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_第1页
(最新整理)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_第2页
(最新整理)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_第3页
(最新整理)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整)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完整)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教案-学句子的全部内容。学句子page 38第四章 学句子本章主要介绍培智学校语言康复中句子学

2、习的相关内容。在本部分,康复教师通过语言示范、成分替换、反复强化、看图说话,情景诱导等手段,让学生认识、理解并表达常用句式。本章共有八节,包括学句子的康复目标和内容、五个教案示例以及资源库(附录)。第一节 康复目标及内容一、康复目标本章康复目的是通过对特殊儿童进行日常语言中的常见句式和常见语句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一定程度上理解语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熟悉汉语的语法结构,如基本句式和常见句型的语法结构等,让其习得一定的句子表达模式,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根据培智学校的语言教育经验和学生认知能力,我们将学句子的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1)能认出常用语句所表达的含义并做出适当反应;(2)能(跟)读

3、出一些常用语句;(3)能用沟通板表达一些常用语句;(4)能用口语表达一些常用语句;(5)根据表达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说出一些常用语句。二、康复内容 为了方便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突出弱智儿童语言康复的特殊需要,本章主要按句式的分类方式来组织学句子的内容。这种内容编排方式打破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分类方式,把一些简单的疑问句和祈使句穿插在不同句式的教学内容中.当然,所介绍的句式,都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在日常语言中很常见的句式。本部分所介绍的句式有主谓(宾)的基本句式和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存现句等常用句式。具体介绍如下:1。主谓宾句主谓宾结构是日常语言中的常见语法结构,即语法顺序为“

4、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汉语中具有相当多地主谓宾结构,这是汉语语言的特色。总的来说,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本书所介绍的都是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较早出现的简单主谓宾句子.因在教学中要用到提问的教学手段,所以一部分关于“做什么、“谁的简单疑问句也出现在本部分句式的学习内容中,具体内容如

5、下:(1) 哥哥拍球,哥哥踢球,哥哥用球做?(2) 姐姐吃饼干,姐姐吃苹果,哥哥吃饼干,谁在吃饼干?(3) 爷爷喝果汁,爷爷喝牛奶,奶奶喝牛奶,谁在喝牛奶?(4) 妹妹喝牛奶,妹妹喝果汁,弟弟喝果汁,谁在喝果汁?(5) 哥哥拿球,哥哥拿书,妹妹拿书,谁在拿书?(6) 爷爷开门,爷爷开锁,奶奶开门,谁在开门?(7) 小猫爬楼梯,小猫爬格子,小狗爬楼梯,谁在爬楼梯?(8) 妹妹戴帽子,妹妹戴手套,哥哥呆帽子,谁戴帽子?(9) 老师擦桌子,老师擦黑板,小朋友擦黑板,谁在擦黑板?(10)妈妈开门,妈妈开窗,爸爸开门,谁在开门?(11)奶奶捡树叶,奶奶捡纸片,爷爷捡树叶,谁在捡树叶?(12)小兔切西瓜,

6、小兔切蛋糕,乌龟切蛋糕,谁在切蛋糕?(13)小熊敲鼓,小熊敲锣,大象敲鼓,谁在敲鼓?(14)警察骑自行车,警察骑摩托车,邮递员骑自行车,谁在骑自行车?(15)猴子踢球,猴子题石头,兔子踢球,谁在踢球?(16)小羊吃草,小羊吃玉米,小牛吃草,谁在吃草?(17)妹妹抱洋娃娃,妹妹亲洋娃娃,妹妹和洋娃娃在做?(18)奶奶摘花,奶奶浇花,奶奶在做?(19)小猪洗手,小猪擦手,小猪在做?(20)小熊骑自行车,小熊推自行车,小熊用自行车做?2。是字句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断句。是字句的基本结构是“名1(主语)是名2(“的字结构,宾语)”.本书所介绍的是儿童日常语言中简单的是字句。因在教学中要用到提问

7、的教学手段,所以一部分关于“是吗、“不是吗”、“哪个的简单疑问句也出现在本部分句式的学习内容中,具体内容如下:(1)这个女孩的头发是直的,这个女孩的头发不是直的。这个女孩的头发是直的吗?哪个女孩 的头发是直的?哪个女孩的头发不是直的?(2)这根绳子是长的,这根绳子不是长的.这根绳子是长的吗?哪根绳子是长的?哪根绳子是长 的?(3)这个苹果是红色的,这个苹果不是红色的。这个苹果是红色的吗?哪个苹果是红色的?哪个苹 果不是红色的?(4)这本书是厚的,这本书不是厚的。这本书是厚的吗?哪本书是厚的?哪本书不是厚的?(5)这瓶水是满的,这瓶水不是满的。这瓶水是满的吗?哪瓶水是满的?哪瓶水不是满的?(6)

