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考纲要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前预习: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条件(1)英国议会制度:英国议会起源于 ,到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 性的;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成 两院,议会由 和 两院组成(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和 间矛盾尖锐,在 年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60年, 王朝复辟,1688年, 和 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2、 填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时间方式标志确立发展完善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和意义1.阅读下

2、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是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由于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取得了成功,这场政变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9、 “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问题:(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什么?(

3、2)材料二是哪一文献的内容?它的颁发标志着什么?(3)根据材料二中的1、4、6、9条款各从哪些方面对国王的权利进行约束?_2.阅读下列材料: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请回答: (1)这段材料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什么地位? (2)结合17世纪的有关事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过程。(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_ 答案 (1)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 的地位。 (2)资产阶级革命前英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推 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

4、君主立宪制。 (3)其一,保留君主,议会分上、下两院以议会为权力的核心。英国的议会处于主导地位,属于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政府掌握大权。议会掌握立法大权,甚至可以处死国王,法权大于人权。其二,国王没有实权。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在于作为国家元首,在外交上代表国家;作为英联邦首脑维系英联邦等;他游离于政党政治之外,无权废止法律。3.阅读材料英格兰民族的聪明智慧最大程度地表现为英国的政制。他所说的政制就是英国的宪政。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政治制度是根本性

5、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钱乘旦先生说,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英国法治有两个支柱,一个是依据普通法判案的独立的法院与法官系统,普通百姓的冤屈大多是法院伸张的;一个是以大宪章等宪政文件为依据的限制主权的议会系统,议会在与王权的长期较量中加强了自己的立法地位,甚至成为国王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英国议会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是英国政治

6、程序的稳定性力量,它又能适时而变,灵活地应对英国社会变化的各种需要,并不断完善自身;我以为,这两个系统共同保障了并扩大了英国人民自古就有的权利。 英国式道路钱乘旦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该制度对英国发展产生的作用?_4. 美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英国的议会制度对其他国家议会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试以美国为例说明。_参考答案:英国的议会制度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各国大都参考了英国的这一制度,推动了本国议会制度的确立、发展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如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掌握立法权,议员由各州人民选举产生。二

7、、联系现实讨论:1997 年 5月布莱尔首任英国首相,到 2005年5 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在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布莱尔也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在布莱尔执政的 2003 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请回答:(1)英国派兵参加对伊拉克的战争,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_(赞同,内阁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_(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假设英国议会中的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怎样?_(议会可以

8、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4)就政治体制而言, 布莱尔(工党)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_参考答案:首先,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其次,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再次,他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三、拓展联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大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

9、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迪斯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征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_答案:(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权力分散且权力间互相制约

10、;政府权力相对萎缩。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中央政府权力加强。 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议会得到进一步改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基础练习:1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的大权 B使民众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正式宣告君主制的废除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3在英国的责

11、任内阁制规定下,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应是 A国王 B首相 C上院议长 D主教41832年英国的议会选举制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是 A工商业资产阶级B工业无产阶级 C掌权的新贵族 D广大贫民阶层5.1688年的宫廷政变之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C没有经过流血斗争而获得巨大成功D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6.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

12、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7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8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是 A议会与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B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结合 C采取直接民主制形式 D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9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是在 A16世纪中叶 B17世纪后期 C18世纪前期 D19世纪中叶 10.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发展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颁布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富有的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A B C D11.阅读下列

13、材料: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969年选民的年龄限制降为18岁,凡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议院的选举。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2004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85年重新分配议席法规定,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2个大学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选一名代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

14、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4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l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人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 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哈纳姆主编19世纪宪法 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述英国选举制度演变的信息。(不得摘抄原文)(4分) 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_(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_答案:DDBAC CA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