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推荐最新的杭白菊导游词五篇_第1页
2019年推荐最新的杭白菊导游词五篇_第2页
2019年推荐最新的杭白菊导游词五篇_第3页
2019年推荐最新的杭白菊导游词五篇_第4页
2019年推荐最新的杭白菊导游词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推荐最新的杭白菊导游词五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杭白菊导游词,仅供参考。杭白菊导游词 (一)嘉兴: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江南水乡文化名城、马家浜文化发祥地嘉兴参观游览。我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孙,大家可以叫我 *导或小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使大家对嘉兴留下美好的印象。嘉兴地处中国东南沿南,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中心腹地,也就是咱们中国鸡版图上最精华、最肥硕、最好吃的一块肉,鸡胸肉。而且距上海、杭州、苏州均为一小时车程。今年 10 月 26 日沪杭

2、高铁通车之后,到上海和杭州都只要十几分钟,一头连着东方夜巴黎,一头连着自古繁华的老钱塘,嘉兴的高铁时代真正来临,沪杭同城效应更显突出。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世博带动效应在嘉兴地区的辐射程度尤其明显。嘉兴是浙江省省辖市,下设南湖区、秀洲区、经济开发区,辖嘉善县、海盐县 2 个县以及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 3 个市 (县级市 )。陆地面积 3915 平方公里,人口 450 万人次。嘉兴的方言是 “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属吴语的一种,与上海话有点接近。所以嘉兴人在上海都是直接方言交流。那说到吴语,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吴语的历史,那是相当的悠久,吴语最早可以追溯到泰伯入吴与越国的成立

3、。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一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中所提的吴音,就是我们所谈到的吴语。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他的许多作品就用到了吴语,比如说 “书剑恩仇录 ”中陈家洛称他的母亲为 “姆妈 ”,大家更为熟知的 “鹿鼎记 ”中有一句 “贼忒嘻嘻 ”就是典型的吴语。嘉兴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种植稻谷,并且已经有籼xi 稻n和粳 j ng稻之分,以及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 zui 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史称 “吴根越角 ”,因此兼有吴 “泰伯辞让之遗风 ”与越 “夏禹勤俭之余习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

4、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在江南的一段,为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代嘉兴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 ;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 ”的说法。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 “嘉兴为浙西大府 ”,“江东一都会也 ”,被称为 “百工技艺与苏杭等 ”。北宋末,宋室南迁,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明清时期由于时局动荡,嘉兴的发展时有起浮。1921 年 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大家都说 “水

5、是嘉兴的灵魂 ”,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烟波浩渺之间尽显江南古城清婉灵秀的风姿,这么多水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嘉兴是全国唯一以“原生态 ”的大运河为环城河的城市。何为原生态呢 ?也就是说运河从最初的开掘以来,一直都没有经过人为改造,这段运河的河床是没有变过的。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历来被称作

6、 “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的嘉兴,地处沪杭之间,一头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一头是全国美丽的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这个不大的城市显得繁华而美丽,也一直比较富裕。这便造就了许多嘉兴人小富不冒进的性格,像和平鸽一样,温和中带一点贵族气。当然,也有一些上海人喜欢把嘉兴人称之为 “乡下大少爷 ”。但 “乡下大少爷 ”自有 “乡下大少爷 ”的感觉:比杭州人洋气,比上海人大气。不过,嘉兴人从心底里还是很佩服上海人的。在嘉兴人眼里,上海人聪明能干,举止文明,穿着整洁自然而又漂亮。因此嘉兴人也喜欢学上海人,小的从女人的发型到家庭装潢,大的从轻纺工业一直到接轨浦东。在改革开放前,嘉兴人到上海去一趟就像现在出国一样

7、时髦,回来后还会很得意地说几句上海话。也喜欢购买上海的商品,特别是服装,简直到了有点迷信的程度。因此也常常闹出一点笑话,大包小包地背回来,到家拆开来一看,有好些服装是嘉兴生产的。当然,嘉兴人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一点上海人的 “老大 ”作风。在浙江,嘉兴人总是把宁波人、温州人、绍兴人等都叫成了 “小宁波 ”、 “小温州 ”、“小绍兴 ”。杭州因是省府所在地,所以不敢叫 “小杭州 ”。嘉兴这地方美丽富饶,人也温和大方,所以来嘉兴发展的外地人较多。这些来嘉兴发展的外地人,来的时候大部份都比较贫困,所从事的也都是嘉兴人不愿意做的重体力劳动。但十来年一过,他们的经济条件大大好转,有的甚至比嘉兴人富裕。嘉兴