8、这张桌子是方的,这张桌子不是方的。这张桌子是方的吗?哪张桌子是方的?哪张桌子不是方 的?(7)这杯水是热的,这杯水不是热的。这杯水是热的吗?哪杯水是热的?哪杯水不是热的?(8)这个箱子是打开的,这个箱子不是打开的。这个箱子是打开的吗?哪个箱子是打开的?哪 个箱子不是打开的?(9)这张照片是彩色的,这张照片不是彩色的.这张照片是彩色的吗?哪张照片是彩色的?哪 张照片不是彩色的?(10)这件衣服是花的,这件衣服不是花的.这件衣服是花的吗?哪件衣服是花的?哪件衣服不是 花的?3。存现句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物的句子.其基本结构是“处所词语(段)+动词性词语(段)名词性词语

9、(段),即“+”。一般而言,存现句包括“有”字句,“是”字句,“着/了”字句,“过字句,定心谓语存在句,名词谓语存在句等类别。因为是字句在日常语言中所占比重较大,前面已经单独列出,本部分主要介绍的常有的一种存现句:“有”字句.“有”字句是表示某处存在某物,其基本结构是“a+有+c”。例如:(1)门旁边有鞋子。(2)客厅的墙壁上有一副画。(3)老师有计算机。“有字句是最能表现存在句“存在”语义的句子,a表示事物存在的空间背景,表示存在的事物。“有”字句只表示某处存在某物,不排除还有其它存在物。因在教学中要用到提问的教学手段,所以一部分关于“有吗”、“没有吗、“哪个”的简单疑问句也出现在本部分句式

10、的学习内容中。本部分具体内容包括:(1)这个男人有帽子,这个男人没有帽子,这个男人有帽子吗?哪个男人有帽子?哪个男人没有帽 子?(2)这棵树有叶子,这棵树没有叶子,这棵树有叶子吗?哪棵树有叶子?哪棵树没有叶子?(3)这把椅子有扶手,这把椅子没有扶手,这把椅子有扶手吗?哪把椅子有扶手?哪把椅子没有扶 手?(4)这个女孩有洋娃娃,这个女孩没有洋娃娃,这个女孩有洋娃娃吗?哪个女孩有洋娃娃?哪个女 孩没有洋娃娃?(5)这个男孩有冰淇淋,这个男孩没有冰淇淋,这个男孩有冰淇淋吗?哪个男孩有冰淇淋?哪个男 孩没有冰淇淋?(6)这些兔子有胡萝卜,这些兔子没有胡萝卜,这些兔子有胡萝卜吗?哪些兔子有胡萝卜?哪些兔

11、 子没有胡萝卜?(7)这些猴子有香蕉,这些猴子没有香蕉,这些猴子有香蕉吗?哪些猴子有香蕉?哪些猴子没有香 蕉?(8)这个花瓶有鲜花,这个花瓶没有鲜花,这个花瓶有鲜花吗?哪个花瓶有鲜花?哪个花瓶没有鲜 花?(9)这条连衣裙有腰带, 这条连衣裙没有腰带,这条连衣裙有腰带吗?哪条连衣裙有腰带?哪条连 衣裙没有腰带?4.把字句把字句是汉语中常见的、也是较有特色的句式之一。本书主要介绍“把+名词+动词+趋向动词”、“把+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把+名词+在/到+处所名词”三种把字句结构在弱智儿童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这三种结构类型是25岁儿童语言中的运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结构类型.从一般发展趋势上看,随着

12、年龄的增长,儿童语言中的把字句格式由简到繁,构成成分有少而多,句子长度由短而长。本部分用陈述句和问句的形式学习把字句句式,所以在学习把字句句式的同时,也学习了“把。怎么了?”的简单问句。具体内容如下:(1)爷爷切面包,爷爷吃面包,爷爷把面包怎么了?(2)阿姨梳头发,阿姨洗头发,阿姨把头发怎么了?(3)姐姐拿礼物,姐姐拆礼物,姐姐把礼物怎么了?(4)爸爸推货车,爸爸拉货车,爸爸把货车怎么了?(5)弟弟背包,弟弟拎包,弟弟把包怎么了?(6)小羊把杯子打破了,小羊把碗打破了,小羊把打破了?(7)妹妹把苹果吃掉了,妹妹把梨吃掉了,妹妹把吃掉了?(8)兔子把胡萝卜吃掉了,兔子把白菜吃掉了,兔子把吃掉了?

