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57例_0_第1页
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57例_0_第2页
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57例_0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57例 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57例.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57例 更新日期:xxxx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的方法治疗偏头痛5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7例中门诊治疗31例,住院治疗26例;男23例,女34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周。57例中,眼型偏头痛27例,普通型偏头痛21例,椎基底动脉型偏头痛9例。诊断标准均

2、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医分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肝阳上亢型13例,痰浊上扰型12例,瘀阻脑络型7例,气血亏虚型16例,肝肾阴虚型9例。 2 治疗方法 2.13 疗效观察 3.14 体 会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中医认为头风之发病多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血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所致。偏头痛其痛多在头之两侧,取风池、率谷、太阳为主穴,有“以痛为腧”之意,用平补平泻法以疏通局部气血、通络止痛。肝阳上亢型配头维为近部取穴,用平补平泻法使气致病所而达镇痛作用;配太冲用泻法以平肝,补太溪以补肾,两穴配合具有滋阴潜阳作用。痰浊上扰型配中脘、丰隆健运脾胃、祛痰化浊,用泻法加强

3、泻浊作用;配印堂,用平补平泻法以宣发清阳,加强主穴通络止痛之功效。瘀阻脑络型配合谷,用泻法以行气,配三阴交,用补法以活血,两穴合用具有化瘀定痛之功。气血亏虚型配上星,用平补平泻法以疏导督脉、和络止痛,配足三里、血海,用补法以补脾健胃、补气生血,使气血充沛,则髓海得以濡养。肝肾阴虚型配肝俞、肾俞、照海,用补法以滋补肝肾,使精血充沛,髓海得养。壮医药线点灸具有通痹、止痛的功效3。通过在穴位上的烧灼刺激,经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 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作过程和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不稳定有关4。而针刺对血管机能的影响:一般在血管紧张度高时,可使之降低、扩张;血管紧张

4、度低时,可使之增高、收缩5。实验研究证明,药线点灸疗法对机体具有良性、双向的整体调节作用6。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可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能更好地调节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故疗效较好。 偏头痛反复发作,难以根治,长期运用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本文观察结果表明本疗法对偏头痛的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如何,仍需进一步观察。 疗效标准1 治愈:头痛发作控制,短期内无复发;好转:头痛发作减少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头痛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57例中治愈48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取穴 主穴:风池、率谷、太阳(均取患侧)。 配穴:肝阳上亢型

5、配头维(患侧),太冲、太溪(均为双侧);痰浊上扰型配印堂、中脘、丰隆(双侧);瘀阻脑络型配合谷、三阴交(均为双侧);气血亏虚型配足三里、血海(均取双侧)、上星;肝肾阴虚型配肝俞、肾俞、照海(均为双侧)。 2.2 方法 针刺法:选用28号50mm毫针,风池、率谷、太阳、头维、印堂、上星用平补平泻法,其中针刺风池穴针感传向颞部为最佳;肝俞、肾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照海用补法;合谷、中脘、丰隆、太冲用泻法;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 药线点灸法:出针后,采用2号药线(直径0.7mm)在上述穴位用药线点灸,操作方法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3,每穴点灸3壮。 针刺、壮医药线点灸均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530011 南宁市南京路39号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1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3 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12,2. 4 黄友岐.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55. 5 杨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