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_第1页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_第2页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_第3页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_第4页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前言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以下简称“指导小组”)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的要求,在2010年9月召开的指导小组第一届一次全体会议上,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决定启动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以下简称“专业规范”)编制工作,并明确由北京林业大学和同济大学负责起草专业规范初稿。此后,在2011年3月、10月以及2012年5月、10月的指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对专业规范的制定原理、框架及具体内容多次反复研讨,并于2012年5月在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暨风景园林院系负责人联席会上征求各校院系和专业负责人意见。2

2、012年11月,指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了“专业规范”编写研讨会,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再次进行讨论和修订。2012年12月,指导小组在听取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意见后再次修改完善。2013年3月,在北京组织终审讨论。至此,本专业规范经过2年多的研究与编写,由指导小组编制完成。专业规范是对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规定了本科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不同层次高校办学,首先应满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各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体现办学定位和特色。专业规范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生态伦理和

3、人文与艺术素养,了解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规范明确专业能力培养应包含调研分析、规划设计、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等。专业规范以风景园林学基本内涵和外延为基础,提出了“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园林与风景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等8个专业知识体系核心领域,及其27个核心知识单元。基于行业、地区人才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学校可根据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设置选修课程,选修课可以在上述8个知识领域内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理适当增加,也可在核心知识外选

4、择设置。专业实践体系由实践领域与核心实践单元构成,是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风景园林专业实践体系包括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设计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规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意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场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沟通表达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规范是推动高校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本专业规范充分吸收了我国风景园林学科60余年的专业教育经验,衔接了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内涵,把握了风景园林学研究与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可为各高校相关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指导。风景园林专业是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文、理、工、艺、农、林等学科,本科专业生可授予工学、艺术学等学士学位。各办

5、学单位应以落实专业规范为契机,不断规范专业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参加专业规范编制的主要人员有(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浩(南京林业大学)、王铁(中央美术学院)、叶强(湖南大学)、刘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滨谊(同济大学)、成玉宁(东南大学)、许大为(东北林业大学)、张大玉(北京建筑大学)、李迪华(北京大学)、李敏(华南农业大学)、李雄(北京林业大学)、苏丹(清华大学)、杜春兰(重庆大学)、杨锐(清华大学)、林广思(华南理工大学)、金荷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翅(华中农业大学)、薛晓飞(北京林业大学)等。本专业规范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以及相关高校

6、教师的积极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制时间紧,调研范围有限,专业规范中难免还存在一些不当之处,请各校在应用过程中及时向指导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以利日臻完善。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杨锐 2013年5月15日 目录前言1、 专业学科基础12、 专业培养目标23、 专业培养规划24、 专业教学内容35、 学时安排及核心课程46、 专业基本教学条件47、 专业规划附录5 附录A 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实践体系6附录B 学时安排及核心课程11附件: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12“十一五”期间出版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材16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

7、划教材(建工版)(风景园林专业)17 风景园林专业(专业代码082803)属于工学门类建筑类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28,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之一,对应的研究生授予学位为风景园林学(专业代码0834,可授工学或农学学位)一级学科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代码0953) 一、专业学科基础1、 专业的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是综合运用科学与艺术的手段,研究、规划、设计、管理自然和建成环境的应用型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营造健康优美人居环境。风景园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风景园林历史与伦理(History and

8、The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园林与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Landscape Planning )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Landscape Conservation ) 、风景园林植物应用 (Plants and Planting ) 、风景园林技术科学 (Landscape Technology ) 。2、 专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风景园林学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生的学科,迄今在世界60多个国家近430余所大学设置该专业。中国风景园林的历

9、史源远流长,有近四千年历史,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在中国也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成立造园组,1956年高等教育部正式将造园组改名为“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转入北京林学院(现报价林业大学)。在1963年、1984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本专业先后月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城市规划等名称出现在工学或农学门类中。按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被取消,将其分别划分到城市规划和园林两个专业中,即改为工学门类的城市规划专业(代码为080702)和农学门类的园林专业(代码090401)。2003年教育部又增设“景观

10、建筑设计”本科专业,2006年恢复本科“风景园林”专业(080714S),同年增设本科景观学专业(080713S)。上述三个专业均规属工学门类土建类专业中。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又增设风景园林本科专业(082803),属工学建筑类专业。 自1998年以来,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点和专业点增长迅速,本科专业点年平均增长约14%、硕士点年平均增长约19%、博士点年平均增长约28%。截至2012年,全国设有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点18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32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目录调整后,风景园林学和建筑学、城乡规

11、划学一起成为一级学科,共同组成人居环境科学体系。3、 本专业的相关学科与本专业相关的有7个学科门类21个学科,即:哲学门类中哲学(0101);历史学门类中考古学(0601)、中国史(0602)、世界史(0603);理学门类中地理学(0705)、地质学(0709)、生物学(0710)、生态学(0713);工学门类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建筑学(0813)、土木工程(0814)、水利工程(0815)、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城乡规划学(0833);农学门类中园艺学(0902)、林学(0907);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1204);艺术学门类艺术理论(1301)