8、人富有同情心,好逸但并不恶劳,喜欢从事脑力劳动或做一些灵巧的工作,看到这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外地人富起来,嘉兴人不会感到不平衡,反而会替他们高兴。那时。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一位姓陈的本地老太太,每年年底都要给附近一户多子女的外地人送些钱物。几年以后,当陈老太再次给这户外地人送钱物去时,这户人家的男主人说什么也不愿接受,因为他家的积蓄已远远超过陈老太家了。陈老太知道后并没有生气,稍稍惊讶后,就高兴地说:那好,今年我可以给我家先生做件新棉袄了 !杭白菊导游词 (二)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桐乡市,从行政区域上来讲,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为什么称之为桐乡呢 ?因为当地有一种习俗,如果父母

9、亲生了男孩,就在房子的前面种上一棵梧桐树,古语有云: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所以这里梧桐树特别多,梧桐之乡,简称桐乡。桐乡市杭白菊种植面积、量均居全国之首。进入桐乡,满地金黄,因此桐乡素有“百花地面 ”之美誉,并于1999 年 5 月,被农业部授予 “中国杭白菊之乡 ”的荣誉称号。杭白菊原产桐乡,为可冠以“杭”字称呼呢 ? 这里有这么一个典故:民国初年,安徽茶商汪裕泰向南洋转销桐乡白菊花,在桐乡由菊商朱金伦加工、包装、并且按照汪裕泰的要示贴上商标和产品说明。南洋方则是商人梁老板。汪裕泰是个聪明人,为了防止梁老板甩掉他这个中间商,就吩咐朱金伦在白菊花封包上都打上“杭州西湖金伦茶庄出品 ”

10、的字样,后来梁老板果使出 “过河拆桥 ”的伎俩,结果,他当然找不到子虚乌有的金伦茶庄,但桐乡的白菊花从此就有了 “杭白菊 ”的美名。关于杭白菊的来历,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杭嘉湖平原一带,有一户姓白的人家。家中只有一位60 多岁的老太太和小孙女白菊,祖孙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苦,由于老太太中年丧夫,儿子媳妇又在小白菊三岁的那年相继病故,一连串的打击使老人过早衰老,60 多岁的人看上去像80 岁,头发全白,眼睛也看不清东西。生活的得担全落到了年小的白菊身上,不到10 岁的白菊每天既要照顾生病的奶退席,又要管好三分自家地里的蔬菜。尽管日子过得很艰苦,小非常孝顺,千方百计地

11、给老人请医求药,但奶奶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并且越来越严重,不但眼睛全瞎了,甚至连床也下不了,白菊非常伤心。有一天夜里,小白菊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似乎看到一位老爷爷来到她的床边,手里拿着一朵小花,告诉她一个治眼睛的秘方。用小白花敷眼睛可以复明。白菊高兴的从老人手中接过来。但醒来却发现原来是在做梦,但她不放弃到处去寻找这种小白花,终于被她找到了,回来以后就把它嚼啐了给奶奶贴在睛上,一连十多天,过去了,奶奶的眼睛恢复了。从那以后,家家户户的地里都种上了这种小花,浙浙地人们用来汽茶,也有人用来做药引子。为了纪念白菊,就把它叫做白菊花,又因为它适应在我们杭嘉湖一带种植,所以就给它取名叫 杭白菊。白菊花具有

12、一定的药用和医学价值。明代的李时珍和清代的赵学每都曾在医典里提到过。面现代医药药理实验也证明,白菊花煎剂具有搞炎降压、通气和脉、养血益神之疗效。若常用菊汤沐浴,能去痒、护肤、美容。新加坡国立在学研究组经研究发现,被用作中国传统中药的菊花有助于消除癌细胞,因为它含有一种各叫黄酮氧化剂。而这个杭白菊啊,又分为三个等级。最好的是花骨朵,因为那个时候菊花还没有盛开,因此花粉的含量很高,营养成分基本上也没有流失,在我们这里叫做胎菊(蕾菊 );第二个等级就是半开的那种,那个时候的花蜜还没有全被采光,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算少的 ;最次的那种,当然是全开的,是在菊花差不多快凋谢的时候才被采摘的,所以已经没有很高

