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_第1页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_第2页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_第3页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_第4页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专业: 新闻 姓名: 喵 学号: 07401613 指导教师: xxx :随着我国社会和谐程度的日益提高,人文关怀要 摘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也受到了政府,媒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注。随之关于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研究也随之兴盛起来,呈现出研究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倍受社会关注的问题,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研究能够维护人民利益,使整个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但是,近年来,市场逐渐经济化,竞争逐渐激烈,一些媒体为了牟取私利,只看重新闻卖点,而不注重人文关怀。因而着重研究其问题及发展是必然是一项紧迫、艰巨、

2、漫长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 :灾难性报道、人文关怀、媒体 关键词 一、前言:一个国家不论制度多么健全,不论科技多么发达,不论社会多么进步,不论国力多 么强大,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在灾难性事件中,社会常态受到破坏,公共安全受到危害,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人们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面对这样的公共事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件,所要站起来与大自然做抗争的不仅仅是被事件波及到的人们,还有怀着爱国之心的人们。 灾难性事件波及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大,而且都是瞬间爆发,不受人类控制,其破坏性也自然难以预料。因此,一旦发生,便会成为一段时间内人们和媒体关注的焦点。随着新闻商业化的趋势,媒体竞争也日益加剧,一些

3、新闻媒介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谋取商业利益,为了提高知名度,只注重自己的新闻卖点,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不管不顾人的尊严,不理解人,不关心人。形成了一种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现象,由此看来,注重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迫在眉睫。 近年来,灾难性事件不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都屡屡发生,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也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在灾难性报道中,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肩负重任的群体,应该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第一位的关爱对象,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尊重、理解、关心受害人及其家属。而不是以他人利益换取自身利益,要立志做一个艰难求存,有职业道德的新闻人,做有良心,有同情心,有正常感情的人民的好公仆。

4、 社会的文明需要新闻工作者,人类的和谐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灾难性报道也一定会愈发成熟,会朝着政府和人民共同所希冀的方向发展,真正做到使传播成为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技能。让人们在灾难性事件过后,通过媒体对该事件的探索与诠释,对生活,对政府更充满了信心,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和谐,让整个社会更加稳步的发展。 毋庸置疑,灾难性报道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把握好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更是给当今社会向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注入了一剂不可或缺的强心剂。 二、什么是灾难性报道,人文关怀: (一)、灾难性报道概述: 灾难性事件,简单地说,就是指灾难性的,如火灾、水灾、

5、空难、海难、地震、车祸、爆炸、台风等天灾人祸的事件,灾难性事件通常对社会常态会有很强的破坏性,同时对公共安全还会造成重大的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这类事件通常以突发的形式出现,属于瞬间爆发型,是不可控制的,其破坏性更是难以预料。 那么对这一类事件的报道就称为灾难性报道,由于事件发生的突然,而且一般会超越本地的防灾力量,人畜伤亡严重,物质财富毁损现象惨目忍睹,甚至一个地区会完全的无法自救。这些特征使得灾难性报道具有极高的难度与危险性,但是随着灾难性事件 2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波及范围之广,倍受关注,灾难性报道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人文关怀概述: 在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

6、怀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操守。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指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是整个世界都关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顾名思义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在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注重以人为本,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作为第一位的关爱对象。新闻工作者,要在灾难性报道中体现出对人的关爱,要在客观,理智的基础上赋予人性的思想情感,时时发扬人文精神,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成为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中介,而且这个中介是最体现人性,最富有人情味的。 三

7、、灾难性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并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成为人们作出判断的重要信息来源。一则成功的报道会激奋人心,团结民智,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而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使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报道中带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带领人们走出灾难走向光明。 灾难性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灾难性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可以团结人民的力量。 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渗入,转移了民众的目光,聚集了往常看似分散的各方力量。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使得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抗灾抵难,共同带领灾区人民走出困境,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灾难性报道充满人

8、文关怀的气氛使得民族之魂被凝聚,凝聚成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力量。 (二)、灾难性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可以让人们有正确的价值观。 “正义、勇气、公理和悲悯是我们尊奉的最高价值。”这是新闻大师普利策的一句名言。 1、灾难性事件是国民之共同大事,突发事件发生后,全国各界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作为一切行为的初衷则是一个人心最底层的价值观。人们通过媒体去了解灾情,去感受全国各地人民的冷漠或人文关怀。这时,会有一些人的价值区域还是一个盲区,需要媒体去引领。 3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情感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灾难性报道更是如此,媒体把大量的报道没有停留在简单报道层面,而是充满了情感,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关

