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3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2题 每题4分 共48分1史载,明朝后期“富者白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金令司(注:管理之意)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农业人口的增加d.政府管理商业的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朝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材料中引文主要阐述的是明朝后期,贫富分化加剧,工商业竞争激烈,金钱崇拜盛行,致使
2、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等,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或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2“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题中材料“东南为寒士之新土”体现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c项符合题意;题目中未涉及南北印刷技术的比较,排除a项;b项中“耻于
3、”、d项中“退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3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 c.古代中国的农业工具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农业。曲辕犁、筒车、耧车都是古代的农业工具,c项符合题意;筒车是灌溉工具,曲辕犁和耧车分别是耕作工具和播种工具,排除a、d两项;筒车不能体现铁制农具的大发展,排除b项。4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 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
4、南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后期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人口不会出现猛增的情况,a项错误;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农民失掉土地,到处流亡,大量的农民脱离户籍,成为地主私家的佃农,纳税人口急剧减少,b项正确;税收制度混乱和官吏腐败导致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但不会造成纳税人口的大量减少,c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
5、府出资【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 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 c 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 d 项错误。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其底部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b项正确;6编纂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潞安府志记载:“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而制钱堆积不能行。”从材料可知,万历年间a.潞安府为当地最高
6、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监察地方 b.政府对铸币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金融秩序混乱 c.“制钱堆积不能行”主要是因为当时铸造铜钱过多 d.部分官民唯利是图,铸钱质量低劣,社会危机深重【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潞安府没有监察职能,监造不等于监察,排除a;材料体现铸币有监造官,排除b;由材料“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而制钱堆积不能行”可知,铸币过程“杂以铅锡”以致币色不纯,无法通行天下,而非铸造过多,排除c。故选d。7“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易情形 c.南宋
7、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由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无一家不买卖者”可知,杭城应该指杭州,故排除a、b。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故排除d项,c项正确。8清代刘继庄在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a.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商业活动突破狭隘地域限制 c.封建统治中心带动商业中心兴起d.原商业中心面临周边市镇的严重冲击【答案】b【解析】a项“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与明清时期南方处于经济重心地位
8、的史实不符。“四聚”中只有北京是封建统治中心,c项不能体现。“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反映的是商业中心推动周边商业市镇的兴起,d项错误。“天下有四聚”阐明的是当时有四大商业中心,即商业活动突破了狭隘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9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为其亡友的寡妇幼子安排生计:“瘠田十亩,自耕仅可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役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这说明明清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商品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信息可知,
9、张履祥给友人“寡妇幼子安排生计”时建议不种粮食作物而种植经济作物,由此可知在当时经济作物的种植被人们认可,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更加严格,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a、c、d三项。10清乾隆嘉定县志记载:“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专业性市镇发展,商品种类繁多商人云集,影响生产领域生产区域化、专门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b.c.d.【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嘉定地区出现了雇佣生产关系,排除。故b项符合题意。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
10、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自然经济解体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a、d两项;材料所述内容未能体现经济区域分工,故c项错误。12阅读下面两幅图,产生从左图到右图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纸币便于随身携带 b.封建政府优化商业环境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c【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铜
11、钱的不便于携带不能适应大宗交易,而纸币交子的发行能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可见,从开元通宝到北宋交子的变化,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c项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题 共52分13(本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
12、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中,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 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评材料中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
13、: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中国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封建的法律制度束缚了经济发展;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妨碍了资本的投入;官僚、贵族的行业垄断影响经济发展。观点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本类题目属于开放型试题,做题步骤分为以下几步:(1)提炼观点。材料一“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第一种观点: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14、材料二“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得出第二中观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表明态度。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3)说明理由,史论结合。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说明理由。(4)结论,认识升华。不能简单重复观点,必须作内涵表述,上升到规律、本质、实质、正确做法。14(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 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
15、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宋代的 “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
16、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答案】(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的发展。(2)表现:市全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与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3)不同:西方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影响,而中国的
17、却没有。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加强(八股取士);闭关锁国趋势加强。【解析】第(1)问,概括材料一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表现”根据三则材料从货币、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等角度来说明;“根源”要结合商业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关系来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中提取信息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15(本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
18、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二 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材料三 宋朝之
19、后的七百年间,政治中心再次北移,南方的城市发展没有出现卓越的成就,甚至有些城市在战火中被销毁而从此没落(扬州),中国的经济发展远离了南方的商务航运、集市贸易,重新回归至以农业为中心的扩大生产阶段。这个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都城,难以起到以便利的商运、海上贸易、农业生产中心等职能,无法拉动整个中国的商贸经济。并且,政治的集权,商业的官办极大地遏制了商务中心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格局趋于固化。虽然出现商帮等团体,但是其和宋朝的集市经济、城市区域中心发展仍有很大的不足。而后的历史中,中国的封建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城市的商业功能未能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只是因人口和管辖区域的增加而增设行政区域,所以
20、城市人口比例没有太大提高。这一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迟迟无法从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最终落后于西方。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材料四 明清农村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城市街市的发展带来的
21、影响。(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后中国城市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明清农村的新变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答案】(1)职能: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为辅。结构:“城”大“市”小,市从属于“城”。(2)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市坊制度解体、夜市出现),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使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3)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没有结合在一起;受战乱影响;农耕经济的制约;专制集权制度和商业官办的遏制;封建制度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4)推动明清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
22、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为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解析】(1)材料一中的很多内容能够反映问题的内容。从材料“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等内容进行分析。(2)材料“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即可概括。(3)材料“政治中心再次北移,南方的城市发展没有出现卓越的成就,甚至有些城市在战火中被销毁而从此没落”“中国的封建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政治的集权,商业的官办极大地遏制了商务中心的发展,”分析出落后的原因。(4)“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得出推动明清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版企业员工培训与职业素养提升合同
- 2025短视频项目跨境合作与全球推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社保补偿协议范本编写指南及案例分析
- 2025版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光里人才公寓租赁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出国物流行业劳务用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大型会展中心电脑维护与现场展示系统服务合同
- 2025版进口葡萄酒国际贸易代理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版片石环保建材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国际邮轮包船货物运输合同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课件
-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 电池及电池系统维修保养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
- 学校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示范课教学课件
- 临床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11声音的三要素(练习)(原卷版)
- 矿产购销合同模板
- 湖北荆州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水闸现场安全检测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