL1200X 1000550.8550.8E区基坑第一道支撑ZC1-1800X 800129.51129.512.2.2 地下连续墙根据各区主体结构楼层标高设计要求,A区与F区、B区与E区、C区与3号及4号出入口之间地连墙隔墙均需破除至标高 -20.00m处,A区与B区、B区与C区之 间地连墙隔墙均需破除至标高-27.76m处;A、B、C、F区除以上需破除的地连墙隔 墙外,其它地连墙均需破除至标高-12.00m处。地连墙破除全部采用静力切割工艺, 每

11、个切块各边长不得大于2m,一般切块采用2000X 2000X墙厚的尺寸。地连墙拆除工程数量统计地连墙破除部位长度(m)墙厚(m)起始标高(m)终止标高(m)体积(m3)切块尺寸(m)切割面积(怦)地连墙 隔墙分 布A区-F区901.2-4-201728.002*2*1.21728A区-B区25.21.2-4-27.76718.502*2*1.2715.2B区-E区26.21.2-4-20503.042*2*1.2499.2B区-C区25.21.2-4-27.76718.502*2*1.2715.2C区-3、4号出入口16.81.2-4-20322.562*2*1.2321.6A、B、C、F区其

12、他 地连墙A区211.61.2-4-122031.362*2*1.22030.4B区2181.2-4-122092.802*2*1.22092.8C区1601.2-4-121536.002*2*1.21536F区192.60.8-4-121232.642*2*0.81232C区-3、4号出入口44.60.8-4-12285.442*2*0.8284.8汇总/11168.84/11155.2223吊装孔、绳锯切割孔布置223.1腰梁预留孔为了方便混凝土支撑及腰梁的切割和混凝土切块的吊运,本工程在所有腰梁均 预留吊装孔和切割孔,部分混凝土支撑预留吊装孔,绳割预留孔是采用? 30mm勺PVC 管预埋

13、形成的,吊装孔采用? 75mm勺PVC管预埋形成。绳割预留孔位于腰梁横向切 割线与地连墙基坑面的交线处,吊装孔位于割线中垂线上,每个吊装孔与相邻割线 的间距为1000mm预留孔的空间位置如下图所示:丄/7斗000T1LF mop Cl DO1000751000100010001 1Tff* 1200x1000* LRirk o21200iOCeoqLfttl 200x1000o oSSWWmao预留孔分布示意图223.2地连墙吊装孔、绳锯切割孔为了保证吊装安全且方便地连墙混凝土切块的吊运,在本工程需凿除地连墙面 上钻孔,孔口有两种类型,分别是? 40mm勺绳割预留孔和? 100mm勺吊装孔。绳

14、锯切 割孔间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均为 2000mm吊装孔间的垂直间距为2000mm水平方 向上距相邻割线的距离均为500mm吊装孔、绳锯切割孔的具体空间位置如下图所示:冠梁X0QQQQQQQnc*/QQQQ0 0O00i00 00G0 0O0 00 、厂O0O0fa.J0 0o aG0o oO00 0QQ 10Q0 0qa9Qaoaoqa0*Qqq0一rog 1aaVMM4gqt1OQ0o oOQQqIqg基庭土体吊裝孔0100第 24 页地连墙吊装孔、绳锯切割孔分布示意图2000 訂绳勧制孔04050Q106 AwOOilO2000D0.1000J000oo o OO O OO O O)/|

15、1000|1030,1000(10ao.5O O O吊装孔0100地连墙吊装孔、绳锯切割孔分布示意图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拆除施工要求如下:(1) 混凝土支撑拆除前,应先完成该支撑底标高以下的结构施工, 待结构达到设 计强度后方可拆除相应的混凝土支撑。(2) 在支撑拆除期间加强基坑的位移监测,对支撑拆除施工期间每天定时进行监 测,在拆除主撑时,每天监测两次,对每天的监测结果及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和本单位。(3) 在支撑拆除期间,基坑周边限制堆载,防止过大静载和较大冲击荷载的作用 影响基坑的稳定。(4) 地连墙和结构临时分堵墙的拆除必须采用静力切割。2.2.4工程重点及措施(1)地