9、怀。 这种使人们的人性和良知被唤醒,人们人文精神的弱化和缺失现象得到重视,并在媒体的人文关怀氛围中逐渐引导并得到改正。 3、受到了媒体正确的指导,整个社会会构建起良好的价值体系。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少了一份冷漠。整个社会会在一场灾难性事件之后有一股浓郁的人文主义浪潮。 (三)、灾难性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伟大目标,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充满爱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诚心有爱,充满活力,安定团结的社会。和谐社会,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本,让人们受益。 和谐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是一种幸福指数,人们对其进行判断,需要直接和间接的

10、感受,一场灾难性事件是很容易考验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的。那么一场灾难性事件映入受众眼帘的是血淋淋的“纯客观”,还有温馨馨的“真善美”,完全都是靠媒体的一字一画。 的确,媒体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媒体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多一些人文关怀,社会就会多一分稳定与和谐,人们就会一分幸福感。新闻工作者把灾难性事件深处的“真善美”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才能让人们看到无情的灾难背后所隐藏的有情的一双双援助之手。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献出更多的爱,人们才能看到“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这个愿望就在不远的明天。社会也会因媒体的灾难性人文关怀报道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四)、灾难性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可以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11、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既是体现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媒体界的道德的体现。一个人文关怀缺失的新闻界,新闻事业不可能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一个道德沦丧的国度,也不可能有正常的、基本的社会秩序与繁荣的经济,一个国家连基本的制度和经济都没有,何谈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说,人文关怀直系新闻事业的发展。 灾难性报道不当,足以击垮国民的信心,消减民族的斗志。相反地,充满人文关怀 4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的灾难性报道则可以鼓舞人心,振奋民族斗志,让祖国各族人民愈挫愈勇。从而达到不被灾难达到,更加努力进行经济建设,更加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作用。 四、人文关怀所受重视程度的现状,趋势: 人文关怀自其发

12、端起,就受到了不同社会形态下政府与人们的推崇和完善。 中共十六大提出“民主”,中共十七大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充分说明了人文关怀所受重视程度。 可见,不论处在社会的什么岗位,都应该将“以人为本”引入工作和生活。新闻工作者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媒体应该体恤民众的精神需求。 在当今社会,有一种趋势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会越来越受到推崇,随之,人文关怀也应当受到媒体的推崇,上到媒体的定位,下到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现场事件采集到报道文字出街,都应该完全被渗透。 但是就灾难性报道来看,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为了牟取商业利益,为了一己私利,牺牲受众或者受难者的利益,忽视人文关怀,还有一些新闻工作者

13、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完善,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经验尚还不足,故而在语言和文字,照片和画面的运用和处理上不是很恰当,考虑不够周全,冷漠化现象尚存,人文关怀也会因此缺失。(例子) 五、关于灾难性报道中人文关怀应该如何重视的建议: (一)、媒体应该从受众和受害人的利益出发进行报道,营造平和的社会舆论环境。 1、 报道中充满人性化,富有亲和力。 “纯客观”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血淋淋的画面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看到的。这时就需要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报道,让充满人文关怀的报道带领人民齐心协力做好抗灾工作。 “做一个好记者,基本的前提就是看不得群众一点痛苦。心硬了是做不了有良知的记者的。” 2、从心理角度影响受

14、众的情绪。 灾难性时间除了给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重创外,对社会心理,对受众和受害人心理都会造成破坏性冲击。通过大量的人文关怀性的、积极的、正面的灾难性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乐观的情绪在社会中得到渲染,让社会压力得到舒缓。 3、通过感人的画面感召受众。 5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大到选题,小到一个词语,一张图片,都应该从人民的视角出发,让受众看到深切的人文关怀。这样,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会呈现出很积极的一面,民心得到鼓舞,全国各界人士都会和灾区一起渡过难关。冷静理性的从受众和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向人民传递信心和希望。 4、通过报道让社会舆论环境趋向平和。 着重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报道

15、,可以让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于该灾难性事件持积极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平和的社会舆论环境,一件灾难性事件中媒体报道中人文关怀所占比例对其影响是很大的。社会舆论环境平和与否对于事件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间接的说,灾难性报道是否人性化直接关系到事件的发展趋势。 (二)、媒体以及政府都应该适当的维护政府形象以及自身形象,但不应该利欲熏心。 1、减少民众恐慌是灾难性报道中必不可少的。 一些灾难性事件后果相当严重,但是导致这样的后果并不仅仅是事件本身,而是政府和媒体。他们单单考虑到政府形象,自身形象,还有一些关于政绩方面的私利,向受众隐瞒重要情况。但是纸总是包不住火的,灾难愈演愈烈,到那时,民众