12、、美术学(1304)、设计学(1305)。其中关系密切的一级学科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生态学。(1) 建筑学 建筑学是一门横跨人文、艺术和工程技术的学科。主要研究建筑物及其空间布局,为人的居住、社会和生产活动提供适宜的空间及环境,同时满足人们对其造型的审美要求。建筑学还涉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多个领域;涉及审美、艺术等领域;涉及建筑结构和构造、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以及室内物理环境控制等领域。 (2)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是一门研究城乡空间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学科,主要研究城镇化与区域空间结构、城市与乡村空间布局、城乡社会服务于公共管理、城乡建设物质形态的规划设计等。城乡规划

13、通过对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控制引导,促进国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安全、卫生、公平和效率。 (3)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等。强化科学发现与机理认识,强调多过程、多尺度、多学科综合研究,重视系统模拟与科学预测,以及提升服务社会需求能力已成为生态学发展的目标,从探视自然的理学走向理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实现由认识自然的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应用并举的跨越。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14、。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土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三、专业培养规格风景园林专业学制为四年(或五年),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1、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热爱自然,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文化素质:具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较好的艺术素养,熟悉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

15、识; (3)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规划设计与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 (4)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知识结构 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1) 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好的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气候学、水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哲学、社会学、文学、美学与艺术、环境行为与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 专业知识 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风景园林表现技法。 熟悉

16、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生态修复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风景园林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风景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了解风景园林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能力结构(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现场调查,基础资料收集,定量与定性分析、评价和综合的能力。(2) 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空间想象和组织能力,能够提出针对不同和环境类型的规划设计方案。(3) 表达知识的能力:掌握图面、文字及口头表达技能,具备实体模型制作、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 沟通协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四、专业教学内容本专业教学内容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训练三大部分构成。具体的教学方式为课

17、堂教学、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利用各种环节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风景园林专门人才。1、 通时教育: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2、 专业教育:由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实践体系构成。 (1)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分为核心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及知识点三个层次。对每个知识点学习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程度。 A、核心知识领域分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8个领域,包括27个核心知识单元(见附录A表1)。 B、专业知识体系的选修部分选修部分

18、可以在上述8个核心知识领域基础上,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现专业办学的特色。(2) 专业实践体系专业实践体系由实践环节、实践单元和实践内容构成,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形式来完成,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见附A表2)。5、 学时安排及核心课程 四年制、五年制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时安排建议见附录B3-2,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附录B表4。学校应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构建覆盖核心知识点和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设置适宜的选修课程。 六、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力量 有结果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风景园林专业的转任教师(公共课教师

19、和专职行政管理教师不计算在内)不少于12人,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有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生师比不高于12:1。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0%,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70%。 2、图书资料、教材(1)图书资料在满足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必备的有关条件外,还应该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图书、刊物、音像资料和数字化资源,并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即:1、 本专业相关书籍不少于5000册,专业期刊不少于20种,应有一定数量的外文图书及期刊,图书及期刊种类和数量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2、 本专业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文件资料。3、 本专业有代表性的

20、规划设计案例以及研究文本的图纸和相关的文件资料。4、 确保每年有充足经费用于图书资料建设,保证一定的更新比例。 (2)教材 鼓励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和高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3、教室、实验室 (1)教室 具有专业设计教室,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和评图展览空间,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空间要求。(2)实验室具有模型制作实验室、材料认知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等。实验室设备先进、完好,运用效果好,应用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4、 实习基地应具有稳定的规划设计实习基地、园林植物实习基地,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基本要求。 5、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应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专业规范附录附录A专

21、业知识体系、专业实践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 表1序号核心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要求基本学时(四年制)基本学时(五年制)1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1 中国风景园林史 中国古代园林断代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中国近现代园林史、中国名山风景区发展史掌握1201502 外国风景园林史 西方园林史(19世纪以前: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自然风景式)、东亚园林史(日本、朝鲜半岛等)、伊斯兰园林史、外国近现代园林史、国家公园和保护地发展史掌握3 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工程技术理论、

22、遗产保护理论、旅游与游憩理论掌握4 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 景观生态理论、群落生态理论、景观水文理论、景观地学理论掌握5 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 环境行为学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熟悉序号核心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要求基本学时(四年制)基本学时(五年制)2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6美学基础艺术概论、东方美学、西方美学熟悉2002207空间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掌握8美术素面、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掌握9表达技法传统表现技法(水粉、水彩、彩色铅笔、马克笔等)、数字表现技术掌握10专业制图基础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及园林制图(平面、立面、侧面和透视)掌握3园林与景观设计11庭园传统园林、花园