16、下连续墙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是施工重点地下连续墙在支撑拆除后,其的水平方向受力发生变化,且本工程所在地质的 土体流动性大,存在地下连续墙出现位移的风险。采取措施:在各道支撑拆除开始到拆除完成后 3d内监测频率为1次/d ,若在施工过程中出 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 监测结果: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2)安全吊运混凝土切块是施工重点。本工程部分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支设深度大,各混凝土支撑间隙小,吊车司机视 野范围有限,存在吊装安全隐患。采取措施: 在确定混凝土支撑切割线的时候尽可能把混凝土支撑分

17、割成重量分布均匀的 几何形状,比如:长条状。 聘用经验丰富的吊车司机,在吊装时由专业指挥人员进行指挥。3施工部署3.1施工准备熟悉审查A B C E、F区围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图纸,按照图纸及相关规 范编制砼支撑及腰梁拆除方案,并组织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砼支撑及腰梁拆 除方案,确保现场施工能够准确地按照图纸及方案实施。3.2设备选用(1)支撑拆除设备:液压绳锯切割机(4套)、风镐(6台)绳锯主机参数:绳子驱动方式:液压马达类型:HM-80(单/双缸)最小输入功率:33HP主轴输出转速:1300r/mi n最大绳长:18m进给方式:全自动液压液压绳锯切割机切割效率:支撑型号尺寸切割效率(m2

18、/h )单切面耗时(h)ZC1-1800X 8001.30.5ZC1-2、ZC2-2600X 6001.50.24ZC2-11000X10001.10.9腰梁YL11200X100011.2 吊装设备:QUY80履带吊(1台),QUY150履带吊(1台)QUY80履带吊主要用于 A B C、E区混个凝土切块的吊装,QUY150履带吊主 要用于F区混凝土切块的吊装,在砼支撑及腰梁拆除方案中,按照切割方案最不利 计算,根据履带吊起重性能表确定吊装砼块时吊车吊重的最大负荷。履带吊QUY150t的起重性能表:臂长m19,022.025.023,0ai,o31 04ao4X0幅度m5*0150. 0e,

19、o140, n130,0117.07.0119. 0L1K. 0110. 0106.09l 0s.o99.095.594.091. 0S8.SB6. 884.09.0S2.580.7SO. 579.077.075. S74. 072.069.410.071,069,269.169,0GR-066.6的一 ft64,464,261,01Z055,054 354,654,454.0S3.S52.0S1.049.814.045.044.644444.244. 043. 843.643L342.942.016.038.038.837.036.836.636. 436. 236.035.835.6iao

20、32.632.0ai.a3L431,231,03a 830.630.420.028.027-927,727,527,327,126,926. B22.025.425. 225. 024.824.22i023.824.022. 021. B21.62L421.221.02&.020. 0LD. 819.619. 419.219.028.017,917,617,417,217,030.017.016,015,815.615.432.015.0181札&14.434.013L913L813.6履带吊QUY80t的起重性能表:臂长131619222528313437副度13804*3P56866.86

21、52.35251.851.7614Z3424L941.74L440+ 72了835,535,23534.8乳633.9733+83X58930.530.23029.829.52928.828.628.49 11026.726-426.22625.725+32521824.610122L220-920.720.620.319 919.719 419.2121417.21716.916.616.21615.815.5141614.3714.213.911613.413 J12.9叮1812.21L91L611+11L 11118混凝土切块及碎渣运输设备:25t平板车(1辆),20t渣土车(1辆),

22、2.5t LG825 小型装载机(1台)。配电设备:三级配电箱(2个)将两个三级配电箱放置于基坑内两侧的腰梁上,并连接到最近的二级配电箱上,一个三级配电箱承载两台金刚石绳割机的用电负荷,对连接配电箱的线路进行保护 防止被破坏。(5)支架体系材料:名称型号规格碗口式脚手架立杆LG-120? 48X 3.5 X 1200LG-300? 48X 3.5 X 3000横杆HG-90? 48X 3.5 X 900HG-120? 48X 3.5 X 1200斜杆XG0912? 48X 3.5 X 1500ZXG1218? 48X 3.5 X 1920可调托撑KTC-30可调范围w 300可调底座KTZ-3