13、的营养价值了,这种也就是我们最长见到的菊花茶,在全国各地的药店里都能看到的就是这种。所以桐乡这里卖的都是最好的胎菊,普通的外面到处都可以买的到的,而胎菊以前在国内销售的很少,全部出口了。为了让国内人了解和知道桐乡的胎菊,所以近二年来,桐乡市与浙江旅游局达成协议,让每一位来到桐乡的客人都能了解并品尝到菊花中的精品,所以在这里开设了这样一家品菊店。可以让我们的客人在劳累的旅途中品尝一杯菊花茶,帮您在清热去火养肝明目,而且女士还可以美容。不错吧 !各位旅客朋友们,介绍就至此结束。谢谢 !杭白菊导游词 (三)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桐乡市,从行政区域上来讲,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为什么称之为桐乡呢

14、?因为当地有一种习俗,如果父母亲生了男孩,就在房子的前面种上一棵梧桐树,古语有云:“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所以这里梧桐树特别多,梧桐之乡,简称桐乡。桐乡市杭白菊种植面积、量均居全国之首。进入桐乡,满地金黄,因此桐乡素有“百花地面 ”之美誉,并于1999 年 5 月,被农业部授予 “中国杭白菊之乡 ”的荣誉称号。杭白菊原产桐乡,为可冠以“杭”字称呼呢 ? 这里有这么一个典故:民国初年,安徽茶商汪裕泰向南洋转销桐乡白菊花,在桐乡由菊商朱金伦加工、包装、并且按照汪裕泰的要示贴上商标和产品说明。南洋方则是商人梁老板。汪裕泰是个聪明人,为了防止梁老板甩掉他这个中间商,就吩咐朱金伦在白菊花封包上都打上

15、“杭州西湖金伦茶庄出品 ”的字样,后来梁老板果使出 “过河拆桥 ”的伎俩,结果,他当然找不到子虚乌有的金伦茶庄,但桐乡的白菊花从此就有了 “杭白菊 ”的美名。关于杭白菊的来历,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杭嘉湖平原一带,有一户姓白的人家。家中只有一位60 多岁的老太太和小孙女白菊,祖孙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苦,由于老太太中年丧夫,儿子媳妇又在小白菊三岁的那年相继病故,一连串的打击使老人过早衰老,60 多岁的人看上去像80 岁,头发全白,眼睛也看不清东西。生活的得担全落到了年小的白菊身上,不到10 岁的白菊每天既要照顾生病的奶退席,又要管好三分自家地里的蔬菜。尽管日子过得很艰

16、苦,小非常孝顺,千方百计地给老人请医求药,但奶奶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并且越来越严重,不但眼睛全瞎了,甚至连床也下不了,白菊非常伤心。有一天夜里,小白菊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似乎看到一位老爷爷来到她的床边,手里拿着一朵小花,告诉她一个治眼睛的秘方。用小白花敷眼睛可以复明。白菊高兴的从老人手中接过来。但醒来却发现原来是在做梦,但她不放弃到处去寻找这种小白花,终于被她找到了,回来以后就把它嚼啐了给奶奶贴在睛上,一连十多天,过去了,奶奶的眼睛恢复了。从那以后,家家户户的地里都种上了这种小花,浙浙地人们用来汽茶,也有人用来做药引子。为了纪念白菊,就把它叫做白菊花,又因为它适应在我们杭嘉湖一带种植,所以就给它

17、取名叫 杭白菊。白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和医学价值。明代的李时珍和清代的赵学每都曾在医典里提到过。面现代医药药理实验也证明,白菊花煎剂具有搞炎降压、通气和脉、养血益神之疗效。若常用菊汤沐浴,能去痒、护肤、美容。新加坡国立在学研究组经研究发现,被用作中国传统中药的菊花有助于消除癌细胞,因为它含有一种各叫黄酮氧化剂。而这个杭白菊啊,又分为三个等级。最好的是花骨朵,因为那个时候菊花还没有盛开,因此花粉的含量很高,营养成分基本上也没有流失,在我们这里叫做胎菊(蕾菊 );第二个等级就是半开的那种,那个时候的花蜜还没有全被采光,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算少的 ;最次的那种,当然是全开的,是在菊花差不多快凋谢的时候才

