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试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堂联是我国一种体现家族文化种类的对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其内涵多为家族寻根追祖、表彰先贤、训勉后人等。与这一文化现象相关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分封制的实施b郡县制的设立c科举制的形成d行省制的确立3“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引文出自a史记秦始皇本纪b

2、新唐书太宗本纪 c明太祖实录d清实录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4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布了开罗宣言。宣言严正声明:“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窃取这些中国领土是通过a凡尔赛和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摘录的一些学术观点,可见他们探究的历史文献是观点1:虽然它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进步的,但它没能付诸实践,没有产生实际社会效果。观点2: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提出的要求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晶。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

3、和国宪法6“先有神和拳,后有红灯照。拉它的线杆,掀它的铁道。把洋鬼子赶到关外去,保护大清朝。”该民谣流行于a天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7读右图,1911年革命党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点是ab c d8民国8年5月,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披露“青岛问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颇为所动,闻将直接交于日本。”“青岛问题交于日本”引发了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一二九运动9有学者认为,中共中央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为中国革命重心转移指明了方向。其依据是瓦窑堡会议a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制定了依靠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d

4、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0“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构想,为国家争取了90天时间。并且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对整个国家的存亡而言仍可以是一场胜利。”这一论述评价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111938年9月28日,武汉行营致电某军:“贵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害敌胆。”其中“贵军”是指a国民革命军b红军c八路军d解放军12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举动: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bc d 13辛亥革命与新

5、中国的成立被称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其中第二次巨变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b推翻了延续千年的皇帝制度c彻底干净消灭了国民党势力d迎来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4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1954年宪法a规定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15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 80%以上。

6、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c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16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而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政权的外交则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政策,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反对霸权主义”17从1955年4月到1964年的十年间,中国同25个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相关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尼克松访华 18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称中国是五极之一,并提

7、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这表明当时美国a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b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c赞成中国的“一国两制”方针d支持中国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充分证明 a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b“求同存异”的成功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一国两制”的正确20恩格斯认为:“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痛苦经验中学习。”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工农武装革命道路的开辟 遵义会议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abcd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时

8、说道:“他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削弱贵族最高法院的权力。”“他”是指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西塞罗22“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此罗马统治者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23右图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a轮番而治 b分权制约 c君主专制政体 d国王统而不治241787年宪法被美国宪法学家称为“伟大的妥协”。这些妥协包括 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 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 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 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牵制与独立abcd25“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9、这可以用于描述a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君主立宪制b19世纪后期的法国民主共和制 c18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民主共和制d19世纪后期的德国君主立宪制26共产党宣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最早实现这一思想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2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a里昂工人起义b第一国际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281947年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西克森强调:“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接着美国采取的相关行动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发动朝鲜战争

10、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组建华沙条约组织29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认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b“冷战”时期各国并无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d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30中学历史教材中某课的子目包括“走向联合的欧洲”、“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那么符合该课内容的标题应是a两极世界的形成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苏争霸的演变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本卷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12

11、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时提出:“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它国家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1)周恩来的观点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2分)该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2分)材料二 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

12、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2)举出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外交事件一例,(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作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2分)材料三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3)据材料三,指出实施

13、“一国两制”构想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分)32(14分)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城邦大约划分为100个市区,各市区按照大小比例选举出数目不等的候选人,然后从候选人名单中用抽签的办法确定实际上的公职人员。每人都有出任公职的平等机会,不至于集中在少数人。选举出的公职人员如果得不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就会立即被赶下台。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与法律思想(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城邦选举制度的哪些特点?(4分)材料二 18321884年英国历次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变化表(万人)1832年前 1832年后 1867年前 186

14、7年后 1884年前 1884年后 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英国选举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其中1832年后这一时段英国增加的选民主要来自哪一社会阶级?(2分)导致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 作为现代选举制度要件的普遍平等的选举权原则,直接选举和无记名的投票方式等都因此次的普遍的实践而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并深深扎根于乡村基层社会。规定党组织、民主党派、选民或代表的联合提名权以及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提名、投票与计票制度等选举运作程序与环节的规定而却大都沿用至今。 金子求试析1953年至1954年基层选举的当代意义

15、(3)写出1953年至1954年我国基层选举实践中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的名称。(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这次基层选举为新中国的选举制度构建了哪些基本框架?(2分)33(14分)二战后西欧的发展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国别年份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英国1938100366.710.52.912.5194810054.64.63.62.010.2 摘编自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根据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二战后为帮助西欧经济复苏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16、2分)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7年,1965年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2)欧洲的一体化是

17、从哪一领域开始的?(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一体化的演变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2分)材料三 欧盟25国现有人口4.5亿,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5、贸易额占世界的40,而且是世界上提供援助最多的国际组织。作为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欧盟希望今后在国际反恐斗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3)根据材料三,概括索拉纳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2分)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