13、(9)哥哥把球扔出去了,哥哥把飞碟扔出去了,哥哥把扔出去了?(10)婴儿把牛奶喝掉了,婴儿把果汁喝掉了,婴儿把喝掉了?(11)妈妈把门打开了,妈妈把窗打开了,妈妈把打开了?(12)爷爷把电视机打开了,爷爷把电冰箱打开了,爷爷把打开了?(13)奶奶把衣服洗干净了,奶奶把裤子洗干净了,奶奶把洗干净了?(14)老师把黑板擦干净了,老师把桌子擦干净了,老师把黑板擦干净了? (15)爸爸把自行车骑走了,爸爸把摩托车骑走了,爸爸把骑走了? 5.被字句前面介绍的都是符合“施事动作受事结构形式的主动句式,现在介绍是被动句。既使面对被动句,儿童也使用同一模式进行反应,把第一个词作为施事而不是受事,所以表现出儿童

14、对被动句的理解出观困难,对被动句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对主动句的正确反应率。只能在儿童具备较多的语言经验后,再进行被动句句式的教学.本部分所介绍的有关被字句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名+被+名+动”结构的被字句。这类被动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给”后面有施事成分,一种是“被、给”后面没有施事成分。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被”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动句,因采用了提问的教学方式,所以“被谁。.。?”的疑问句在句子学习中也涉及到了.具体内容如下:(1)杯子被小羊打破了,杯子被小熊打破了,杯子被谁打破了?(2)苹果被妹妹吃掉了,苹果被弟弟吃掉了,苹果被谁吃掉了?(3)青草被兔子吃掉了,青草被山羊吃掉了,青草被谁吃

15、掉了?(4)球被哥哥扔出去了,球被姐姐扔出去了,球被谁扔出去了?(5)牛奶被婴儿喝掉了,牛奶被妈妈喝掉了,牛奶被谁和掉了?(6)门被妈妈打开了,门被奶奶打开了,门被谁打开了?(7)电视机被爷爷打开了,电视机被爸爸打开了,电视机被谁打开了?(8)衣服被奶奶洗干净了,衣服被妈妈洗干净了,衣服被谁洗干净了?(9)黑板被老师擦干净了,黑板被小朋友擦干净了,黑板被谁擦干净了?(10)自行车被爸爸骑走了,自行车被弟弟骑走了,自行车被谁骑走了?三、句子习得的特点与康复建议从儿童学句子的一般发展趋势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语言中的句式由简到繁,构成成分由少到多,句子长度由短而长。随着词语和词组数量的增加,经

16、过一定的练习,特殊儿童也能连词成句,并且不断增加句子成分,将人、事、物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有研究表明,弱智儿童学句子的一般发展趋势是,随智力年龄的增长、弱智儿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对某些语词和句法结构的获得顺序与正常儿童一致;但在他们对句子理解的发展速度极其缓慢,难以准确、迅速地理解多维的,含信息量较多的复杂句子.根据弱智儿童学句子的这一规律,培智学校的语言康复实践一般都是教学生掌握较简单的语句,再引导他们根据生活情景的需要,发展更复杂的句子,从而满足表达的需要。研究发现:儿童在四岁前就形成了一种规范的句子模式。 相当于“施事-动作-受事”。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左右儿童对各类

17、单句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再形成多样化的句型模式。当新接受的句子与之相符时,儿童才能进行系统的加工,否则将会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既使面对被动句,儿童也使用同一模式进行反应,把第一个词作为施事而不是受事,所以儿童对主动句的理解明显优于被动句,并且对现实性主动句的理解优于非现实性的主动句。因此,培智学校语言康复实践中,应把主动句的学习,尤其是现实性的主动句的学习,做为教学重点,而“被字句和也较难掌握的“把”字句应作为教学难点内容。而且弱智儿童在句子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语序策略和意义策略等帮助理解,也就是说,他们主要靠句子中的义合关系和语序关系来学习句子,我们句子康复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拘泥于句中的“是、把

18、、被”等关系词。我们认为,在句子康复训练中还应该使一些内容贯穿其中,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符合日常生活的需要.比如含形容词、副词的常用短句、表心理的短句(他很生气,他很努力)、简单否定句(没有,不对,不是等)、表指示或愿望的短句(祈使句)(发言要举手。作业要保持干净等)(我要一支铅笔)、 “是非问”的疑问句(对不对?是不是?有没有?)、“选择问”的疑问句(要不要?走不走?多还是少?)、对时、事、人、地的疑问句(在哪里?是谁?何时?怎么样?)、因果关系的疑问句(如:为什么)等等。第四章 学句子教案一:我喜欢/不喜欢xx(主谓宾句)一、教学内容 我喜欢/不喜欢xx。二、教学目标1. 句子理解

