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七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七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七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江南大规模的迁移是在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 公元35世纪 公元810世纪 公元1416世纪a. b. c. d.【答案】c【解析】考察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居民迁居江南;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五代十国时,许乡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都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增加了劳动

2、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故应选c。25.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 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对此理解正确是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b.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

3、的材料【答案】d【解析】考察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 以考古代历史文化的历史研究方法,所以a的说法错误。结合一般历史知识可知,b、c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是错误的说法。故应选d。26.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观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于各诸侯国普遍确立史实依据: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丈量田亩 )而税也。b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c摘引资料:互动百科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确定主题:创新:从战时共产

4、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d收集素材:采访家人邻居的衣食住行形成观点: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答案】b【解析】初税亩只是个案,不能证明观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于各诸侯国普遍确立”;新经济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废除;衣食住行变化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小方面,不足以支撑观点“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故应选b。27.右图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 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此画可说明南

5、宋已出现商业广告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a. b. c. d.【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文化。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杂剧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在元代,故含有第项均可排除,即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28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

6、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答案】a【解析】考察传统思想中的人文思想。题干中老子、孝经、左传、易贲卦象辞观点的意思,都是体现人的作用,即体现了人文精神。故应选a。29.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答案】a【解析】考察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

7、来看待世界。a项“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明显是在强调以自己的内心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二者也同时都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倾向。故应选a。30著名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写到,按照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变化速度,社会变迁可分为四种模式: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受外力影响)。按此工业革命和清末新政应分别属于a.创新性巨变、突发性微变 b.传导性巨变、突发性微变 c.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 d.传导性巨变、渐进性微变【答案】a【解析】考察对近代化的理解。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

8、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因此工业革命是创新型的巨变。而中国的清末新政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发生的,是传导性巨变。故应选a。31.1784年,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开启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直接贸易。对此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皇后号”是一艘中国商船 b.该商船当时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康熙帝对这艘商船的命名赞不绝口 d.当时美国建立的是联邦制共和国【答案】b【解析】考察近代前的中美关系。“中国皇后号”是一艘美国商船,故a错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故c错误;1787年宪法颁布,美国才建立了联邦制

9、共和国,故d项错误。五口通商前,广东是中外交往的唯一通道。故应选b。3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版上,而是铭记在公民的心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增强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b.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d.执法必严才能增强民众法律观念 【答案】a【解析】考察卢梭的思想。从题干的内容看,主要强调增强法律观念的重要性,其他各项均与题干核心理念相关,但是不能构成论证关系。故应选a。33.史学家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中认为英国在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创造了新美

10、洲”指的是英国 a.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b.开展了工业革命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实行了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考察工业革命。 “失去了美洲”,是指北美独立,脱离英国统治,“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指英国国内某项运动推动了英国新的发展,给世界带来广泛影响,结合时间信息,应是工业革命。故应选b。34.康有为曾说:“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据此,他认为应该 a.发展资本主义 b.提倡实业救国 c.降低出口商税 d.建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c【解析】考察康有为的阶级思想。依据材料“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

11、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可知,c.降低出口商税符合题意。故应选c。35“(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为此,20世纪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主张 a.进行二次革命 b.实行“实业救国” c.改造文化心理 d.实施预备立宪【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辛亥革命仅仅推翻了一个皇帝,旧的思想观念等依然存在,唯有从思想上彻底洗涤,才能达到救国救民之目的。故应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一47

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3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

13、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镇江、无锡、苏州、嘉兴、定县、峄县、青海、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6人,就性别看,男性138人,女性4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 (2)材料二反映了本次调查有何特点。(4分)材料三 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

14、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 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3)指出材料三中“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并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6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产生不同“梦想”的共同因素。(2分)【答案】(1)基本内容:任人唯贤,大公无私;诚信和谐,安居乐业;保障健全,社会稳定。(