23、0可调范围w 300方木50 X 100 X 4000100 X 100X 4000模板1220 X 2440 X 153.3施工管理网络为更好的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建立从项目部到专业施工队的组织管理网络,层 层落实管理,抓好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以及环境管理。施工管理网络图:杭州地铁 5号线SG5-21标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李书昌常务副经理:梁兵、安质部腰梁及砼支撑拆除班组腰梁混凝土施工管理网络图3.4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项目经理部本着目标明确、核心突出的原则,做到各部门和责任人分工合理、 人员精干,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遵循快速、有序的工作方针,选派一 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业务

24、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施 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本项目管理层。混凝土支撑拆除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职务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1负责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的全面组织、协调2生产副经理1负责混凝土支撑拆除工作的现场组织、协调和指挥3总工程师1负责监督现场施工按方案实施,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4安全总监1负责现场施工过程方案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监控安全5技术人员4负责现场值班,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方案洛实6专职安全员3主要负责现场的安全控制7监测人员4负责混凝土支撑拆除过程监控项目的现场检测8支撑切割作业人员8负责腰梁和混凝土支撑的切割工作9吊装作业人员4混凝土切块的吊运工作10杂工4负责

25、现场的清理,协助混凝土切块吊运等11合计31人3.5腰梁及砼支撑拆除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工期要求及我部施工组织设计已制定的施工计划,结合现场情况,对 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支撑拆除的开始时间随该区某单元主体 结构施工的完成时间而定,当该层该单元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 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拆除施工。各类型单元砼支撑及腰梁拆除施工安排(绳割机 4台,80t吊车1台):单元类型支撑切割耗时支撑吊装耗时腰梁切割耗时腰梁吊装耗时总计端头单兀16.5h3h22h5h36.5h端头单兀24.5h2h16h2.5h25h标准单元3.5h1.5h9.5h1.5h16h才【I 口旦

26、|佢端头单元1标准段单元端头单元2单元类型示意图4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4.1施工顺序4.1.1横向施工顺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基坑开挖空间部署如下:根据业主节点工期要求及项目总体筹划工期要求,XXXXXX站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拆除施工顺序为A区fB区fC区fE区fF区。单区域支撑拆除顺序以结构分幅为 基础,且本工程将不同标高的混凝土支撑及腰梁分为不同施工层,其中A、B、C三个区的混凝土支撑拆除分为4个施工层,A区每层分成7个施工单元,B区分成6个 施工单元,C区分成4个施工单元;E区分为2个施工层,每层分成2个施工单元; F区分为3个施工层,每层分成4个施工单元。顺序如图所示:n1&斗一j一单无二单元

27、三单兀六单元七单元Mode17BOO-5rLTLi1350012OT01200012000120001300013000.12000.120001200074Wr(區It)LIQ易B3A区混凝土支撑拆除顺序示意图3二隼元(Q) 四草无五单元12000一单元169DD120001301701911430012(100120C01200012000I 1十 F12000 |000B区混凝土支撑拆除顺序示意图 1单无20QOO(4 二单无三单元T1四单元7S0012000I2DOO2425L200CC区混凝土支撑拆除顺序示意图4.1.2局部施工顺序(1)在某个施工单元混凝土支撑及腰梁的拆除应由内到外

28、进行,先从格构柱周围开始,并有序的向外围展开,切割顺序:混凝土支撑一腰梁,吊装顺序与切割顺序 相同。! * i * iI* i ii*/_ :1:片 . I.Lrdr1JH A*i y-ii:厂f1 IIii 丄1 Jx凶一底.冈- 117*IlU 1贮進翻授茸牖斛昶!二觀魁支时辭制醜完成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拆除后,向上施工,完成负二层顶板,待结构达 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步骤四:IiIUJ一三-.一 一-二一-一二一Si I完成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拆除后,继续向上施做负一层侧墙及负一层顶板, 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及腰梁。4.1.4地连墙拆除施工顺

29、序地连墙按照由上至下的施工顺序进行拆除。根据各区主体结构楼层标高设计要求,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A区与F区、B区与E区、C区与3号及4号出入口之 间地连墙隔墙均需破除至标高-20.00m处。如图:BE区之间地连墙隔墙拆除施工示意图AF区之间地连墙隔墙拆除施工示意图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A区与B区、B区与C区之间地连墙隔墙均需破除至标 高-27.76m 处。如图:AB BC区之间地连墙隔墙拆除施工示意图4.2施工工艺42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放线定位安装固定导向轮固定绳锯机安装金刚石绳索连接相关操作系统设置安全防护栏切割4.2.2 工艺概述(1)定位放线根据附件 1: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