18、被采摘的,所以已经没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了,这种也就是我们最长见到的菊花茶,在全国各地的药店里都能看到的就是这种。所以桐乡这里卖的都是最好的胎菊,普通的外面到处都可以买的到的,而胎菊以前在国内销售的很少,全部出口了。为了让国内人了解和知道桐乡的胎菊,所以近二年来,桐乡市与浙江旅游局达成协议,让每一位来到桐乡的客人都能了解并品尝到菊花中的精品,所以在这里开设了这样一家品菊店。可以让我们的客人在劳累的旅途中品尝一杯菊花茶,帮您在清热去火养肝明目,而且女士还可以美容。不错吧 !各位旅客朋友们,介绍就至此结束。谢谢!杭白菊导游词 (四)大家来嘉兴旅游,自然要带些当地的特产给亲朋好友,嘉兴物产丰富,品种繁多

19、。小张就给大家介绍下我们嘉兴的当地特色产品。最有名的自然是大家都熟知的五芳斋粽子。五芳斋粽子有 “江南粽子大王 ”之称,按传统工艺配方精制而成,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 ;甜粽则用上等赤豆 “大红袍 ”,通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有肉粽、豆沙、蛋黄等几十个花色品种。吃五芳斋的粽子,吃的不仅仅是粽子,而是尝到了中国文化。大家可能比较熟知 “肯德基 ”、“麦当劳 ”等快餐,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世界上快餐的始祖是什么,其实就是五芳斋的粽子。千年粽情,百年五芳,嘉兴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老的民谣“南门大粽子,西门大靴子,北门米贩子,东门叫花子 ”,“南门大粽子 ”说

20、的就是五芳斋的粽子。著名画家程十发也说过: “恐怕没有哪种食物能像粽子之于中国那样,与这个国家的兴衰沉浮休戚与共,也恐怕没有哪家企业能像五芳斋之于嘉兴那样,与它的城市一样有名。”南湖菱角圆无刺,绿皮白肉,壳薄味甜,古时乃是贡品,已有5900 多年的种植历史。桐乡杭白菊,浙江著名土特产,桐乡素有“杭白菊之乡 ”的美誉,产量占全国饮用菊总量的90% 。是纯天然绿色饮品。平湖糟蛋,著名的传统特产,已有270 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被列为贡品,并获乾隆皇帝京牌嘉奖。糟蛋是将鲜鸭蛋经优质糯米酒酿,使蛋壳软而不破,故亦称软壳糟蛋。海宁斜桥和桐乡的榨菜,与欧洲的酸菜、日本的酱菜齐名,被誉为 “三大名腌

21、菜 ”。味道鲜美、香脆爽口、营养丰富,能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有人曾经把嘉兴的三样土特产,粽子、南湖菱和文虎 (火)酱鸭,比喻为嘉兴人的性格。粽子是捆住自己的手脚 ;南湖菱是没有棱 (菱 )角;文虎 (火)酱鸭烧不旺。然而,从这些年嘉兴的发展来看,也完全可以作另一种解释:粽子,裹得紧,有凝聚力 ;南湖菱,和谐而充满生机 ;文虎 (火)酱鸭,虽不旺,但不会焦,慢慢烧,却是可持续发展。桐乡素以 “文化之邦 ”著称,源远流长,名人辈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新闻界著名人士金仲华、篆刻书法家钱君陶,以及著名摄影家徐肖冰等等一批文人的故乡。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陶艺术院被誉为桐乡

22、的三只“金凤凰 ”。如今,古老的桐乡大地灵气依旧,璀璨胜昔,桐乡儿女正创造着光辉的明天。1995 年,桐乡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县(市)称号。以乌镇水乡古镇风情和福严寺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桐乡旅游业,得到开发和利用。桐乡境内有杭白菊、晒红烟、小湖羊皮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尤其是杭白菊,1999 年被农业部命名为 “中国杭白菊之乡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桐乡又是全国蚕茧的主要产区,年产蚕茧 2 万多吨 ;被誉为国际裘皮市场 “四大羔皮 ”之一的小湖羊皮,年产量近30 万张 ;中国名晒烟之一的桐乡晒红烟,是传统出口产品;果中珍品桐乡檇李,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有 “西施醉李 ”之美

23、说,其品质风味在中国李中独占鳌头,古代被列为贡品 ;桐乡榨菜为蔬菜中之佳品,年产鲜榨菜 10 万吨左右,采用排卤成形新工艺,铝箔小包装榨菜成了航空旅行佳品。享有 “中国羊毛衫之乡 ”和 “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 ”美称的濮院镇拥有雄厚的羊毛衫产业基础和生产优势,形成了以濮院为中心的羊毛衫区域经济,有羊毛衫生产企业 3000 多家。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 “药斑布 ”、 “浇花布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也,蓝草就是现在所说的板蓝根草。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蓝印花布一般

