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同步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同步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抓住时间,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甲午战后的时间不符。二是抓住“内因”进行回答,是外因,排除。故选d项。答案:d2.1896年签订的“英德借款”

2、合同第七款规定:“此次借款未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这反映出()a.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有一定的进步作用b.清政府的借款建立在出卖主权基础上 c.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d.清政府向列强大举借款完全是被迫的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一直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合同中把借款同海关管理结合起来,是列强借款具有政治奴役性的表现,也反映了清王朝对国家主权的出卖。答案:c3.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他们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评价适用于()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b

3、.康有为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c.孙中山指导的辛亥革命d.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解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是把西方先进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即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宣传变法,故选b项。答案:b4.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仁”是儒家思

4、想的核心,维新派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说明维新派思想的特点是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学说相结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5.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a.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图存b.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解析:b、c、d三项是天演论的内容,a项是其意义。在民族危亡的形势下,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号召救亡图存。答案:a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解析:百日

5、维新是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进行的。答案:c7.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颁布此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诏书上的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b.设立译书局c.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d.废除科举制度解析:光绪皇帝是封建专制皇帝,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皇帝。关于封建选官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专制的体现,封建专制皇帝不可能废除。答案:d8.(2014课标全国)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

6、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重视易服的原因。改制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但很难说易服更易推行,故a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提及易服是为了外交的需要,或改变中国人的世界形象,因此c项错误。身着长袍马褂的人不一定就是守旧势力,故d项表述错误。从材料可看出,维新派主张“易服”是为了“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需要,因此是为了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9.“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

7、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c.批评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解析:材料指出了维新派缺少政治经验,急于求成而造成的这种混乱状况,说明变法配套措施不完善。答案:d1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解析:材料中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都是近代历史上

8、重要的改革。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历史事件的共性,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20分,第12题20分,第13题20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

9、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完成:(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

10、涵。(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6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6分)(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4分)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制,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3)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

11、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崇拜。(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及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做了重要准备。摘自中国全史材料二如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6分)(2)从材料二信息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

12、识信息?(10分)(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的变法措施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它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解答。第(2)问根据图中的文字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涉及公车上书、创办报刊、成立学会、戊戌变法的目的、变法的结果等信息。第(3)问是开放性的问题,可任选一种观点,阐述理由即可。答案:(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2)公车上书揭开

13、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发展资本主义的目标。第二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3.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