19、:理解喜欢/不喜欢的含义.2. 句子表达:用“我喜欢/不喜欢xx”来表达对事物的喜欢或讨厌。3. 言语功能: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句子,以提高言语呼吸功能。三、教学准备1。实物: 学生喜欢的物品,如苹果、糖等;学生不喜欢的物品,如药片、药水等。2.教学辅具: 沟通版/语音沟通板“我”、“喜欢”、“不喜欢、苹果、糖、药片、药水的图卡。 “说一说,做一做词语篇中有关食物、动物的棋盘游戏。3.教学仪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词组沟通篇”四、教学过程 导入玩“说一说,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将苹果、糖、药片、药水呈现给学生后将其藏到桌子下面,然后用语言描述其中一样物品,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描述的是

20、什么物品。如老师说:“有一样东西,它是病人吃的、小小的、圆圆的、很苦。这是什么东西呢?”学生猜:“药片。 新授1. 教师出示实物苹果,引发学生兴趣.提问苹果是怎样的,让学生进行描述,然后问:“苹果好吃吗?谁喜欢苹果?”让学生回答,老师把答案补充完整:“我喜欢苹果。 (e1;e2) 2. 重复提问,强调答案“我喜欢苹果”;让学生找出“我”、“喜欢以及苹果的图卡,按照图4.2.1。1的版面设计在语音沟通板软件上。指导学生点击语音沟通板软件练习说句子.若学生不能完整表达句子,可以逐字增加句长,从“苹果”到“喜欢苹果到“我喜欢苹果”。(u1;r1;r2;r3)3. 在学生能够完整表达句子“我喜欢苹果”

21、的基础上,老师根据语音沟通板软件上的图片开始进一步提问:“我喜欢什么样的苹果?”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老师逐渐诱导学生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我喜欢红色的苹果”- “我喜欢甜甜的红色的苹果。” (u1;r1;r2;r3)图4.2.1.1 图4.2。1.24. 教师出示实物药片并提问药片是怎样的,让学生们进行描述,然后问:“药片好吃吗?谁喜欢药片?”引导学生说:“我不喜欢药片。” (e1;e2) 5. 重复提问,强调答案“我不喜欢药片”;让学生找出“我”、“不喜欢”以及药片的图卡,按照图4.2.1。2的版面设计在语音沟通板软件上。指导学生点击语音沟通板软件练习说句子。若学生不能完整表达句

22、子,可以逐字增加句长,从“药片到“不喜欢药片”到“我不喜欢药片”。(u2;r1;r2;r3)6. 拿出语音沟通板,让学生点击沟通板或口语说“我喜欢xx”和“我不喜欢xx,并将此项内容生成为家庭作业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联系。沟通版面设计如图4。2。1。3,家庭作业见图4.2.1。4。(u4;e4;r1;r2;r3)图4.2.1.3 图4。2.1。47. 在学生能够完整表达句子“我不喜欢药片”的基础上,老师根据语音沟通板开始进一步提问:“我不喜欢什么样的药片?”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老师逐渐诱导学生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我不喜欢苦苦的药片”“我不喜欢白白的苦苦的药片”。(u1;r1;r2;

23、r3)8. 老师把苹果、糖、药水、药片放在面前,拿起苹果,做出非常喜欢的样子说:“我喜欢红色的大苹果;拿起药片,做出非常讨厌的样子说:“我不喜欢白白的苦苦的药片”.让每个学生都上来说一说。(u1;u2;r1;r2;r3)9. 老师把苹果、糖、药片和药水放在面前说:“我喜欢甜甜的红色的苹果”,辅课老师把苹果给老师。让学生上来按照辅课老师的样子,帮老师找一找喜欢的东西。(u3;)10. 老师把苹果、糖、药片和药水捧在手里说“我不喜欢苦苦的药片,辅课老师把药片从老师手里拿走.让学生上来按照辅课老师的样子,帮老师拿走不喜欢的东西.(u4;)11. 打开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词语沟通篇(如图4。2。1

24、。5),让学生轮流到投影幕布上边点边说句子:“我喜欢/不喜欢xx。” (e3;e4;r1;r2;r3) 图4.2。1。5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词语沟通篇中有关练习举例 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词语篇中有关食物、动物、活动、颜色等的棋盘游戏(如图4。 2。1.6),要求指着物品说一说“我喜欢xx”或“我不喜欢xx,如“我喜欢披萨”、“我不喜欢鳄鱼、“我喜欢红色、“我不喜欢玩具熊”等等。(e3;e4;r1;r2;r3) 图4.2.1.6 “说一说,做一做词语篇中有关食物、动物、活动、颜色的棋盘游戏2. 老师提问“谁喜欢糖?”,诱导学生说出”我喜欢糖。,并逐步诱导学生以逐字