24、可分为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海盐历代名人辈出。有搜神记作者干宝,唐代诗人顾况,水浒大将 -双鞭呼延灼,教育家和出版家张元济,漫画家张乐平,改革先锋步鑫生,作家余华,眼镜大师吴良材等。南北湖古名永安湖,早在 700 年前的南宋就为游览胜地,素有 小西湖 之称。南北湖风景区是一个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观为主,兼有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的旅游胜地。绮园是清同治十年海盐商人冯缵斋所建,1990 年被列为 “全国十大名园 ”之一。一般的江南文人私家园林,往往园中厅堂馆舍较多,而绮园的布局构思却不落窠臼。全园的亭台榭轩只有四处。电视剧红楼梦宝钗扑蝶一戏就在这一带拍摄。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杭州湾海域的跨海

25、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盐北路,距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亚洲最大的高速公路互通枢纽仅数公里路程。项目净占地面积 335 亩,总规划建筑面积 50 万平米,按展示交易、商务配套、国际展示采购中心和仓储物流配套四大功能分区,设有 2 千多间铺位。海盐自古以来因为产海盐而得名,历史上浙江有名的人物中与这盐有关的不得不说的有两位:顾况(盐监 )和钱镏 (成王前曾上百次地来海盐贩卖私盐, )。杭白菊导游词 (五)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

26、。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怀菊,都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 ”一向与 “龙井名茶 ”并提。古时曾作贡品。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很高药用价值,延年益寿的功效,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 ”。李时珍本草纲目道: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补 ; 还记载一段神话: “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之皆以服菊成仙 ”。可见杭白菊的功效。练市杭白菊,还可代茶饮用,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作用。一、自然条件桐乡的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菊花生长,境内至今野菊遍地分布,有

27、青蒿、黄蒿两类近 10 种品种。杭白菊源于野生菊花,经芽变和认为选择逐步演变而成,在生育特性、形态特征和品质变现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久负盛名的菊中珍品。杭白菊历史悠久,据考证,桐乡杭白菊的商品生产的确切记录,始见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 (1611-1674) 所著补农书。书中记载: “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中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寒苦,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若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百倍。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菊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益,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 ”补农书是张

28、履祥 48 岁时完成的,由此可以确定,桐乡杭白菊商品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60 年以上。二、名称来源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桐乡农村到处繁华如雪,弥望皆白,清香四溢。桐乡被誉为 “百花地面 ”,实在是名实相副。出产在桐乡的白菊花,花瓣洁白如玉,花蕊灿如黄金,色香高雅,味甘性凉,药食同源,不愧为菊中珍品。明末清初杰出农学家张履祥所著补农书总曾提到 “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着 ”,可见,桐乡栽培白菊花当时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白菊花既然产于桐乡,为何称其为 “杭白菊 ”呢 ?据传,早在民国初年,桐乡的白菊就被当时一位安徽插上汪裕泰 (汪裕泰在上海南京路上开有 汪裕泰第四茶号 的店铺 )转手销往南洋

29、各国,誉满海内外。而桐乡本地的菊商朱金伦也因此得益匪浅。朱金伦从农民手里把晒干的菊花收购进来,经过精心处理,加工和包装,并按茶商汪裕泰的要求,贴上商标和产品说明,然后通过茶商转卖给南洋商人梁老板。徽帮茶商汪裕泰是个精明的老板,他熟谙商界竞争之道,为了防止南洋商人甩掉他这个中间商,就吩咐朱金伦,在所有桐乡出去的白菊花封包上,都贴上 “杭州西湖金轮茶庄出品 ”的字样。后来,精明的梁老板果然使出 “过河拆桥 ”的伎俩,他撇开汪老板直接来杭州寻找 “西湖金轮茶庄 ”,当然,他是找不到的。但从此桐乡的白菊花就冠上了 “杭白菊 ”的名称了,一直沿用至今。三、民间传说菊花仙子和阿牛的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大运河

30、边住着一个名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他7 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自幼夫丧,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坏了。阿牛长到 13 岁,对母亲说: “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别在日夜纺纱织布了,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 ! ”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两苦度光阴。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了我而盲的,我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挣些钱来给母亲求医问药。但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还是不见好转。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荒荡,荡中长着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来煎汤给你母亲吃,一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重阳节那天,阿牛就带上干粮,去大草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里是一个长野草的荒荡,俗称 “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看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