30、图、 附件 2:第二道混凝土 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附件 3: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附件 4: 第四道混凝土支撑切割分段布置图 这几个附件对混凝土支撑及腰梁的割线位置进 行放线,放线工具采用墨斗,弹线偏差不得超过 20mm。(2)割槽 在金刚绳挂牢的割线位置用工具掏个能放进金刚绳的小槽,方便切割。(3)固定绳锯机及导向轮用M16化学锚栓固定绳锯主脚架及辅助脚架,导向轮安装一定要稳定,且轮的边 缘一定要和穿绳孔的中心线对准,以确保切割面的有效切割速度,严格执行安装精 度要求。(4)安装绳索 根据已确定的切割形式将金刚石绳索按一定的顺序穿入绳锯切割孔内,然后缠绕在主动轮及辅助轮上 ,

31、注意绳子的方向应和主动轮驱动方向一致。(5)相关操作系统的连接及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根据现场情况 , 水、电、机械设备等相关管路的连接应正确规范、相对集中,走 线摆放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机多、人多、辅助设备、材料乱摆、乱放,造 成事故隐患。绳索切割过程中,绳子运动的方向的前面一定用安全防护拦防护,并 在一定区域内设安全标志,以提示行人不要进入施工作业区域。(6)切割 启动电动马达,通过控制盘调整主动轮提升张力,保证金刚石绳适当绷紧,供应循环冷却水,再启动另一个电动马达,驱动主动轮带动金刚石绳索回转切割。切 割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机座的稳定性,随时调整导向轮的偏移,以确保切割绳在同 一个平面内。

32、(7)切割参数的选择 切割过程中通过操作控制盘调整切割参数,确保金刚石绳运转线速度在 20m/s 左右,另一方面切割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冲洗液量,以保证对金刚石绳的冷却,并把磨削下来的粉屑带走。切割操作做到速度稳定,参数稳定、设备稳定。(8) 切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遇到发生卡绳,断绳等现象要有相应措施解决。安全防护措施一定严格、严 密,否则断掉的金刚石绳索上的金刚石串珠会像子弹一样飞出伤人。故现场除搞好 必要的防护措施外,一律谢绝来往无关人员观摩。金刚石绳锯使用前须连接一个闭合的循环。其操作方法及步骤为: 两头裸露钢丝绳长度=接头长度。 将两头裸露钢丝绳插入钢质接头,接头和相邻的串珠应无缝隙。

33、 采用金刚石绳锯专用液压钳,将接头扣压紧。扣压时,先将接头中部置于液 压钳内扣压,每转动90扣压一次;然后将接头两端置于液压钳中依次扣压; 最后, 再将接头中部再次置于液压中扣压。 扣压后检查接头,用角磨机等将飞边和毛刺去除干净。423模板支撑架本工程混凝土支撑及腰梁拆除所搭设的支撑架为碗口式满堂脚手架,采用钢管 型号为48X 3.5,脚手架材料详情参见设备选用中的支架体系材料用表,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第一道和第三道混凝土支撑的拆除需要搭设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传力方向 为:(1) 立杆本支架体系立杆采用 48 X 3.5 X 1200和48 X 3.5 X 3000两种型号,脚手架立 杆碗扣节点应按

34、0.6m模数设置,立杆最大长细比为62W 230,符合规范要求。架子 搭设时立杆按井字布置,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立杆的杆顶应低于支撑和腰梁下底面200mn以上,有利于在混凝土支撑及腰梁底部铺设约100mm厚的方木龙骨和方木托梁。立杆顶部接可调托撑,底部接可调托座,方便立杆调节高度,可调托撑和 可调托座的调节范围都在300mm以内,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掌丝杆与调节螺母咬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为10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为8mm(2)水平横杆水平横杆采用48X 3.5 X 600和48 X 3.5 X 900的横杆,脚手架架设水平横杆 按