15、3分) 背景:铁器使用牛耕推广,生产力进步为学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受重用;宗法分封制解体;私学兴起。(8分)(2)特点:地域分布广泛(地域分布不平衡);职业分类多;调查对象以男性居多;梦想具有趋同性。(4分) (3)共同的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启蒙思想。(2分) 不同:“美国梦”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奋斗、公平竞争。“欧洲梦”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4分) (4)经济、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统,时代的变迁。(2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从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16、闭,是谓大同”可归纳出答案。联系孔子所处的时代分析背景。第(2)问,结合“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平12人,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6人,就性别看,男性138人,女性4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归纳总结。第(3)问,结合美国与欧洲近代进程分析根源;联系材料、各自的具体特点分析不同。第(4)问,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时代等方面回答。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 然而,正踩在“短

17、促二十世纪”尽头的这个世界,与当年起点时刻之间的比较,并不是一道“孰多孰少”的历史计算题。因为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质的不同” 其一,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其中心。在它的春秋去来之间,欧洲已然日渐衰败。 第二项变迁的意义,则较第一项为重大。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作业的复杂体。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你是如何理解二十世纪“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其中心”?(4分) (2)材料中说“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段时间内,有

18、哪些因素阻碍了这一过程?(4分)上世纪90年代左右,又有哪些因素促进了这一过程?(6分)【答案】(1)一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崛起,挑战欧洲霸权;二战后,欧洲受战争创伤,进一步衰落,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美国进一步推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4分) (2)阻碍:一战;经济危机下的贸易壁垒;二战;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4分)促进: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两极格局的结束;市场经济体制受到广泛认同;新型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促进。(6分)【解析】第(1)问,要结合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美国、苏联

19、地位的变化及世界格局分析回答。第(2)问,考查全球化趋势。联系这一时期主要历史事件及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分析回答。阻碍因素。注意时间“20世纪90年代左右”,结合这一时期主要历史事件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科技的发展等因素归纳总结。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堂,一日“皇堂”,二日“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惟一的太师

20、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当这些皇室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文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他须在门口恭迎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于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旱。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或自然之类西方课程,“中”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

21、们的著作,“西”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无五。另外,他们在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6分)【答案】(1)教学内容: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培养目标: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维护统治,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教师: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近代人才。(9

22、分)(2)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6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从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师资来源等方面回答特点。第(2)问,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及清王朝的反映分析回答。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材料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

23、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仝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享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l)根据材料,分析18世纪欧洲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取得的进步。(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的法国对“真正

24、的民主”的实践。(6分)【答案】(1)民主由理性审判、权力分享、公民美德发展为自由、平等、博爱;政府由少数人操纵演变为必须接受公民的有效控制和制约;政府由不能采纳公意到必须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表达公意。(9分)(2)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时期颁布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6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从材料“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

25、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可归纳出答案。第(2)问,结合法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颁布的重要文件分析回答。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

26、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9分)【答案】(1)胡滨认为李鸿章维护清朝腐朽统治,出卖国家利益,是卖国贼。(3分) 克利夫兰认为李鸿章时才能卓越的伟大政治家、外交家。(3分)(2)史观不同:胡滨是革命史观,克利夫兰是近代化史观。时代背景不同:胡滨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克利夫兰是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是历史的潮流。目的不同:胡滨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批判李

27、鸿章;克利夫兰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史料不同:胡滨关注的是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克利夫兰关注李鸿章推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近代科技,创办近代工业,利用各国矛盾,尽量维护国家利益。(9分)【解析】第(1)问,要紧扣材料,从材料“李鸿章完全是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可归纳出答案。第(2)问,结合二人的阶级地位、历史观、目的几所引用的史料综合分析回答。七模历史答案2429:cdbcaa 3035:ababcc40.(23分)(1)基本内容:任人唯贤,大公无私;诚信和谐,安居乐业;保障健全,社会稳定。(3分) 背景:铁器使用牛耕推广,生产力进步为学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受重用;宗法分封制解体;私学兴起。(8分)(2)特点:地域分布广泛(地域分布不平衡);职业分类多;调查对象以男性居多;梦想具有趋同性。(4分) (3)共同的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启蒙思想。(2分) 不同:“美国梦”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奋斗、公平竞争。“欧洲梦”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