23、、庭园等掌握23030012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掌握13开放空间广场、街道、滨水区、校园区等掌握14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绿地等掌握4园林与景观设计15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掌握10020016旅游与游憩规划旅游区规划、休闲游憩规划熟悉17地景规划地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乡土景观规划、3S技术应用熟悉18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垃圾填埋场、湿地、河流等了解5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19风景区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生林公园等掌握10012020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划自然遗产、文化遗传、混合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熟悉序号核心知

24、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要求基本学时(四年制)基本学时(五年制)6风景园林建筑设计21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建筑、园林建筑、建筑小品设计、建造技术掌握10013022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传统园林建筑测绘、设计与营造熟悉7风景园林植物应用23园林植物资源园林植物认识、栽培与养护掌握15018024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设计(花卉应用、立体绿化、室内绿化等)掌握25花艺盆景花艺、盆景了解8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26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技术土方、种植、给排水、水景、雨洪管理、园路、照明、假山、园林建筑工程等掌握20020027风景园林管理 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风景区与

25、园林管理熟悉合计12001500专 业 实 践 体 系序号实践环节时间单元实践内容要求参考学时1实验材料与构造1材料认识熟悉90学时2 材料实践熟悉模型3 建筑模型制作掌握4 场地模型制作掌握5 竖向设计模型制作掌握土壤6 矿物、岩石的认识熟悉7 土壤的物理属性的测定了解8 土壤的化学属性的测定了解气象9太阳辐射观测熟悉10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熟悉11 气压、风、蒸发、降水的观测熟悉序号实践环节实践单元实践内容要求参考学时2实习园林植物12植物识别掌握14.5周(4年制)21.5周(5年制)13生态习性掌握14植物应有熟悉生物生态15生态因子认知熟悉16种群与群落熟悉17生态系统与栖息地了解美

26、术写生18风景速写掌握19色彩表达掌握20植物白描了解测量测绘21场地测量熟悉22园林测绘熟悉综合考查23园林考察掌握24风景区考察掌握25城市景观考察掌握业务实践26规划设计实践掌握27管理实践熟悉3设计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8园林设计掌握294学时29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掌握30风景旅游规划与设计熟悉31城市景观设计熟悉风景园林建筑32景观小品掌握33园林建筑掌握风景园林工程34种植工程掌握35竖向工程掌握36材料与构造掌握毕业设计园林设计37调研分析:根据设计题目,进行资料查询整理,开展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工作掌握38设计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和分项图掌握39设计成

27、果:图作,说明书和模型。图纸不得少于6张A1幅面图纸,设计说明不得少于5000字,鼓励制作模型掌握序号实践环节实践单元实践内容要求参考学时1设计毕业设计城乡绿地系统规划40 调研分析,根据设计题目,进行资料查询整理,开展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与评价工作学制14周41 规划方案,参照国家规划编制纲要,编制规划方案,包括规划总则、规划理念、规划布局与规划指标、各类绿地规划及其相关图纸学制42 规划成果,规划说明书不得少于1万字,规划图则(参照国家编制纲要中的内容出图)学制风景旅游规划及设计43 资源调查与分析;队现状景观资源、经济、社会、交通等多种条件进行调查,完成现状资料的整理,并可从区位、现状资源

28、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并行成结论学制44 规划方案,参照国家规范编制规范方案,包括现状分析与评价,规划原则与理念,规划分区与结构,风景游赏与保护等相关主体内容学制45 规划成果;规划说明书,规划图集(参照国家规范要求)学制城市景观设计46 现状调研,队基地的现状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包括人口,产业,商业设施以及景观要素等学制47 目标定位与方案设计,基于场地的理解,结合相关规划及任务要求进行设计定位以及方案构思学制48 设计成果;在方案构思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包括总平面、功能分区、景观体系、道路系统、空间形态及表达设计意图的效果图等,形成完整的文本。图纸不得少于6张A1幅面图纸,设计说明不得少于

29、5000字,鼓励制作模型学制毕业论文49 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14周50 利用相关理论方法或者实验手段,初步论述,探讨、揭示某一理论或者技术问题,其有综合分析和结论能力-51 主要的研究结论-说明:1. 风景风景园林学生毕业成果应主要为毕业设计,也可为毕业论文。2. 毕业设计选题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要求,同时应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复杂程度。中小尺度的园林设计应独立完成,对大尺度的城乡绿化系统和风景旅游规划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3.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时间各为14周。附录B学时安排及核心课程建议四年制风景园林专业总学时为2100学时,五年制风景园林专业总学时为250