35、东西和南北向双向布置,且水平杆的竖向间距设置为600mm横向间距为900mm,最上一道水平杆与支撑和腰梁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50mm以内,本型号立杆最下端的碗扣节点与立杆底面的距离为250mm底层的纵向及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时距离地 面的高度w 350mm严禁拆除扫地杆。(3)斜杆(剪刀撑)为增加满堂支架的稳定性, 除水平杆外还须设置斜杆, 斜撑采用 48X 3.5 X1500、? 48X 3.5 X 1920两个型号的斜杆,模板支撑架(满堂架)几何不 变条件应保证 ( 是) 沿立杆轴线(包括平面 x、 y 两个方向)的每行每列网格结构竖向 每层有一根斜杆;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间距

36、为3600mm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间距为 2700mm当遇到斜杆不能与立杆扣接的特殊情 况时,斜杆可与横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同样要满足w150mm的要求。( 4)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支撑架第三道混凝土支撑与负三层顶板之间的距离为4500mm方木龙骨和方木托梁在整个支撑架中占200mm勺高度,所以这道支撑的支撑架使用长度1200mm 3000mn的 立杆搭配搭设,3000mni的立杆在下,1200mn立杆在上,两立杆的套接长度取150mm, 即两立杆连接起来长度只有 4050mm其余高度不够部分用可调托撑和可调托座去调 节。r-yooLNJLR11第三道混凝土支撑脚手架示意图

37、(5)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支撑架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与负一层板之间的距离为 6100mm方木龙骨和方木托梁在整 个支撑架中占200mm勺高度,则该支撑架使用两根长度为 3000mm勺立杆搭配搭设, 两立杆的套接长度取150mm即两立杆连接起来长度只有 5850mm其余高度不够部分 用可调托撑和可调托座去调节。1霸吐球淸咅口 91古血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拆除脚手架示意图5 危险因素分析及应急预案5.1 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5.1.1 危险因素分析本工程基坑深度达24.9m,基坑长度306.8m,在混凝土支撑拆除过程中,其他 施工与其交叉作业,作业工作面紧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稍有不慎就会 发生安全

38、事故,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要分析混凝土支撑拆除 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很有必要。 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到施工困难、不利条件等,经多方讨论和分析,混 凝土支撑拆除施工在不同的作业环节,其危险、危害因素也不同,确定混凝土支撑 拆除施工的危险因素:(1) 基坑围护结构位移过大;(2) 触电事故;(3) 进行混凝土支撑切割时因操作不符合规范或机械故障造成机械伤;(4) 高空坠落。(5) 混凝土切块吊装事故。5.1.2 应对措施5.1.2.1 综合应对措施(1) 对危险因素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前期控制:工程开工

39、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 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出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 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2) 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 的发生。 加强对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 任意识,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加强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确认的危险 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5.1.2.2 针对危险因素的应对措施(1) 预防基坑围护结构位移过大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40、,严格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待结构做好且达到设计 强度后才可进行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 严格监控量测制度和监测预警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根据监测数据 及时分析各项监测内容的安全性,并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当发现预警时,采取安全 性较高的措施进行处理。(2) 预防触电事故措施 各类起吊物与架空(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要求。当小于安全距离时,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悬挂警示牌,或采取迁移外电线路等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 TN SR接零保护系统, 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

41、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 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对新调入工地的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 方能投入使用。 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 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三级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 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 维修的物品, 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 3m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时

42、, 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 具安装高度低于2.5m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 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 能拖地。 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3) 预防机械伤措施 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物机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以 及监理方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 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 目部组

43、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 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 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电箱。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 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 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4) 预防高空坠落措施 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 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年龄超过 50岁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

44、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 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用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 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 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 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 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5.2 应急预案5.2.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本工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潜在的危险,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本项目突发事件应急机 制,及时、

45、有序、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有效控制和减轻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5.2.2 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发生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安全。作为岗位人员必须做 到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 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指挥本项目事故应急救援 工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3) 快速响应、果断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许多事故的 破坏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大。因此,按照分级

46、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的启动 应急预案。(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各类危险 源风险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意识,做好应急物质和技术储备工作。5.2.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李书昌常务副组长:梁 兵副组长:彭吉雄、李林栖、徐茂虎、余雪松组 员:范林、付运华、蒋怀平、王崧桥、彭菊兰、蒋怀平、祝梁山、范祺(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 办公地点在安全质量环保部, 应急救援办公室人员由安全质量环保部全体工作人员组成,由余雪松担任办公室主任, 主持日常工作。(3)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抢险组(含医疗救护):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书记、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专业工程师及劳务队伍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