16、的恐慌是很难收场的。 很明显,零三年非典造成的恐慌远远大于零九年H1N1。并不是非典的致命率有多强,而是政府,以及媒体在面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与处理上有了很大的差别。报道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维护政府以及自身形象也是没有错的,但是方法要得当。 、减少民众恐慌的同时讲求信息透明度,不做隐晦报道。 人文关怀体现在政府与群众两方面,报道要全面,不该因缓解目前的社会压力和避免被责问而做隐晦报道,这不仅侵犯了人民的知情权,而且很难做到真正的维护社会稳定。首例非典出现于2002年12月15日,出现于中国,但是首篇报道见报时间为2003年2月12日,中间间隔长达三个月。(国内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研

17、究情况) 缺少人文关怀,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纯客观”报道,这种对真相的完全遮掩也是对人民的完全不负责任,也或许是政府和媒体缺乏信心,或者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上缺乏经验。但也有一大部分是利益驱动,逃避责任。 灾难发生了我们要共同应对,我们要运用人文关怀来维护政府和自身形象,来给人 6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民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三)、媒体应该不仅重视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更应该重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 1、注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培养 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灾难性事件对民众的影响,决定着灾难性报道的成功与否,新闻工作所具有的较大影响力,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过硬的职业素质。 一个可

18、以写出一篇成功的灾难性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精练的业务素质,必须有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较高的职业素质,才可以在灾难性事件过后,通过报道营造和谐社会舆论,给公众起到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 2、注重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培养 在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体现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该: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讲真话,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灾难性事件,及灾后影响;不贪图私利,

19、廉洁奉公,不以群众为代价,片面追求新闻卖点;尊重受众及受灾群众的人格尊严,做人文性灾难新闻报道;于其他新闻工作者以及群众齐心协力,一起共渡难关。 做负责任,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做有着良好职业素质和道德境界的新闻工作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挑起担子,给大家一篇篇充满人文关怀的灾难性报道,设身处地为公众,为受难者及其家属着想,把人性放在第一位去考虑,把人民的利益,自尊放在第一位去进行人文化的灾难性报道。 (四)、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价值取向也越来越重要。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它进行话语表达的时代呼唤,也是使其能在媒体的大舞台上占得一席之地的内

20、在需要,是使我国新闻媒体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日趋和谐的催化剂。 灾难性事件本就是一场浩劫,虽然从职业来讲新闻比较,但是从人的良知来讲人性更重要。作为本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报道客观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的媒体来讲,更应该 7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使这场浩劫给人民造成的心灵还是肉体上的创伤达到最小值。记者不应该只作看客,不能以灾难为卖点,来吸引读者眼球,把媒体商业化到连人们最起码的尊严都不管不顾。他们应该第一时间去关心受难同胞,还有关注该事件悲恸的人们。 对于媒体,追求商业利益,还是注重人文关怀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媒体的价值取向问题。 显而易见,在这个“民意沸腾”的时代,在这个社会

21、取向为和谐的时代,媒体淡化其商业属性,或者说,把人文关怀放在其追求商业利益之前来考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六、对未来的展望: 灾难性事件是社会,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媒体,既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灾难性新闻,而且还要打动人心,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对媒体实力的考验,是对新闻工作者种种素质的考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新闻事业也会蒸蒸日上。在灾难性事件面前,优秀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注入人文关怀,使灾难性报道不再那么的冷酷无情,使灾难性报道成为人们一起度过难关的强心剂。 我相信,在我国未来的新

22、闻道路上,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定会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把人文关怀看得比新闻竞争中的成就感更重要。灾难性报道的再度伤害会逐渐减少,新闻工作者对于灾难性报道的技巧会愈来愈纯熟。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注释: 好记者陈中华 我们在路上范长江 参考文献 1 穆巴拉克吾甫尔 试谈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性光芒J 高校讲坛 2010年第23期 第645646页 8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宋燕 我国灾难报道进步之镜:新闻性与人性J青年记者 2010年8月中 第3132页 3杜莹 张倩梅 王凤飞 灾难性报道中人情味及“度”的把握J新闻爱好者2010年7月上半月 第6

23、364页 4孔祥光 卢方会 新闻宣传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新闻传播 2010年1月第7475页 5郑岩 人文关怀大潮中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冷漠化J新闻爱好者2009年6月下半月 第89页 6孔非 以人文关怀视角报道救灾新闻J当代电视2010年第6期 第8687页 7景秀红 灾难性报道舆论控制中的尺度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 2010年3月第37卷 第1820页 The Humanistic concern On Disastrous report Li JinxiaZhu Meina) ) (Along with Chinas increasing of social :Abstractharmonious degree, humanistic concern by the communi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cluding 9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coverage of catastrophic humanistic concern has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