25、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我喜欢甜甜的糖。”“我喜欢软软的甜甜的糖。”老师把苹果、糖、药片和药水放在面前说:“我喜欢软软的甜甜的糖”,让学生上来帮老师找一找喜欢的东西。(u3;e4;r1;r2;r3)3. 老师提问“谁喜欢药水”,诱导学生说出“我不喜欢药水”,并逐步诱导学生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我不喜欢苦苦的药水。”“我不喜欢黑黑的苦苦的药水”老师把苹果、糖、药片和药水捧在手里说“我不喜欢苦苦的药水”,让学生上来帮老师拿走不喜欢的东西。(u4;e4 ;r1;r2;r3)。五、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表(主谓宾句)姓名: 年级:指标记分(0,1)备注句子理解u1能对讨人喜欢的物品做出“喜欢”的反应。u2能

26、对讨人厌的物品做出“不喜欢”的反应。u3当别人说“我喜欢xx”时,把xx给他。u4当别人说“我不喜欢xx”时,把xx从别人手里拿走。得分_/4=_句子表达e1模仿发音e2提示发音e3指物发音e4自发表达得分_/4=_%言语功能r1呼吸方式r2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r3起音方式得分_/3=_%注:r1: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记1分,胸式呼吸、胸腹联动记0分;r3:起音方式正常记1分,软起音或硬起音记0分;得分高于75为通过,50%-75%需要跟踪监控,低于50亟需干预。教案二:哥哥拍球,姐姐拍手(主谓宾句)一、教学内容 学习主谓宾语句“哥哥拍球、姐姐拍手”二、教学目标1. 句子理解:理解xx在干什么的含

27、义。2. 句子表达:能根据需要,准确表达“xx拍球;xx拍手”。3. 言语功能:说句子的过程中,使呼吸系统和发声系统协调作用,并变化响度,提高发声能力.三、教学准备1.实物: 皮球若干2。图片:拍手图片两组;拍球图片两组3。教学辅具:沟通版/语音沟通板4。教学仪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词组沟通篇”四、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妹妹在拍球,姐姐在拍手;弟弟在拍球,哥哥在拍手;你拍球,我拍手;我拍手,你拍球;大家一起拍拍球,大家一起拍拍手。 新授1. 教师带领学生做拍手动作。(u1)2. 要求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你在做什么? 3. 教师做拍手的动作,问学生:老师在做什么?要

28、求逐个回答:老师拍手。并随时纠正。(e1)4. 老师轻轻地拍手,并轻轻地说“老师拍手。”要求学生也轻轻地拍手,并轻轻地说“我拍手。”老师重重地拍手,并大声说“老师拍手.”要求学生也重重地拍手,并大声说“我拍手.手拍得轻,说句子时响度变小;手拍得重,说句子时响度变大。(e3;e4)5. 依次拿出“弟弟拍手,哥哥拍手,妹妹拍手,姐姐拍手”的图片(见图4.2。2。1),指导学生掌握主谓宾句“xx拍手,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主谓宾语句表达.(e2;e3;p1;p2)图4.2。2。1 弟弟拍手、哥哥拍手、妹妹拍手、姐姐拍手6. 让学生找一找、认一认图片。要求学生:(u2;u3;u4)(1) 从“哥哥抱球,哥

29、哥拍球,弟弟顶球,姐姐拍手的图片中(见图4。2。2.2),找出“姐姐拍手”的图片;(2) 用完整的主谓宾语句表达“姐姐拍手。”(e2;e4;p1;p2)(3)图4.2。2。2 姐姐拍手、哥哥抱球、哥哥拍球、弟弟顶球7. 教师带领学生做拍球的动作,要求学生想一想,说一说。(u1)8. 教师拍球,问学生“老师在做什么?,要求回答“老师拍球”,并随时纠正。(e1)9. 老师将球拍得低低的,并轻轻地说“老师拍球。”要求学生也将球拍得低低的,并轻轻地说“我拍球.”老师将球拍得高高的,并大声说“老师拍球。”要求学生也将球拍得高高的,并大声说“我拍球。”球拍得低,说句子时响度变小;球拍得高,说句子时响度变大

