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如何快速提高英语_第1页
2021年如何快速提高英语_第2页
2021年如何快速提高英语_第3页
2021年如何快速提高英语_第4页
2021年如何快速提高英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快速提高英语 在英语学习方面,不懂的地方就要问,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下面是 _给大家的快速提高英语的方法,供大家参阅! 美英新闻刊物形形 _,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导、社论、述评、特写、 _等,所以其采用的文体也不尽相同。本文中所讨论的新闻文体主要是新闻报导(news story, news report)、评论(ments)和特写(features)等。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1. 语言总体风格 首先从语言风格上讲,不同刊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其写作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因而也

2、形成了共同的新闻英语特色。第一,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第二,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有的新闻学家称它为“新闻价值(news values)的试金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第三,节俭是精练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在西方社会, _利润丰厚,报刊十分珍惜版面篇幅。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炼语言。上述三个因素,即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

3、,简洁精炼,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但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我们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2. 词汇特点 其次,新闻英语也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第一,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新闻报导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 _,因此这些词汇经过 _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 _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例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长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 _行动,再如nad

4、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导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aording to sour _s con _rned (据有关方面报导),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第二,使用“小词”。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 (万能同义词),如back(支持), ban(禁止)等。第三,大量使用缩略语。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世界银行), ASP(Amer

5、ican selling pri _美国销售价), biz (business商业)等。第四,临时造词。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导常常使用“临时造词/生造词”, 即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Euro _rt(European _rket 欧洲市场),haves and have-not(富人和 _)等。 从词汇方面的四个特点来看, 我们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熟悉英美报刊经常使用的特定词汇,比如 新闻词汇 普通词汇 ban prohibition clash disgreement curb decrease cut reduction round a seri

6、ous of action shock astonishment boost rise increase 第二,平时多留意“小词”、“生造词”和缩略词。 第三,准确理解词义,不可望文生义。 例: In a society where _ny people routinely break laws against black _rket activities just to get by, everyone is vulnerable to denunciation by a neighbor or friend who has his own sins to hide. 译文:许多人为了糊口经

7、常搞违法黑市买卖。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有被告发的危险,个个都有违法的事要隐瞒。 在这个例子中,just to get by 不应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仅仅去一下”,而对于 “sin” 的理解,“违法的事”显然比“原罪”要贴合原文。 3. 语法特点 再次,新闻英语的语法特点也很显著。第一,时态的使用。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 _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另外,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第二,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

8、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第三,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如a hand grenade and _chine gun attack。 基于这些语法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翻译时注意中英文在新闻中不同时态的表达方法:英语中多用现在时态,汉语中多用过去时态,且汉语往往借助时间词,如“昨天”、“明日”、“将”等以衬托时间关系。第二,

9、针对新闻英语在句式和修饰方面的特点,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例:But one White House aide said the Administration had all but abandonedhope of resuming the political talks in Jesusalem which were suspended when Sadat withdrew his delegation three weeks ago. 译文:但有一名白宫助理人员说, _几乎已放弃了在耶路撒冷恢复 _谈判的希望。这次谈判是两个星期前由于萨达特撤出

10、谈判代表团而宣告中断的。 4. 文化因素和国情因素 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译者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 _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样才不会误译或导致严重后果。比如有过这样一条电讯:“1956年7月,尼克松再度来到远东,他到菲律宾、南越、 _、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六国活动。” 这条电讯可能外文资料,但译者在翻译此资料时,把 _和南越当成 _的国家。这样的报导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5. 语言差异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此外,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尤其是在很多情况下,对外新闻报导的翻译往往采用非逐字对译法,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两种翻译方法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编译由于新闻价

11、值的作用,在对外新闻报导的翻译中,要考虑外国受众的要求和兴趣,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因此有时在国内报导中占相当篇幅的新闻,在对外报导中则被编译成简讯、 _新闻等。 例: 从容上阵枪响世惊 李对红喜摘射击金牌 以687.9环创下新的 _记录 我国女子运动员李对红今天在女子运动 _决赛中,以687.9环 战胜所有对手,并创造新的 _记录。她为中国射击队在本届 _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也使中国代表团夺得的金牌总数上升为6枚。(光明日报 1996.7.2) 译文: Li Shoots Nations 6th Gold Chinas Li Duihong won the womens 25-me

12、ter sport pistol Olympic gold with a total of 687.9points early this morning Bei _g time. (China Daily, July 27, 1996)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译者并不是逐字翻译,而是兼顾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特色,句子结构和语态也发生了变化。 解释性翻译新闻讲求清晰易懂。同英语新闻一样,汉语新闻报导词语求新,“行话”、“历史典故”等丰富多样。要想清晰通俗易懂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外读者,常常需要使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具体说来,有关历史 _、地理名称、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

13、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巴金”译作“Chinese writer Ba Jin”, 又如“江苏”译作“Jiangsu in east China”,以便让外国读者了解以上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下面这个例子就进行了必要的解释性翻译。 译文:Every child entering the world in the lunar year that began last Saturday i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a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reckoning. 这篇报导就 _人特有的“ _”做了一