30、0时,各部分学时分配见表3-1,表3-2,核心课程见表4。知识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学时分配表(四年制风景园林专业) 表3-1类型通识教育时数专业教育时教(或周数)选择学时数(或周数)推荐的专业方向选择学时数剩余学时知识教学体系496学时248学时172学时+7周232学时(由学校自定)实践教学体系90学时294学时+28.5周知识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学时分配表(五年制风景园林专业) 表3-2类型通识教育时数专业教育时教(或周数)选择学时数(或周数)推荐的专业方向选择学时数剩余学时知识教学体系496学时348学时260学时+7周332学时(由学校自定)实践教学体系90学时294学时+35

31、.5周 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 表4序号课程参考名称1风景园林学导论2中外风景园林史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4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5生态学基础6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于设计7风景园林建筑设计8风景园林植物运用9风景园林工程于管理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设置说明一级学科名称: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属学科门类:工学一、本学科简要概况 风景园林学士研究人类居住的户外空间环境、协调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门复合型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是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水系、植物、场地容积、视景、交通、构筑物和居所等因素在内的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现代风景园林专

32、业始于1900年美国哈佛大学,迄今在世界60多个国家近430余所大学中广泛设置。中国风景园林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数千年历史,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在中国也有58年的发展历史。自1998年以来,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点和专业点增长迅速,本科专业点年平均增长约14%、硕士点年平均增长约19%、博士点年平均增长约28%。据统计,2009年我国共设有184个风景园林类本科专业点、25个“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86个科学硕士点和30个科学博士点。二、本学科培养目标该学科培养风景园林领域历史理论、遗产保护、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学位。培养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综合应用形象思维与逻

33、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一)博士学位:正对国土、区域、城市和社区等不同尺度户外境遇,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研究和管理人才。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广泛理论,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能够敏锐发现理论进和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并能独立进行创新型研究,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学术交往能力。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学校、规划设计、国家机关等相关单位或部门从事教学、研究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工作。(二)硕士学位: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各种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专业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扎实的规划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学位获得者可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园林绿化

34、和教育等部门或单位从事专业性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三)学士学位: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位获得者可在规划设计、环境环保、园林绿化等单位或相关部门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三、风景园林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一)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主要研究中国风景园林史,外国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风景园林管理理论、风景园林美学理论、风景园林伦理学理论、景观生态理论、景观水文理论、景观地学理论、景观经济学理论、景观社会学理论等。(二)风景园林与景观遗产保护主要研究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混合遗产、遗产文化景观、风景区、传统园

35、林、乡土景观保护等。(三)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主要研究区域景观规划、绿地基础设施规划、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园林生态修复、风景园林规划与管理、工矿废弃地改造、垃圾填埋场改造等。(四)园林与景观设计主要研究传统园林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附属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校园、企业园区)、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等。(五)园林植物应用主要研究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植物设计、风景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等、(六)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主要研究风景园林工程材料、风景园林构造技术、风景园林数字化等。四、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三项:风景园林没学理论(Landscape Aesthetics)

36、是学科哲学基础;景观生态理论(Landscape Ecology)和风景园林空间设计营造理论(Theory of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gn)是学科基本工具。风景园林学横跨工、农、理、文、管理学,是科学和艺术、罗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融合,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学科融贯方法和实验法是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本学科核心课程如下:1. 博士阶段:人居环境科学导论、风景园林思想史、人类生态学、大地景观规划、文化景观与遗产传地保护等。2. 硕士阶段: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风景园林美学、园林植物应用、景观生态学、景观水文学、景观地学、生态修复、游憩学原理、风景园林工程、现代

37、风景园林概论、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等。 (三)学士阶段:风景园林学概论、中国风景园林史、外国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伦理学、大地景观规划原理、园林与景观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初步、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基础、植物配置等。 五、社会对本科的中远期需求情况及就业前景目前我国拥有38处世界遗产地,6000余处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占国土面积近17%.国家园林城市139个。国家园林县城40个,2008年城市公园8557个,人均公园绿地9.71立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174.7亿立方米,2030年预计新增绿地42亿立方米。风景园林保护和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38、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风景园林硕士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5】5号)” 资料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风景园林一线从业人员565.5万,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约3.5%,相当于国际水平的1/10甚至1/20,高层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差距较大。风景园林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级政府机构,即各级建设、风景园林、城市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林业、国土、环保管理等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如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城市级风景园林管理局680个,各级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6000余个、风景园林及景观设

39、计单位1200多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的企业2000多家。 六、本学科的主要支撑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七、密切相关的现行一级学科 与风景园林学相近的现行一级学科有建筑学(0813)和城乡规划学(0833),风景园林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同是人居环境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但在研究对象、核心任务、研究尺度和学科范畴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基本不存在重叠交叉的情况。八、增设一级学科的原因和理由(一)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采集狩猎农耕工业生态是明显的四个文明发展阶段。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任务的风景园林学将是随着世界人类自然与生态文明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科学。世界科技发展经历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中国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