30、。(e3;e4)10. 依次拿出“妹妹拍球,姐姐拍球,弟弟拍球,哥哥拍球”的图片(见图4。2。2。3),指导学生掌握主谓宾句“xx拍球”,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主谓宾语句表达。(e2;e3;p1;p2)图4.2.2。3 弟弟拍球、妹妹拍球、姐姐拍球、哥哥拍球11. 让学生找一找、认一认图片。要求学生:(u2;u3;u4)(1) 从“姐姐投球,哥哥拍球,弟弟顶球,妹妹拍手”的图片中(见图4。2.2。4),找出“哥哥拍球”的图片;(2) 用完整的主谓宾语句表达“哥哥拍球。”(e2;e4;p1;p2)图4。2。2。4 姐姐投球、哥哥拍球、妹妹拍手、弟弟顶球12. 指导学生利用沟通板表达:姐姐拍手、哥哥拍

31、球,版面设计如图4.2。2。5。让学生根据图片完整地表达句子“哥哥拍球,姐姐拍手。” (e2;e4;p1;p2)图4。2。2。5 沟通版面设计(华东师大 白银婷制作)13. 指导学生利用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进行句子成分替代的训练。(e2;e3;e4;p1;p2) 练习与巩固1. 利用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部分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对实施者和“拍球”动作之间关系的认识,参看图4.2.2.6.(e2;p1;p2) 题1 请找出“弟弟拍球” 题2 请找出“叔叔拍球 题2 请找出“弟弟拍球”“叔叔拍球” 题3 请找图表达“弟弟拍球” 题4 请找出“哥哥拍球”题5 请找图表达“哥哥拍球图4.2.2.

32、6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五、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表(主谓宾句)姓名: 年级:指标记分(0,1)备注句子理解u1听提示做动作u2听指令指图片(二选一)u3听指令指图片(三选一)u4听指令指图片(四选一)得分_/4=_%句子表达e1提示表达e2看图说句e3替换句子成分再表达e4自发表达得分_/4=_言语功能p1响度异常 p2响度变化得分_/2=_注:p1:响度正常,符合年龄特征记1分,响度过高、响度过低记0分;p2:响度变化自然记1分,响度变化过大、响度变化单一记0分;得分高于75%为通过,50-75需要跟踪监控,低于50%亟需干预。教案三:“xx是xx的”(是字句)一、教学内容 “xx是xx

33、的”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葡萄是紫色的;西瓜是粉红色的。 “xx不是xx的”苹果不是红色的;香蕉不是黄色的;葡萄不是紫色的;西瓜不是粉红色的。二、教学目标1. 句子理解:理解“xx是xx的和“xx不是xx的”的含义。2. 句子表达:能够用“xx是xx的”和“xx不是xx的”的句型正确表述,并正确转换两种句型; 3. 言语功能:用恰当的语调表达肯定或者否定的语气,以提高音调变化能力。三、教学准备1 图片:水果图片、蔬菜图片、“是”字图卡2 教学辅具:沟通版/语音沟通板3。教学仪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 “启音博士发声诱导仪” 四、教学过程 导入1. 复习“这是”的句型。

34、拿出水果图片(图4.2.3.1)询问学生“这是什么?,要求学生点击语音沟通板回答,版面设计如图4.2。3.2。(u1)图4.2.3。1 水果图片 图4。2.3.2 “这是”沟通版面设计(华东师大 白银婷制作)2. 教师拿出不同颜色的蜡笔,让学生点击语音沟通板来说出蜡笔的颜色。 新授1. 教师指着图片说句子,如“香蕉是黄色的”,让学生点击语音沟通板,表达出相同的意思 ,语音沟通板声音为:“香蕉是黄色的,版面设计参看图4.2。3.3。教师再用比较夸张的语气强调肯定句,并用降调说“香蕉是黄色的”,让学生模仿语气,用降调强调“是”字,完整表达句子。(u2;u3;u4;e1;e2;p1;p2) 图4。2

35、.3。3 “xx是xx的”沟通版面设计(华东师大 白银婷制作)2. 重复上述步骤,教师将香蕉换成其他水果,用降调强调“是”字,并以肯定的语气说出句子,如“苹果是红色的”,让儿童点击语音沟通板回答,并肯定的说出句子.如图4。2.3.3。(e2;p1;p2)3. 教师指着图片说句子,如“青菜不是黄色的”,让学生点击语音沟通板,表达出相同的意思 ,语音沟通板声音为:“青菜不是黄色的”,版面设计参看图4.2.3.3.教师再用比较夸张的语气强调否定句,并用升调说“青菜不是黄色的”,让学生模仿语气,用升调强调“不是两字,完整表达句子。(u2;u3;u4;e1;e3;p1;p2)4. 重复上述步骤,教师将青