14、番解释。 6.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上述阐释,我们在新闻的对译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还需注意新闻的文体特点;而要提高新闻的翻译水平就需要做到语言知识丰富、词义理解正确、语法概念清晰、文化知识广博。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文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文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文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呢?这祥的译文是否就是 _的译文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文,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1.结构不合理,句子不自然 (1) There will e a day when people the world ov

15、er will live a happy life under the sun of sociali _. 全世界人民在 _阳光下过幸福生活的一天是会到来的。 译文主语的定语长,使得整个句子头重脚轻。试译为:全世界人将在 _的阳光下过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2)The sun, which had hidden all day,now came out in all its splendor. 那个整天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现在又光芒四射地露面了。 原文里的定语从句,是补叙性的,译成汉语,不一定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原文没有“又”这个意思,应去掉。试译为: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云里,现在出来

16、了,光芒四射。 (3)I had experien _d oxygen and/or engine trouble. 我曾碰到过,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二者都出故障。 “我曾碰到过”,句子突然中止,好象无宾语,但实际上宾语却是很长的三个分句,这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可在“碰到过”后加上“这种现象”或将宾语提前。试译为: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者它们都出故障,这些我都碰到过。 (4)Captured documents which we have obtained from individuals who had been infiltrated through th

17、is corridor plus prisoner-of-war reports that we have obtained in re _nt months led us to believe that the volume of infiltration has expanded substantially. 我们从经由这个走廊进来的人身上缴获的文件,加上近几个月从战俘那里得到的口供,使人们相信,渗透的规模确实扩大了。 译文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文的结构,“文件”和“口供”作主语,前边的定语都比较长,所以,主语就显得过长,读起来不上口。试译:我们从经由这个走廊进来的人员身上缴获了一些文件,近几个

18、月来,也从战俘那儿得到了一些口供,这些使我们相信,渗透的规模确实是扩大了。 2.选词不准确,表达不地道 (1)After Aunt Lena had heard about the family trouble, she agreed to look for a job. 丽娜姨听见了家庭的困难情况后,同意去找工作。 “听见了”可改译为“闻知”,“家庭”可改译为“家里”。试译为:丽娜姨闻知家里的困境之后,同意去找工作。 (2)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少年们不邀请鲍伯

19、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青少年”属 _的概念,反映青少年的 _体,而不反映个体,所以,不可在它的前边加上数量词或在后边加上“们”。teenagers在汉语里没有相对应的词,可译为“年轻人”。试译为:那些年轻人不让鲍伯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家伙。 (3)These planes were held back to protect the enemys home islands instead of being used where they were badly needed. 这些飞机被留在后方保卫敌人本岛,未用于其它急需的地方。 “保卫”是一个褒义词,不应

20、用在此句。“敌人本岛”不合乎汉语习惯表达。试译为:敌人没有把这些飞机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把它们留下来,在岛上守卫他们的老巢。 3.音节不匀称,句子较生硬 (1)This failure was the _ of him. 这次不成功是他成功的基础。 把failure译为“不成功”,是画蛇添足,这不但使句子的音节不够整齐,而且在这短短的句子里,有两个“成功”相连,读起来不顺,听起来也不悦耳。试译为:这次失败促使了他的成功。 (2)In the negative, right and left, and black and white are reversed. 照片底片上,左右黑白与正片恰好

21、相反。 照片”与“底片”连在一起,使词误的声音搭配不好。试译为:底片上的左右黑白,与照片上的恰好相反。 (3) They drove in a black limousine, passed groves of birch trees and endless rows of identical new buildings. 他们乘坐一辆黑色轿车,经过一丛丛的白梆树和看不到尽头的一排排千篇一律的新 _。 “新 _”前的定语过长,句子的音节也不匀称,节奏感不强,因而,句子无气势。试译为:他们乘坐一辆黑色轿车,经过一丛丛的白烨树和一排排的新楼房。这些楼房,千篇一律,望不到头。 一、倍数问题 在阅卷或

22、做质检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倍数问题不敏感。考生不知道,对这些倍数问题是否处理得当,恰恰是阅卷老师十分 _的要点。 倍数增加问题。原文“increased 3 times/folds”,“increased by 3 times”,“increase to 3 times”以及“in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应译为“增加到3倍”,或者“增加2倍”,而不应译为“增加3倍”。原文“A is 3 times as great(long,much,)as B”,“A is 3 times greater (longer, more,)than B”,“A is 3 times

23、the size (length, amount,)of B”,均应译为;“A的大小(长度,数量,)是B的3倍”,或者“A比B大(长,多,)2倍”,而不应译为“A比B大(长,多,)3倍”。 倍数减少问题。原文“decrease 3 times/folds ”;“decrease by 3 times”;“de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应译为“减少到1/3”,或者“减少2/3”。原文“A is 3 times as s _ll (light,slow,)as B”,“ A is 3 times s _ller (lighter, slower,) than B”,均应译为“A的大小(重量,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