36、菜替换成其他蔬菜,用升调强调“不是”两字,并以否定的语气说出句子,如 “玉米不是红色的”,让儿童点击语音沟通板回答,并否定的说出句子.(e3;p1;p2)5. 运用早期语言干预系统学句子常用句是字句进行训练,示例如图4。2。3.4。(p1;p2) 图4。2.3.4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常用句是字句 练习与巩固1. 询问学生“xx是xx的吗?”和“xx不是xx的吗?,让学生判断后说出答案或用语音沟通板说出结果。(e4;p1;p2)(1) “果汁是甜的吗?”“果汁是甜的。”(2) “果汁不是苦的吗?“果汁不是苦的。”五、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表(是字句)姓名: 年级:指标记分(0,1)备注句子理

37、解u1听指令指认图片u2听指令指图片(二选一)u3听指令指图片(三选一)u4听指令指图片(四选一)得分_/4=_句子表达e1提示表达e2用“xx是xx的回答e3用“xx不是xx的回答e4根据提问来表达得分_/4=_%言语功能p1音调异常p2音调变化得分_/2=_注:p1:音调正常,符合年龄特征记1分,音调过高、音调过低记0分;p2:音调变化自然记1分,音调变化过大、音调变化单一记0分;得分高于75为通过,50%-75需要跟踪监控,低于50%亟需干预。教案四:在xx上(下)面有xx(存现句)一、教学内容 存现句:在xx上(下)面有xx二、教学目标1. 句子理解:理解“在xx上(下)面、上和下”的

38、含义。2. 句子表达:使用“有和“没有”的存现句来表达事物的状态。3. 言语功能: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句子,以提高言语呼吸功能。三、教学准备1 实物:玩具、积木若干2 图片:图片若干张3 教学辅具:沟通版/语音沟通板4 教学仪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 四、教学过程 导入1.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游戏,让学生记住玩具名称,教师将玩具放到教室各角落,让学生去找一找玩具在哪里。 新授1. 引导学生用目光去搜寻刚刚玩过的玩具,提问“xx有xx吗?”,如书包(里)有xx?老师有xx吗?引导学生回答“xx有xx,或者“xx没有xx.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初步认识和运用“xx有xx”的存现句,并

39、能区分“有”和“没有”表达了事物不同的状态。 (u1;e1;e2;r1;r2;r3)2. 继续找玩具或识辨教室各物品,教师提问“在xx上(下)面有xx?”,如在桌子下有什么?在窗户上面有贴纸吗?让学生回答:“在xx下(上)面有xx,或者“在xx上(下)面没有xx”.使学生在交流中能认识物体的关系,并能使用“有”和“没有”的存现句表达。(u1;e1;e3;r1;r2;r3)3. 识认图片。出示图片,如图4.2。4。1,提问学生:(1) xx在哪里?(2) 什么在xx上(下)面?(3) 在xx上(下)有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在xx上(下)面有xx.如:在本子上面有笔。若学生不能完整表达句子,可以逐字

40、增加句长,从“本子上面”到“本子上面有笔”到“在本子上面有笔”.在学生能够完整表达句子“在本子上面有笔的基础上,老师可根据图片进一步提问:“在什么样的本子上面有什么?”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老师逐渐诱导学生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在绿色的本子上面有笔” “在绿色的本子上面有黑色的笔。 (u2;u3;u4;e3;e4;r1;r2;r3) 图4.2。3.1 上下关系(一)4. 让学生找一找并认一认图片,要求学生:(1) 从一组四张图片中,找出“在桌子上有电脑、“在伞下面有桌子”的图片,见图4。2.4.2;(2) 根据图片说出两个物体的状态:在xx下(面)有xx,在xx上(面)有xx。多次训

41、练,反复强化,加强学生对“在xx上(下)”和“有”所表示的事物状态的理解和运用。 (3) 在学生能够完整表达句子的基础上,老师可诱导学生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如“在桌子上有电脑 “在桌子上有一台电脑。” (u2;u3;u4;e3;e4;r1;r2;r3) 图4。2.4.2 上下关系(二)5. 指导学生利用语音沟通板表达:在xx上(面)有xx,沟通版面设计如图4.2.4.3。(e3;e4;r1;r2;r3)图4.2.4.3 语音沟通板版面设计(华东师大 白银婷制作) 练习与巩固1. 利用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词组部分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对上下关系的认识,参看图4。 2.4。4。(u2;u3;

42、u4;e3;e4;r1;r2;r3) 题1 请找出“哪个男人有帽子” 题2 请找到“哪把椅子有扶手 题3 请找出“哪个男人有帽子” 题4 请找到“哪把椅子有扶手” 题5 请点击表达“这个男人有帽子” 题6 请点击表达“这把椅子有扶手图4.2.4.4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词组2. 按要求指出图片(图4.2.4.5、4.2.4。6),并说出图片中的上下方位关系。(u4;e3;e4;r1;r2;r3) 图4.2。4.5 从图中找出并表达“在脚下面有球” 图4。2。4.6 从图中找出并表达“在桌子上有电脑”五、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表(存现句)姓名: 年级:指标记分(0,1)备注句子理解u1听指令指物u

43、2听指令指认图片(图中两对象)u3听指令指认图片(三对象)u4听指令分辨图片(对象关系相反)得分_/4=_句子表达e1经提示表达e2用“xx有xx”回答e3用“在xx上(下)有xx回答e4根据需要来表达得分_/4=_%言语功能r1呼吸方式r2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r3起音方式得分_/3=_注:r1: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记1分,胸式呼吸、胸腹联动记0分;r3:起音方式正常记1分,软起音或硬起音记0分;得分高于75为通过,50%75需要跟踪监控,低于50亟需干预。教案五:xx把xx喝掉了(把字句)一、教学内容 xx把水(茶/果汁/牛奶)喝掉了。二、教学目标1. 句子理解:理解xx把xx喝掉了的含义。2.

44、 句子表达:用“xx把xx喝掉了”来表达事件谁喝什么。3. 言语功能: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句子,以提高言语呼吸功能。三、教学准备1. 实物:饼干、开水、牛奶、果汁、茶2. 图片:老师和学生们的照片,饼干、开水、牛奶、果汁、茶的图片,“喝”的图片3. 教学辅具:沟通版/语音沟通板4. 教学仪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四、教学过程 导入1. 教师和学生对唱儿歌你好吗,调动课堂气氛。2. 复习上节课内容:xx把xx吃掉了。 新授1. 教师说:“口渴了,老师要把水喝掉”,演示喝水的动作。提问:“老师把什么喝掉了”,强调答案“老师把水喝掉了”,多次重复此过程,让学生跟读。(u1;e1

45、;e2)2. 让学生找出老师的照片、字卡“把、 水的图片、以及“喝”的图片,并按照图4。2.5.1a的沟通版面设计。让学生边点击语音沟通板边说一说“老师把水喝掉了”。(u2;u3;u4;e3;r1;r2;r3) 图4.2。5。1a图4.2。5.1b 图4。2.5.1c图4。2.5.1d图4.2。5。1 把字句语音沟通板版面设计(华东师大 白银婷制作)3. 教师把果汁给一位学生甲,等学生喝完以后,问“学生甲把什么喝掉了”.其他的学生回答,并拿出果汁的图片贴在这位同学的照片的后面(如图4.2。5。1b)。让学生边点击沟通板边说句子。在学生能够完整表达句子“甲把果汁喝掉了。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进一步提

46、问:“甲把什么样的果汁喝掉了?”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老师逐渐诱导学生以逐字增加句长的方式,说出“甲把红红的果汁喝掉了- “甲把红红的甜甜的果汁喝掉了。” (u1;e3;e4;r1;r2;r3)4. 将果汁替换为牛奶、茶、开水,多次重复上述过程。5. 教师询问每一位同学都把什么喝掉了,让学生说:“我把xx喝掉了”.老师询问其余学生“xx把什么喝掉了”,让这位学生说:“xx把xx喝掉了”.(u1;e4;r1;r2;r3)6. 做“你说我做”的游戏.规则:(e4;r1;r2;r3)(1) 一位学生说一说,另一位学生做一做;(2) 一位学生边点击语音沟通板边说“xx把果汁喝掉了,xx站起来把果汁

47、喝掉;(3) 以此类推,换人继续游戏。 练习与巩固1. 完成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认识篇认识常用句中有关把字句的练习,如图4。 2.5.2.(e1;e4;r1;r2;r3) 图4。2.5。2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认识篇认识常用句2. 完成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探索篇探索常用句中有关把字句的练习,如图4。 2。5.3。(e1;e4;r1;r2;r3)图4.2。5.3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探索篇探索常用句3. 完成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沟通篇常用句沟通中有关把字句的练习,如图4. 2。5.4.(e1;e4;r1;r2;r3) 图4。2。5。4 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系统学句子沟通篇常用句沟通五、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表(把字句)姓名: 年级:指标记分(0,1)备注句子理解u1听指令指认实物u2听指令指图片(二选一)u3听指令指图片(三选一)u4听指令指图片(四选一)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